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20年10月,教育部、国家文物局《关于利用博物馆资源开展中小学教育教学的意见》指出,要“进一步健全馆校合作机制,促进博物馆资源融入教育体系”。这份文件的出台进一步吹响了馆校合作的号角。馆校合作指的是场馆与学校为实现科学教育目的,相互配合、共担责任、彼此效力而开展的一种教学活动。它包括学校到场馆,场馆到学校,以及馆校之间在师资等其他方面的合作,本文主要探讨第1种形式,即学校到场馆开展教学实践,重点讨论学校到科技馆开展教学实践。对学校而言,为什么要与科技馆合作?学生为什么到科技馆?到科技馆做什么?以下将对上述问题加以讨论。
到科技馆寻找合适的学习内容:充分利用场馆资源,精准匹配学校需求
学校为什么会到科技馆?作为内容需求方,其基本动机在于能在科技馆内找到合适的学习内容。那么,哪些内容在馆校合作中是合适的?以小学为例,笔者围绕小学科学课程标准中的18个主要概念,对不同地区、不同类型的72所学校的调研结果发现,教师关于“地球与宇宙科学领域”的馆校合作内容需求是最高的。整体调研结果如表1所示。
对教师选择的理由进行总结,发现主要包括以下几点:①相比科技馆,学校硬件设施薄弱,一些标本、实验器材等相对匮乏;②针对一些较为抽象的内容,教学难度大,学生难理解;③针对一些科学原理的学习,缺少对科学现象的现场还原,教学不生动、缺少说服力,如傅科摆等;④学校资源种类的单一,限制了教学的发挥,如矿物岩石的分类等;⑤出于提升教学趣味性的考虑等;⑥可以满足学生的拓展性学习需求。综上,能够从学校的视角出发,寻找与学校教育精准衔接的教育内容,是开展馆校合作的基础和前提。
学校的科学教育内容是依据课程标准执行的,在馆校合作中,适宜于将学校科学教育中的重难点、拓展学习内容纳入学习范围(如图1)。由于课程标准是基于核心概念统整内容体系的,在学习的逻辑上有着螺旋上升的进阶性和关联性,在拓展学习内容上又呈现了对工程实践、跨学科综合内容的重视。
科技馆学习往往是基于展品,以主题式教育开展实施的。在利用科技馆资源开展科学学习过程中,应注意衔接课程标准,避免脱离核心概念范畴;发挥展品资源优势,充分应用STEAM、项目式学习思想設计教育内容,发挥学生的主体实践性,塑造学生的跨学科思维。此外,科技馆的展教内容往往与现实生活密切接轨,对于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的综合内容,以及科学史、人类健康、科技生活等内容具有高度关联,馆校合作的内容虽以学校教学需求为起点,但不仅限于满足学校知识性目标的达成,还应当结合场馆学习特点,对学习内容进行适当扩展,让馆校合作基于课堂、超出课堂。
能体验和谐愉悦的学习过程:把握场馆学习特征,保障馆校合作质量
学校为什么还会再到科技馆?作为场馆教育服务的体验方,不仅能够获得匹配的教育内容,还要有良好的学习过程体验作为保障,才能够不断激发学校到科技馆的动机。
开展一次馆校合作活动,包括入馆前、在馆中、离馆后等若干环节,其中,“在馆中”至关重要,它是馆校合作质量的基本保障。从学校视角出发,相比入馆前得到积极对接、离馆后获得学习支持服务,在馆中的学习过程尤为关键,也是决定学校在馆校合作中能否得到积极体验的主要环节。
探究与实践是科学学习的基本方式。学生带着个人经验,通过对科学世界的探究与实践,经历发现问题作出假设收集数据得出结论的基本过程,从而产生对科学的新认识和理解,形成新经验。在场馆学习中,学习是基于直接经验的,如基于实物的体验式学习或基于实践的探究式学习。学生在场馆中,学习的发生一定是基于对某项展品的互动体验,展品的沉浸感越好,越能够引发学生与个体经验关联,甚至发生认知、技能、情感多维度的经验关联,并通过体验进行主动加工,最终生成新的经验。
馆校合作中的科学教育,相比学校课堂教学,更有利于实施探究性、实践性学习,但是在场馆开放性、多元化的学习场景中,学生的主动性是实现有效学习的前提。早有研究表明,导引式、高度结构化的场馆教学有助于达成学生学习的较高预期。因此,如要在馆校合作中实现基于探究与实践的学习,展教人员的作用非常关键。大量研究指出,展教人员以自我为中心,不能充分了解学生,讲解内容或设计问题与学生认知不匹配,将显著影响学生的学习效果。展教人员应通过呈现体现场馆学习特征且周密设计的学习过程,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展教人员可以做好教育活动的前端分析、目标设计、内容与过程设计、评价设计,组织学生开展任务或问题驱动式学习,通过讲解、观察、体验、分享等环节配合,引导学生围绕展品热情体验、积极思考、主动参与,做到“寓教于玩”;也可以多利用学习单、导学手册等,引导学生明确学习主线,围绕解决问题或完成任务而进行学习。
梳理现有的场馆学习模式发现,“开放展厅 封闭教室”统筹配合的教学方式是相对有效的一种馆校合作教学开展形式,既能够发挥科技馆实物资源的优势,还能够回归学生所熟悉的教室环境,进行集中交流、讨论。在这种模式中,任务驱动式学习、合作学习、STEAM跨学科学习都成为十分有效的学习组织方式,能够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且有助于多元教学目标的达成。
在合作中促进场馆课程化:最大限度跨越正规与非正规教育的鸿沟
学校为什么会持续到科技馆?当学校在科技馆中找到了系统、固定、序列化的合作模式与组织形式,才能够形成较稳健的馆校合作机制。对学校而言,课程是教学内容的主要载体,也是教学活动的基本组织形式。因此,科技馆的“课程化”有助于维持馆校合作的开展。
推动科技馆的课程化不仅仅是科技馆的任务,学校也要承担重要的角色。学校要充分研究科技馆,将科技馆的教育资源、学习过程,与学校科学课程的目标、内容、组织和评价等要素充分结合,在结合学生身心发展规律的基础上,形成特定的学习经验和学习活动方式,形成系统的、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知识体系。
当前,国内一些科技馆已经纷纷开始促进场馆教育向课程转化。如上海自然博物馆的“自然探索移动课堂”等,已经开发了数十个课程主题,面向学校团队开放,取得了一定的教育效果。而如何进一步发挥好场馆课程的价值,还需要多措并举。例如,学校还要进一步弱化体制机制的不利束缚,整合社区、家庭教育资源,并达成更全面的评价体系;学校还可使用互联网,建立更广泛、更便利的联动机制,加强对场馆课程的学习认定等。
到科技馆寻找合适的学习内容:充分利用场馆资源,精准匹配学校需求
学校为什么会到科技馆?作为内容需求方,其基本动机在于能在科技馆内找到合适的学习内容。那么,哪些内容在馆校合作中是合适的?以小学为例,笔者围绕小学科学课程标准中的18个主要概念,对不同地区、不同类型的72所学校的调研结果发现,教师关于“地球与宇宙科学领域”的馆校合作内容需求是最高的。整体调研结果如表1所示。
对教师选择的理由进行总结,发现主要包括以下几点:①相比科技馆,学校硬件设施薄弱,一些标本、实验器材等相对匮乏;②针对一些较为抽象的内容,教学难度大,学生难理解;③针对一些科学原理的学习,缺少对科学现象的现场还原,教学不生动、缺少说服力,如傅科摆等;④学校资源种类的单一,限制了教学的发挥,如矿物岩石的分类等;⑤出于提升教学趣味性的考虑等;⑥可以满足学生的拓展性学习需求。综上,能够从学校的视角出发,寻找与学校教育精准衔接的教育内容,是开展馆校合作的基础和前提。
学校的科学教育内容是依据课程标准执行的,在馆校合作中,适宜于将学校科学教育中的重难点、拓展学习内容纳入学习范围(如图1)。由于课程标准是基于核心概念统整内容体系的,在学习的逻辑上有着螺旋上升的进阶性和关联性,在拓展学习内容上又呈现了对工程实践、跨学科综合内容的重视。
科技馆学习往往是基于展品,以主题式教育开展实施的。在利用科技馆资源开展科学学习过程中,应注意衔接课程标准,避免脱离核心概念范畴;发挥展品资源优势,充分应用STEAM、项目式学习思想設计教育内容,发挥学生的主体实践性,塑造学生的跨学科思维。此外,科技馆的展教内容往往与现实生活密切接轨,对于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的综合内容,以及科学史、人类健康、科技生活等内容具有高度关联,馆校合作的内容虽以学校教学需求为起点,但不仅限于满足学校知识性目标的达成,还应当结合场馆学习特点,对学习内容进行适当扩展,让馆校合作基于课堂、超出课堂。
能体验和谐愉悦的学习过程:把握场馆学习特征,保障馆校合作质量
学校为什么还会再到科技馆?作为场馆教育服务的体验方,不仅能够获得匹配的教育内容,还要有良好的学习过程体验作为保障,才能够不断激发学校到科技馆的动机。
开展一次馆校合作活动,包括入馆前、在馆中、离馆后等若干环节,其中,“在馆中”至关重要,它是馆校合作质量的基本保障。从学校视角出发,相比入馆前得到积极对接、离馆后获得学习支持服务,在馆中的学习过程尤为关键,也是决定学校在馆校合作中能否得到积极体验的主要环节。
探究与实践是科学学习的基本方式。学生带着个人经验,通过对科学世界的探究与实践,经历发现问题作出假设收集数据得出结论的基本过程,从而产生对科学的新认识和理解,形成新经验。在场馆学习中,学习是基于直接经验的,如基于实物的体验式学习或基于实践的探究式学习。学生在场馆中,学习的发生一定是基于对某项展品的互动体验,展品的沉浸感越好,越能够引发学生与个体经验关联,甚至发生认知、技能、情感多维度的经验关联,并通过体验进行主动加工,最终生成新的经验。
馆校合作中的科学教育,相比学校课堂教学,更有利于实施探究性、实践性学习,但是在场馆开放性、多元化的学习场景中,学生的主动性是实现有效学习的前提。早有研究表明,导引式、高度结构化的场馆教学有助于达成学生学习的较高预期。因此,如要在馆校合作中实现基于探究与实践的学习,展教人员的作用非常关键。大量研究指出,展教人员以自我为中心,不能充分了解学生,讲解内容或设计问题与学生认知不匹配,将显著影响学生的学习效果。展教人员应通过呈现体现场馆学习特征且周密设计的学习过程,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展教人员可以做好教育活动的前端分析、目标设计、内容与过程设计、评价设计,组织学生开展任务或问题驱动式学习,通过讲解、观察、体验、分享等环节配合,引导学生围绕展品热情体验、积极思考、主动参与,做到“寓教于玩”;也可以多利用学习单、导学手册等,引导学生明确学习主线,围绕解决问题或完成任务而进行学习。
梳理现有的场馆学习模式发现,“开放展厅 封闭教室”统筹配合的教学方式是相对有效的一种馆校合作教学开展形式,既能够发挥科技馆实物资源的优势,还能够回归学生所熟悉的教室环境,进行集中交流、讨论。在这种模式中,任务驱动式学习、合作学习、STEAM跨学科学习都成为十分有效的学习组织方式,能够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且有助于多元教学目标的达成。
在合作中促进场馆课程化:最大限度跨越正规与非正规教育的鸿沟
学校为什么会持续到科技馆?当学校在科技馆中找到了系统、固定、序列化的合作模式与组织形式,才能够形成较稳健的馆校合作机制。对学校而言,课程是教学内容的主要载体,也是教学活动的基本组织形式。因此,科技馆的“课程化”有助于维持馆校合作的开展。
推动科技馆的课程化不仅仅是科技馆的任务,学校也要承担重要的角色。学校要充分研究科技馆,将科技馆的教育资源、学习过程,与学校科学课程的目标、内容、组织和评价等要素充分结合,在结合学生身心发展规律的基础上,形成特定的学习经验和学习活动方式,形成系统的、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知识体系。
当前,国内一些科技馆已经纷纷开始促进场馆教育向课程转化。如上海自然博物馆的“自然探索移动课堂”等,已经开发了数十个课程主题,面向学校团队开放,取得了一定的教育效果。而如何进一步发挥好场馆课程的价值,还需要多措并举。例如,学校还要进一步弱化体制机制的不利束缚,整合社区、家庭教育资源,并达成更全面的评价体系;学校还可使用互联网,建立更广泛、更便利的联动机制,加强对场馆课程的学习认定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