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背景下行政复议标准化构建——以自然资源行政复议为例

来源 :行政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wbn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行政复议作为行政争议解决的重要渠道,其制度功能尚未得到充分发挥.“互联网+”的兴起为行政复议制度功能的发挥提供新的契机,借助互联网、人工智能等技术构建行政复议标准化体系,可以作为一种新的尝试.文章通过对近六年自然资源部行政复议案件申请数量、类型、结果的分析,发现其行政复议主要集中在信息公开、投诉举报、不动产登记等三个方面,在此基础上,应结合相关法律规定和自然资源行政复议实践,具体从保障标准、立案标准、审理标准和决定标准等四个方面构建我国自然资源行政复议的标准化理论体系.
其他文献
政府有效回应民众的需求与期望是现代国家治理的重要内容和方式,在人大闭会履职中,有效的政府回应是人大发挥作用的重要途径和可靠保证.通过对深圳市人大闭会履职中政府回应
新区体制是在工业化进程中形成的,在突破相对固化的行政体制中,新区体制具有政府与市场“共谋”的特点;新城体制则是城市化进程中的城市建设与城市治理的要素综合,是政府与资
随着全球变暖的现象引起人们越来越多的关注,等离子体工业排放出来的SF6和NF3等全氟温室气体走进了学者们的视野。很多学者对它们在大气中浓度的增加表示忧虑。它们寿命长达
随着社会深度转型和规则变迁速度的加快,中国已经步入高度复杂性和高度不确定性的风险社会.块数据作为大数据发展的更高形态,其本质主要体现为平台化、关联性集聚和数据开放
在线调解是将信息和通信技术与调解制度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与制度创新.在线调解不仅创新地将各类调解制度联体起来,实现了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提出的“完善人民调解、行政调解、
既有研究对于技术在社会政治变革中的作用和角色问题多有关注,但对技术推动治理创新的具体路径依然语焉不详.通过对上海市P区“城市大脑”创新实践的深入考察发现,技术赋能的
玻璃纤维、碳纤维等纤维复合材料的开发和利用推动了人类社会的发展,但随之而来的环境污染问题已经引起了社会的高度关注。天然植物纤维作为一种新型纤维增强材料,其具有资源
依据制度化和制度变迁理论,地方人大立法协商制度化需要具备三个前提条件.当前,制度化的前两个条件已基本具备,即地方人大立法协商有制度依据和制度供给,地方人大立法协商参
行政规范性文件是政府实施社会治理和服务的重要抓手,其法治化程度的高低直接影响了法治政府建设的进程.通过对行政规范性文件统一立法紧迫性、必要性与可行性的实证解析与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