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哲学社会科学,是度量人类整体生存在宇宙时空中的意义的工具,是指引国家文明进步道路的方向盘。哲学社会科学不仅仅是哲学科学,他还包括心理学、法学、管理学、教育学、社会学、人类学等众多学科,是一门交叉性的学科。我国悠久的历史证明,哲学社会科学的出现与发展不断指导着我们中华民族的发展方向。俄国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中国送来了马克思主义,让处于水深火热的中国人民看清了道路,看到了中华民族解放的新希望。因此,哲学社会科学对中国发展的意义重大,不断为我国发展指明方向,我国发展至今,仍要特别重视哲学社会科学的发展与创新。那么,本文就从我国哲学社会科学的发展过程入手,探析关于我国哲学社会科学的发展趋势。
【关键词】:哲学社会科学 演进过程 发展趋势
一、我国哲学社会科学的演进过程
(一)古代哲学社会科学
中国古代哲学社会科学是指先秦至鸦片战争这段时期内的哲学社会科学,以孔子、老子、孟子、荀子等哲学家为主要代表人物,核心观点是天、地、人、物之间的相互感应与整体和谐。比如说老子的“无为而治”的学说:我无为,而民自化;我好静,而民自正;我无事,而民自富;我无欲,而民自朴。强调无为而无不为,是老子告诫君王要不违背客观规律,而是应该在遵循自然、社会发展规律的前提下,治理国家。孟子则提出“仁政、民贵君轻”等主張,荀子在孟子学说的基础上又对哲学社会科学进行了进一步的探索,其哲学思想带有唯物主义的色彩,主张兼称霸力,法后王;不迷信天道鬼神,强调人的能动性。古代哲学的发展为中国哲学史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中国之后的哲学社会科学也对其进行了继承与发展。
(二)近现代哲学社会科学
这个时期的哲学包括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时期的哲学以及马克思主义的传播与中国化,还有改革开放时期的哲学社会科学。1840年鸦片战争爆发,之后的侵华战争不断爆发,中国社会逐渐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百姓们处于水深火热之中。在19世纪中期,龚自珍、魏源到19世纪末的康有为、谭嗣同等人都对中国近代哲学的形成贡献了很大力量。在这一阶段,俄国的十月革命对我国的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马克思主义思想传入了中国,在中国有识之士的支持下,马克思主义在中华大地上遍地传播。李大钊运用无产阶级的世界观,遵循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规律,撰写了大量文章,如《法俄革命之比较观》、《布尔什维主义的胜利》、《庶民的胜利》等文章,开启了马克思主义的传播。胡适发表的《多研究些问题,少谈些主义》一文,挑起了问题与主义之争,而李大钊强烈批判了胡适的观点,他主张中国问题必须从根本上解决,要以马克思主义学说为指导思想,通过革命实现经济结构的改造。毛泽东在解决中国问题中也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思想,不断与中国实际相结合,实现了中国的发展。二十世纪七十年代的改革开放也是在哲学社会科学的基础上进行实施的,同时也推动了中国哲学社会科学的不断发展。
(三)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
这个概念是于2016年5月17日由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提出的。要求我们在立足中国国情的基础上,借鉴国外优秀成果,挖掘中华历史内涵,把握好当代机遇,关怀人类,面向未来,着力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纵观我国发展历程,哲学社会科学在此过程中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习总书记强调:我们必须高度重视哲学社会科学,结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思想的指导地位,必须在继承的基础上创新,在吸收中学习,争取早日形成完整、系统的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体系。
二、我国哲学社会科学的发展趋势
(一)系统性
中国哲学社会科学应该从我国政治、经济、文化、生态、社会等各方面、全方位的提出指导思想,不断推进实践与理论的结合,让我国的各项工作在哲学社会科学的指导下稳步开展,减小风险性,同时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实现。
(二)时代性
时代性,即哲学社会科学应以时代发展为前提,立足于时代的发展现状,以我国实际情况为客观事实,构建符合自身发展需要的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逐渐形成中国特色和优势。必须以我国目前的工作重点为中心,从改革发展的实践中吸取经验,形成总结,加强对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民主政治、先进文化、生态文明进行深入分析与研究,形成系统的科学理论。
(三)专业性
我国早已认识到哲学社会科学体系的重要性,而且在人才培养中不断优化培养方式,依靠专业人才提升我国哲学社会科学的专业性。我国还可以通过吸引留学生,借鉴外国优秀成果,不断完善与健全我国的哲学社会科学理论体系,努力构建一个全方位、全领域、全要素的哲学社会科学体系。
结束语
哲学社会科学可以说是一个国家发展的指导方针,国家的基本国情决定着哲学的发展,哲学的发展也反作用于国家和社会。哲学社会科学其实就是一套社会如何发展的科学理论体系,任何国家都离不开它的指导。中华文明博大精深,对于我国优秀传统文化,我们应该在继承中创新,为其增添新的活力。比如说我国古代丰富的治国理政经验和智慧,可以为当代治国理政提供有益启示。但是我们在发掘传统文化的积极内涵、赋予优秀传统文化以时代精神等方面做得还不够。在新的时代条件下,应在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行系统整理、开发和创新的基础上,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让各国人民了解、喜欢和向往中华文化,扩大中华文明在国际社会的影响力。我国在新时期的发展形势下,需要有新的哲学理论来指导我国的发展,这就需要我们不断创新,实事求是,结合我国发展现状,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并且使其朝着科学化、体系化的方向发展。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M].中共中央编译局译,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
【2】马克思韦伯.社会科学方法论[M].李秋零,田薇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
【关键词】:哲学社会科学 演进过程 发展趋势
一、我国哲学社会科学的演进过程
(一)古代哲学社会科学
中国古代哲学社会科学是指先秦至鸦片战争这段时期内的哲学社会科学,以孔子、老子、孟子、荀子等哲学家为主要代表人物,核心观点是天、地、人、物之间的相互感应与整体和谐。比如说老子的“无为而治”的学说:我无为,而民自化;我好静,而民自正;我无事,而民自富;我无欲,而民自朴。强调无为而无不为,是老子告诫君王要不违背客观规律,而是应该在遵循自然、社会发展规律的前提下,治理国家。孟子则提出“仁政、民贵君轻”等主張,荀子在孟子学说的基础上又对哲学社会科学进行了进一步的探索,其哲学思想带有唯物主义的色彩,主张兼称霸力,法后王;不迷信天道鬼神,强调人的能动性。古代哲学的发展为中国哲学史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中国之后的哲学社会科学也对其进行了继承与发展。
(二)近现代哲学社会科学
这个时期的哲学包括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时期的哲学以及马克思主义的传播与中国化,还有改革开放时期的哲学社会科学。1840年鸦片战争爆发,之后的侵华战争不断爆发,中国社会逐渐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百姓们处于水深火热之中。在19世纪中期,龚自珍、魏源到19世纪末的康有为、谭嗣同等人都对中国近代哲学的形成贡献了很大力量。在这一阶段,俄国的十月革命对我国的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马克思主义思想传入了中国,在中国有识之士的支持下,马克思主义在中华大地上遍地传播。李大钊运用无产阶级的世界观,遵循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规律,撰写了大量文章,如《法俄革命之比较观》、《布尔什维主义的胜利》、《庶民的胜利》等文章,开启了马克思主义的传播。胡适发表的《多研究些问题,少谈些主义》一文,挑起了问题与主义之争,而李大钊强烈批判了胡适的观点,他主张中国问题必须从根本上解决,要以马克思主义学说为指导思想,通过革命实现经济结构的改造。毛泽东在解决中国问题中也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思想,不断与中国实际相结合,实现了中国的发展。二十世纪七十年代的改革开放也是在哲学社会科学的基础上进行实施的,同时也推动了中国哲学社会科学的不断发展。
(三)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
这个概念是于2016年5月17日由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提出的。要求我们在立足中国国情的基础上,借鉴国外优秀成果,挖掘中华历史内涵,把握好当代机遇,关怀人类,面向未来,着力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纵观我国发展历程,哲学社会科学在此过程中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习总书记强调:我们必须高度重视哲学社会科学,结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思想的指导地位,必须在继承的基础上创新,在吸收中学习,争取早日形成完整、系统的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体系。
二、我国哲学社会科学的发展趋势
(一)系统性
中国哲学社会科学应该从我国政治、经济、文化、生态、社会等各方面、全方位的提出指导思想,不断推进实践与理论的结合,让我国的各项工作在哲学社会科学的指导下稳步开展,减小风险性,同时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实现。
(二)时代性
时代性,即哲学社会科学应以时代发展为前提,立足于时代的发展现状,以我国实际情况为客观事实,构建符合自身发展需要的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逐渐形成中国特色和优势。必须以我国目前的工作重点为中心,从改革发展的实践中吸取经验,形成总结,加强对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民主政治、先进文化、生态文明进行深入分析与研究,形成系统的科学理论。
(三)专业性
我国早已认识到哲学社会科学体系的重要性,而且在人才培养中不断优化培养方式,依靠专业人才提升我国哲学社会科学的专业性。我国还可以通过吸引留学生,借鉴外国优秀成果,不断完善与健全我国的哲学社会科学理论体系,努力构建一个全方位、全领域、全要素的哲学社会科学体系。
结束语
哲学社会科学可以说是一个国家发展的指导方针,国家的基本国情决定着哲学的发展,哲学的发展也反作用于国家和社会。哲学社会科学其实就是一套社会如何发展的科学理论体系,任何国家都离不开它的指导。中华文明博大精深,对于我国优秀传统文化,我们应该在继承中创新,为其增添新的活力。比如说我国古代丰富的治国理政经验和智慧,可以为当代治国理政提供有益启示。但是我们在发掘传统文化的积极内涵、赋予优秀传统文化以时代精神等方面做得还不够。在新的时代条件下,应在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行系统整理、开发和创新的基础上,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让各国人民了解、喜欢和向往中华文化,扩大中华文明在国际社会的影响力。我国在新时期的发展形势下,需要有新的哲学理论来指导我国的发展,这就需要我们不断创新,实事求是,结合我国发展现状,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并且使其朝着科学化、体系化的方向发展。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M].中共中央编译局译,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
【2】马克思韦伯.社会科学方法论[M].李秋零,田薇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