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持是一代人的守护

来源 :晚晴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angglan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生命离不开阳光、空气、水。”在笔记本的扉页,80岁的贵阳老人雷月琴用钢笔写下了这句话。
  “中国生态文明先进个人”、“全国十大江河卫士”……谈及近些年获得的荣誉,雷月琴挥了挥手笑道:“没必要把我捧那么高,我就是一个志愿者,一个老百姓。”
  坚持守护水源地
  4月16日清晨,雷月琴拄着拐杖踏着晨曦步出家门,在经历三次公交换乘后,她来到贵阳西南郊区的阿哈水库入库河流金钟河畔,在一波碧水前坐定远望。一根竹杖,一个小本,一只水壶便是她的全部行囊。
  守护点距离金钟河不到十米,潺潺河水趟过河道中的黑石和水藻,流向几百米外的阿哈水库。雷月琴看到一位在库口附近的垂钓者,起身走向他,“这里是饮用水源地,会影响水质的”。
  “多管闲事。”垂钓者在嘟囔了一句后收起鱼竿起身离去。
  “习惯了,毕竟这里是60多万贵阳人的水源地”,雷月琴顿了顿笑道,“不过现在理解的人越来越多了。”这种不被理解的情况在雷月琴的记忆中并不鲜见。相比于这些不愉快的记忆,雷月琴更喜欢回忆起正式成为在册护水志愿者的过程。
  为恢复昔日山水风光努力
  1937年雷月琴在湖北武汉出生之时,正是战火纷飞的动荡年代,因为饮用了不干净的井水,雷月琴在4岁时染上了严重的痢疾,在经历了漫长的治疗后,徘徊在鬼门关前的她方才化险为夷。
  “也是因为这样的经历,让我意识到干净的水有多重要。”而回忆起1949年初到贵阳时的情景,雷月琴的语气中夹杂着赞叹和惋惜,“那时真是山清水秀。”
  雷月琴仍清楚地记得60多年前人们在流经贵阳市区的南明河中直接取水饮用。时间跨过上世纪七十年代,工业快速发展的脚步来不及停歇,以南明河为代表的贵阳诸多河流开始变黑发臭。
  “看在眼里,急在心里。”1984年,47岁的雷月琴从贵阳市物资回收公司提前退休,长在南明河边的她决定为恢复少年时的山水风光做一点事情,开始行走于河岸之上。
  1993年在雷月琴的记忆中格外深刻,她反映的路灯管理局食堂污水直排南明河、南明河河水生红线虫等情况被贵州电视台先后报道。“主要也就是做做宣传,劝劝别人,向政府反映些情况,没有什么轰轰烈烈的。”雷月琴老人淡然地说道。而让很多人出乎意料的是,雷月琴的这股蛮劲竟然延续了33年。
  七年手绘六张河流治污地图
  红黑相间的线条、详细的地名标识、重点圈出的河流污染源,七個春秋间,雷月琴老人一笔一画的绘制出六张贵阳南明河治污地图。这六张治污地图详细记载了1994年至2015年贵阳南明河的治污历程,红色线条是当年的污染严重河段,红色圆圈内是河流沿岸的皮革厂、造纸厂等污染大户。
  雷月琴绘制河流治污地图的初衷并不复杂。
  2008年的一天,大雨倾盆,雷月琴冒雨到花溪河沿岸查看水质。走到龙王村时,她发现有一大股污水直排入中曹河。为了弄清污水的来源,雷月琴连续3天去现场查看,最终弄明白了污水的来源并向有关部门反映了情况。
  “当时就想,干脆画一张图,哪里有污染就打上点点,政府部门看了也一目了然。”雷月琴走一段画一段,伴随着每周的踏访隔一两年再将地图更新一次,“1994年的是靠当年自己搜集的资料画的,后来一对比,能感受到贵阳一点一滴的进步”。抚摸着纸张已有些泛黄的地图,雷月琴微笑着。
  雷月琴有几大本环保材料剪辑录,厚约一尺的材料中分门别类收藏着她剪辑的环保新闻报道、写给相关部门的建议书等。手绘的六张贵阳南明河治污地图更是被当地视作“珍宝”。贵阳市生态文明基金会工作人员翟文静说,雷月琴的六张治污地图颇有见证意义,“很多相关部门都还要咨询她”。
  翟文静常与雷月琴一起参加环保活动,并曾被这几张地图深深打动。在她眼中,雷月琴不仅仅是一位环保志愿者,更像是一位引路人。“她是我们行动的监督者,几十年了,这是真正的细水长流。”
  对于未来,雷月琴显得十分坦然。她的笔记本扉页上写着“生命离不开阳光、空气、水”,在另一侧则写着作为一名志愿者的承诺“尽己所能,不要报酬,服务社会,践行志愿精神”。(来源:澎湃新闻网)
其他文献
随着微信的普及,不少中老年人正逐渐成为微信的活跃用户。然而,朋友圈有多美丽,就让人有多无奈,一些朋友圈内的谣言已蔓延至我们的长辈们,荼毒着长辈父母的精神世界,这可如何是好?  一言以蔽之,长辈们重点不在于转发了什么,而在于他们在人际传播中相信什么,为什么相信,也就是要塑造其正确分辨信息的能力。  其实,长辈们加入朋友圈是好事,说明他们拥有开放的心态。然而,面对信息洪流谁都会产生一种接近本能的恐慌。
期刊
他是百年来第一个执掌香港行政的中国人,是香港回归和“一国两制”的亲历者,是前两届香港特首今日的全国政协副主席,他就是董建华。在特首任内,他曾被认为是世界上最刻苦的官员之一。香港市民心疼地称呼他为“7·11”,意思是他从来都是从清晨7时工作到晚上11时;在香港遭遇经济困境期间,他更变成“4·11”。如今董建华的身体状况有所恢复,他依然每天伏案工作8小时,对人生则只有一个心愿——尽快走遍神州大地的每个
期刊
劳模,代表的是一种饱含感情的符号;劳模,意味着“光”,是一种能照亮黑夜、温暖人心的希望之光;劳模,意味着一种“文”,是一種人理之伦、人生之道的“人文”;劳模,意味着一种“取向”,那是一个时代的追寻脚步、人生道德观念和价值取向。  在共和国的光辉历史上,各条战线涌现出成千上万的先进模范人物。他们在不同发展阶段,始终走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最前列,以忘我的献身精神,激励一代又一代劳动者为祖国的
期刊
建国以来,我国共七次以中共中央和国务院的名义表彰劳模。1950年、1956年,中共中央和国务院(政务院)先后两次开展全国劳动模范表彰活动。1977年至1979年,中共中央、国务院连续5次召开大会表彰劳模。“文化大革命”后社会发展渐趋进入正轨,五次表彰掀起劳模运动的第二次高潮。  67年过去了,劳模的社会形象内涵悄然间也发生着改变。这一改变不仅体现在评选及表彰制度的调整上,更与社会与经济的发展息息相
期刊
1980年底,党中央作出了“在实现四个现代化的同时,要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伟大决策。于是,中华大地出现了深入人心的精神文明建设口号:“五讲四美三热爱”。在这统一口号感召下,人民解放军结合自身特点,也提出了自己的精神文明建设口号:“四有三讲两不怕”。与此同时,全国许多地区及多条战线都根据自身特点,更有针对性地提出了类似口号。这类带有数字的浓缩性口号源自何处?许多老将军说,源自彪炳史册的“红军青年
期刊
抗美援朝期间,哈尔滨铁路分局共有851名员工参加了志愿军铁道运输部队。他们不畏艰险,不怕牺牲,同全路参战员工共同铸就了一条打不断、炸不烂的钢铁运输线,为抗美援朝的胜利立下不朽功勋。  被誉为 “战地百灵”的哈尔滨电务段女青年话务员乔佩兰、丁淑芬,就是其中两位优秀的 “英雄儿女”,入朝参战时都不满20岁,充满了革命的激情,譜写了一曲壮美的青春之歌。  不辱使命乔佩兰  乔佩兰入朝后,一再向领导请求:
期刊
在自然界中,许多小鸟喜欢“排排站”“挤暖和”,有时甚至会出现数十只鸟站在一根树枝上,把树枝压得不堪重负的情形。  其实动物们发展出各式各样的行为,目的基本上都是同一个——生存。确保自己、自己的后代和自己的种群活下去,是动物们的终极目标。鸟儿们也是这样,有些鳥类却喜欢群居,群居也是为了更好地生存。小鸟们集群凑在一起,任何一只发现了危险,就会用叫声通知大家,一群鸟都能及时躲避敌害。有时候一大群鸟共同行
期刊
我们都知道,刚开始下雨几分钟,空气中便会弥漫着泥土的清香。但是,这一现象怎么產生的呢?毕竟雨只是水,而水是没有味道的,不是吗?  值得庆幸的是,麻省理工学院的科学家们在数百次实验之后,找出了为什么雨水会产生那种令人愉悦的香气的原因。他们用高速摄像机观察水滴在撞击各种多孔表面时的现象,发现小气泡先是在雨水下降撞击的过程中被困在水滴里,接着上升到表面后,逃到了周围的空气中。在释放的空气里,我们就会发现
期刊
英国是老牌福利国家,政府以法令的形式明确承诺对老年人提供服务和供养,以便使他们过上体面的生活。社区照顾是英国在福利国家政策变化下倡导的一种社会工作模式,也是英国推行社会服务的一项内容,其目标是使老年人在自己的家或像家似的环境中受到帮助。  目前,社区照顾被广泛应用于英国社会服务的各个领域,其中,英国的托老所在养老问题上最能体现其特色。  一说到照顾幼儿,大家都会想到幼儿园。但老人们除了到封闭的养老
期刊
家,意味着责任、奉献、宽容和理解。一个幸福的家庭,应当是一个和谐的家庭、勤劳的家庭、学习型的家庭、奉献型的家庭。在贵州省毕节市威宁自治县新发乡海拔最高的峨嘎村,就有着由何艳梅、高友奎组成的幸福美满家庭。  为妻子圆梦 丈夫独自“看家”  何艳梅与高友奎都是毕节市威宁县新发乡峨嘎村人。1996年,两人从威宁卫校毕业后,成为峨嘎村文化水平最高的人,回村后,何艳梅到新发乡卫生院上班,高友奎则在村里开了一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