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党的十九大提出“提供更多优质生态产品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优美生态环境需要”的民生保障任务.从满足人民天然生活资料消费需求角度看,政府、社区、企业、个人等社会主体应充分利用自身优势,立足具体境域提供丰富的清新空气、洁净饮水、野生食物等优质生态产品,形成协同互补的优质生态产品供给格局.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党的十九大提出“提供更多优质生态产品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优美生态环境需要”的民生保障任务.从满足人民天然生活资料消费需求角度看,政府、社区、企业、个人等社会主体应充分利用自身优势,立足具体境域提供丰富的清新空气、洁净饮水、野生食物等优质生态产品,形成协同互补的优质生态产品供给格局.
其他文献
实现教育治理现代化是国家治理现代化的题中之义,其中,技术型本科院校教育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建设是教育治理现代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以技能为本”是应用技术大学治理现代化转向的关键问题,根据研究型本科院校与应用技术型本科院校的属性和定位,在精准分类的基础上实施教育差异化发展战略,就必须促进应用技术大学由普通型向专能型转向.为此,要找准办学定位、瞄准职业特色,建立适合应用技术大学的人才培养评价指标体系,从而推进应用技术大学教育治理现代化进程.
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的舆论思想,有着深厚而又复杂的背景.这一时期的斗争形势严峻,党内情况复杂,面临着重大而紧迫的任务.舆论思想与宣传和宣传工作密切相关,党的新闻事业的蓬勃发展为党的舆论思想的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多位领导人参与报刊活动为党的舆论思想的发展提供了良好条件,党的舆论思想在排除各种干扰性因素的过程中发展.该时期中国共产党的舆论思想有着丰富的内涵:强调舆论和舆论工作的重要性,认为报纸是阶级斗争的工具和工农群众的喉舌,为宣传工作和舆论传播的正确与否划清了明确的界限,正确地指明了报刊所具有的
平台经济下数据价值日益凸显,平衡数据竞争与保护的关系成为平台经济健康发展的重中之重.数据竞争是数据实现价值的方式,数据保护则是数据实现价值的前提.当前,数据竞争与数据保护的平衡仍面临诸多难题和挑战,主要症结表现为隐私、数据与个人信息三者关系界定不清晰,数据类型划分不明确,数据竞争与保护规则及司法适用不完善.竞争法以鼓励和保护市场公平竞争为目的 ,兼顾经营者利益、消费者利益和社会公共利益等多元利益,其显著的社会法属性契合在数据竞争与数据保护间寻求平衡的需求.然而,实践中对平台经济下数据治理的回应与处置,已超
政治极化作为当代美国政治最突出的问题已成为美国国内政治研究的热点.对于美国政治极化及其程度的确定既可采用政治“观测值的双峰分布”和“离散分布”等经验描述方式,也可以采用量化的统计分析方式.对于美国政治极化原因的解释,经济上的阶层分析和政治上的制度分析具有解释力,但对于种族与身份政治、生育与性别权利等领域的解释则力不从心.当种族、民族和宗教团体取代阶级力量而成为美国政治变化的社会基础时,文化与意识形态分析更具有现实有效性.宗教保守派和宗教自由派之间的矛盾、少数族群基于群体身份而提出的文化多元主义与以个人自由
人民民主是现代政治的普遍追求.作为一种价值理念,人民民主不会自动实现,需要现实的具体的民主形式和民主渠道保障每个人都能参与到国家治理和社会治理中来,全过程人民民主就是这种兼顾“价值一过程—结果”的概念,体现了民主的本质.全过程人民民主是中国共产党群众路线在民主政治领域的体现,中国共产党的群众路线蕴含着党性与人民性相统一的价值理念、民主集中制原则、协商民主形式三大要素并形成结构性关联,深刻影响着全过程人民民主的价值内涵、制度形态和参与实践,为发展和完善全过程人民民主提供内生动力.
冷战后的国际格局经历了一个演变的过程,即从“一超多强”向“多强一超”过渡,多极化是总体发展趋势.其中,中美两国地位最为突出,很容易成为矛盾的焦点.国际格局总体东升西降和西强东弱两个特点将长期并存.国际格局的演变对我国“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实现有正面和负面、显性和隐性、确定与不确定等多方面的复杂影响.相应的,“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实现会促进国际格局发生变革.我国要扬长补短、趋利避害,提倡和践行人类命运共同体先进理念利用国际格局变化促进“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实现.我国外交要重点关注周边关系、中美关系、中
当前预付式消费在监管内容、监管方式方面存在诸多问题.建议创新治理方式,在预付式消费事前、事中、事后管理中,通过信用承诺、信用公示、信用预警、信用分类监管、信用联合奖惩等方式,全过程“嵌入”信用监管手段,推动形成以信用为核心的治理新体系,进一步加强信用约束,提高监管成效.
黑格尔以其独特的精神辩证法,把自由理解为自我意识的现实性发展到客观精神环节的个体的欲望着的绝对意志自由.以法国大革命所诉求的个体自由为标志的资产阶级社会所开创的世界历史还不是完全的现实,需要向前行进,最终实现与自由的自我意识的普遍性具体统一的新形态.马克思扬弃了黑格尔的世界历史中的自由观,以现实的人及其现实的物质生产运动来代替黑格尔的自我意识的运动,强调资产阶级市民社会所造就的世界历史及其自由原则还必须完全向共产主义转变,唯有如此,才能消灭资产阶级雇佣劳动制度对劳动的奴役,从而实现普遍性的个体自主性劳动的
如期形成比较完善的党内法规体系,是党和国家事业取得的历史性成就,也是党内法规建设的重要里程碑.从制定第一部党内法规到确立党内法规概念、提出党内法规制度体系建设目标、如期形成党内法规体系,党内法规制度建设走过了百年历程.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不断发展和完善党内法规体系,既要创新党内法规立法机制,统筹推进党内法规的立改废释,加强党内法规实施体系和监督保障体系建设,促进党内法规体系内部的统一有序和协调完备;又要以“宪法为上”为党内法规体系与国家法律体系衔接协调的基准,改革和创新衔接协调机制,推进党内法规体系与国家法
马克思视野中的“民生”是“大民生”与“小民生”的辩证统一,是指以资本主义社会无产阶级为主体的“现实的人”的基本生存、生活、生产和发展问题,以及实现共产主义社会人类解放与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最高追求.它体现出既关注现实又观照未来、既重目的 也重手段的辩证思维.民生本质属性的辩证性意蕴要求我们辩证地理解民生的特征,准确领会其历时性与共时性、抽象性与具体性以及可逆性与不可逆性的辩证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