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陕北延安宝塔山下,“延安工农学校”旧址内,有一座别致的在华日人反战同盟牺牲者纪念碑,上面记录着一些日本名字:松山速夫,1940年1月牺牲;大山邦雄,1940年1月牺牲;鲇川诚二,1940年1月牺牲;小又长福,1941年11月牺牲;吉田武,1942年5月牺牲……这些人就是当年老百姓口中的“日本八路”,他们把自己的生命奉献给了70年前的中国人民抗日斗争。
人性的拷问
根据八路军及新四军资料,1937年7月至1945年8月,八路军、新四军共俘虏日军6213名,其中有1200多人参加了反战同盟。
中国第一名“日本八路”,就是来自于八路军的日本战俘。1938年7月,八路軍一二九师发起双庙村战斗,在战斗中抓住了日军士兵前田光繁。
那时候,日本俘虏非常“金贵”——1937年平型关之战,八路军歼灭日军1000余人,重伤的鬼子宁可自杀也不肯被俘。林彪在战后总结《平型关战斗经验》一文中分析说:“日本兵之死不肯缴枪,一来因日本之武士道的教育、法西斯教育,同时也因他们对中国军民太残暴,恐怕中国人报复。”
前田光繁被俘后,以为八路军会把他处死,结果他享受了八路军的优待俘虏政策,八路军士兵当时的月津贴是1.5元,前田光繁是3元,八路军自己吃高粱米小米,前田光繁能吃到大米饭,还有肉。很快一段时间过去后,前田光繁不怕被八路军杀了,他又想自杀了。他觉得“大日本皇军”来中国是帮助“大东亚共荣”的,身为“皇军”却成了八路的俘虏,是自己的耻辱,应该自杀。一二九师敌工科科长张香山对他说:“你自杀也没有用,既然都来到我们这里了,不妨先看看八路军是什么样子。”
这一看就是半年,前田光繁看到了八路军的严明军纪,看到了华北老百姓对八路军毁家舍业的支持,也看到了日军对华北老百姓甚至襁褓儿童的肆意屠杀。
1939年1月2日,在八路军前线司令部召开的会议上,前田光繁等3名日本被俘士兵走进会场,正式申请加入八路军。今年已经98岁高龄的前田光繁后来回忆:“促使我下决心参加八路军,除了通过学习和亲眼见到日军野蛮行为外,另一个重要原因是自从我被俘以来,八路军一直以人道主义精神给予我亲切的关怀,使我不能不感到八路军的本质确实和别的军队不同。”
不少“日本八路”的经历跟前田光繁相似。小林宽澄1941年6月6日在山东被八路军俘虏,他还试图开枪自杀,结果子弹打歪了,只打伤了头皮。养伤期间,他得到了物质上的优待,八路军胶东大队敌工科长姜昆与他反复谈心,姜昆是留学日本东京大学的高材生,七七事变之后毅然回国抗战,他成了小林宽澄加入八路军的领路人。
在这个过程中,除了八路军的感召和工作,日本侵略军的残暴也成了反面教员。1940年主动投奔新四军的坂谷义次郎,就是因为目睹了自己所在部队在林家大湾不分男女老幼一概不放过的大屠杀,良心受到了极大的谴责,因此弃暗投明。
血沃的正义
由于日本战俘普遍冥顽不灵,“日本八路”更显得金贵,他们最主要的任务,就是用他们的日语特长,对侵华日军进行反战宣传,瓦解其士气。
“日本八路”非常适应这样的工作,很快,日本驻华侵略军的华北据点、炮楼周围,开始有人操着熟练的日语大喊“日本必败”“日本军阀绝没有好下场”,并高声宣传八路军优待俘虏的政策,甚至还扯着嗓子唱日本民歌,这种日本版的四面楚歌,搞得日军人心惶惶。八路军总司令朱德评价说,日寇在华北最怕的一样东西就是日本反战同盟。
当时的日本华北南部驻军中流传着一个故事,说八路军有一支“秋山良照”部队,专门破坏日军士气。这位秋山良照原本是一名日本机枪手,1941年在战场上被八路军俘虏,起初也是死不认罪,到最后成为反战同盟的活跃分子。秋山能写善画,他把自己在日军的经历和当八路的经历都用战友的口吻写在传单上,一年就印刷了几十万份反战宣传品,他还成立了剧团,排演他执笔的反战剧本,讲述反战的日本士兵投奔八路的故事。秋山良照甚至还与日本侵华官兵通信谈心,进行反战宣传,日本士兵给他的信堆到一尺多高。秋山良照很快就成了日本侵华部队中的“名人”,反战小组在炮楼外面喊话,常常有日本士兵发问:“秋山君在哪里?最近他还好吧?”当然,这位秋山良照除了搞宣传,机枪手的本行也没有搁下,1942年冀南反“429铁壁合围”之战,秋山良照提着机枪从日军的包围圈中杀出一条血路,掩护主力突围,一二九师师长刘伯承在军区报纸上对他予以表扬。
有战斗就必然有牺牲。1944年2月,新四军发起车桥战役,松野觉冲在最前面,配合新四军攻势,向日军喊话,工作四天四夜,最终牺牲于流弹之下。
这些“日本八路”,有些人曾经一度也是负隅顽抗的日本武士道狂人,但是经过教育和改造,他们最终成为战场上坚贞不屈的抗日战士。1944年,今野博(1938年8月被八路军俘虏后,一次试图逃跑,一次试图自杀,均未遂,后加入八路军)在敌后执行任务时被日军捕获,半年时间里受尽酷刑坚贞不屈,坚称:“只要我不死,仍要回八路军去!”最终牺牲。而另一位宫川英男(1939年被俘,后加入八路军),1944年一次任务中与日军发生遭遇战,负伤被围后,这位“日本八路”选择将最后一颗子弹留给了自己。他的名字出现在了2014年民政部公布的首批抗日英烈名单中。
2015年7月,媒体记者访问了95岁的小林宽澄,这位当初被八路军俘虏时差一点自杀成功的“日本八路”,后来回国成立了日本八·四战士会,八是八路军的八,四是新四军的四。老人说,他已经接到了中国政府邀请出席9月3日抗战胜利70周年阅兵的请柬,他是日本八路军老战士的代表。
(责编:石磐)
人性的拷问
根据八路军及新四军资料,1937年7月至1945年8月,八路军、新四军共俘虏日军6213名,其中有1200多人参加了反战同盟。
中国第一名“日本八路”,就是来自于八路军的日本战俘。1938年7月,八路軍一二九师发起双庙村战斗,在战斗中抓住了日军士兵前田光繁。
那时候,日本俘虏非常“金贵”——1937年平型关之战,八路军歼灭日军1000余人,重伤的鬼子宁可自杀也不肯被俘。林彪在战后总结《平型关战斗经验》一文中分析说:“日本兵之死不肯缴枪,一来因日本之武士道的教育、法西斯教育,同时也因他们对中国军民太残暴,恐怕中国人报复。”
前田光繁被俘后,以为八路军会把他处死,结果他享受了八路军的优待俘虏政策,八路军士兵当时的月津贴是1.5元,前田光繁是3元,八路军自己吃高粱米小米,前田光繁能吃到大米饭,还有肉。很快一段时间过去后,前田光繁不怕被八路军杀了,他又想自杀了。他觉得“大日本皇军”来中国是帮助“大东亚共荣”的,身为“皇军”却成了八路的俘虏,是自己的耻辱,应该自杀。一二九师敌工科科长张香山对他说:“你自杀也没有用,既然都来到我们这里了,不妨先看看八路军是什么样子。”
这一看就是半年,前田光繁看到了八路军的严明军纪,看到了华北老百姓对八路军毁家舍业的支持,也看到了日军对华北老百姓甚至襁褓儿童的肆意屠杀。
1939年1月2日,在八路军前线司令部召开的会议上,前田光繁等3名日本被俘士兵走进会场,正式申请加入八路军。今年已经98岁高龄的前田光繁后来回忆:“促使我下决心参加八路军,除了通过学习和亲眼见到日军野蛮行为外,另一个重要原因是自从我被俘以来,八路军一直以人道主义精神给予我亲切的关怀,使我不能不感到八路军的本质确实和别的军队不同。”
不少“日本八路”的经历跟前田光繁相似。小林宽澄1941年6月6日在山东被八路军俘虏,他还试图开枪自杀,结果子弹打歪了,只打伤了头皮。养伤期间,他得到了物质上的优待,八路军胶东大队敌工科长姜昆与他反复谈心,姜昆是留学日本东京大学的高材生,七七事变之后毅然回国抗战,他成了小林宽澄加入八路军的领路人。
在这个过程中,除了八路军的感召和工作,日本侵略军的残暴也成了反面教员。1940年主动投奔新四军的坂谷义次郎,就是因为目睹了自己所在部队在林家大湾不分男女老幼一概不放过的大屠杀,良心受到了极大的谴责,因此弃暗投明。
血沃的正义
由于日本战俘普遍冥顽不灵,“日本八路”更显得金贵,他们最主要的任务,就是用他们的日语特长,对侵华日军进行反战宣传,瓦解其士气。
“日本八路”非常适应这样的工作,很快,日本驻华侵略军的华北据点、炮楼周围,开始有人操着熟练的日语大喊“日本必败”“日本军阀绝没有好下场”,并高声宣传八路军优待俘虏的政策,甚至还扯着嗓子唱日本民歌,这种日本版的四面楚歌,搞得日军人心惶惶。八路军总司令朱德评价说,日寇在华北最怕的一样东西就是日本反战同盟。
当时的日本华北南部驻军中流传着一个故事,说八路军有一支“秋山良照”部队,专门破坏日军士气。这位秋山良照原本是一名日本机枪手,1941年在战场上被八路军俘虏,起初也是死不认罪,到最后成为反战同盟的活跃分子。秋山能写善画,他把自己在日军的经历和当八路的经历都用战友的口吻写在传单上,一年就印刷了几十万份反战宣传品,他还成立了剧团,排演他执笔的反战剧本,讲述反战的日本士兵投奔八路的故事。秋山良照甚至还与日本侵华官兵通信谈心,进行反战宣传,日本士兵给他的信堆到一尺多高。秋山良照很快就成了日本侵华部队中的“名人”,反战小组在炮楼外面喊话,常常有日本士兵发问:“秋山君在哪里?最近他还好吧?”当然,这位秋山良照除了搞宣传,机枪手的本行也没有搁下,1942年冀南反“429铁壁合围”之战,秋山良照提着机枪从日军的包围圈中杀出一条血路,掩护主力突围,一二九师师长刘伯承在军区报纸上对他予以表扬。
有战斗就必然有牺牲。1944年2月,新四军发起车桥战役,松野觉冲在最前面,配合新四军攻势,向日军喊话,工作四天四夜,最终牺牲于流弹之下。
这些“日本八路”,有些人曾经一度也是负隅顽抗的日本武士道狂人,但是经过教育和改造,他们最终成为战场上坚贞不屈的抗日战士。1944年,今野博(1938年8月被八路军俘虏后,一次试图逃跑,一次试图自杀,均未遂,后加入八路军)在敌后执行任务时被日军捕获,半年时间里受尽酷刑坚贞不屈,坚称:“只要我不死,仍要回八路军去!”最终牺牲。而另一位宫川英男(1939年被俘,后加入八路军),1944年一次任务中与日军发生遭遇战,负伤被围后,这位“日本八路”选择将最后一颗子弹留给了自己。他的名字出现在了2014年民政部公布的首批抗日英烈名单中。
2015年7月,媒体记者访问了95岁的小林宽澄,这位当初被八路军俘虏时差一点自杀成功的“日本八路”,后来回国成立了日本八·四战士会,八是八路军的八,四是新四军的四。老人说,他已经接到了中国政府邀请出席9月3日抗战胜利70周年阅兵的请柬,他是日本八路军老战士的代表。
(责编:石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