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愁”是一种心境、一种情绪、一种“剪不断,理还乱”的情怀……像“爱情”、“离别”一样,“愁”也是诗词中一个永恒的主题。诗词中表现“愁”的佳作不计其数,如李煜的《虞美人》:“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贺铸的《青玉案》:“试问闲愁都几许?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张继的《枫桥夜泊》:“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而李清照词中的“愁”情尤具特色,清新自然而不雕琢,明白如话而又含蕴无穷,珠圆玉润而又具有音乐之美,使得其词风典雅清丽、感情真挚,影响非常深远。
女词人李清照,号易安居士,南宋济南人。她的父亲李格非是学者兼散文家,母亲是名臣王准的孙女,颇有学问。李清照十八岁时嫁给太学生赵明诚,赵爱好金石之学,有很高的文化修养。这些对她作品的内容和风格都产生了很大的影响。李清照多才多艺,能诗词、善书画、通乐理、会弹琴,很早就引人注意。特别是靖康之乱后,国破家亡的巨大事变,使得李清照孤苦伶仃、颠沛流离,饱尝了人间的苦难。女词人所处的时代环境,以及她特有的气质、性格、经历和审美取向,造就了她对“愁”情深刻独到的感受和体会,并以她特有的才情,把“愁”绪表现得极具感染力,时像一湾溪水,从心灵的幽谷中慢慢地流出;时如风雨骤至,让心中的孤独寂寞、迷离彷徨汩汩地倾泻,构织出了浓郁的“愁”思情结,在宋词中独树一帜。《漱玉词》四十几首词中,与“愁”有关的近十首,其中最精彩的要数这四首:
绵绵“愁思”:《醉花阴》
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消金兽。佳节又重阳,玉枕纱厨,半夜凉初透。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醉花阴》又名《九月》,是李清照早期的作品。李清照与丈夫赵明诚琴瑟友和、情深笃厚。夫君出仕别离,词人独处幽居,不免愁思满怀。“薄雾浓云”,长日漫漫,先是整日的愁闷,后是“东篱把酒”和“帘卷西风”的惆怅,等到深夜上床时,愁思更深。客观环境与人的内在情绪融汇交织,一个情意绵绵、愁情不堪的女子形象呼之欲出。“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时值重阳,词人生活孤寂,思念甚深。黄昏中的黄花,与词人因相思而憔悴的形态何其相似;高洁幽雅的菊花,与词人的精神又是如此相通!词句新奇,形象鲜明,可见其形,亦能传神。相思之情,不露、不俗,含蓄蕴藉,可谓情美词亦美。在这风韵优美的“闺中之愁”中,让人领略到词人那甜蜜而又烦心的绵绵“愁”情。这三句不仅令“明诚叹赏、自愧弗逮”,也为历代词评家所赞赏。
痴痴“愁情”:《凤凰台上忆吹箫》
香冷金猊,被翻红浪,起来慵自梳头。任宝奁尘满,日上帘钩。生怕离怀别苦,多少事、欲说还羞。新来瘦,非干病酒,不是悲秋。休休!这回去也,千万遍阳关,也则难留。念武陵人远,烟锁秦楼。惟有楼前流水,应念我、终日凝眸。凝眸处,从今又添、一段新愁。
词人选取生活中细小的波澜,以女性特有的缠绵婉转、一往情深,把埋藏于内心底层的秘密成功地揭示出来。特别是“惟有楼前流水,应念我、终日凝眸”一句,柳永《八声甘州》中有“想佳人妆楼凝望,误几回、天际识归州”句,但柳永是为对方设想,情在人;而流水念我,情在水,纯属“痴语”,却更表示出女词人的“离愁别绪”之深、“离怀别苦”之切。
李清照这种写自己对爱情尤其是离别相思之情的感受,虽属于词的传统题材,但过去大多是男性作者以女性口吻来写,即使不带有狎玩欣赏的心理,也未免隔着一层纱。而李清照写的是自己的亲身感受与内心体验,因此思夫离别之情表现得就格外真挚细腻、贴切真实。她从女性的心理出发,挑选女性怅惘悲愁时所容易联想到的事物,以女性细腻的笔法加以组织,音调婉转,用语清新流畅,把词中女主人公的心理情绪、内心感受刻画得真实、生动、感人。
凄苦“悲愁”:《声声慢》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守著窗儿,独自怎生的黑?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起头连叠七字,虽没有一个“愁”字,却给全篇笼上了凄冷愁苦的气氛。北宋沦亡,浪迹江南,丈夫去世,孤苦一人,飘落在外,心里是那样的凄凉、惨痛、悲戚。“凄”、“惨”、“戚”在情感上的份量越来越重,在语音上又属于齿音,读起来更给人以无限凄冷的悲愁。此外奇创的句式中包含着词人丰富而微妙的心灵跃动。词人不说“举杯消愁愁更愁”,而说淡酒不敌“晚来风急”,就在这寂寞愁苦之时,却又偏见“旧时相识”之雁,古人说:大雁可以传寄书信,而如今“物是人非”。今日之愁情,已不是早年那种离别之愁、暂时之愁,而是生死之愁、永诀之愁,而且“国难”与“家破”交织在一起。这种绝望的“悲愁”读来让人哽咽难言、悲伤至极。无论是“旧时相识”的鸿雁,还是“满地黄花”的新知;无论是叶落飘零的梧桐,还是点点滴滴的细雨……感情的波澜是越来越浓、越来越深,“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把词人的忧思愁情,推上了顶峰,如同一曲缠绵悱恻、哀音似诉的悲歌。
苦痛“哀愁”:《武陵春》
风住尘香花已尽,日晚倦梳头。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闻说双溪春尚好,也拟泛轻舟。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
李清照晚年漂泊流离,屡经战乱,孤身一人,避难金华,时值暮春,感触颇多。尽管东风飘荡,花开绿满,但过去美好的一切都已不复存在。日色已高,头犹未梳,这虽与《凤凰台上忆吹箫》中“起来慵自梳头”语意相同,但那是生离之愁,这是死别之恨,深浅自别。千言万语不知从哪儿说起,话未出口,眼泪却已夺眶而出,“欲语泪先流”这简单的五个字把那种难以控制的满腹忧愁一下子倾泻了出来,何等的扣人心弦。“双溪”正是春光明媚之时,然“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在这里“愁”已有了重量,连舟也载不动,但女词人还得去承受!抽象、模糊的“哀愁”如此真实可感,及其深沉,至为感人。此句平淡却入韵,通俗非庸陋,语浅而情深,比喻新奇传神,言情含蓄蕴藉,也正如前人云:“用浅俗之语,发清新之思,男中数李后主,女中数李易安,极是当行本色。”(沈谦《填词杂说》)
《醉花阴》、《凤凰台上忆吹箫》是李清照的前期代表作,表达的是因丈夫远游出仕的思念之“愁”,在绵绵不绝的相思之情中浸透着一种甜蜜忧郁的“愁”绪;《声声慢》、《武陵春》是她后期的作品,倾诉的是丈夫去世,只身无靠的哀痛之“愁”,在缈缈无期的愁苦之情中,流露出一种说不出的伤痛、愁苦与难捱!
作为一个才华出众、情感丰富、富有生活情调的女子,词人难免对人生抱有理想主义态度,所以尽管词人对前期生活很满足,她也常常会感到一种惆怅。这惆怅是来自当时社会对女子的压抑,还是由于她对生活理想的更高追求不能实现,她自己也未必很清楚。这种“惆怅”常常出现在她的词中,前期常与温馨、喜悦相交织,后期则多与悲伤、哀惋相融汇。在我国丰富多彩名家辈出而女作家却寥若星辰的古代文学史上,李清照的词在描写情感和心理活动方面有其特别的长处。她不仅善于捕捉生活中细小的波澜和生动的形象来表达难以言传的感受,而且善于表现情感的微妙变化,在起伏回环的语脉中层层剖露复杂的心境,尤其是善于发挥词与诗歌不同的那种细腻深婉,使得她的“愁”词形成了鲜明的个性特色,并达到了极高的艺术境界。
纵观李清照一生,虽然也有一些“刚烈”题材的作品,但她以女性细腻的情怀、清新的笔调、独特的词情所表现的“愁”思之作,给人们以美的感染,形成难以忘怀的情感共鸣,为中国词坛增加了几多的灵气、几多的温馨,也为我们流下了几多美妙的篇章。
————————
参考文献:
①艾治平:《宋词的花朵》,北京出版社,1985年版。
②王仲闻:《李清照集校注》,人民文学出版社,1979年版。
③王延梯:《漱玉集注》,山东人民出版社,1963年版。
④李裕喜:《古诗的言“愁”艺术》,《语文教学与研究》,2002年。
[作者通联:安徽宣城二中]
女词人李清照,号易安居士,南宋济南人。她的父亲李格非是学者兼散文家,母亲是名臣王准的孙女,颇有学问。李清照十八岁时嫁给太学生赵明诚,赵爱好金石之学,有很高的文化修养。这些对她作品的内容和风格都产生了很大的影响。李清照多才多艺,能诗词、善书画、通乐理、会弹琴,很早就引人注意。特别是靖康之乱后,国破家亡的巨大事变,使得李清照孤苦伶仃、颠沛流离,饱尝了人间的苦难。女词人所处的时代环境,以及她特有的气质、性格、经历和审美取向,造就了她对“愁”情深刻独到的感受和体会,并以她特有的才情,把“愁”绪表现得极具感染力,时像一湾溪水,从心灵的幽谷中慢慢地流出;时如风雨骤至,让心中的孤独寂寞、迷离彷徨汩汩地倾泻,构织出了浓郁的“愁”思情结,在宋词中独树一帜。《漱玉词》四十几首词中,与“愁”有关的近十首,其中最精彩的要数这四首:
绵绵“愁思”:《醉花阴》
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消金兽。佳节又重阳,玉枕纱厨,半夜凉初透。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醉花阴》又名《九月》,是李清照早期的作品。李清照与丈夫赵明诚琴瑟友和、情深笃厚。夫君出仕别离,词人独处幽居,不免愁思满怀。“薄雾浓云”,长日漫漫,先是整日的愁闷,后是“东篱把酒”和“帘卷西风”的惆怅,等到深夜上床时,愁思更深。客观环境与人的内在情绪融汇交织,一个情意绵绵、愁情不堪的女子形象呼之欲出。“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时值重阳,词人生活孤寂,思念甚深。黄昏中的黄花,与词人因相思而憔悴的形态何其相似;高洁幽雅的菊花,与词人的精神又是如此相通!词句新奇,形象鲜明,可见其形,亦能传神。相思之情,不露、不俗,含蓄蕴藉,可谓情美词亦美。在这风韵优美的“闺中之愁”中,让人领略到词人那甜蜜而又烦心的绵绵“愁”情。这三句不仅令“明诚叹赏、自愧弗逮”,也为历代词评家所赞赏。
痴痴“愁情”:《凤凰台上忆吹箫》
香冷金猊,被翻红浪,起来慵自梳头。任宝奁尘满,日上帘钩。生怕离怀别苦,多少事、欲说还羞。新来瘦,非干病酒,不是悲秋。休休!这回去也,千万遍阳关,也则难留。念武陵人远,烟锁秦楼。惟有楼前流水,应念我、终日凝眸。凝眸处,从今又添、一段新愁。
词人选取生活中细小的波澜,以女性特有的缠绵婉转、一往情深,把埋藏于内心底层的秘密成功地揭示出来。特别是“惟有楼前流水,应念我、终日凝眸”一句,柳永《八声甘州》中有“想佳人妆楼凝望,误几回、天际识归州”句,但柳永是为对方设想,情在人;而流水念我,情在水,纯属“痴语”,却更表示出女词人的“离愁别绪”之深、“离怀别苦”之切。
李清照这种写自己对爱情尤其是离别相思之情的感受,虽属于词的传统题材,但过去大多是男性作者以女性口吻来写,即使不带有狎玩欣赏的心理,也未免隔着一层纱。而李清照写的是自己的亲身感受与内心体验,因此思夫离别之情表现得就格外真挚细腻、贴切真实。她从女性的心理出发,挑选女性怅惘悲愁时所容易联想到的事物,以女性细腻的笔法加以组织,音调婉转,用语清新流畅,把词中女主人公的心理情绪、内心感受刻画得真实、生动、感人。
凄苦“悲愁”:《声声慢》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守著窗儿,独自怎生的黑?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起头连叠七字,虽没有一个“愁”字,却给全篇笼上了凄冷愁苦的气氛。北宋沦亡,浪迹江南,丈夫去世,孤苦一人,飘落在外,心里是那样的凄凉、惨痛、悲戚。“凄”、“惨”、“戚”在情感上的份量越来越重,在语音上又属于齿音,读起来更给人以无限凄冷的悲愁。此外奇创的句式中包含着词人丰富而微妙的心灵跃动。词人不说“举杯消愁愁更愁”,而说淡酒不敌“晚来风急”,就在这寂寞愁苦之时,却又偏见“旧时相识”之雁,古人说:大雁可以传寄书信,而如今“物是人非”。今日之愁情,已不是早年那种离别之愁、暂时之愁,而是生死之愁、永诀之愁,而且“国难”与“家破”交织在一起。这种绝望的“悲愁”读来让人哽咽难言、悲伤至极。无论是“旧时相识”的鸿雁,还是“满地黄花”的新知;无论是叶落飘零的梧桐,还是点点滴滴的细雨……感情的波澜是越来越浓、越来越深,“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把词人的忧思愁情,推上了顶峰,如同一曲缠绵悱恻、哀音似诉的悲歌。
苦痛“哀愁”:《武陵春》
风住尘香花已尽,日晚倦梳头。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闻说双溪春尚好,也拟泛轻舟。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
李清照晚年漂泊流离,屡经战乱,孤身一人,避难金华,时值暮春,感触颇多。尽管东风飘荡,花开绿满,但过去美好的一切都已不复存在。日色已高,头犹未梳,这虽与《凤凰台上忆吹箫》中“起来慵自梳头”语意相同,但那是生离之愁,这是死别之恨,深浅自别。千言万语不知从哪儿说起,话未出口,眼泪却已夺眶而出,“欲语泪先流”这简单的五个字把那种难以控制的满腹忧愁一下子倾泻了出来,何等的扣人心弦。“双溪”正是春光明媚之时,然“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在这里“愁”已有了重量,连舟也载不动,但女词人还得去承受!抽象、模糊的“哀愁”如此真实可感,及其深沉,至为感人。此句平淡却入韵,通俗非庸陋,语浅而情深,比喻新奇传神,言情含蓄蕴藉,也正如前人云:“用浅俗之语,发清新之思,男中数李后主,女中数李易安,极是当行本色。”(沈谦《填词杂说》)
《醉花阴》、《凤凰台上忆吹箫》是李清照的前期代表作,表达的是因丈夫远游出仕的思念之“愁”,在绵绵不绝的相思之情中浸透着一种甜蜜忧郁的“愁”绪;《声声慢》、《武陵春》是她后期的作品,倾诉的是丈夫去世,只身无靠的哀痛之“愁”,在缈缈无期的愁苦之情中,流露出一种说不出的伤痛、愁苦与难捱!
作为一个才华出众、情感丰富、富有生活情调的女子,词人难免对人生抱有理想主义态度,所以尽管词人对前期生活很满足,她也常常会感到一种惆怅。这惆怅是来自当时社会对女子的压抑,还是由于她对生活理想的更高追求不能实现,她自己也未必很清楚。这种“惆怅”常常出现在她的词中,前期常与温馨、喜悦相交织,后期则多与悲伤、哀惋相融汇。在我国丰富多彩名家辈出而女作家却寥若星辰的古代文学史上,李清照的词在描写情感和心理活动方面有其特别的长处。她不仅善于捕捉生活中细小的波澜和生动的形象来表达难以言传的感受,而且善于表现情感的微妙变化,在起伏回环的语脉中层层剖露复杂的心境,尤其是善于发挥词与诗歌不同的那种细腻深婉,使得她的“愁”词形成了鲜明的个性特色,并达到了极高的艺术境界。
纵观李清照一生,虽然也有一些“刚烈”题材的作品,但她以女性细腻的情怀、清新的笔调、独特的词情所表现的“愁”思之作,给人们以美的感染,形成难以忘怀的情感共鸣,为中国词坛增加了几多的灵气、几多的温馨,也为我们流下了几多美妙的篇章。
————————
参考文献:
①艾治平:《宋词的花朵》,北京出版社,1985年版。
②王仲闻:《李清照集校注》,人民文学出版社,1979年版。
③王延梯:《漱玉集注》,山东人民出版社,1963年版。
④李裕喜:《古诗的言“愁”艺术》,《语文教学与研究》,2002年。
[作者通联:安徽宣城二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