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丰碑》教学设计

来源 :学校教育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ad_pacific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教学目标:
  1.通过人物的的语言、动作、神态来体会人物的内心活动,深刻领会课文所表达的思想内容,正确理解"丰碑"的含义
  2.学习作者按思想感情发展变化的脉络进行记叙的方法
  3.在阅读中感受并继承革命者恪尽职守、舍己为人的崇高精神
  4.感情朗读课文
  教学方法:
  启发式教学法、讨论法、比较分析法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同学们,还记得我们这学期学习的15课《金色的鱼钩》吧。最令你感动的人是谁啊?(老班长)。是啊,因为老班长为了照顾三个小病号,尽心竭力、处处为他人着想,最后自己却没能走出草地。今天,我们也来看一篇同样发生的红军长征过草地的课文——《丰碑》(板书)
  二、理解课题
  同学们都看过碑吧,那你有没有见过“丰碑”?(简介: 丰碑与一般的碑不一样,只有高高地耸立的碑,才称得上是丰碑。)
  自读课文,想想課文里的丰碑是指谁?你从哪句话里看出?
  你能找出文中直接描写老战士的段落吗?
  1.指名读这段话,其他同学边听边想像画面。
  2.生交流。你仿佛看到了一个怎样的老战士?
  衣着、动作、神态(板书:镇静安详)
  3.结合图片齐读
  4.提问:老战士为什么会被冻僵呢?
  5.能从前面找出描写环境恶劣的词语吗? (板画:雪山)
  6.感情朗读描写环境恶劣的词语
  三、自读自悟,感受心情
  老战士就是在如此恶劣的环境中被冻死了。如果你就是将军,面对自己的战士被冻死时,会有怎样的心情呢?生交流。
  1.将军面对这一幕时,有怎样的表现呢?请大家根据自学提示,自学5-10自然段
  (1)出示自学提示(读、画、想、读),生自学5~10段
  (2)生交流:你找到了哪些描写将军神态的句子?从中体会到了什么心情?
  A:将军愣了一下,什么话也没说,快步朝前走去。
  B:将军的脸色顿时严峻起来,嘴角边的肌肉抽动着。忽然他转过脸向身边的人吼道:“把军需处长给我叫来!为什么不给他发棉衣?”
  C:他红着眼睛,像一头发怒的豹子,样子十分可怕。
  D:“听见没有,警卫员?叫军需处长跑步过来!”将军两腮的肌肉抖动着。
  (3)请大家带着感情读读这些句子,想想从这些神态变化中你能体会到什么?
  (4)生读后交流(对军需处长工作失职的责备和不满;对战士深深的爱)
  (5)指名读,评价,再读。
  2.就在将军怒不可遏的时候,有人小声告诉将军“这个人就是军需处长”,将军有怎样的表现?(板书:军需处长)(生汇报师随机出示第12自然段)
  (1)请大家自由读第12自然段,想想你能从中体会到将军怎样的心情?
  (2)生交流(引导抓住重点词“愣住了、久久、深深、缓缓”体会)
  (3)感情朗读此段:让我们用朗读的方式表达将军此时此刻的心情吧。
  3.区别“愣了一下”和“愣住了”
  (1)导:当将军听说有人冻死时是“愣了一下”;当知道冻死的老战士就是军需处长时,将军“愣住了”。同样是“愣”,有什么不同吗?请联系上下文想想,同桌相互讨论。
  (2)生交流,师总结。
  (3)军需处长在部队中是干什么的?
  (4)你能从他镇定安祥的表情中体会到什么?这是一位怎样的军需处长?(板书:舍己为人)
  4.(1)这样的军需处长是最可敬的!将军用了一个军礼向这位伟大的战士致以崇高的敬意!如果把将军的这一个军礼转化为他要对军需处长说的话,将军会说些什么呢?
  (2)生交流(道歉 感激 表决心)。
  (3)而将军此时却什么话也没说,他这些强烈而丰富的情感都包含于那一个军礼中。
  5.理解“丰碑”
  过渡:狂风大雪似乎也为军需处长送行来了,大雪覆盖下的军需处长成了一座晶莹的丰碑!
  (1)为什么说“大雪覆盖下的军需处长成了一座晶莹的丰碑”?
  (2)生交流,师归纳总结
  a.从形象上说:军需处长在冰雪中高大的形象看起来就像一座丰碑;b.从精神上说:他那舍己为人、勇于献身的不朽精神更是大家心中的一座晶莹的丰碑;
  四、回归全文,升华情感
  课文学到这里,让我们再回想一下文章的开头,将军在这样恶劣的环境中思索着,他似乎怀疑这支装备很差的队伍能否经受住这样严峻的考验?读到这儿,你认为将军找到答案了吗?(出示句子“如果胜利不属于这样的队伍,还会属于谁呢?”)
  生齐读,体会着感情读
  结束语:是的!胜利就属于这样的队伍!这座晶莹的丰碑不仅感染了将军,感染了整支革命队伍,也深深地感染了我们。革命队伍中还有无数座这样晶莹的丰碑,正是有了他们才有了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让我们把这一座座晶莹的丰碑牢牢树在心中!同时也献上我们少先队员最
其他文献
对高一新生来说,高中阶段物理科相对初中难度较大,内容理论性、逻辑性更强,课堂显得较枯燥,也就导致高一新生极易对物理失去兴趣,进而导致学习困难。那么如何解决这一问题呢?  演示实验作为高中物理课堂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直观性有着无可比拟的优势。而趣味实验独有的趣味性,能够完美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爱上物理学科。因此,充分利用趣味实验,培养高一新生学习激情,不失为解决这一问题的一个好方法。  一、趣味实
期刊
《新课标》明确指出: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教师是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因此课堂的教学设计和实施一定要体现自主学习的教育理念,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获取知识的学习过程,不单单要让学生掌握数学知识,更主要的是要培养学生独立获取知识的能力,勇于创新的精神,最大限度的开发学生的潜能,促进学生主动地全面发展。另外,时代的发展,对人们提出了终身学习的要求,要变革传统的学习模式,就要培养自主学习的意识和自主学
期刊
在我还是一个小女孩时,我有一个梦想:那就是用我的画笔画出世界上最美的画!这个美丽的梦想一直装点着我的童年。当我渐渐长大了,迈入艺术殿堂时,我在一幅幅美丽巧妙的图画中认识了达芬奇、米开朗琪罗、拉斐尔、毕加索、梵高这些大师,是他们带着我领略了艺术中的真谛。  当打开《每周一读》这本书时,我的目光停留在书后的图片上——拉斐尔的《雅典学派》,这是我最喜欢的一幅作品。  这是一组壁画组画,而《雅典学派》被公
期刊
数学教学不是一味地培养学生成为解题能手,而是要培养学生的问题思维,数学作业练习的落脚点也在这里。那么应该如何优化作业设计呢?  激发学生作业练习的情趣,适应学习个体差异需要,置学生于自主参与的境地,有效地牵引学生对知识“反刍”,发现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形成认知的“最近发展区”。另外变作业练习的过程为探究问题的过程,使学生得到智慧的启迪、问题思维模型的构建、丰富的学习方式。  一、走出“题海”,走进有
期刊
前段时间在杂志上看了一个印度尼西亚童话,感触颇深。说的是有个叫奇诺的孩子,他的家里很穷,妈妈让他到森林里去拾柴。在拾柴的过程中,奇诺得到了两件宝贝:魔碗、魔鞭。这两件宝贝先后被他贪心的姨妈骗走了。奇诺两次空手而归,妈妈并未责备他,但也不给他出主意,而是让奇诺自己回到森林去解决遇到的问题。第三次,奇诺在森林中又得到了一件宝贝——魔绳。他的姨妈故伎重演,想再次骗走魔绳时,奇诺不仅不听信姨妈的谎言,反而
期刊
班级是学校的基本组成部分,班主任是班级的主要管理者,每个班主任都把本班的工作做好了,学校的管理工作就完成了一大半。但是班主任工作多,压力大,一般的老师都不想做班主任。即使做了班主任,不少也是敷衍了事。真正喜欢班主任工作的老师不多。所以要做好班主任工作不容易。那么,如何才能做好班主任工作呢?  一、要有一颗热爱班主任工作的心  班主任是教书育人事业的重要部分。不当班主任的教师,其人生是不完整的。不当
期刊
教学目标:  1.通过探究以“桥”和“车”为代表的交通工具和交通设施的演变过程,了解自行车、火车、路、船、飞机等交通工具和交通设施的变化。  2.根据查到的资料,探究交通运输方式为什么会发生这样的变化,懂得交通设施和交通工具的变化是随着人类社会不断进步而发展的,它凝聚着人类不断探索、不懈努力的精神,体现了人们的聪明和智慧。  3.培养学生查找资料、分析资料、运用资料的能力。  4.知道未来交通的发
期刊
一、深入研究课程,回归教材,强化教材基础  在高三复习备考中,千万不能把“回归教材”当做一句空话,题在书外,理在书中。2015年和2016年的全国高考数学试题就是很好的例证,对这些高考试题进行认真分析就不难发现,许多题目都能在课本上找到“影子”,有的甚至是将课本上的题目进行引申、拓展和变化,如果平时的复习中吃透课本上的例题、习题,以不变应万变就可以解答出这类题型。  例 1 (2015年新课标全国
期刊
写作是一个非常复杂的体系,是由人的观察力、感受力、思维力、创造力、想象力、组织力、表达力、构思程度、写作技巧、天赋才能、性格气质、兴趣爱好等智力因素与非智力因素所决定的。所以,提高写作能力是个多方面的问题。我个人认为有以下四方面。  一、生活经验的积累  生活是文章写作的源泉,文学作品的素材来源于生活,高于生活。丰富的生活经验,能为写作者萌发写作动机和为文章提供深刻的思想、充实的内容。丰富的生活经
期刊
初中学生课业负担重,平均每天5~6门功课。学校虽然要求每科每天作业量不得超过半小时,可是,学生不是面对一科的作业,而是四、五科的作业,而且,很多时候所谓的半小时,能力强学生抓点儿紧能完成,能力弱的学生所需时间就要翻倍。学生的课前预习,在家无法保证。于是就形成了课前抄预习作业,敷衍学习的习惯。课堂学习对于自觉的学生而言,无疑就像一把梯子,让孩子不断攀升,但是对于自主能力差的学生而言,一旦他们的积极性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