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奥尔夫认为在音乐教育中,音乐仅仅是一种手段,进行人才的培养和教育才是音乐教育的目的。音乐教育能够帮助人的感官功能得到更好的发展,能够提高人判断音乐艺术态度、情感以及审美方面的能力;提高音乐表达和音乐交流方面的能力;提高人的创造能力和想象能力。
关键词:音乐;幼儿教育;创新
一、教师与幼儿间的互动,发挥了幼儿的主动性、创造性
好动是幼儿的天性,奥尔夫强调音乐教育要参与,通过一系列的唱歌、游戏,随着音乐做动作来训练幼儿,使其身体的协调性得到发展。比如,在和幼儿玩水果打节奏的音乐活动中,我和幼儿用水果设计节奏,和着节奏鲜明的曲子,用拍手和唱水果名来表现。幼儿把各种水果都兴致勃勃地加进节奏里,并根据它们的特点编出了好听的歌词:
× × × × × × ︱× × × × ︱× × × - ‖
红苹果黄香蕉/又香又甜/真好吃
在这次活动中,我激发幼儿的参与感,充分发挥他们的主观能动性,使他们的整个身体都变成了乐器,手动了,脑动了,语言也参与了,活动过程始终充满了愉悦,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二、利用好奇心引导探索,培养创新精神
创造的基础是探索,而想要更好地探索,需要学生具有好奇心。所以,教师教学的时候,必须重视培养和保护幼儿的好奇心,并对其进行引导,让其更好地进行创新。在一次音乐活动“小白马”的教学中,教材要求幼儿跟唱,并模仿小马的动作进行表演。最后的表演环节,我鼓励幼儿利用身体动作的变化模仿小马,大部分幼儿都在努力地用各种动作表现小马的奔跑、吃草、饮水、慢慢散步等,几个小女生找到了区角活动中的纸杯子,两只手各套一只在地上爬行,纸杯的形状和叩击地面发出的声音像极了小马的蹄子,幼儿纷纷被吸引过去!看到这儿,我立刻肯定了这几个幼儿的创意,并鼓励其他幼儿大胆借助身体之外的物品进行探索。于是,玩具、小缸子、小垫子等都成了小马的饰物。一时间,教室里一片欢腾,各种“小马”奔驰在教室里。这个举动,不但能够保护幼儿的好奇心,鼓励其更加主动积极的探索,还能够给幼儿将来的实践创新提供动力,对创新精神的养成意义重大。
三、在音乐欣赏中培养幼儿的创造性能力
《纲要》中提到:要重视幼儿进行美术作品欣赏的引导,将幼儿创造美和表现美的情绪激发出来。欣赏活动是奥尔夫音乐教学中必不可少的部分,其能够通过倾听音乐,合理地运用语言和身体动作来进行音乐的表现,切实提高学生创造能力和想象能力。而提高幼儿创造能力的前提是其能够进行想象。想要激发幼儿的兴趣,必须让幼儿动起来,切实参与到音乐活动中。例如:欣赏《但愿人长久》这首歌曲时,我先是让这首优美舒缓的音乐在活动室里轻轻响起,带领幼儿静静欣赏,一起走进乐曲营造的温馨氛围中。然后结合图片启发幼儿讨论和想象:“你听到这首乐曲里有什么?”幼儿叽叽喳喳地说,有的说:“有月亮,有思念”;有的说:“有对家乡的想念,想在过节时回到家乡”等。对于幼儿的回答,我都给予了肯定和鼓励。最后,幼儿根据自己对音乐的理解,把这段音乐画了下来,稚嫩的画笔很好地表现了他们对乐曲的理解。在这种宽松、自由的氛围中,幼儿体会、欣赏到音乐的美感,也激发了自己无穷的创造力。
四、通过即兴活动培养幼儿的创造力
奥尔夫教育观念最核心的要点之一是即兴创作。 奥尔夫说:“ 我追求的都是通过学生自己的奏乐,即通过即兴演奏自己的音乐,以达到学生的主动性”。即兴表演是在教师精心设计的创造情境中,在没有预先准备和排练状态下的幼儿表演活动。比如,在一次快跑慢走的活动中,幼儿每人手持一种乐器,有的是小鼓,有的是小铃,有的是三角铁,有的是沙锤等。教师启发幼儿如何运用乐器配合自己的身体表现慢走和快跑。指令一发出,幼儿顿时兴奋起来。有的快速地敲击铃鼓,小脚快速跑动;有的非常缓慢地轻轻敲击三角铁,然后身体随之慢慢走动;还有的三个小朋友合作,两个人分别快敲和慢敲,第三个小朋友则用快跑和慢走来配合鼓点,得十分协调。最后又有小朋友敲出不同快慢强弱的节奏,其余的小朋友用身体和拍手跺脚等来表现,活动气氛达到了高潮。这种即兴创作怎样才能不平淡枯燥,关键是不断鼓励幼儿有新的想法,这就是创造性的培养,幼儿在很好的创造性氛围中互相启发,就会有更多的创意。教师的责任就是制造这样的氛围,给幼儿自由发挥的机会,对非常有独创的想法点拨一下,幼儿思维就会打开。
音乐创新教育应顺应当代教育改革的思路,幼儿教师不应该把它视为一个任务而挖空心思生搬硬套,而应在日常生活中留心观察可以创造出新意的地方,将它们灵活运用到音乐教育教学活动中。如同《纲要》中强调的:教师应引导幼儿喜欢艺术活动,能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大胆地表现;乐于与同伴一起娱乐、表演、创作。重视幼儿对音乐的热情、思考和创造,给幼儿创造一个好的音乐教育教学环境,将幼儿的创造性和潜力发挥出来,让其更好地成长和进步。
关键词:音乐;幼儿教育;创新
一、教师与幼儿间的互动,发挥了幼儿的主动性、创造性
好动是幼儿的天性,奥尔夫强调音乐教育要参与,通过一系列的唱歌、游戏,随着音乐做动作来训练幼儿,使其身体的协调性得到发展。比如,在和幼儿玩水果打节奏的音乐活动中,我和幼儿用水果设计节奏,和着节奏鲜明的曲子,用拍手和唱水果名来表现。幼儿把各种水果都兴致勃勃地加进节奏里,并根据它们的特点编出了好听的歌词:
× × × × × × ︱× × × × ︱× × × - ‖
红苹果黄香蕉/又香又甜/真好吃
在这次活动中,我激发幼儿的参与感,充分发挥他们的主观能动性,使他们的整个身体都变成了乐器,手动了,脑动了,语言也参与了,活动过程始终充满了愉悦,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二、利用好奇心引导探索,培养创新精神
创造的基础是探索,而想要更好地探索,需要学生具有好奇心。所以,教师教学的时候,必须重视培养和保护幼儿的好奇心,并对其进行引导,让其更好地进行创新。在一次音乐活动“小白马”的教学中,教材要求幼儿跟唱,并模仿小马的动作进行表演。最后的表演环节,我鼓励幼儿利用身体动作的变化模仿小马,大部分幼儿都在努力地用各种动作表现小马的奔跑、吃草、饮水、慢慢散步等,几个小女生找到了区角活动中的纸杯子,两只手各套一只在地上爬行,纸杯的形状和叩击地面发出的声音像极了小马的蹄子,幼儿纷纷被吸引过去!看到这儿,我立刻肯定了这几个幼儿的创意,并鼓励其他幼儿大胆借助身体之外的物品进行探索。于是,玩具、小缸子、小垫子等都成了小马的饰物。一时间,教室里一片欢腾,各种“小马”奔驰在教室里。这个举动,不但能够保护幼儿的好奇心,鼓励其更加主动积极的探索,还能够给幼儿将来的实践创新提供动力,对创新精神的养成意义重大。
三、在音乐欣赏中培养幼儿的创造性能力
《纲要》中提到:要重视幼儿进行美术作品欣赏的引导,将幼儿创造美和表现美的情绪激发出来。欣赏活动是奥尔夫音乐教学中必不可少的部分,其能够通过倾听音乐,合理地运用语言和身体动作来进行音乐的表现,切实提高学生创造能力和想象能力。而提高幼儿创造能力的前提是其能够进行想象。想要激发幼儿的兴趣,必须让幼儿动起来,切实参与到音乐活动中。例如:欣赏《但愿人长久》这首歌曲时,我先是让这首优美舒缓的音乐在活动室里轻轻响起,带领幼儿静静欣赏,一起走进乐曲营造的温馨氛围中。然后结合图片启发幼儿讨论和想象:“你听到这首乐曲里有什么?”幼儿叽叽喳喳地说,有的说:“有月亮,有思念”;有的说:“有对家乡的想念,想在过节时回到家乡”等。对于幼儿的回答,我都给予了肯定和鼓励。最后,幼儿根据自己对音乐的理解,把这段音乐画了下来,稚嫩的画笔很好地表现了他们对乐曲的理解。在这种宽松、自由的氛围中,幼儿体会、欣赏到音乐的美感,也激发了自己无穷的创造力。
四、通过即兴活动培养幼儿的创造力
奥尔夫教育观念最核心的要点之一是即兴创作。 奥尔夫说:“ 我追求的都是通过学生自己的奏乐,即通过即兴演奏自己的音乐,以达到学生的主动性”。即兴表演是在教师精心设计的创造情境中,在没有预先准备和排练状态下的幼儿表演活动。比如,在一次快跑慢走的活动中,幼儿每人手持一种乐器,有的是小鼓,有的是小铃,有的是三角铁,有的是沙锤等。教师启发幼儿如何运用乐器配合自己的身体表现慢走和快跑。指令一发出,幼儿顿时兴奋起来。有的快速地敲击铃鼓,小脚快速跑动;有的非常缓慢地轻轻敲击三角铁,然后身体随之慢慢走动;还有的三个小朋友合作,两个人分别快敲和慢敲,第三个小朋友则用快跑和慢走来配合鼓点,得十分协调。最后又有小朋友敲出不同快慢强弱的节奏,其余的小朋友用身体和拍手跺脚等来表现,活动气氛达到了高潮。这种即兴创作怎样才能不平淡枯燥,关键是不断鼓励幼儿有新的想法,这就是创造性的培养,幼儿在很好的创造性氛围中互相启发,就会有更多的创意。教师的责任就是制造这样的氛围,给幼儿自由发挥的机会,对非常有独创的想法点拨一下,幼儿思维就会打开。
音乐创新教育应顺应当代教育改革的思路,幼儿教师不应该把它视为一个任务而挖空心思生搬硬套,而应在日常生活中留心观察可以创造出新意的地方,将它们灵活运用到音乐教育教学活动中。如同《纲要》中强调的:教师应引导幼儿喜欢艺术活动,能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大胆地表现;乐于与同伴一起娱乐、表演、创作。重视幼儿对音乐的热情、思考和创造,给幼儿创造一个好的音乐教育教学环境,将幼儿的创造性和潜力发挥出来,让其更好地成长和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