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说理文属于“非文学作品”,重“理”,对低年级的孩子来说,在教学中如何让学生明白文中之“理”,更值得我们去探究。
一、以交流感悟明理
《蘑菇该奖给谁》一文以对话的形式叙写了小黑兔和小白兔根据兔妈妈的嘱咐,参加跑步比赛的故事,小白兔尽管比赛落后却获得奖赏,留给读者要敢于同高手相比的深刻启示。
策略:
1.整合教材。根据教学需求,我把课文分成两部分:第一部分为第一到第七自然段,第二部分为第八到第十自然段(教学参考用书第一自然段为第一部分,第二到第十自然段为第二部分)。
一般地,本课教学的重点是课文的第二部分,而我把第一部分作为重点,因为第一部分是揭示道理的过程,让学生在这个过程中去体验,去感悟。在这个过程中组织活动,让“理”在兔妈妈发奖品之前而“明”。
2.交流感悟。学习第一部分后,组织学生就小白兔和小黑兔的赛跑经历进行探究性学习———“你来当裁判”,引导学生讨论、交流。在引导学生得出结论后,追问学生是怎么想的,为什么要把蘑菇奖给小白兔,让学生明白和高手比赛虽败也有收获。这时候,再引出课文第二部分,和兔妈妈的做法相印证,再读兔妈妈最后的那句话“因为小白兔敢和高手比呀”,学生自然就能真正理解兔妈妈所指的含义了。
二、以类比想象明理
《骑牛比赛》集中描绘了南美洲一次骑牛比赛的生动场景,突出了一个骑手的高超技术,揭示了高超的技术是靠长期刻苦训练得来的道理。课文末尾骑手的话是全文的重点:“你不知道,我曾经从牛背上摔下来上千次!”篇末揭旨,也是课文的一个写作特色。
课文第三自然段以小姑娘和骑手的对话展开。“你怎么没从牛背上摔下来呢?”文中小姑娘问得天真幼稚;“我曾经从牛背上摔下来上千次。”骑手答得机智含蓄。是啊,没有千百次的艰苦训练,没有坚韧不拔的精神,就没有赛场上的成功。可是,低年级孩子年龄小,会和文中的那个小姑娘一样,不明白那个骑手为什么没有从牛背上掉下来,即使能复述出道理来,却不一定能真正理解它的含义。那么,怎样内化成为学生自己的认知呢?
策略:
课文主要是描述了骑手是如何比赛的,对于骑手的话,课文最后没有再做任何补充解释。我们应该引领学生去填补这个空间的缺失,让学生真正领会课文所说的道理。
1.想象。“想象是知识的双翼,是发现及其他创造活动的源泉。”让学生展开想象的双翼,去想象“从牛背上摔下来上千次”的经历。在这上千次中,骑手都是怎么做的?学生就会在脑海中想象骑手在平常的练习中,摔下来,再爬上去的情景。摔疼了,摔伤了,可他百折不回,勇往直前。这样的想象极有利于学生对道理的感悟。
2.联想。学生曾学过《怀素写字》一文,怀素写字的成功和这个骑手练就高超的技艺有着异曲同工的妙处。怀素是怎么写字的呢?他是怎么才会成为有名的书法家的?问题抛出,孩子就能想到怀素写字的刻苦———把木板都写穿了。教者顺势引导:“木板都被软软的毛笔写穿了,这需要多少次练习,多长的时间啊!”通过回忆,进一步感悟骑手高超技艺的背后隐含的勤奋和刻苦。如此一来,学生对高超技艺是长期苦练得来这一道理的理解可谓水到渠成了。
三、以直观形象明理
《小松树和大松树》是一篇寓言故事,讲的是山上一棵小松树觉得自己长得很高,瞧不起山下的大松树。风伯伯批评了小松树缺乏自知之明、盲目骄傲自大的行为;教育其做人要谦虚谨慎,知错就改。课文借助文中风伯伯的话点出道理。风伯伯的话是理解的重点:“你能看得远,那是大山爷爷把你托起来了的呀!”文中风伯伯和小松树的对话接榫合缝,丝丝入扣。
策略:
直觉形象思维是小学生的主要思维模式,他们在接受新知识时,如能辅以图像,来调动学生的听、视觉感官,效率要高出许多。简笔画是一种提取客观形象最典型、最具概括性、可识性、示意性的绘画,既直观形象,又能抓住事物的主要特征。
课文中小松树和大松树一棵在山顶,一棵在山脚下,我在黑板上用生动的简笔画直观形象地再现了两棵松树的位置和高矮的特点,让孩子很清楚地看出是谁高,为什么高,而为什么长得矮的却看得远,这样,风伯伯的话也就不难理解了。
学习说理课文,好比是画龙点睛。“龙”可由我们引着孩子来画,“睛”,要让孩子自己去“点”。
一、以交流感悟明理
《蘑菇该奖给谁》一文以对话的形式叙写了小黑兔和小白兔根据兔妈妈的嘱咐,参加跑步比赛的故事,小白兔尽管比赛落后却获得奖赏,留给读者要敢于同高手相比的深刻启示。
策略:
1.整合教材。根据教学需求,我把课文分成两部分:第一部分为第一到第七自然段,第二部分为第八到第十自然段(教学参考用书第一自然段为第一部分,第二到第十自然段为第二部分)。
一般地,本课教学的重点是课文的第二部分,而我把第一部分作为重点,因为第一部分是揭示道理的过程,让学生在这个过程中去体验,去感悟。在这个过程中组织活动,让“理”在兔妈妈发奖品之前而“明”。
2.交流感悟。学习第一部分后,组织学生就小白兔和小黑兔的赛跑经历进行探究性学习———“你来当裁判”,引导学生讨论、交流。在引导学生得出结论后,追问学生是怎么想的,为什么要把蘑菇奖给小白兔,让学生明白和高手比赛虽败也有收获。这时候,再引出课文第二部分,和兔妈妈的做法相印证,再读兔妈妈最后的那句话“因为小白兔敢和高手比呀”,学生自然就能真正理解兔妈妈所指的含义了。
二、以类比想象明理
《骑牛比赛》集中描绘了南美洲一次骑牛比赛的生动场景,突出了一个骑手的高超技术,揭示了高超的技术是靠长期刻苦训练得来的道理。课文末尾骑手的话是全文的重点:“你不知道,我曾经从牛背上摔下来上千次!”篇末揭旨,也是课文的一个写作特色。
课文第三自然段以小姑娘和骑手的对话展开。“你怎么没从牛背上摔下来呢?”文中小姑娘问得天真幼稚;“我曾经从牛背上摔下来上千次。”骑手答得机智含蓄。是啊,没有千百次的艰苦训练,没有坚韧不拔的精神,就没有赛场上的成功。可是,低年级孩子年龄小,会和文中的那个小姑娘一样,不明白那个骑手为什么没有从牛背上掉下来,即使能复述出道理来,却不一定能真正理解它的含义。那么,怎样内化成为学生自己的认知呢?
策略:
课文主要是描述了骑手是如何比赛的,对于骑手的话,课文最后没有再做任何补充解释。我们应该引领学生去填补这个空间的缺失,让学生真正领会课文所说的道理。
1.想象。“想象是知识的双翼,是发现及其他创造活动的源泉。”让学生展开想象的双翼,去想象“从牛背上摔下来上千次”的经历。在这上千次中,骑手都是怎么做的?学生就会在脑海中想象骑手在平常的练习中,摔下来,再爬上去的情景。摔疼了,摔伤了,可他百折不回,勇往直前。这样的想象极有利于学生对道理的感悟。
2.联想。学生曾学过《怀素写字》一文,怀素写字的成功和这个骑手练就高超的技艺有着异曲同工的妙处。怀素是怎么写字的呢?他是怎么才会成为有名的书法家的?问题抛出,孩子就能想到怀素写字的刻苦———把木板都写穿了。教者顺势引导:“木板都被软软的毛笔写穿了,这需要多少次练习,多长的时间啊!”通过回忆,进一步感悟骑手高超技艺的背后隐含的勤奋和刻苦。如此一来,学生对高超技艺是长期苦练得来这一道理的理解可谓水到渠成了。
三、以直观形象明理
《小松树和大松树》是一篇寓言故事,讲的是山上一棵小松树觉得自己长得很高,瞧不起山下的大松树。风伯伯批评了小松树缺乏自知之明、盲目骄傲自大的行为;教育其做人要谦虚谨慎,知错就改。课文借助文中风伯伯的话点出道理。风伯伯的话是理解的重点:“你能看得远,那是大山爷爷把你托起来了的呀!”文中风伯伯和小松树的对话接榫合缝,丝丝入扣。
策略:
直觉形象思维是小学生的主要思维模式,他们在接受新知识时,如能辅以图像,来调动学生的听、视觉感官,效率要高出许多。简笔画是一种提取客观形象最典型、最具概括性、可识性、示意性的绘画,既直观形象,又能抓住事物的主要特征。
课文中小松树和大松树一棵在山顶,一棵在山脚下,我在黑板上用生动的简笔画直观形象地再现了两棵松树的位置和高矮的特点,让孩子很清楚地看出是谁高,为什么高,而为什么长得矮的却看得远,这样,风伯伯的话也就不难理解了。
学习说理课文,好比是画龙点睛。“龙”可由我们引着孩子来画,“睛”,要让孩子自己去“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