壬二酸联合羟氯喹、盐酸多西环素在丘疹脓疱型玫瑰痤疮治疗中的临床价值

来源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ake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研究传统的单纯使用羟氯喹、盐酸多西环素治疗丘疹脓疱型玫瑰痤疮和15%壬二酸联合羟氯喹、盐酸多西环素治疗丘疹脓疱型玫瑰痤疮的治疗效果、复发率、不良反应及对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收集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南京医院皮肤科门诊102例丘疹脓疱型玫瑰痤疮患者,将其随机分成两组进行对比观察.传统治疗组单纯使用口服羟氯喹和盐酸多西环素进行系统治疗12周,联合壬二酸治疗组在传统单纯治疗基础上同时外用15%壬二酸凝胶12周进行治疗,然后对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治疗疗效、临床表现、不良反应等情况进行综合临床评估.最后继续观察12周,评价复发率.结果:治疗12周后,传统治疗组的有效率为70.37%,联合壬二酸治疗组的有效率为91.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生活质量评分方面,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及治疗前后差值评分差异都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在复发率方面,传统治疗组复发率为24.07%,联合壬二酸治疗组复发率为8.33%,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5%壬二酸凝胶联合羟氯喹、盐酸多西环素治疗丘疹脓疱型玫瑰痤疮安全、有效、复发率低,可以明显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是丘疹脓疱型玫瑰痤疮安全而有效的治疗方法.
其他文献
细胞焦亡是不同于细胞凋亡和细胞坏死特征的另外一种程序性细胞死亡方式,由Gasdermin蛋白介导发生.炎症小体激活后,活化的Caspase-1/4/5/11剪切激活GSDMD,释放的GSDMD N端片段重新折叠,并寡聚在细胞膜上形成直径10~15 nm的孔洞,促进了炎性物质的释放,并最终引起细胞溶胀死亡.除此之外,其他蛋白酶也能通过非炎症小体激活机制剪切激活Gasdermin家族蛋白介导细胞焦亡的发生.细胞焦亡近年来被广泛报道参与多种炎症性疾病的发生发展.本文就细胞焦亡的特征、分子机制、和疾病的关系以及靶
目的:分析成人起病经典1型糖尿病(type 1 diabetes mellitus,T1DM)微血管并发症的临床特征及相关风险因素.方法:研究对象为2017年1月-2020年12月在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内分泌科确诊的161例成人起病经典T1DM患者,对患者入组时的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将患者分为无微血管并发症组和微血管并发症组,比较两组在性别、病程、年龄、体重指数、舒张压、收缩压、糖化血红蛋白、血尿素氮等方面的差异,进一步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成人起病T1DM微血管并发症的相关风险因素.结果:共纳
目的:寻找椎体后凸成形术(percutaneous kyphoplasty,PKP)治疗胸腰椎骨质疏松型爆裂骨折中预防骨水泥渗漏的最佳推注时间及推注量.方法:回顾近4年高龄骨质疏松胸腰椎爆裂骨折93例,均采用椎体后凸成形术,术中使用不同骨水泥推注时间及推注量,将患者按推注时间分为3组:A1(3~4 min)、A2(5~6 min)、A3(7~8 min),按推注量分为3组:B1(2~3 mL)、B2(4~5 mL)、B3(6~7 mL).比较不同条件下术前、术后1周、术后6个月及术后1年时的视觉模拟评分、
硫嘌呤类药物是常用的免疫抑制剂,广泛应用于儿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炎症性肠病的治疗,但以骨髓抑制、肝毒性为主的不良反应限制了临床应用.巯嘌呤的体内代谢转化和处置过程由包括巯嘌呤-S-甲基转移酶(thiopurine methyl-transferase,TPMT)、裸子水解酶(nudix hydrolase 15,NUDT15)、三磷酸肌苷焦磷酸酶(inosine triphosphate pyrophosphohydrolase,ITPA)和多药耐药相关蛋白(muhidrug resistance-as
目的:探讨磁共振弥散张量成像(diffusion tensor imaging,DTI)技术辅助下微创治疗伴有邻近节段影像学腰椎管狭窄的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8年2月-2020年2月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因腰椎间盘突出症入院,术前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computed tomography,CT)或磁共振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MRI)提示邻近节段腰椎管狭窄,利用DTI明确责任节段后行经皮椎间孔镜治疗的患者为研究对象.观察所有患者手术切口长度、
目的:分析江苏省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时空聚集性,为进一步做好疫情防控提供依据.方法:绘制发病流行曲线、点标记图描述时空演变.采用最邻近指数(nearest neighbor indicator,NNI)估计本土病例全局聚集性;以县(区)为单位,采用Kulldorff扫描统计量探测时空聚集区.使用Excel 2010、SaTScan 9.6.1、ArcGIS 10.2进行分析.结果:江苏省2020年1-12月共报告684例确诊病例,其中本土631例,境外输入53例.本土病例波及全省79.44%的县(区
Rubinstein-Taybi综合征(Rubinstein-Taybi syn-drome,RSTS)是一种非常罕见的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1963年由Jack Rubinstein和Hooting Taybi首次报道[1],发病率约为1∶125000[2].该病主要表现为智力低下、生长发育落后,宽而扁的拇指及第一脚趾以及特殊面容,包括高眉弓、长睫毛、眼裂下斜、钩状鼻、小下颚等[3].本文对临床上高度怀疑该综合征的1例患儿采用二代测序技术进行相关基因检测,发现CREBBP基因突变后,用Sanger测序法验
Prader-Willi综合征(Prader-Willi syndrome,PWS)是一种以新生儿期肌张力低下、全面发育迟缓、身材矮小、儿童期发病的肥胖、中枢性性腺功能减退以及特征性畸形等为特征的印迹基因缺陷性遗传病[1],在1956年由瑞士学者Prader等首次报道.由于大部分患儿均存在肌张力低下、智力低下、性腺发育落后和肥胖,因此又称为肌张力低下-智力低下-性腺发育落后-肥胖综合征.目前国内报道的PWS病例大多为儿童期起病患儿,新生儿期PWS的病例报道虽逐渐增多[2-3],但大部分均为由于父源染色体1
视幻觉是帕金森病中最常见的精神障碍,与帕金森病患者的生活质量受损密切相关,并对患者预后产生不利影响,但其发病机制尚未明确.研究者发现视幻觉与脑部结构、视觉通路和注意网络及神经递质密切相关,在流行病学、组织病理学、临床特征等方面存在强有力的证据支持.本文结合国内外多学科研究成果,对帕金森病伴发视幻觉的发病机制进行探讨.
目的:探讨中国(超声)甲状腺影像报告和数据系统(Chinese thyroid imaging reporting and data system,C-TIRADS)联合弹性成像在甲状腺结节良恶性预测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甲状腺结节123枚,根据超声图像按照C-TIRADS、美国放射学会(American College of Radiology,ACR) TI-RADS、Kwak TI-RADS的3种不同TI-RADS分类标准进行分级,以病理结果为金标准对甲状腺结节良恶性进行预测分析,比较联合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