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我国经济的转型和生活方式的转变,城市化进程的加快,越来越多的民工涌入到城市的建设当中来。随之而来的民工子女人数也急剧上升,截止2011年5月,瑞安市共有35162名流动儿童就读于塘下、莘塍等公办小学。对于这个庞大的城市弱势群体,重视他们的教育、学习问题,是至关重要的,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
笔者以温州瑞安市莘塍学区4所学校的民工子弟为例,从教师、家长、学生三方面进行抽样问卷调查,学生、家长问卷是随机抽取3~6年级。每种问卷各100份,有效样本分别为:81份,87份,98份,有效样本率分别为:81%,87%,98%。并对其数据进行相关性分析,找出影响学生学习成绩的至关因素,并提出相关的有效措施。
一、 影响学生成绩的因素分析
1. 调查对象学习成绩的分布
参加本次调查学生的成绩等级优秀、良好、一般和差分别占样本量的18.4%、54.1%、22.4%和5.1%,因此可以说明参与本调查的学生包括了成绩好的学生和成绩差的学生。
2. 学生认为影响学习成绩的因素
(1) 影响学习成绩的主要原因
学生认为影响他(她)成绩最主要的原因排在前三位的是:作业完成、上课认真听和家长的关心。分别占样本量的28.6%、69.4%和14.3%,因此可以说明学生自身的努力、教师的教学质量和家长对学生的关心程度对学习成绩有一定的影响。
(2) 家长对学生的作业辅导
学生认为家长对其作业辅导对提高成绩有帮助的49人,占样本量的50.0%;认为家长对其作业辅导对提高成绩帮助很大的有42人,占样本量的42.9%。因此可以说明家长对学生的作业辅导能帮助学生提高学习成绩。
3. 教师认为影响学习成绩的因素
认为家长和教师的配合以及家长对学生的关心是提高孩子学习成绩最有效的方法,“家长应配合老师教育并纠正学生不良学习习惯,改正学习方式,家校共同督促,学校应加强与家长沟通,引起家长对孩子的重视,关心孩子的学习”,共有43人,占样本量的53.1%。由此,可以看出教师认为提高流动儿童学习成绩最有效的方法是家长的教育和关心。
4. 家长认为影响学习成绩的因素
(1) 认为孩子成绩优秀的原因
家长认为孩子成绩优秀的原因排在前二位的是:教师教学有方、家长管教严格,分别占样本量的43.7%、49.4%,因此可以说明教师和家长对帮助学生提高学习成绩有较大的影响。
(2) 认为孩子成绩不好的原因
家长认为孩子成绩不好的原因排在前二位的是:家长对孩子的学习不管不问、孩子懒惰,分别占样本量的17.2%、48.3%,因此可以说明学生自身和家长对学生的学习成绩有较大的影响。
(3) 认为影响孩子成绩的因素
家长认为影响孩子成绩的因素排在前三位的是:家长对孩子学业的关心、教师的关心和孩子自己,分别占样本量的43.7%、49.4%和50.6%,因此可以说明教师、家长和学生自身对学生的学习成绩有一定的影响。
综上所述,结合以往相关研究,可以得出影响学生成绩的因素有三个层面,即学生、家长和教师。学生层面主要体现在花费的学习时间和学习态度上,家长层面主要体现在家长的教育投入、学历期望、关心程度和学习辅导上,教师层面主要体现在教师的教学质量和对学生的关心程度上。
二、 流动儿童学习成绩的影响因子分析
因子分析是指研究从变量群中提取共性因子的统计技术,最早由英国心理学家C.E.斯皮尔曼提出。他发现学生的各科成绩之间存在着一定的相关性,一科成绩好的学生,往往其他各科成绩也比较好,从而推想是否存在某些潜在的共性因子,或称某些一般智力条件影响着学生的学习成绩。因子分析可在许多变量中找出隐藏的具有代表性的因子。将相同本质的变量归入一个因子,可减少变量的数目,还可检验变量间关系的假设。本研究中影响学生学习成绩的指标因子主要有8个,即学习时间、学习态度、家长的教育投入、学历期望、家长的关心程度、家长学习辅导、教师的教学质量和教师的关心程度。对这8个因子进行因子分析,找到影响流动儿童学生学习成绩的最重要的因素。
表1显示影响流动儿童学习成绩因素的KMO值为0.509(>0.5),Bartlett’s球形检验的x2值为39.235,自由度为28,p=0.03
<0.05,到了显著的水平。该检验表明,这些项目之间存在着较多的共同因素,完全适合进行因素分析,同时其因子贡献率为21.8%。从因子分析的结果来看,影响流动儿童学习成绩的因子可以归为两类,即教育投入(学生学习时间投入、家长教育投入、家长的辅导时间、教师的教学质量)和教育期望(学习态度、学历期望、家长的关心程度、教师的关心程度)。
三、 结论和建议
基于上述分析,笔者提出以下两点建议。
1. 加大教育投入力度
(1) 保障学生的学习时间
根据问卷调查所得,学生自己认为能取得好成绩最重要的因素是:上课认真听讲,作业认真按时完成,做好课前预习、课后复习。笔者所带班级中的学生基本上都是流动儿童,平时做到以上三点的学生,都能取得比较满意的成绩。班级中一些后进生基本上是不怎么写作业的,课外花费在学习上的时间一天不超过1个小时。由于流动儿童的家庭背景原因,很多学生要花费时间去照顾家事,比如帮助家长照顾比自己年纪小的弟弟妹妹,或者要自己烧饭、洗衣服等。试问,一个孩子如何能兼顾这么多事?给予孩子足够的时间去学习,是提高流动儿童学习成绩的一个重要前提。
(2) 提高家长的教育投入
农民工对子女的教育投入包括经济资本、文化资本和社会资本的投入。经济资本主要指的是教育费用的投入;文化资本主要指的是家庭文化氛围、父母对子女的教育期望、父母的教养方式以及亲子间的对话交流等;社会资本指的是所拥有的社会关系网络、信息等社会结构资源的资本。本研究主要是指家长对孩子的辅导时间的投入以及经济的投入。笔者发现,民工对于自己的孩子,往往只是口头一句作业写了没,要好好学习之类的无关痛痒的话,并不真正关心孩子的学习。如果家长在辅导时间上不能保证,那么可以在经济上有所投入,比如可以让学生报名参加一些辅导班或兴趣班。研究表明,家庭经济匮乏会影响子女的学习情况,这种影响主要表现在“家长缺乏足够的财力让其子女参加那些涉及学业成绩的补习、兴趣班及寒暑假的冬(夏)令营活动等。 (3) 提升教师的教学投入
一个学生的进步除了学生自己和家长的关心,教师的作用也是非常大的。学生在教师的关心下能成长得更好。流动儿童的特殊性,使很多教师对于流动儿童都持“无可救药”“点水蜻蜓”态度,没有实实在在的投入。其实,流动儿童的可塑性是很强的,只要教师认真对待每一个学生,那么他们就会有所改变;只要你采取一些方法,一定会有所成就。如笔者学校采用“报喜鸟”形式去跟踪转化一个学生,让他能在老师的关心、关怀下有所转化。还有些学校采用帮扶计划,开展一帮一活动,相信如果教师肯把“心”放在每个学生身上,认真对待每一个学生,上好每一堂课,改好每一本作业,奉献自己的时间,那么就能改变每一个学生。
2. 建立正确的教育期望
期望本身并不能直接有助于学生学习的进步,但较高的期望值却“带有一种隐蔽的强化作用”,它通过学生的知觉和投射两种心理机制,使他们或在自觉意识的水平上、或在自发无意识的水平上受到良好的激励。
(1) 学生的学习期望
学生建立正确的学习期望,才会有学习的自觉性和学习兴趣。期望使得激励长期地存在,会促使学生自觉地甚或是无意识地调整自己的学习状态和学习态度,让自己进步。流动儿童由于受家庭环境的影响,对于自己的学习都有一种错误的认识,他们认为自己来学校不是来学习的,只是来跟同伴玩的,或是因家人不在,因此来学校呆着。教师要让流动儿童明白什么是学校,什么是学习,让他们建立正确的学习期望,自觉地学习,让激励产生的动力使他们更努力学习,进而提高自己的学习成绩。有了学习期望,孩子就会调整自己的学习状态和学习态度,让自己进步。
(2) 家长的教育期望
据笔者了解和调查所得,民工家长对流动儿童的期望形成了两极分化,要么就是没有期望,只要子女小学毕业就可以了,跟着出去赚钱;要么就是“望子成龙、望女成凤”,希望改变现状,因为自己的不足,将希望寄托在了子女身上。这种两极分化的期望对提高流动儿童的学习成绩起不到帮助作用。家长只有对孩子的学习建立正确的期望,既不能对孩子没有要求,也不能过于苛刻,对自己的孩子任意打骂。家长对孩子的学习有了期望,孩子就会朝着期望的目标前进,如果没有达到期望目标,孩子会进行自我调整,努力使自己达到家长的期望。
(3) 教师的教育期望
我们从皮格马利翁效应中知道,教师对学生的热心关注和成就期待会促进学生学习成绩的提高和良好个性品质的发展。经验也证明,教师喜欢并对其给予较高期望的学生,一旦感受到教师的积极期待后,就会变得自信和自强,并激发出强烈的学习热情和积极性,并向着老师期待的目标前进,积极努力,取得教师期待的结果。所以,民工子弟学校的教师要关心每一个学生,对学生给予积极的期望和鼓励,这样就会促使学生发展和学习成绩的提高。
总之,只要有教师的教学投入、期望,家长的教育投入、期望以及保障学生学习时间和学生自己建立正确的学习期望,社会对民工子弟学校给予更大的支持,相信在各方的共同努力下,流动儿童的学习成绩一定会大幅度提高。
(浙江省瑞安市汀田中心小学 325206)
笔者以温州瑞安市莘塍学区4所学校的民工子弟为例,从教师、家长、学生三方面进行抽样问卷调查,学生、家长问卷是随机抽取3~6年级。每种问卷各100份,有效样本分别为:81份,87份,98份,有效样本率分别为:81%,87%,98%。并对其数据进行相关性分析,找出影响学生学习成绩的至关因素,并提出相关的有效措施。
一、 影响学生成绩的因素分析
1. 调查对象学习成绩的分布
参加本次调查学生的成绩等级优秀、良好、一般和差分别占样本量的18.4%、54.1%、22.4%和5.1%,因此可以说明参与本调查的学生包括了成绩好的学生和成绩差的学生。
2. 学生认为影响学习成绩的因素
(1) 影响学习成绩的主要原因
学生认为影响他(她)成绩最主要的原因排在前三位的是:作业完成、上课认真听和家长的关心。分别占样本量的28.6%、69.4%和14.3%,因此可以说明学生自身的努力、教师的教学质量和家长对学生的关心程度对学习成绩有一定的影响。
(2) 家长对学生的作业辅导
学生认为家长对其作业辅导对提高成绩有帮助的49人,占样本量的50.0%;认为家长对其作业辅导对提高成绩帮助很大的有42人,占样本量的42.9%。因此可以说明家长对学生的作业辅导能帮助学生提高学习成绩。
3. 教师认为影响学习成绩的因素
认为家长和教师的配合以及家长对学生的关心是提高孩子学习成绩最有效的方法,“家长应配合老师教育并纠正学生不良学习习惯,改正学习方式,家校共同督促,学校应加强与家长沟通,引起家长对孩子的重视,关心孩子的学习”,共有43人,占样本量的53.1%。由此,可以看出教师认为提高流动儿童学习成绩最有效的方法是家长的教育和关心。
4. 家长认为影响学习成绩的因素
(1) 认为孩子成绩优秀的原因
家长认为孩子成绩优秀的原因排在前二位的是:教师教学有方、家长管教严格,分别占样本量的43.7%、49.4%,因此可以说明教师和家长对帮助学生提高学习成绩有较大的影响。
(2) 认为孩子成绩不好的原因
家长认为孩子成绩不好的原因排在前二位的是:家长对孩子的学习不管不问、孩子懒惰,分别占样本量的17.2%、48.3%,因此可以说明学生自身和家长对学生的学习成绩有较大的影响。
(3) 认为影响孩子成绩的因素
家长认为影响孩子成绩的因素排在前三位的是:家长对孩子学业的关心、教师的关心和孩子自己,分别占样本量的43.7%、49.4%和50.6%,因此可以说明教师、家长和学生自身对学生的学习成绩有一定的影响。
综上所述,结合以往相关研究,可以得出影响学生成绩的因素有三个层面,即学生、家长和教师。学生层面主要体现在花费的学习时间和学习态度上,家长层面主要体现在家长的教育投入、学历期望、关心程度和学习辅导上,教师层面主要体现在教师的教学质量和对学生的关心程度上。
二、 流动儿童学习成绩的影响因子分析
因子分析是指研究从变量群中提取共性因子的统计技术,最早由英国心理学家C.E.斯皮尔曼提出。他发现学生的各科成绩之间存在着一定的相关性,一科成绩好的学生,往往其他各科成绩也比较好,从而推想是否存在某些潜在的共性因子,或称某些一般智力条件影响着学生的学习成绩。因子分析可在许多变量中找出隐藏的具有代表性的因子。将相同本质的变量归入一个因子,可减少变量的数目,还可检验变量间关系的假设。本研究中影响学生学习成绩的指标因子主要有8个,即学习时间、学习态度、家长的教育投入、学历期望、家长的关心程度、家长学习辅导、教师的教学质量和教师的关心程度。对这8个因子进行因子分析,找到影响流动儿童学生学习成绩的最重要的因素。
表1显示影响流动儿童学习成绩因素的KMO值为0.509(>0.5),Bartlett’s球形检验的x2值为39.235,自由度为28,p=0.03
<0.05,到了显著的水平。该检验表明,这些项目之间存在着较多的共同因素,完全适合进行因素分析,同时其因子贡献率为21.8%。从因子分析的结果来看,影响流动儿童学习成绩的因子可以归为两类,即教育投入(学生学习时间投入、家长教育投入、家长的辅导时间、教师的教学质量)和教育期望(学习态度、学历期望、家长的关心程度、教师的关心程度)。
三、 结论和建议
基于上述分析,笔者提出以下两点建议。
1. 加大教育投入力度
(1) 保障学生的学习时间
根据问卷调查所得,学生自己认为能取得好成绩最重要的因素是:上课认真听讲,作业认真按时完成,做好课前预习、课后复习。笔者所带班级中的学生基本上都是流动儿童,平时做到以上三点的学生,都能取得比较满意的成绩。班级中一些后进生基本上是不怎么写作业的,课外花费在学习上的时间一天不超过1个小时。由于流动儿童的家庭背景原因,很多学生要花费时间去照顾家事,比如帮助家长照顾比自己年纪小的弟弟妹妹,或者要自己烧饭、洗衣服等。试问,一个孩子如何能兼顾这么多事?给予孩子足够的时间去学习,是提高流动儿童学习成绩的一个重要前提。
(2) 提高家长的教育投入
农民工对子女的教育投入包括经济资本、文化资本和社会资本的投入。经济资本主要指的是教育费用的投入;文化资本主要指的是家庭文化氛围、父母对子女的教育期望、父母的教养方式以及亲子间的对话交流等;社会资本指的是所拥有的社会关系网络、信息等社会结构资源的资本。本研究主要是指家长对孩子的辅导时间的投入以及经济的投入。笔者发现,民工对于自己的孩子,往往只是口头一句作业写了没,要好好学习之类的无关痛痒的话,并不真正关心孩子的学习。如果家长在辅导时间上不能保证,那么可以在经济上有所投入,比如可以让学生报名参加一些辅导班或兴趣班。研究表明,家庭经济匮乏会影响子女的学习情况,这种影响主要表现在“家长缺乏足够的财力让其子女参加那些涉及学业成绩的补习、兴趣班及寒暑假的冬(夏)令营活动等。 (3) 提升教师的教学投入
一个学生的进步除了学生自己和家长的关心,教师的作用也是非常大的。学生在教师的关心下能成长得更好。流动儿童的特殊性,使很多教师对于流动儿童都持“无可救药”“点水蜻蜓”态度,没有实实在在的投入。其实,流动儿童的可塑性是很强的,只要教师认真对待每一个学生,那么他们就会有所改变;只要你采取一些方法,一定会有所成就。如笔者学校采用“报喜鸟”形式去跟踪转化一个学生,让他能在老师的关心、关怀下有所转化。还有些学校采用帮扶计划,开展一帮一活动,相信如果教师肯把“心”放在每个学生身上,认真对待每一个学生,上好每一堂课,改好每一本作业,奉献自己的时间,那么就能改变每一个学生。
2. 建立正确的教育期望
期望本身并不能直接有助于学生学习的进步,但较高的期望值却“带有一种隐蔽的强化作用”,它通过学生的知觉和投射两种心理机制,使他们或在自觉意识的水平上、或在自发无意识的水平上受到良好的激励。
(1) 学生的学习期望
学生建立正确的学习期望,才会有学习的自觉性和学习兴趣。期望使得激励长期地存在,会促使学生自觉地甚或是无意识地调整自己的学习状态和学习态度,让自己进步。流动儿童由于受家庭环境的影响,对于自己的学习都有一种错误的认识,他们认为自己来学校不是来学习的,只是来跟同伴玩的,或是因家人不在,因此来学校呆着。教师要让流动儿童明白什么是学校,什么是学习,让他们建立正确的学习期望,自觉地学习,让激励产生的动力使他们更努力学习,进而提高自己的学习成绩。有了学习期望,孩子就会调整自己的学习状态和学习态度,让自己进步。
(2) 家长的教育期望
据笔者了解和调查所得,民工家长对流动儿童的期望形成了两极分化,要么就是没有期望,只要子女小学毕业就可以了,跟着出去赚钱;要么就是“望子成龙、望女成凤”,希望改变现状,因为自己的不足,将希望寄托在了子女身上。这种两极分化的期望对提高流动儿童的学习成绩起不到帮助作用。家长只有对孩子的学习建立正确的期望,既不能对孩子没有要求,也不能过于苛刻,对自己的孩子任意打骂。家长对孩子的学习有了期望,孩子就会朝着期望的目标前进,如果没有达到期望目标,孩子会进行自我调整,努力使自己达到家长的期望。
(3) 教师的教育期望
我们从皮格马利翁效应中知道,教师对学生的热心关注和成就期待会促进学生学习成绩的提高和良好个性品质的发展。经验也证明,教师喜欢并对其给予较高期望的学生,一旦感受到教师的积极期待后,就会变得自信和自强,并激发出强烈的学习热情和积极性,并向着老师期待的目标前进,积极努力,取得教师期待的结果。所以,民工子弟学校的教师要关心每一个学生,对学生给予积极的期望和鼓励,这样就会促使学生发展和学习成绩的提高。
总之,只要有教师的教学投入、期望,家长的教育投入、期望以及保障学生学习时间和学生自己建立正确的学习期望,社会对民工子弟学校给予更大的支持,相信在各方的共同努力下,流动儿童的学习成绩一定会大幅度提高。
(浙江省瑞安市汀田中心小学 3252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