髌骨张力板固定系统治疗髌骨骨折的生物力学研究

来源 :中华创伤骨科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uahongta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髌骨张力板固定系统的生物力学性能,以期为临床应用提供理论依据。 

方法

选取36具人工髌骨模型,随机分成3组(n=12),将髌骨制成横形骨折模型后分别采用克氏针钢丝张力带(张力带组)、聚髌器(聚髌器组)、张力板固定系统(张力板系统组)固定。每组选取6具标本置于力学试验机上模拟膝关节屈伸运动,记录循环负荷运动100次后骨折端的位移距离。每组剩余6具标本进行抗拉强度测试,比较3组标本固定失败时的最大负荷。 

结果

循环负荷试验后张力板系统组标本的骨折位移平均为(0.40±0.26)mm,显著小于张力带组标本[(2.58±0.72)mm]及聚髌器组标本[(1.25±0.74)mm];固定失败的最大载荷平均为(1 709±206)N,显著高于张力带组标本[(581±122)N]及聚髌器组标本[(1 003±211)N],以上项目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髌骨张力板固定系统是一种治疗髌骨骨折的新方法,其固定强度能满足生物力学要求,固定效果优于克氏针钢丝张力带及聚髌器。

其他文献
胶质瘤是指起源于神经胶质细胞的肿瘤,是最常见的原发性颅内肿瘤,WHO中枢神经系统肿瘤分类将胶质瘤分为WHO Ⅰ—Ⅳ级,WHOⅠ、Ⅱ级为低级别胶质瘤,Ⅲ、Ⅳ级为高级别胶质瘤。随着现代放疗技术的发展和放射生物学的深入研究,放射治疗已成为胶质瘤的重要治疗手段之一,不同级别胶质瘤的特点不同,放射治疗原则也不尽相同。2016年,我国发布了《中国中枢神经系统胶质瘤诊断与治疗指南》,阐述了胶质瘤的诊断和综合治疗
目的基于重复4DCT模拟定位增强扫描探讨食管癌患者同步放化疗疗程中心脏体积变化。方法食管鳞癌患者分别于放疗前及放疗10、20、30次时行4DCT及3DCT定位增强扫描。在3DCT图像及4DCT的EE和MIP图像上勾画心脏,比较疗程中心脏体积及血压、心率变化。组间比较采用配对样本t检验、单因素方差分析。结果46例患者完成了4次3DCT及4DCT增强扫描。与初始值相比,心脏体积在放疗10次和20次时在
目的分析食管癌同期放化疗的疗效和影响因素。方法2006—2014年间接受3DRT食管癌患者307例,其中Ⅱ期73例、Ⅲ期234例。中位放疗剂量60 Gy,同期化疗方案为PF (166例)、TP (82例)、单药P (59例)。采用Kaplan-Meier法计算OS、PFS率并Logrank法检验和单因素预后分析,Cox模型多因素预后分析。结果3、5年样本量分别为130、45例,1、3、5年OS和P
IGRT是目前放射肿瘤学领域最先进的技术。但是,目前最常用的图像引导技术如CBCT、EPID等由于额外辐射、影像质量差、不能实时监控等缺点而受到限制。OSI无额外辐射且能实时监测,经过大量研究评估和验证,其在引导摆位、实时监测放疗分次间和分次内运动、减少CBCT扫描频次以及呼吸门控等方面表现出巨大优势。本文就该类新技术及其在放疗中的应用作一综述和展望。
脉络丛癌是起源于脑室内脉络丛上皮细胞的较罕见的颅内原发肿瘤,为WHO Ⅲ级,多发生于儿童。其治疗策略以最大程度的安全手术切除为主,对术后辅助治疗的疗效一直存在争议。近年来研究提示对于次全切除的脉络丛癌患者,术后联合放疗、化疗可改善预后,延长生存。经检索近15年相关文献,就脉络丛癌的诊疗现状及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期刊
目的分析伽马刀FSRT在颅内囊变性转移瘤治疗中的作用。方法对2013—2015年间治疗的189例颅脑转移瘤373个病灶筛选出40例伴有61个囊变性转移灶者。所有病灶均采用伽马刀FSRT,50%等剂量线定义为处方剂量线,处方剂量40~48 Gy分10~12次。Kaplan-Meier法计算生存率,Logrank法检验单因素分析。结果中位随访21个月(6~39个月),中位生存期15.3个月,6个月、1
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股骨假体周围骨折的发生率日趋升高,目前广泛采用Vancouver分型指导临床,且对除Vancouver B2型以外的各型骨折的治疗原则已达成一定共识,但是对于Vancouver B2型股骨假体周围骨折的诊治仍存在一定争议。本文对Vancouver B2型骨折的诊断要点和研究进展作一综述,旨在提高对该型骨折的认识。
目的评价急性生理学与慢性健康状况评价系统(APACHEⅡ)指导下股骨转子间骨折的手术风险。 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至2016年1月期间接受手术治疗的226例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资料。男59例,女167例;年龄为69~106岁,平均(75.4±6.1)岁。APACHEⅡ评分平均为(18.3±6.3)分(5~34分)。将患者根据不同APACHEⅡ评分分为3组:低危组127例,评分≤15分;中危组6
目的探讨减张技术解剖重建前交叉韧带(ACL)结合术后快速康复治疗ACL断裂的临床疗效。 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5月至2016年6月期间收治的80例ACL断裂患者资料。根据治疗方式不同分为2组:试验组40例,男22例,女18例;平均年龄为(28.7±8.8)岁;应用减张技术解剖重建并结合术后快速康复治疗;对照组40例,男25例,女15例;平均年龄为(29.9±9.2)岁;常规解剖重建及术后康复,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