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想必您在当代传媒中见到如下词汇已是司空见惯:“艳照门”、“裸婚族”、“房奴”、“蜗居”、“钓鱼执法”、“偷菜”……
而对于下段文字中带引号和加数字序号的字词,恐怕要加必要的注解您才会理解:
我是一名“宅男”[1],这样的生活方式很“槑”[2],我的样子长得有点“囧”[3],偶尔出来“打酱油”[4],没事练练“叉腰肌”[5],平时只用“山寨”[6]货,你是不是被我“霹雳”[7]到了呢,是不是感觉我有点“雷人”[8]?不过,除了“范跑跑”[9]、“周老虎”[10]和“猪坚强”[11]之外,我就是最潮的人……
[1]“宅男”最早出自“御宅男”一词,来自上世纪80年代的日本,专指那些热衷于动画、漫画或电子游戏以至于足不出户的人。他们痴迷于某事物,足不出户,厌恶上班或上学,多为80后。[2]“槑”出自《康熙字典》,是“梅”的异体字,两个呆字并立,形容“比呆更呆”。[3]“囧”的较早出处是韩愈诗:“虫鸣室幽幽,月吐窗囧囧”,本义“光、亮”;因貌似一张表情郁闷的脸而被赋予“无奈”之意。[4]“打酱油”一词是从“艳照门”的电视采访中引入网络的。当时广州某电视台采访一位市民对香港“艳照门”事件的看法,他说:我出来打酱油的。此后,“打酱油”成为一种幽默的托辞,表面上无可奉告,其实流露出对现实的无奈,正是:“事不关己不开口,专心一意打酱油。”[5]“叉腰肌”是在女足奥运赛后总结会上,中国足协副主席谢亚龙大批女足队员没有斗志,说其身体肌群中最需要训练的是“叉腰肌”,但姑娘们一头雾水,不知道他所说的这个肌肉部位在哪里。由于男女国足均成绩平平,因此“叉腰肌”成了球迷戏谑国足、表达不满的一个载体。[6]“山寨”最初指筑有栅栏等防守工事的山庄。旧时绿林好汉(如梁山泊108将)往往占据山中营寨,逃避政府管理或者对抗政府。现常称小规模或不正规的厂家为“山寨厂”,称其产品为“山寨货”,几乎成为“盗版、克隆、仿制”的代名词。关于[7]“霹雳”和[8]“雷人”二词,你可以想象一下突然遭遇雷电的感觉,是“惊吓或被震撼”的意思,据说前者来自琼瑶编剧的《情深深雨蒙蒙》,剧中女演员听到自己的好友被抛弃了,震惊地脱口而出:“怎么会有这么霹雳的消息嘛!”[9]“范跑跑”真名范美忠,四川隆昌人,“5·12”汶川地震发生时,他丢下学生,一个人跑出了教室。随后在网发帖细致地描述了自己的心路历程,其言行在社会上引起极大争议,网民们称其为“范跑跑”,成了“不顾道义、迅速闪人,但又要装得很无辜”的代名词。[10]“周老虎”自然指的是陕西省镇坪县农民周正龙,他与陕西林业厅、县镇相关公务人员蓄意制造假华南虎照片事件,欺世盗名。[11]“猪坚强”是指四川大地震时,成都村民万兴明家的大肥猪被埋废墟下36天后奇迹生还。建川博物馆馆长樊建川用3008元买下来这头猪,并取小名“36娃儿”,大名“猪坚强”。后来证实,猪阁楼上堆放的木炭撒落一地,该猪在饥饿时吃了不少木炭,受困期间,它依靠消耗自身的能量维持生命;而震后几场及时雨,又使它没被渴死。“猪坚强”因此有一个积极的意义:在挫折面前积极开展自救,等待命运的转机。
我们都有这样的感受:好不容易弄清“粉丝”是“崇拜者”的意思,又有个性化的“玉米”(专门适用于超女李宇春的崇拜者)的诞生;好不容易弄明白“房奴”,“蜗居”、“裸婚”接踵而至,让人应接不暇……的确,快速增长的网络语言越来越频繁地进入大众视野,仅2001年6月出版发行的《中国网络语言词典》就收录了1300多词条。关于网络语言的内涵,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包含三类:一是网络专业术语(如宽带、病毒、浏览器、调制解调器等);二是与网络相关的特别用语(如网民、网吧、虚拟空间、信息高速公路等);三是网络聊天、论坛、博客等语境中的交际用语(如大虾、菜鸟、斑竹、美眉、886、7456、房奴、蜗居等)。狭义的理解仅指第三类。本文主要针对后两种情形。
基于网络这种特殊载体,网络用语有自己的特征,如用语简省、表意多元、依赖语境等。笔者发现,其创词途径大致有二:旧词新用和新创词语。其常用造词手法有:谐音、缩写、比喻和借代等。
(一)谐音。主要有四种情形:
一是数字谐音代替汉字。如886表示“拜拜了”,7456表示“气死我了”,9494表示“就是就是”,3166表示“沙扬娜拉”(日语“再见”之意),8137就是“不要生气”;
二是英文字母、单词谐音代替词语。上文提到的“粉丝”即此。它本来是一种食物,往往又叫做粉条或冬粉,是以米、红薯、绿豆等制成,类似细面条状,干燥后贩卖,食用前最好先泡水让它柔软;粉丝的直径一般在0.5毫米左右,这也是它有“丝”之名的由来。但是现今的“粉丝”是英文单词fans(英文fan的复数形式)的谐音,这个单词的原义是“热心的追随者”,指某事物或人的爱好者、狂热者。
三是汉字之间的谐音。估计谁也不会想到,原指盛水器皿的“杯具”,竟能在网络之中代替“悲剧”一词,成为时尚的网络流行语。如:在2009年斯诺克英国锦标赛中,奥沙利文2:6落后狂扳6局追平,却最终憾败后,许多网友都纷纷发帖大喊“杯具”,奥沙利文是“杯具”,看的球迷是“杯具”,“杯具”一片……据说,“杯具”来自张爱玲的“人生是一袭华美的袍,上面爬满了虱子”,“好事者”将其改成“人生是一张茶几,上面摆满了杯具”。更有人发出感叹:“生活是自己的杯具(悲剧)、别人眼里的洗具(喜剧)。”
四是数字、字母和文字的综合运用,如B4就表示“before”。
(二)缩写。有三种情形:
一是用汉语拼音的声母代替文字。如GG(哥哥)、JJ(姐姐)、DD(弟弟)、BB(宝贝)BT(变态)、TMD(他妈的)。
二是用英文单词的首个字母。首段提到的PK就是Player Killing的缩写,指玩家与玩家间的较量,以一方生命(游戏中)的终结为直接目的所进行的对抗。它有两个“渊源”:一个是指网络游戏中的玩家之间彼此对打,源于英文Player Killing的缩写;另一个“渊源”是指足球里的罚点球,也就是penalty kick的缩写,引意为一对一单挑,只有一个人能赢。这类缩写还有BF(boy friend,男朋友)、GF(girl friend,女朋友)、BBS(Bulletin Board System,电子公告板系统)、BTW(By the way,顺便)、Hand(Have a nice day,祝好)、I服了U(我服了你)等。
三是汉语缩写。如“酱紫”(或耩子、糨子、绛紫)代表“这样子”,“回”是“回复”的简省,“版主”(或版主)是“版面主持人”的省事说法。
(三)比喻。
首段提及的“草根”直译自英文的grass roots。有两层含义:一是指同政府或决策者相对的势力;一是指同主流、精英文化或精英阶层相对应的弱势阶层。陆谷孙主编的《英汉大辞典》把grass-roots单列为一个词条,释义是:①群众的,基层的;②乡村地区的;③基础的;根本的。“草根”就是“平民、大众“的意思,这个意思基于“草根”的两个特点:一是顽强,代表一种“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的生命力;二是广泛,遍布每一个角落。但实际应用中的“草根”的含义远比以上的解释来得丰富:19世纪的美国正浸于掏金狂潮,当时盛传,山脉土壤表层草根生长茂盛的地方,下面就蕴藏着黄金。后来“草根”一说引入社会学领域,被赋予了“基层民众”的内涵。近来文化研究,学人多有引用“草根”一说者。野草因其平凡而具有顽强的生命力;野草是阳光、水和土壤共同创造的生命;野草看似散漫无羁,但却生生息息,绵绵不绝;野草永远不会长成参天大树,但野草却因植根于大地而获得永生。“草根”被赋予民众精神,相应地,“草根文化”就是相对于“御用文化、殿堂文化”而言了,是指那些生于民间、长于民间、没有经过主流意识的疏导和规范,没有经过文化精英的加工改造,充满着乡土气息,涵蕴着丰富的生活共识。
这种比喻造词还有:“蜗居”比喻狭小的住所;“286”就是比喻人反应慢,像最初的286电脑一样等。
(四)借代。如常说的“美眉”就是用部分代整体,指漂亮的女孩子,与中国古代称美女为“蛾眉”、“黛眉”有异曲同工之妙。
需要强调的是,以上的网络用语有不少是为了键盘输入的便捷而被创造出来;有的来自新闻事件或故事;有的是本土出产,有的是外埠舶来品,有的是“混血儿”……创造使用者多为年轻网民或资深网民,他们熟悉汉语拼音,有一定的外语基础,接受新事物又快,或为活跃气氛,或为节省时间,或为幽默搞笑而乐此不疲地创造、使用和传播。
“热词”折射出市井文化的智慧和生活新变化,却也面临“危害”正统语言纯净度的指摘,究竟怎样对待呢?应当承认,不少网语新鲜活泼、生动形象;同时要看到,它也有明显的不足和负面效应,如总体上显得无序、有些词表意不明、适用范围狭窄、滥用错别字等。就像前文所提的“IC”,到底表示“电话卡”还是“I see(我明白了)”?“BB”究竟是“宝贝(baby)”还是“拜拜(bye—bye)”?“青筋”表示“请进”、“摔个”即“帅哥”、“东东”即“东西”……如果抛开网络环境、不联系聊天的上下文,有时候就会让人一头雾水,简直匪夷所思;“我是一名‘宅男’,这样的生活方式很‘槑’……”这段文字不知对70后、60后乃至50后的人来说是否“天书”?
笔者相信,语言文字需要增添活跃因素,并且有自我调节的机制。有用的会被吸收,没用的会自我淘汰。网语基于网络交际的特殊语境,不应该不分场合随意乱用,要深思慎取。一言以蔽之,有表现力、有品位、利于交际的可以使用,粗制滥造、格调低下的应该摒弃。
肖科,湖北省首批省级骨干教师,现居湖北武汉。本文编校:晓苏
而对于下段文字中带引号和加数字序号的字词,恐怕要加必要的注解您才会理解:
我是一名“宅男”[1],这样的生活方式很“槑”[2],我的样子长得有点“囧”[3],偶尔出来“打酱油”[4],没事练练“叉腰肌”[5],平时只用“山寨”[6]货,你是不是被我“霹雳”[7]到了呢,是不是感觉我有点“雷人”[8]?不过,除了“范跑跑”[9]、“周老虎”[10]和“猪坚强”[11]之外,我就是最潮的人……
[1]“宅男”最早出自“御宅男”一词,来自上世纪80年代的日本,专指那些热衷于动画、漫画或电子游戏以至于足不出户的人。他们痴迷于某事物,足不出户,厌恶上班或上学,多为80后。[2]“槑”出自《康熙字典》,是“梅”的异体字,两个呆字并立,形容“比呆更呆”。[3]“囧”的较早出处是韩愈诗:“虫鸣室幽幽,月吐窗囧囧”,本义“光、亮”;因貌似一张表情郁闷的脸而被赋予“无奈”之意。[4]“打酱油”一词是从“艳照门”的电视采访中引入网络的。当时广州某电视台采访一位市民对香港“艳照门”事件的看法,他说:我出来打酱油的。此后,“打酱油”成为一种幽默的托辞,表面上无可奉告,其实流露出对现实的无奈,正是:“事不关己不开口,专心一意打酱油。”[5]“叉腰肌”是在女足奥运赛后总结会上,中国足协副主席谢亚龙大批女足队员没有斗志,说其身体肌群中最需要训练的是“叉腰肌”,但姑娘们一头雾水,不知道他所说的这个肌肉部位在哪里。由于男女国足均成绩平平,因此“叉腰肌”成了球迷戏谑国足、表达不满的一个载体。[6]“山寨”最初指筑有栅栏等防守工事的山庄。旧时绿林好汉(如梁山泊108将)往往占据山中营寨,逃避政府管理或者对抗政府。现常称小规模或不正规的厂家为“山寨厂”,称其产品为“山寨货”,几乎成为“盗版、克隆、仿制”的代名词。关于[7]“霹雳”和[8]“雷人”二词,你可以想象一下突然遭遇雷电的感觉,是“惊吓或被震撼”的意思,据说前者来自琼瑶编剧的《情深深雨蒙蒙》,剧中女演员听到自己的好友被抛弃了,震惊地脱口而出:“怎么会有这么霹雳的消息嘛!”[9]“范跑跑”真名范美忠,四川隆昌人,“5·12”汶川地震发生时,他丢下学生,一个人跑出了教室。随后在网发帖细致地描述了自己的心路历程,其言行在社会上引起极大争议,网民们称其为“范跑跑”,成了“不顾道义、迅速闪人,但又要装得很无辜”的代名词。[10]“周老虎”自然指的是陕西省镇坪县农民周正龙,他与陕西林业厅、县镇相关公务人员蓄意制造假华南虎照片事件,欺世盗名。[11]“猪坚强”是指四川大地震时,成都村民万兴明家的大肥猪被埋废墟下36天后奇迹生还。建川博物馆馆长樊建川用3008元买下来这头猪,并取小名“36娃儿”,大名“猪坚强”。后来证实,猪阁楼上堆放的木炭撒落一地,该猪在饥饿时吃了不少木炭,受困期间,它依靠消耗自身的能量维持生命;而震后几场及时雨,又使它没被渴死。“猪坚强”因此有一个积极的意义:在挫折面前积极开展自救,等待命运的转机。
我们都有这样的感受:好不容易弄清“粉丝”是“崇拜者”的意思,又有个性化的“玉米”(专门适用于超女李宇春的崇拜者)的诞生;好不容易弄明白“房奴”,“蜗居”、“裸婚”接踵而至,让人应接不暇……的确,快速增长的网络语言越来越频繁地进入大众视野,仅2001年6月出版发行的《中国网络语言词典》就收录了1300多词条。关于网络语言的内涵,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包含三类:一是网络专业术语(如宽带、病毒、浏览器、调制解调器等);二是与网络相关的特别用语(如网民、网吧、虚拟空间、信息高速公路等);三是网络聊天、论坛、博客等语境中的交际用语(如大虾、菜鸟、斑竹、美眉、886、7456、房奴、蜗居等)。狭义的理解仅指第三类。本文主要针对后两种情形。
基于网络这种特殊载体,网络用语有自己的特征,如用语简省、表意多元、依赖语境等。笔者发现,其创词途径大致有二:旧词新用和新创词语。其常用造词手法有:谐音、缩写、比喻和借代等。
(一)谐音。主要有四种情形:
一是数字谐音代替汉字。如886表示“拜拜了”,7456表示“气死我了”,9494表示“就是就是”,3166表示“沙扬娜拉”(日语“再见”之意),8137就是“不要生气”;
二是英文字母、单词谐音代替词语。上文提到的“粉丝”即此。它本来是一种食物,往往又叫做粉条或冬粉,是以米、红薯、绿豆等制成,类似细面条状,干燥后贩卖,食用前最好先泡水让它柔软;粉丝的直径一般在0.5毫米左右,这也是它有“丝”之名的由来。但是现今的“粉丝”是英文单词fans(英文fan的复数形式)的谐音,这个单词的原义是“热心的追随者”,指某事物或人的爱好者、狂热者。
三是汉字之间的谐音。估计谁也不会想到,原指盛水器皿的“杯具”,竟能在网络之中代替“悲剧”一词,成为时尚的网络流行语。如:在2009年斯诺克英国锦标赛中,奥沙利文2:6落后狂扳6局追平,却最终憾败后,许多网友都纷纷发帖大喊“杯具”,奥沙利文是“杯具”,看的球迷是“杯具”,“杯具”一片……据说,“杯具”来自张爱玲的“人生是一袭华美的袍,上面爬满了虱子”,“好事者”将其改成“人生是一张茶几,上面摆满了杯具”。更有人发出感叹:“生活是自己的杯具(悲剧)、别人眼里的洗具(喜剧)。”
四是数字、字母和文字的综合运用,如B4就表示“before”。
(二)缩写。有三种情形:
一是用汉语拼音的声母代替文字。如GG(哥哥)、JJ(姐姐)、DD(弟弟)、BB(宝贝)BT(变态)、TMD(他妈的)。
二是用英文单词的首个字母。首段提到的PK就是Player Killing的缩写,指玩家与玩家间的较量,以一方生命(游戏中)的终结为直接目的所进行的对抗。它有两个“渊源”:一个是指网络游戏中的玩家之间彼此对打,源于英文Player Killing的缩写;另一个“渊源”是指足球里的罚点球,也就是penalty kick的缩写,引意为一对一单挑,只有一个人能赢。这类缩写还有BF(boy friend,男朋友)、GF(girl friend,女朋友)、BBS(Bulletin Board System,电子公告板系统)、BTW(By the way,顺便)、Hand(Have a nice day,祝好)、I服了U(我服了你)等。
三是汉语缩写。如“酱紫”(或耩子、糨子、绛紫)代表“这样子”,“回”是“回复”的简省,“版主”(或版主)是“版面主持人”的省事说法。
(三)比喻。
首段提及的“草根”直译自英文的grass roots。有两层含义:一是指同政府或决策者相对的势力;一是指同主流、精英文化或精英阶层相对应的弱势阶层。陆谷孙主编的《英汉大辞典》把grass-roots单列为一个词条,释义是:①群众的,基层的;②乡村地区的;③基础的;根本的。“草根”就是“平民、大众“的意思,这个意思基于“草根”的两个特点:一是顽强,代表一种“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的生命力;二是广泛,遍布每一个角落。但实际应用中的“草根”的含义远比以上的解释来得丰富:19世纪的美国正浸于掏金狂潮,当时盛传,山脉土壤表层草根生长茂盛的地方,下面就蕴藏着黄金。后来“草根”一说引入社会学领域,被赋予了“基层民众”的内涵。近来文化研究,学人多有引用“草根”一说者。野草因其平凡而具有顽强的生命力;野草是阳光、水和土壤共同创造的生命;野草看似散漫无羁,但却生生息息,绵绵不绝;野草永远不会长成参天大树,但野草却因植根于大地而获得永生。“草根”被赋予民众精神,相应地,“草根文化”就是相对于“御用文化、殿堂文化”而言了,是指那些生于民间、长于民间、没有经过主流意识的疏导和规范,没有经过文化精英的加工改造,充满着乡土气息,涵蕴着丰富的生活共识。
这种比喻造词还有:“蜗居”比喻狭小的住所;“286”就是比喻人反应慢,像最初的286电脑一样等。
(四)借代。如常说的“美眉”就是用部分代整体,指漂亮的女孩子,与中国古代称美女为“蛾眉”、“黛眉”有异曲同工之妙。
需要强调的是,以上的网络用语有不少是为了键盘输入的便捷而被创造出来;有的来自新闻事件或故事;有的是本土出产,有的是外埠舶来品,有的是“混血儿”……创造使用者多为年轻网民或资深网民,他们熟悉汉语拼音,有一定的外语基础,接受新事物又快,或为活跃气氛,或为节省时间,或为幽默搞笑而乐此不疲地创造、使用和传播。
“热词”折射出市井文化的智慧和生活新变化,却也面临“危害”正统语言纯净度的指摘,究竟怎样对待呢?应当承认,不少网语新鲜活泼、生动形象;同时要看到,它也有明显的不足和负面效应,如总体上显得无序、有些词表意不明、适用范围狭窄、滥用错别字等。就像前文所提的“IC”,到底表示“电话卡”还是“I see(我明白了)”?“BB”究竟是“宝贝(baby)”还是“拜拜(bye—bye)”?“青筋”表示“请进”、“摔个”即“帅哥”、“东东”即“东西”……如果抛开网络环境、不联系聊天的上下文,有时候就会让人一头雾水,简直匪夷所思;“我是一名‘宅男’,这样的生活方式很‘槑’……”这段文字不知对70后、60后乃至50后的人来说是否“天书”?
笔者相信,语言文字需要增添活跃因素,并且有自我调节的机制。有用的会被吸收,没用的会自我淘汰。网语基于网络交际的特殊语境,不应该不分场合随意乱用,要深思慎取。一言以蔽之,有表现力、有品位、利于交际的可以使用,粗制滥造、格调低下的应该摒弃。
肖科,湖北省首批省级骨干教师,现居湖北武汉。本文编校:晓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