矿物白油对SEBS微相运动的影响

来源 :塑料工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ym5069106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通过流变学手段研究了与苯乙烯-乙烯/丁烯-苯乙烯嵌段共聚物(SEBS)中聚乙烯/丁烯链段(EB链段)部分相容性好的矿物白油对SEBS有序-无序转变过程和黏弹性行为的影响。研究发现矿物白油的加入可以显著降低SEBS的有序-无序转变温度(TODT),纯SEBS的TODT高于240℃,当白油含量为80 phr时,充油SEBS的转变温度为215℃;当白油含量为130 phr时,充油SEBS的转变温度则降为175℃。不同充油量的充油SEBS在TODT
其他文献
在磷酸酯分子结构中,酯基的结构、数量和取代基类型对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性能影响不同,本研究以磷酸三乙酯(TEP)、磷酸二苯酯(RDP)和卤代磷酸酯(TCEP)为原料,通过本体聚合法制备了不同结构磷酸酯/PMMA透明复合材料。详细研究了不同结构磷酸酯对PMMA可见光透过性能、热学性能、阻燃性能和吸水性能影响。研究发现,磷酸酯/PMMA复合材料可见光(380~780 nm)透光率都在85%以上;TEP或TCEP质量分数达到20%时,PMMA达到UL94 V-0级阻燃性能,而RDP质量分数达到25%,并
一种α晶成核剂和一种β晶成核剂分别被引入到含有大量滑石粉的聚丙烯复合材料中。力学测试、收缩率测试、热分析及X射线衍射结果显示,即使滑石粉大量存在,额外添加少量成核剂仍可对复合材料的刚性、韧性、热变形温度、尺寸稳定性及结晶行为产生影响。两种成核剂皆表现出较高的诱导成核能力,两者带来的效果差异在此也进行了比较。
与短玻璃纤维增强聚丙烯复合材料相比,长玻璃纤维增强聚丙烯复合材料(LGFRP)具有更好的力学性能。但是LGFRP在提供更为优异的力学性能的同时,也会带来易翘曲的问题,影响材料的外观和使用。通过引入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共聚物(ABS)和乙烯-辛烯共聚物(POE)到LGFRP中,研究了合金含量对材料的翘曲和力学性能等的影响。结果表明,ABS的加入可以提升材料的冲击强度和弯曲模量,POE对材料的冲击性能有大幅提高,并且二者都可以显著降低材料的翘曲现象。但是加入过量的ABS会使得材料的拉伸性能有所下降,过量的P
为了评估某汽车副仪表板的静动态性能,首先采用有限元方法建立副仪表板网格模型,然后对其进行自由模态分析,其低阶固有频率高于发动机激振频率。再对其进行刚度性能和强度性能分析,其各个工况下的变形都小于目标值,同时其应力值都小于材料屈服值。再对其进行抗凹性能分析,各个薄弱点的变形低于要求值,其静动态性能均符合设计要求。最后基于集成平台对副仪表板的厚度进行优化设计,得到了最优的结构参数,优化之后其综合性能达标,并且其质量减轻了9.5%。
以不同配比的竹纤维/聚丙烯复合材料为研究对象,借助转矩流变仪测试其混炼加工过程中的扭矩-时间曲线通过数据拟合的方法计算复合材料在不同加工条件下的剪切应力松弛时间,评估剪切应力松弛时间与注塑制品翘曲变形之间的相关性。结果发现,竹纤维的加入有效降低了复合材料的剪切应力松弛时间,而偶联剂的使用却延长了剪切应力松弛时间。通过增加剪切速率与升高温度均可以降低复合材料的剪切应力松弛时间。复合材料的剪切应力松弛时间与注塑异型制品的翘曲变形具有显著相关性,剪切应力松弛时间越短,制品的翘曲变形越小。对竹纤维填充聚丙烯复合材
针对某型升降筒具有薄壁且筒内壁存在多个异型倒扣的结构特点,设计了一模一腔的点浇口三板式注塑模具。运用计算机辅助工程(CAE)分析技术对模具的浇注系统和冷却系统进行了优化设计,在满足成型质量要求的前提下,确定了最终的浇口直径和冷却水道的尺寸和布局;通过正交试验对塑件的翘曲变形量进行了优化,通过均值和极差分析得到了优化后的注塑工艺参数组合。巧妙的在模具动模上设计了四组斜度为2.5°的大斜顶机构,以及斜度为11°的四组小斜顶机构,解决了升降筒内壁多个异型倒扣的脱模困难问题。在模具设计过程中运用CAE技术可以预判
以偶氮二异丁腈(AIBN)为引发剂,通过分散聚合法制备了单分散聚(苯乙烯-co-丙烯酸丁酯)[P(St-co-BA)]共聚微球。通过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差示扫描量热仪(DCS)等对P(St-co-BA)微球进行了表征。研究了不同含量丙烯酸正丁酯(BA)对共聚物微球的粒子尺寸、形貌、性能以及聚合动力学的影响。研究表明,随着BA含量的增加,共聚微球的粒径增加,单分散性变差,转化率和玻璃化转变温度均降低。另外介绍了苯乙烯(St)和BA的分散聚合机理。
向极性聚氯乙烯(PVC)基体中引入改性氧化石墨烯(GO),通过溶液法采用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改善了GO在基体中的分散性,利用材料结构对声波的吸收和反射,制备了氧化石墨烯/聚氯乙烯层状复合材料。研究了GO的含量及层状结构对聚氯乙烯基复合材料隔声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改性的氧化石墨烯增加了体系的模量和动态力学性能,层状结构具有多种声学性能,能有效提升体系的隔声性能。当GO质量分数为1.5%时,GO/PVC复合材料在2000 Hz处隔声量可达51.52 dB,在1000~6300 Hz范围内平均隔声量为
通过试验研究了掺入钢纤维(MS)、聚丙烯纤维(PP)和混杂纤维(MS+PP)混凝土的力学性能。试件分为两组,其中一组为不含橡胶的混凝土,另外一组为含20%橡胶颗粒的混凝土。每组中的变量为MS纤维和PP纤维的含量,总的纤维含量为1%。试验结果表明,掺入0.1%PP+0.9%MS的混杂纤维混凝土具有较高的抗压、劈裂抗拉强度和弹性模量;橡胶混凝土的坍落度较小且增加纤维含量也降低混凝土的坍落度;掺入1%MS的混凝土的抗折强度明显提高,当聚丙烯纤维含量为1%时,会对混凝土力学性能产生不利影响;0.1%PP+0.9%
以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共聚物(ABS)为研究对象,首先对比了常见电镀ABS的无铬电镀性能。分析了不同厂家电镀ABS粗化后表面的差异,并对比了各自的镀层结合力。随后,研究了橡胶含量、粒径和树脂基体的极性对ABS无铬电镀性能的影响。通过结合镀层拉拔力和粗化表面的扫描电子显微镜(SEM)照片,讨论了ABS的各个组分是如何影响其无铬电镀性能的。为后续配方设计提供了理论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