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凡事在电影中被放大了以后会显得矫情,这是我现在回想贾樟柯作品的印象。并非《小武》《三峡好人》等拍得差,但是不如称为纪录片更贴切。那些隔阂、向往、世故、激动的生存困境一直是我熟悉的经历,看着亲切却不愿镜头似的逼视。这种批判性恨铁不成钢,然后把铁也废弃了,并没有宽恕。
英国电影《别让我走》(Never Let Me Go)也很尖锐,许多人看完本片的直接反应是难受,甚至信以为真的难受,可是却忍不住回味。共同的原因是每个人都将自己置身其中后,有些想不通,暗地里问一堆无解的“为什么”。哲学的起源可能亦在于此,你不是在和另一个人争论是非优劣,只能与另一个自己无穷挑战。结果如何呢?因为另一个自己的存在,既不是敌人也不是朋友,所以我们更多地认识了自己是谁。
别担心,电影故事绝不晦涩,而且完全不怕剧透。简单地说,它讲述的是一群克隆人的人生。但为什么有观众信以为真?因为作者像人一样对待创作出的克隆人,没有增添任何所谓的科技感,这正应了画家莫兰迪的语录“没有比现实更超现实的了”。
海尔森寄宿学校堪称人类教育的模范,膳食营养、运动科学、课程丰富、老师和蔼、定期体检。从小在这里长大的小孩子们时常无拘无束地交换自己的梦想、看电影,房间里摆放着喜欢的书和玩偶。凯西、汤米和露丝是最亲密的朋友。凯西善解人意,汤米有绘画的天赋,露丝富于幻想。怎么看都是《简·爱》描述的可怕学校的反例。凯西甚至听着汤米送她的磁带,陶醉在一首情歌里“亲爱的,抱着我吧,永远,永远,别让我走。亲爱的,吻我吧,永远,永远,别让我走……”除了不能离开学校院墙半步的危险传说,海尔森如同天堂一般的静谧、优美。
随着露西老师的泄密,影片迅速地让观众大失所望,孩子们成年后即成为器官捐献者,直到生命终结。这还不到四分之一已经毫无悬念。如果是《逃出克隆岛》,剧情不断制造矛盾,令人期待紧张的反抗、逃亡,那么大部分观众会欢欣鼓舞的。以《别让我走》的慢节奏,实在是没有一点这种可能。
长大后的凯西、汤米和露丝被安排到了另一处乡村小屋居住,那里依然美得想让人拿起相机对着银幕一阵摁快门。观众或许会想,小时候无知、无力,这会儿怎么不想办法寻找自由呢?这就是影片在平静的叙事中所传达的第一个问号,什么是自由?作为一个公民,自由意味着持不同意见;作为一个消费者,自由意味着可以购买更多不同商品;作为一个劳动者,自由意味着可以选择更多不同雇主。作为一个克隆人,自由意味着身份认同。想起小时候的日本电影《人证》(全名《人性的证明》),当混血的儿子找到母亲却遭遇否认时,他反将刺向自己胸口的刀刃深深扎了进去……
《别让我走》也安排了类似的情节,但是永远无法确认谁是“原件”。即使接近实现这一愿望,伦理上也不存在父母兄妹这样的天然的社会关系。“复制品”不知道自己是谁,现实世界关于“禁止克隆人公约”就是为此。
既然没有在人类世界的立足之地,影片进入第三个环节,叙述他们进入捐献者9个年头的悲惨生命。凯西成为看护者,暂时像“真的人”一样见证诸多同龄者不断摘除器官直到衰竭而终。露丝在临终前的日子里来到一望无际的海滩,向她和汤米凄然忏悔,希望自己死后他们能在一起。这四分之一段提出了第二个问题,为什么存在消费?器官移植是表面的消费话题,我们日常消费的源头又隐藏了什么?消费不只是消耗资源,影片无意去讨论现实的食品、药品、环境的安全问题。从作者刻画生命的角度,他指向了更宏大的现象——我们在有意无意中所说的过时过气、应时应景以及设想计划的人与事,是否迟早会被遗忘、废弃?这难道不是一个消费的过程?克隆人和我们一样,随时可能变成个统计学的符号。
在最后四分之一时间段里,凯西和汤米为了证实那个传说——相爱的克隆人可以延迟器官捐献,找到了当初的校长。他们携带了自己的画作,来说明两人心心相印。校长告诉他们,孩子们的艺术创作原本是为了向绝症患者要求部分或全部停止器官捐献,因为克隆人也是有灵魂的人,但无人回应……影片进入到最悲怆的时刻,汤米忍不住在夜里嚎哭,只有凯西默默相伴。我隐约听到他们问,灵魂去往何方?而每个人从降生、学习、工作、繁衍后代多少也有克隆的成分吧。
汤米死后2个星期,凯西孤零零回到夕阳下荡然无存的海尔森。她1个月后也将开始捐献,望着远远的地平线,仿佛手术台上的汤米站在那里在向她招手,转瞬即逝。童年以来失去的一切仿佛都堆积于此。她扪心自问,我们和被挽救者的人生是否截然不同?生命都会终结,也许没有人真正明白各自的遭遇,或者,人生如此已经足够……
影片的主角凯瑞·穆丽根(Carey Mulligan)、安德鲁·加菲尔德(Andrew Garfield)、凯拉·奈特莉(Keira Knightley)都清晰地展现出角色特质。最出众的莫过于凯瑞,除了演绎,还担任影片旁白。其台词功力气定神闲,与灰暗的色调、伤感的音乐完美交融。假如有可能出版原著的有声读物,非凯瑞莫属,她的声音足以令听众黯然心碎。电影配乐由英国著名女作曲家拉舍·波特曼完成,她曾为《总有骄阳》《艾玛》《触不到的恋人》《浓情巧克力》《蒙娜丽莎的微笑》《哈特的战争》等多部影片作曲。导演马克·罗马内科(Mark Romanek)是美国人,长期担任MTV和广告工作,至今只拍了三部电影,他相当忠实于《别让我走》的原始结构,把所有魅力呈现都交给了演员和摄影,因此这部电影非常具有话剧和文学的魅力,而镜头的渲染令舞台遥遥延伸至地平线,无限广大。
英国电影《别让我走》(Never Let Me Go)也很尖锐,许多人看完本片的直接反应是难受,甚至信以为真的难受,可是却忍不住回味。共同的原因是每个人都将自己置身其中后,有些想不通,暗地里问一堆无解的“为什么”。哲学的起源可能亦在于此,你不是在和另一个人争论是非优劣,只能与另一个自己无穷挑战。结果如何呢?因为另一个自己的存在,既不是敌人也不是朋友,所以我们更多地认识了自己是谁。
别担心,电影故事绝不晦涩,而且完全不怕剧透。简单地说,它讲述的是一群克隆人的人生。但为什么有观众信以为真?因为作者像人一样对待创作出的克隆人,没有增添任何所谓的科技感,这正应了画家莫兰迪的语录“没有比现实更超现实的了”。
海尔森寄宿学校堪称人类教育的模范,膳食营养、运动科学、课程丰富、老师和蔼、定期体检。从小在这里长大的小孩子们时常无拘无束地交换自己的梦想、看电影,房间里摆放着喜欢的书和玩偶。凯西、汤米和露丝是最亲密的朋友。凯西善解人意,汤米有绘画的天赋,露丝富于幻想。怎么看都是《简·爱》描述的可怕学校的反例。凯西甚至听着汤米送她的磁带,陶醉在一首情歌里“亲爱的,抱着我吧,永远,永远,别让我走。亲爱的,吻我吧,永远,永远,别让我走……”除了不能离开学校院墙半步的危险传说,海尔森如同天堂一般的静谧、优美。
随着露西老师的泄密,影片迅速地让观众大失所望,孩子们成年后即成为器官捐献者,直到生命终结。这还不到四分之一已经毫无悬念。如果是《逃出克隆岛》,剧情不断制造矛盾,令人期待紧张的反抗、逃亡,那么大部分观众会欢欣鼓舞的。以《别让我走》的慢节奏,实在是没有一点这种可能。
长大后的凯西、汤米和露丝被安排到了另一处乡村小屋居住,那里依然美得想让人拿起相机对着银幕一阵摁快门。观众或许会想,小时候无知、无力,这会儿怎么不想办法寻找自由呢?这就是影片在平静的叙事中所传达的第一个问号,什么是自由?作为一个公民,自由意味着持不同意见;作为一个消费者,自由意味着可以购买更多不同商品;作为一个劳动者,自由意味着可以选择更多不同雇主。作为一个克隆人,自由意味着身份认同。想起小时候的日本电影《人证》(全名《人性的证明》),当混血的儿子找到母亲却遭遇否认时,他反将刺向自己胸口的刀刃深深扎了进去……
《别让我走》也安排了类似的情节,但是永远无法确认谁是“原件”。即使接近实现这一愿望,伦理上也不存在父母兄妹这样的天然的社会关系。“复制品”不知道自己是谁,现实世界关于“禁止克隆人公约”就是为此。
既然没有在人类世界的立足之地,影片进入第三个环节,叙述他们进入捐献者9个年头的悲惨生命。凯西成为看护者,暂时像“真的人”一样见证诸多同龄者不断摘除器官直到衰竭而终。露丝在临终前的日子里来到一望无际的海滩,向她和汤米凄然忏悔,希望自己死后他们能在一起。这四分之一段提出了第二个问题,为什么存在消费?器官移植是表面的消费话题,我们日常消费的源头又隐藏了什么?消费不只是消耗资源,影片无意去讨论现实的食品、药品、环境的安全问题。从作者刻画生命的角度,他指向了更宏大的现象——我们在有意无意中所说的过时过气、应时应景以及设想计划的人与事,是否迟早会被遗忘、废弃?这难道不是一个消费的过程?克隆人和我们一样,随时可能变成个统计学的符号。
在最后四分之一时间段里,凯西和汤米为了证实那个传说——相爱的克隆人可以延迟器官捐献,找到了当初的校长。他们携带了自己的画作,来说明两人心心相印。校长告诉他们,孩子们的艺术创作原本是为了向绝症患者要求部分或全部停止器官捐献,因为克隆人也是有灵魂的人,但无人回应……影片进入到最悲怆的时刻,汤米忍不住在夜里嚎哭,只有凯西默默相伴。我隐约听到他们问,灵魂去往何方?而每个人从降生、学习、工作、繁衍后代多少也有克隆的成分吧。
汤米死后2个星期,凯西孤零零回到夕阳下荡然无存的海尔森。她1个月后也将开始捐献,望着远远的地平线,仿佛手术台上的汤米站在那里在向她招手,转瞬即逝。童年以来失去的一切仿佛都堆积于此。她扪心自问,我们和被挽救者的人生是否截然不同?生命都会终结,也许没有人真正明白各自的遭遇,或者,人生如此已经足够……
影片的主角凯瑞·穆丽根(Carey Mulligan)、安德鲁·加菲尔德(Andrew Garfield)、凯拉·奈特莉(Keira Knightley)都清晰地展现出角色特质。最出众的莫过于凯瑞,除了演绎,还担任影片旁白。其台词功力气定神闲,与灰暗的色调、伤感的音乐完美交融。假如有可能出版原著的有声读物,非凯瑞莫属,她的声音足以令听众黯然心碎。电影配乐由英国著名女作曲家拉舍·波特曼完成,她曾为《总有骄阳》《艾玛》《触不到的恋人》《浓情巧克力》《蒙娜丽莎的微笑》《哈特的战争》等多部影片作曲。导演马克·罗马内科(Mark Romanek)是美国人,长期担任MTV和广告工作,至今只拍了三部电影,他相当忠实于《别让我走》的原始结构,把所有魅力呈现都交给了演员和摄影,因此这部电影非常具有话剧和文学的魅力,而镜头的渲染令舞台遥遥延伸至地平线,无限广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