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光间质热疗在脑部疾病治疗中的应用现状

来源 :中国临床神经外科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herryholme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激光间质热疗(laser interstitial thermotherapy,LITT)是一种使用激光的热效应破坏靶组织的治疗方式[1].近年来,LITT在神经外科的应用愈加广泛,使用立体定向技术,可以将纤细的激光光纤直接植入颅内病灶的核心,并使用激光破坏病灶,达到类似于手术切除的效果.对于很多传统需要开颅手术的神经外科疾病,如胶质瘤、转移瘤、放射性脑坏死、药物难治性癫痫等,LITT有一定的优势[2-4],创伤小,治疗效率高,对病灶周围的皮层破坏小,精准度高.本文就LITT在脑部疾病治疗中的应用现状进行综述.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miR-126基因启动子甲基化状态对高危低级别胶质瘤(LGG)同步放化疗后生存结局的影响。方法前瞻性收集2015年7月至2016年9月经术后病理证实为高危LGG组织标本共69例,另选取同期颅脑损伤内减压术切除非肿瘤脑组织20例为对照。采用PCR和MSP法检测miR-126水平及其基因启动子甲基化水平。根据实体肿瘤疗效评价标准分为完全缓解(CR)、部分缓解(PR)、疾病稳定(SD)和疾病进展期(PD),其中CR+PR为敏感组,SD+PD为不敏感组。随访截止时间为2021年5月31日,69例胶质瘤随访
目的应用生信分析方法筛选高危神经母细胞瘤的差异表达基因(DEG)。方法从GEO数据库下载2个高危神经母细胞瘤数据集(GSE49710、GSE73517),筛选DEG,应用GO和KEGG进行富集分析,构建PPI网络筛选中枢基因。结果GSE49710包括34个上调DEG和284个下调DEG,GSE73517包括62个上调DEG和309个下调DEG。GO分析显示,生物过程主要集中在细胞粘附、GTP酶活性的正调节、转录的负调节、DNA模板化、凋亡过程的负调节、中枢神经系统发育,调节的细胞成分富集在膜的组成部分、细
目的探讨Geminin表达水平与脑胶质瘤病人预后的关系。方法收集2014年1月~2017年1月手术切除并经术后病理证实的脑胶质瘤标本90例,以及因颅脑损伤内减压术切除的非肿瘤脑组织50,采用PCR检测Geminin mRNA表达水平。90例脑胶质瘤根据Geminin mRNA表达水平中位数分为高表达组和低表达组。90例胶质瘤病人随访时间截止2020年1月1日或者病人死亡,随访32~55个月,中位随访时间41个月。结果随访期间,死亡80例,存活10例。脑胶质瘤组织Geminin mRNA表达水平明显高于非肿
目的总结伴外伤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SAH)的临床特点,分析误诊原因以提高认识。方法2013年1月~2018年12月共收治颅内动脉瘤破裂出血1055例,33例有明确的外伤史,其中4例初诊被误诊为外伤性SAH,结合文献进行分析。结果①均有头部外伤及明显的软组织、颅骨损伤;②均伴有持续且较严重的头痛,头痛严重程度或持续时间与颅内出血或脑组织挫伤程度不符;③均无神经功能障碍;④首诊均在基层医院或非神经专科门诊,首诊医生均非神经专科医生,首次CT检查时间为受伤后数小时至7 d;⑤首次CT检查2例发现明确的SAH
目的探讨复合手术室在基层医院脑血管疾病诊治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3月至2018年10月在复合手术室实施复合手术治疗的11例脑血管疾病的临床资料,其中5例颅内动脉瘤采取术前造影+动脉瘤夹闭+术中造影,2例脑动静脉畸形采取术前造影+切除+术中造影,4例脑底异常血管网病采取术前造影+颞浅动脉-大脑中动脉搭桥术或颞肌贴敷术。结果术中造影显示动脉瘤均完全夹闭,畸形血管团均全切除。脑底异常血管网病术后无出血、癫痫、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术后随访1~7个月,颅内动脉瘤5例中,改良Rankin量表(mRS)评
目的总结改良T形切口大骨瓣减压术后颅骨成形术的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6月至2017年1月应用改良T形切口大骨瓣减压术治疗的31例颅脑损伤的临床资料,去骨瓣减压术后8~20周行颅骨成形术,术后随访38~66个月,平均50.2个月。结果末次随访GOS评分5分22例,4分9例。3例颞肌轻度萎缩,但不影响功能。所有病人额纹对称,切口、皮瓣、头发等生长良好,钛网稳定性良好。结论改良T形切口大骨瓣减压术可为颅骨成形术创造良好条件。
目的:观察蒙中药配合治疗肝胆湿热型慢性胆囊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8年1月—2020年9月我院收治的134例慢性胆囊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表法分为参照组和试验组,各67例。参照组予以中药治疗,试验组在参照组基础上联合蒙药治疗,对比疗效。结果:参照组治疗有效率86.57%(58/67),试验组治疗有效率98.51%(66/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肝胆湿热型慢性胆囊炎采用蒙中药配合治疗,疗效确切。
胶质瘤是最常见的颅内恶性肿瘤,以手术治疗为基础,但化疗在几乎所有新诊断的弥漫性胶质瘤(WHO分级Ⅱ~Ⅳ级)的治疗中发挥重要作用.手术联合放化疗是目前新诊断的胶质母细胞瘤的标准治疗方案,其中,替莫唑胺(temozolomide,TMZ)作为最具代表性的化疗药物受到广泛关注.本文就TMZ在脑胶质瘤治疗中的新进展进行综述.
目的探讨基于颅脑CTA的3D打印技术在颅内动脉瘤夹闭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2018年9月夹闭术治疗45例颅内动脉瘤的临床资料。依据颅脑CTA数据构建颅内动脉瘤3D打印模型,根据3D模型制定手术方案。结果3D打印技术测量动脉瘤长度、宽度以及厚度与CTA无明显差异(P>0.05)。45例动脉瘤均完全夹闭。术后6个月GOS评分5分29例,4分10例,3分5例,2分1例。结论对于颅内动脉瘤,基于颅脑CTA的3D打印模型可还原瘤体及其周围血管毗邻关系,不仅有利于术前医患交流,且能够更为
目的探讨重型颅脑损伤术后并发肺部感染的病原菌及影响因素。方法2017年1月~2021年1月手术治疗的318例重型颅脑损伤的临床资料。结果318例中,发生肺部感染148例(46.5%),未发生肺部感染170例。肺部感染病原菌以革兰阴性菌为主,最常见的是肺炎克雷伯菌、铜绿假单胞菌和鲍曼不动杆菌,其中肺炎克雷伯菌的耐药率由低至高依次为丁胺卡那霉素、亚胺培南、美罗培南。多因素logistics回归分析显示,年龄≥60岁、激素应用、使用3种以上抗菌药、气管切开术、机械通气≥7 d是术后继发肺部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