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编者按:备受关注的全国“两会”已于3月3日正式拉开帷幕,纵观过去的一年,农业农村经济工作取得了超出预期的好成绩。粮食生产实现了半个世纪以来首次连续7年增产,总产创历史新高;农村人均纯收入增幅是1984年以来最快的,年增量创历史新高;另一方面,国内外农产品价格大幅波动,引起政府高度重视。
新的一年,两会代表委员们在想什么?广大农民群众在盼什么?农业生产、农村建设和农民生活又面临什么新情况、新问题?且看本刊特别推出的《两会农业聚焦》专题。
陈锡文
我对再次夺取夏粮丰收充满信心
3月4日是政协委员分组讨论的第一天,全国政协委员、中央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陈锡文就极端气候对农业发展的影响等问题回答记者的提问。
陈锡文认为,中国地域宽广,历史上自然灾害年年都有。这几年由于全球气候变化,突发性的气候灾害发生频率比过去多。这是一个全球变化。在农业上首先思想要改变,要提高对突如其来的自然灾害的预警预测。
从目前自然灾害出现的情况看,大部分都是小区域的,不是大面积。今年冬春旱情严重,实际上土壤墒情还可以。关键是现阶段,马上到惊蛰,万物复苏,如果清明时雨水不能保证,可能带来比较严重的问题。目前总的灌溉条件比去年好得多,去年夏秋降雨量较大,所有的水利设施存水量都很充沛,水源供给比去年好。
党中央、国务院对夺取夏粮丰收高度重视。春节前后,国家两次增加抗旱补助共计129亿元,这么大的投入是前所未有的。粮价比较好,农民的种粮积极性很高。一方面天气给我们带来了很多麻烦,但是今年抗旱的条件、决心和人们的认识、措施、手段比历年都好。我对今年再次夺取夏粮丰收充满信心。(张 丛)
安纯人
力促农产品进城
鼓起农民钱袋子
“农业能否增效,需要市场来检验,农民能否增收,需要销售来实现。近年来,国家采取了一系列扶持农产品流通的措施,但与推动工业品下乡的力度相比、与解决农产品‘卖难'的要求相比,支持农产品进城的力度还显得不够。”全国政协委员、宁夏政协副主席、民盟宁夏区委会主委安纯人在全国两会上建议,借鉴工业品下乡做法,采取措施支持农产品进城,增加农民收入。
目前,农业收入占农民人均纯收入的40%左右,仍是农民收入的主要来源。这些年来,虽然国家在畅通农产品流通渠道方面做了大量工作,但与推动工业品下乡的力度相比,农产品流通基础设施落后、流通成本高、效率低的问题依然存在,“卖难”在一些地方还相当突出。
为此,安纯人建议,应该把农产品流通网络纳入国家基础设施建设重大项目规划,制定建设规划,落实建设资金,重点加强市场体系、仓储、冷链等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形成流通成本低、运行效率高的农产品营销网络;进一步扩大批发市场改造升级覆盖面,加大财政支持力度,加快批发市场的改造升级,重点向产地批发市场倾斜,力争用5年时间对全部批发市场实施改造,同时,加快集贸市场的改造;抓紧落实和完善农产品流通优惠政策,尽快出台《农产品批发市场管理条例》,规范市场建设和管理。
此外,对于近年来兴起的“农超对接”推动农产品进城的新模式。安纯人建议,对“农超对接”的超市和龙头企业(合作社)在物流设施建设方面给予资金支持,在金融、税收等方面给予政策优惠。(李亮)
丛连彪
“从农场到餐桌”
全链条监控保障食品安全
“要从根本上解决食品安全问题,必须尽快着手建立从农场到餐桌全过程的产业链监控体系。”全国人大代表、吉林省长春皓月清真肉业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丛连彪说。
丛连彪认为,此次温家宝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把食品安全问题提到一个非常高的位置,从群众健康的角度,将其提到更高的法律层面,充分体现出中央的重视程度。
国内食品安全问题,有监管不到位的因素,但最根本的还是利益的驱使,一些不法商贩为牟取暴利不惜以群众身体健康、生命安全为代价,加上大量群众尤其是农村居民,食品安全意识淡薄,为图便宜购买一些“路边货”,质量根本得不到保障。
要从根源上解决食品安全问题,首先应建立从农场到餐桌全过程的产业链监控体系,无论是蔬菜还是肉食,只要是食品范畴都应该列入监控范围之内;其次,法律层面上,从规章制度上加以完善,加大执行力度,真正把我们的食品卫生法包括各种条例落到实处。
还应该加大对消费者的宣传教育和引导,告诉农民不能光图便宜不顾安全。大家都不去买非正规商品,渐渐也就没有了其生存的空间,市场秩序也会逐渐得到规范,最终从多角度保障我国的食品安全。
(王晓明)
王云龙
必须利用市场杠杆调动
农民种粮积极性
“压低农产品价格,尤其是粮食价格,粮农的利益就会受到损失。”全国人大代表、全国人大农业与农村委员会主任委员王云龙关切地说,现在社会普遍认为,粮食价格是整个社会物价的基础,粮价一旦上涨势必带动物价的整体上涨,因此千方百计地控制甚至是压低粮价。
“种植一亩水稻,加上国家的种粮补助,粮农的纯收入只得200多元,这还没算上粮农自己付出的劳动力成本。”王云龙说,这样的投入产出,如何能调动农民的粮食生产积极性?
王云龙认为,在“十一五”时期,我国产粮地区并未出现较为严重的自然灾害,因此粮食供给基本维持平衡,但“这种平衡相当脆弱”。如果在“十二五”时期,不能有效调动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国家粮食安全就将面临严峻挑战。必须充分利用市场经济的杠杆来调动农民的种粮积极性!
“光靠种粮,农民是不可能生活得很愉快的。”王云龙说,当前我国农村每户家庭平均的农业经济收入,占整个家庭总收入的50%不到,大部分收入需要通过外出打工挣得。王云龙建议,应该充分运用市场这双无形的手,让粮价回到一个更为合理的价格,调动农民的种粮积极性。保障农产品供给和促进农民增收,这就是农业现代化发展的目标。对恶意炒作粮价的行为,应该坚决打压,但应该保留上涨的合理因素。另一方面,提高对城市贫困人群的补助,减少贫困人群因粮价上涨带来的生活负担。(张珺何清平杨冰)
王明权
控制农产品价格关键要
解决供需矛盾
针对农产品价格上涨问题,3月8日全国人大代表、全国人大财经委委员王明权表示,去年下半年以来,各级政府已推出了不少价格调控措施,尤其是针对农产品流通环节的调控举措,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但应该看到,农产品价格居高不下,归根结底还是短缺造成的,是供需失衡的结果。
王明权表示,以蔬菜价格为例,流通环节抬价虽然是菜价高涨的原因之一,但随着城市的扩张,大中城市近郊蔬菜种植面积减少导致的蔬菜供应不足,才是价格持续上涨的根源。因此,菜价问题本质上是菜地面积、土地问题。
随着经济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我国农业用地和农业人口的不断减少,已经使农产品的供求关系发生了巨大转变,农产品短缺导致的价格上涨是必然趋势,也是市场化选择的结果。在这种情况下,单纯依靠行政手段调控价格,短期看有些效果,但效果有限。
“关键还要依靠市场手段,确保菜地、粮食作物的种植面积,加大有效供应。”王明权说,要实现这一目标,一是要确保农业用地不被非法侵占,要稳定和增加大城市郊区蔬菜种植面积;二是要充分调动农民的生产积极性。要将对农业、农民的综合补贴落到实处,让农民从农产品生产中得到实惠,这才能真正巩固“粮袋子”“菜园子”;三是要尽可能减少流通环节,降低流通费用,实现“产销对接”,让菜农收入增长,得到实惠,使消费者也能买到价格合理的蔬菜;四是要逐步实现土地的集中管理和农业现代化,使我国农业逐步向集约化、专业化迈进,这样才能够提高生产力,加大供应。(李晓晔)
刘正东
加强“菜篮子”建设关键要扶持优势产区发展
“稳定‘菜篮子',最关健的是要加强优势产区‘菜园子'建设,鼓励最适宜种菜的地方多种菜种好菜。”全国人大代表、广西百色市委书记刘正东说,要多给蔬菜优势产区一些政策扶持,加强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完善流通服务体系建设,提高蔬菜生产水平和供应能力。只有这样的“菜园子”,才能持久保证“菜篮子”的丰盛。
刘正东代表说,去年下半年以来,我国一些地区的蔬菜价格上涨,但从总体看,我国蔬菜生产供给基本稳定,市场价格基本合理。蔬菜是我国市场化程度较高的农产品,优势产区集中、“南菜北运”等产业格局是市场长期形成的。如果不顾市场经济规律,盲目大建“菜园子”,打破现有的蔬菜生产布局,可能会带来供求失衡。
建好“菜园子”,保障“菜篮子”,应该因地制宜,按市场规律办事。广西冬菜迅速发展印证了蔬菜生产由城郊向优势区域转移的趋势不可逆转。刘正东代表说,百色市是全国重要的“南菜北运”基地之一,种植秋冬季蔬菜具有自然条件好、生产能力强、品种多交通便利、成本低廉等优势。而且,百色的秋冬菜品质特别好,不是大棚蔬菜,能填补冬季北方蔬菜市场的空白。为此,建议国家应出台相关政策,支持百色建设国家菜篮子基地,努力将蔬菜种植面积发展到300万亩,力争年外调商品蔬菜达到400万吨,进一步缓解北方蔬菜供应压力,平抑全国秋冬季蔬菜价格。
刘正东代表建议,一是重点支持建设完善300万亩蔬菜基地的灌排渠道硬化、园田路建设和现代节水灌溉等农田水利设施建设,开展管道灌溉试点;二是支持开展土地整理,提高机械化、集约化水平;三是支持物流设施建设,建设和改造一批产、销地的批发和集贸市场、零售市场及冷链物流设施建设,建立南菜北运货运专列。(庞革平 谢建伟)
丁万明
鼓励多建蔬菜直营店
平抑菜价
“通过政策引导,鼓励企业实行采购、配送、管理、价格统一化的蔬菜营销模式,将有利于平抑菜价。”全国人大代表、河北承德市副市长丁万明结合当地实际说,他们通过鼓励国有性质的市供销社副食品公司尝试性地经营蔬菜直营店,以低于市场价20%以上的价格销售,由此带动市区菜价下降。
丁万明代表说,从批发市场到市民餐桌,菜价在流通环节竟加价高达1至1.5倍,平抑虚高的菜价必须减少中间环节。蔬菜直营店的经营流程主要是,派信息员坚持跑批发市场、早市以及各家超市登记菜价,然后报到公司,公司再确定直营店的指导价格,保持一定的微利。
除了蔬菜直营店,还可以启动蔬菜场、地对接,由市区提供场地,让蔬菜生产基地设店直接经营,最大限度地减少蔬菜供应中间环节,既可以稳定蔬菜价格,又能够确保蔬菜供应。
“实际上,减少了中间环节,平抑菜价效果是很明显的。”丁万明说,两会前通过走访当地蔬菜市场了解到,受蔬菜直营店冲击,很多个体蔬菜商贩为留住客户,主动降低菜价。 (刘 洋)
刘汉元
加快农村城镇化建设步伐
“目前我国农村生产力水平发展相对滞后,人们参与城镇化建设的比重较低,建设速度不够快。”全国政协委员刘汉元建议,“十二五”期间,我国应当以更新的思维、更大的力度加快农村城镇化建设的步伐。
刘汉元认为,改革开放以来,从中央到各级地方政府加大“三农”投入,围绕“三农”问题采取了一系列强有力的政策措施,包括发放种粮直补、取消农业税,对农民减负和支持经济发展起到了重要推动作用。但相对于城市的快速发展,我国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滞后的矛盾依然十分突出。
应该加大中小城镇建设力度,与所在区域的大中城市实现功能配套、产业互补、错位发展,最终实现中心城市与卫星城市、集镇协调发展。在引导农村人口就近、就地转移,为农村城镇化匹配相应人口规模和人力资源的同时,要把更多财政资金投向城镇的教育、就业、医疗、养老、交通、电力、饮水等与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民生领域,最终让农民“不搬家”就能享受到现代化生活。
刘汉元委员建议,加快农村城镇化建设,应立足本地优势条件,注重发展城乡关联产业,培育农村特色产业,把城镇市场与中心城市的大市场相联系,把个体经营的小产业与具有竞争优势的大产业相联系,把农业生产和农产品流通与国内外大流通相联系,从根本上解决城镇化过程中农民自主生产、供给与市场需求脱节的问题。
(罗沙)
唐祖宣
建立新型农村科技服务体系
“加快建立和完善县域农业技术推广体系,鼓励农民、企业等社会力量参与农业技术推广,逐步形成国家扶持与市场引导、有偿服务与无偿服务相结合的新型农技推广体系。”全国人大代表、河南省邓州市中医院院长唐祖宣在全国两会上建议,要进一步创新农村科技服务体系。
唐祖宣认为,我国普遍存在农村科技服务体系不健全,科技成果转化渠道不宽,科技推广能力较弱,农民迫切需要的大量实用技术得不到满足的问题。导致上述问题的主要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管理体制不顺,服务队伍不稳定。二是服务职能弱化,服务渠道不畅。三是专业人才匮乏,服务质量不高。
为此,唐祖宣建议,要强化体制机制创新,加强科技推广机构建设。加快建立和完善县域农业技术推广体系,鼓励农民、企业等社会力量参与农业技术推广,逐步形成国家扶持与市场引导、有偿服务与无偿服务相结合的新型农技推广体系。建立以高科技农业企业、科技型农业企业、农业科技园区和科技示范户为主体的农业科技创新应用体系,吸纳运用科技成果,加速成果的示范和转化。建立以县乡村农业技术推广机构、专业技术协会等民办专业服务组织为主体的农业科技创新服务体系,为农业发展和成果转化提供信息、中介、咨询、技术服务。建立健全农业科研开发体系和技术推广服务体系、重点开展应用技术研究推广和科技成果开发转化等工作,形成技工贸一条龙、技农贸一体化的科技服务网络。加快县域信息化建设,发展乡村信息网络。
还可以实行科技特派员工作机制,从政府业务部门中选派技术人员下乡镇挂职;与科研院所和大中专院校合作,交流选派技术人员,开展项目合作;聘请退休的科技人员下乡镇,开展技术服务等。
(黄子娟)
徐龙
信息化建设拉近城乡差距
目前,如何有效解决“三农”问题,推动中国城市和农村的统筹发展、协调发展、和谐发展,成为了“十二五”时期的重要课题之一。全国人大代表、中国移动广东公司总经理徐龙建议加大信息投资,以“无线城市”推动城乡统筹发展,构建乡村数字生活,这样生活在农村的群众只要有网络和手机,就可以享受无线城市带来的便利,就可享有城市中的多种生活体验。
长期以来,中国推进城乡统筹发展的重点是依靠以加大固定投资和基础设施建设为主的“传统城镇化”模式,但传统城镇化模式具有建设周期长、辐射范围小、影响力有限等弊端,不能完全满足“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的迫切需要。徐龙就此表示,加大对农村建设的“信息投资”,通过信息化服务手段,促进城市和农村的资源和信息自由流动、有序对接,能够加快农业转型升级,缩小城乡差距,推动城市和农村的统筹发展、协调发展、和谐发展。
徐龙分析认为,“无线城市”将推动城乡共建共享,推动“公共服务普及化”;创新农村医保、社保、入学入托、户籍迁移等信息化管理,促进“社会保障均等化”。帮助构建“劳动力供需信息平台”,有利于农村人员就业,方便农村外出务工人员之间的互动沟通,增进与家庭成员间的情感交流。
徐龙还在此次两会上建议,中国应尽早建立“市民网页”,采取由城市试点并逐步向农村推广覆盖的方式,打造服务城乡的新型公共服务体系。建立“市民网页”符合现代电子政务发展潮流,有利于实现个人信息的集中管理、实现社交网络的安全互动、提升政府公共服务效能。目前中国建立“市民网页”的基础已经初步形成。庞大的用户规模和使用习惯为“市民网页”的建立奠定了广泛的用户基础。(凌苗)
三位村支书
让农民得到更多实惠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了很多惠及农村民生的举措,可以说把我们农民关心的上学、养老、水利建设、新农村建设等问题都说到了,希望这些好的政策都能很好地落实,让农民群众得到更多的实惠。”参加人大陕西代表团的杨丰岐、陈分新、刘会莲三位村党支部书记聚在一起,讨论最多的还是他们共同关心的“三农”话题。
“现在农村幼儿园中,公办的太少,大多数是民办幼儿园。一些民办的幼儿园条件差、没有好的老师,在食品安全、校车接送方面都存在不少隐患。”陕西省合阳县甘井镇同堤坊村党支部书记刘会莲快人快语。“政府应加大对农村教育的投入力度,进一步改善农村学校的办学条件,为家庭困难的学生提供更多的资助,让农村娃娃能接受更好的教育。”
来自陕南山区的陕西省旬阳县棕溪镇王院村党支部书记陈分新非常关心农村医疗卫生问题。他说:“农村非常缺乏医疗卫生人才,好的医生为啥不愿意来农村,就是因为农村条件差,待遇低。现在很多农村卫生院、卫生室的条件改善了,但是有些设备却没有人会用。国家应该对到基层工作的医疗卫生人才采取倾斜和优惠政策,同时对一些医学专业的大学生实行委培和定向培养,这样就可以为农村培养更多‘不会走'的人才,有利于解决贫困地区缺医少药的难题。养老保险也是农村群众非常关心的问题。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说,要将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范围扩大到全国40%的县。我们村60岁以上的老人都盼着能早日享受到这项好政策,实现老有所养。”
“这些年农村经济发展了,农民的收入也增加了,生活也越来越好。但一些农民的文化和道德素质还有待提高。希望国家通过举办农民学校等形式,培养培训农民,改变农民的观念,提高农民的素质和技能。”来自革命老区延安的陕西省安塞县沿河湾镇侯沟门村党支部书记杨丰岐说。 (许祖华彭 红)
新的一年,两会代表委员们在想什么?广大农民群众在盼什么?农业生产、农村建设和农民生活又面临什么新情况、新问题?且看本刊特别推出的《两会农业聚焦》专题。
陈锡文
我对再次夺取夏粮丰收充满信心
3月4日是政协委员分组讨论的第一天,全国政协委员、中央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陈锡文就极端气候对农业发展的影响等问题回答记者的提问。
陈锡文认为,中国地域宽广,历史上自然灾害年年都有。这几年由于全球气候变化,突发性的气候灾害发生频率比过去多。这是一个全球变化。在农业上首先思想要改变,要提高对突如其来的自然灾害的预警预测。
从目前自然灾害出现的情况看,大部分都是小区域的,不是大面积。今年冬春旱情严重,实际上土壤墒情还可以。关键是现阶段,马上到惊蛰,万物复苏,如果清明时雨水不能保证,可能带来比较严重的问题。目前总的灌溉条件比去年好得多,去年夏秋降雨量较大,所有的水利设施存水量都很充沛,水源供给比去年好。
党中央、国务院对夺取夏粮丰收高度重视。春节前后,国家两次增加抗旱补助共计129亿元,这么大的投入是前所未有的。粮价比较好,农民的种粮积极性很高。一方面天气给我们带来了很多麻烦,但是今年抗旱的条件、决心和人们的认识、措施、手段比历年都好。我对今年再次夺取夏粮丰收充满信心。(张 丛)
安纯人
力促农产品进城
鼓起农民钱袋子
“农业能否增效,需要市场来检验,农民能否增收,需要销售来实现。近年来,国家采取了一系列扶持农产品流通的措施,但与推动工业品下乡的力度相比、与解决农产品‘卖难'的要求相比,支持农产品进城的力度还显得不够。”全国政协委员、宁夏政协副主席、民盟宁夏区委会主委安纯人在全国两会上建议,借鉴工业品下乡做法,采取措施支持农产品进城,增加农民收入。
目前,农业收入占农民人均纯收入的40%左右,仍是农民收入的主要来源。这些年来,虽然国家在畅通农产品流通渠道方面做了大量工作,但与推动工业品下乡的力度相比,农产品流通基础设施落后、流通成本高、效率低的问题依然存在,“卖难”在一些地方还相当突出。
为此,安纯人建议,应该把农产品流通网络纳入国家基础设施建设重大项目规划,制定建设规划,落实建设资金,重点加强市场体系、仓储、冷链等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形成流通成本低、运行效率高的农产品营销网络;进一步扩大批发市场改造升级覆盖面,加大财政支持力度,加快批发市场的改造升级,重点向产地批发市场倾斜,力争用5年时间对全部批发市场实施改造,同时,加快集贸市场的改造;抓紧落实和完善农产品流通优惠政策,尽快出台《农产品批发市场管理条例》,规范市场建设和管理。
此外,对于近年来兴起的“农超对接”推动农产品进城的新模式。安纯人建议,对“农超对接”的超市和龙头企业(合作社)在物流设施建设方面给予资金支持,在金融、税收等方面给予政策优惠。(李亮)
丛连彪
“从农场到餐桌”
全链条监控保障食品安全
“要从根本上解决食品安全问题,必须尽快着手建立从农场到餐桌全过程的产业链监控体系。”全国人大代表、吉林省长春皓月清真肉业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丛连彪说。
丛连彪认为,此次温家宝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把食品安全问题提到一个非常高的位置,从群众健康的角度,将其提到更高的法律层面,充分体现出中央的重视程度。
国内食品安全问题,有监管不到位的因素,但最根本的还是利益的驱使,一些不法商贩为牟取暴利不惜以群众身体健康、生命安全为代价,加上大量群众尤其是农村居民,食品安全意识淡薄,为图便宜购买一些“路边货”,质量根本得不到保障。
要从根源上解决食品安全问题,首先应建立从农场到餐桌全过程的产业链监控体系,无论是蔬菜还是肉食,只要是食品范畴都应该列入监控范围之内;其次,法律层面上,从规章制度上加以完善,加大执行力度,真正把我们的食品卫生法包括各种条例落到实处。
还应该加大对消费者的宣传教育和引导,告诉农民不能光图便宜不顾安全。大家都不去买非正规商品,渐渐也就没有了其生存的空间,市场秩序也会逐渐得到规范,最终从多角度保障我国的食品安全。
(王晓明)
王云龙
必须利用市场杠杆调动
农民种粮积极性
“压低农产品价格,尤其是粮食价格,粮农的利益就会受到损失。”全国人大代表、全国人大农业与农村委员会主任委员王云龙关切地说,现在社会普遍认为,粮食价格是整个社会物价的基础,粮价一旦上涨势必带动物价的整体上涨,因此千方百计地控制甚至是压低粮价。
“种植一亩水稻,加上国家的种粮补助,粮农的纯收入只得200多元,这还没算上粮农自己付出的劳动力成本。”王云龙说,这样的投入产出,如何能调动农民的粮食生产积极性?
王云龙认为,在“十一五”时期,我国产粮地区并未出现较为严重的自然灾害,因此粮食供给基本维持平衡,但“这种平衡相当脆弱”。如果在“十二五”时期,不能有效调动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国家粮食安全就将面临严峻挑战。必须充分利用市场经济的杠杆来调动农民的种粮积极性!
“光靠种粮,农民是不可能生活得很愉快的。”王云龙说,当前我国农村每户家庭平均的农业经济收入,占整个家庭总收入的50%不到,大部分收入需要通过外出打工挣得。王云龙建议,应该充分运用市场这双无形的手,让粮价回到一个更为合理的价格,调动农民的种粮积极性。保障农产品供给和促进农民增收,这就是农业现代化发展的目标。对恶意炒作粮价的行为,应该坚决打压,但应该保留上涨的合理因素。另一方面,提高对城市贫困人群的补助,减少贫困人群因粮价上涨带来的生活负担。(张珺何清平杨冰)
王明权
控制农产品价格关键要
解决供需矛盾
针对农产品价格上涨问题,3月8日全国人大代表、全国人大财经委委员王明权表示,去年下半年以来,各级政府已推出了不少价格调控措施,尤其是针对农产品流通环节的调控举措,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但应该看到,农产品价格居高不下,归根结底还是短缺造成的,是供需失衡的结果。
王明权表示,以蔬菜价格为例,流通环节抬价虽然是菜价高涨的原因之一,但随着城市的扩张,大中城市近郊蔬菜种植面积减少导致的蔬菜供应不足,才是价格持续上涨的根源。因此,菜价问题本质上是菜地面积、土地问题。
随着经济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我国农业用地和农业人口的不断减少,已经使农产品的供求关系发生了巨大转变,农产品短缺导致的价格上涨是必然趋势,也是市场化选择的结果。在这种情况下,单纯依靠行政手段调控价格,短期看有些效果,但效果有限。
“关键还要依靠市场手段,确保菜地、粮食作物的种植面积,加大有效供应。”王明权说,要实现这一目标,一是要确保农业用地不被非法侵占,要稳定和增加大城市郊区蔬菜种植面积;二是要充分调动农民的生产积极性。要将对农业、农民的综合补贴落到实处,让农民从农产品生产中得到实惠,这才能真正巩固“粮袋子”“菜园子”;三是要尽可能减少流通环节,降低流通费用,实现“产销对接”,让菜农收入增长,得到实惠,使消费者也能买到价格合理的蔬菜;四是要逐步实现土地的集中管理和农业现代化,使我国农业逐步向集约化、专业化迈进,这样才能够提高生产力,加大供应。(李晓晔)
刘正东
加强“菜篮子”建设关键要扶持优势产区发展
“稳定‘菜篮子',最关健的是要加强优势产区‘菜园子'建设,鼓励最适宜种菜的地方多种菜种好菜。”全国人大代表、广西百色市委书记刘正东说,要多给蔬菜优势产区一些政策扶持,加强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完善流通服务体系建设,提高蔬菜生产水平和供应能力。只有这样的“菜园子”,才能持久保证“菜篮子”的丰盛。
刘正东代表说,去年下半年以来,我国一些地区的蔬菜价格上涨,但从总体看,我国蔬菜生产供给基本稳定,市场价格基本合理。蔬菜是我国市场化程度较高的农产品,优势产区集中、“南菜北运”等产业格局是市场长期形成的。如果不顾市场经济规律,盲目大建“菜园子”,打破现有的蔬菜生产布局,可能会带来供求失衡。
建好“菜园子”,保障“菜篮子”,应该因地制宜,按市场规律办事。广西冬菜迅速发展印证了蔬菜生产由城郊向优势区域转移的趋势不可逆转。刘正东代表说,百色市是全国重要的“南菜北运”基地之一,种植秋冬季蔬菜具有自然条件好、生产能力强、品种多交通便利、成本低廉等优势。而且,百色的秋冬菜品质特别好,不是大棚蔬菜,能填补冬季北方蔬菜市场的空白。为此,建议国家应出台相关政策,支持百色建设国家菜篮子基地,努力将蔬菜种植面积发展到300万亩,力争年外调商品蔬菜达到400万吨,进一步缓解北方蔬菜供应压力,平抑全国秋冬季蔬菜价格。
刘正东代表建议,一是重点支持建设完善300万亩蔬菜基地的灌排渠道硬化、园田路建设和现代节水灌溉等农田水利设施建设,开展管道灌溉试点;二是支持开展土地整理,提高机械化、集约化水平;三是支持物流设施建设,建设和改造一批产、销地的批发和集贸市场、零售市场及冷链物流设施建设,建立南菜北运货运专列。(庞革平 谢建伟)
丁万明
鼓励多建蔬菜直营店
平抑菜价
“通过政策引导,鼓励企业实行采购、配送、管理、价格统一化的蔬菜营销模式,将有利于平抑菜价。”全国人大代表、河北承德市副市长丁万明结合当地实际说,他们通过鼓励国有性质的市供销社副食品公司尝试性地经营蔬菜直营店,以低于市场价20%以上的价格销售,由此带动市区菜价下降。
丁万明代表说,从批发市场到市民餐桌,菜价在流通环节竟加价高达1至1.5倍,平抑虚高的菜价必须减少中间环节。蔬菜直营店的经营流程主要是,派信息员坚持跑批发市场、早市以及各家超市登记菜价,然后报到公司,公司再确定直营店的指导价格,保持一定的微利。
除了蔬菜直营店,还可以启动蔬菜场、地对接,由市区提供场地,让蔬菜生产基地设店直接经营,最大限度地减少蔬菜供应中间环节,既可以稳定蔬菜价格,又能够确保蔬菜供应。
“实际上,减少了中间环节,平抑菜价效果是很明显的。”丁万明说,两会前通过走访当地蔬菜市场了解到,受蔬菜直营店冲击,很多个体蔬菜商贩为留住客户,主动降低菜价。 (刘 洋)
刘汉元
加快农村城镇化建设步伐
“目前我国农村生产力水平发展相对滞后,人们参与城镇化建设的比重较低,建设速度不够快。”全国政协委员刘汉元建议,“十二五”期间,我国应当以更新的思维、更大的力度加快农村城镇化建设的步伐。
刘汉元认为,改革开放以来,从中央到各级地方政府加大“三农”投入,围绕“三农”问题采取了一系列强有力的政策措施,包括发放种粮直补、取消农业税,对农民减负和支持经济发展起到了重要推动作用。但相对于城市的快速发展,我国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滞后的矛盾依然十分突出。
应该加大中小城镇建设力度,与所在区域的大中城市实现功能配套、产业互补、错位发展,最终实现中心城市与卫星城市、集镇协调发展。在引导农村人口就近、就地转移,为农村城镇化匹配相应人口规模和人力资源的同时,要把更多财政资金投向城镇的教育、就业、医疗、养老、交通、电力、饮水等与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民生领域,最终让农民“不搬家”就能享受到现代化生活。
刘汉元委员建议,加快农村城镇化建设,应立足本地优势条件,注重发展城乡关联产业,培育农村特色产业,把城镇市场与中心城市的大市场相联系,把个体经营的小产业与具有竞争优势的大产业相联系,把农业生产和农产品流通与国内外大流通相联系,从根本上解决城镇化过程中农民自主生产、供给与市场需求脱节的问题。
(罗沙)
唐祖宣
建立新型农村科技服务体系
“加快建立和完善县域农业技术推广体系,鼓励农民、企业等社会力量参与农业技术推广,逐步形成国家扶持与市场引导、有偿服务与无偿服务相结合的新型农技推广体系。”全国人大代表、河南省邓州市中医院院长唐祖宣在全国两会上建议,要进一步创新农村科技服务体系。
唐祖宣认为,我国普遍存在农村科技服务体系不健全,科技成果转化渠道不宽,科技推广能力较弱,农民迫切需要的大量实用技术得不到满足的问题。导致上述问题的主要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管理体制不顺,服务队伍不稳定。二是服务职能弱化,服务渠道不畅。三是专业人才匮乏,服务质量不高。
为此,唐祖宣建议,要强化体制机制创新,加强科技推广机构建设。加快建立和完善县域农业技术推广体系,鼓励农民、企业等社会力量参与农业技术推广,逐步形成国家扶持与市场引导、有偿服务与无偿服务相结合的新型农技推广体系。建立以高科技农业企业、科技型农业企业、农业科技园区和科技示范户为主体的农业科技创新应用体系,吸纳运用科技成果,加速成果的示范和转化。建立以县乡村农业技术推广机构、专业技术协会等民办专业服务组织为主体的农业科技创新服务体系,为农业发展和成果转化提供信息、中介、咨询、技术服务。建立健全农业科研开发体系和技术推广服务体系、重点开展应用技术研究推广和科技成果开发转化等工作,形成技工贸一条龙、技农贸一体化的科技服务网络。加快县域信息化建设,发展乡村信息网络。
还可以实行科技特派员工作机制,从政府业务部门中选派技术人员下乡镇挂职;与科研院所和大中专院校合作,交流选派技术人员,开展项目合作;聘请退休的科技人员下乡镇,开展技术服务等。
(黄子娟)
徐龙
信息化建设拉近城乡差距
目前,如何有效解决“三农”问题,推动中国城市和农村的统筹发展、协调发展、和谐发展,成为了“十二五”时期的重要课题之一。全国人大代表、中国移动广东公司总经理徐龙建议加大信息投资,以“无线城市”推动城乡统筹发展,构建乡村数字生活,这样生活在农村的群众只要有网络和手机,就可以享受无线城市带来的便利,就可享有城市中的多种生活体验。
长期以来,中国推进城乡统筹发展的重点是依靠以加大固定投资和基础设施建设为主的“传统城镇化”模式,但传统城镇化模式具有建设周期长、辐射范围小、影响力有限等弊端,不能完全满足“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的迫切需要。徐龙就此表示,加大对农村建设的“信息投资”,通过信息化服务手段,促进城市和农村的资源和信息自由流动、有序对接,能够加快农业转型升级,缩小城乡差距,推动城市和农村的统筹发展、协调发展、和谐发展。
徐龙分析认为,“无线城市”将推动城乡共建共享,推动“公共服务普及化”;创新农村医保、社保、入学入托、户籍迁移等信息化管理,促进“社会保障均等化”。帮助构建“劳动力供需信息平台”,有利于农村人员就业,方便农村外出务工人员之间的互动沟通,增进与家庭成员间的情感交流。
徐龙还在此次两会上建议,中国应尽早建立“市民网页”,采取由城市试点并逐步向农村推广覆盖的方式,打造服务城乡的新型公共服务体系。建立“市民网页”符合现代电子政务发展潮流,有利于实现个人信息的集中管理、实现社交网络的安全互动、提升政府公共服务效能。目前中国建立“市民网页”的基础已经初步形成。庞大的用户规模和使用习惯为“市民网页”的建立奠定了广泛的用户基础。(凌苗)
三位村支书
让农民得到更多实惠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了很多惠及农村民生的举措,可以说把我们农民关心的上学、养老、水利建设、新农村建设等问题都说到了,希望这些好的政策都能很好地落实,让农民群众得到更多的实惠。”参加人大陕西代表团的杨丰岐、陈分新、刘会莲三位村党支部书记聚在一起,讨论最多的还是他们共同关心的“三农”话题。
“现在农村幼儿园中,公办的太少,大多数是民办幼儿园。一些民办的幼儿园条件差、没有好的老师,在食品安全、校车接送方面都存在不少隐患。”陕西省合阳县甘井镇同堤坊村党支部书记刘会莲快人快语。“政府应加大对农村教育的投入力度,进一步改善农村学校的办学条件,为家庭困难的学生提供更多的资助,让农村娃娃能接受更好的教育。”
来自陕南山区的陕西省旬阳县棕溪镇王院村党支部书记陈分新非常关心农村医疗卫生问题。他说:“农村非常缺乏医疗卫生人才,好的医生为啥不愿意来农村,就是因为农村条件差,待遇低。现在很多农村卫生院、卫生室的条件改善了,但是有些设备却没有人会用。国家应该对到基层工作的医疗卫生人才采取倾斜和优惠政策,同时对一些医学专业的大学生实行委培和定向培养,这样就可以为农村培养更多‘不会走'的人才,有利于解决贫困地区缺医少药的难题。养老保险也是农村群众非常关心的问题。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说,要将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范围扩大到全国40%的县。我们村60岁以上的老人都盼着能早日享受到这项好政策,实现老有所养。”
“这些年农村经济发展了,农民的收入也增加了,生活也越来越好。但一些农民的文化和道德素质还有待提高。希望国家通过举办农民学校等形式,培养培训农民,改变农民的观念,提高农民的素质和技能。”来自革命老区延安的陕西省安塞县沿河湾镇侯沟门村党支部书记杨丰岐说。 (许祖华彭 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