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重庆市大足区棠香街道农业服务中心,402360)
摘 要 根据近年来在重庆市大足区棠香街道对玉米纹枯病发生为害情况的调查分析,玉米抽雄前后为纹枯病发病始期盛,乳熟期为发病高峰期,灌浆期后病情趋于稳定;其发生为害程度的主要影响因素除与菌核残留量、播期、种植密度、耕作制度等有关外,品种、施肥、气候条件、田间管理等因素对其影响也较大。根据试验结果和生产实践分析,提出玉米纹枯病的防治要点:(1)把握防治的关键时期和重点地块,即要以玉米抽雄期前后为关键时期,以病株率20%~30%的达标田块为重点,做到早防早治;(2)以玉米抽雄期前后剐除玉米基部病叶和药液涂秆保护的综合措施防治效果较好。
关键词 玉米纹枯病;发生规律;影响因素;防治措施;重庆市大足区
中图分类号:S435.131.4 文献标志码:B DOI:10.19415/j.cnki.1673-890x.2017.7.003
知网出版网址:http://kns.cnki.net/kcms/detail/50.1186.s.20170320.2307.003.html 网络出版时间:2017-3-20 23:07:00
棠香街道位于北纬29°42′、东经105°45′,境内属浅丘低山区,处于重庆市大足区中部地区。地理属丘陵带坝,平均海拔377 m,东面是夹在南北二山深丘的大足坝,中部地势较为平坦,北、西、南三面为纵丘环抱。辖7个村、5个居委会,全街道常年玉米种植面积300 hm2左右。近年来,当地玉米纹枯病发生发展蔓延较快,有随着玉米施肥量和种植密度提高日趋严重之势,一般病田病株率10%~50%,重病地块高达80%以上,导致减产5%~40%。玉米纹枯病近年已上升为玉米生产上发生较普遍且为害较严重的第一大病害,严重制约玉米产量和品质的提高。为掌握该病害在当地的发生规律及其主要影响因素,以期给探索适合当地的科学有效的防控措施提供科学依据,笔者近年来调查了玉米纹枯病的发生为害情况,并对其防控措施进行了初步研究。
1 为害症状及病原菌
玉米纹枯病群众俗称“烂脚秆病”,主要为害基部叶鞘、叶片、茎杆及果穗,基部叶鞘感病后,先在叶鞘基部产生淡褐色水渍状小斑,中央灰白色,边缘褐色,然后形成云纹状灰白色大斑,致使叶鞘腐败,叶片枯死,并逐渐沿茎秆向上扩展,重者病菌蔓延至果穗而形成“霉苞”,造成籽粒不饱满或果穗腐烂。据相关研究,玉米纹枯病是一种土传真菌性病害,初侵染源主要是源于散落于玉米田土表或浅土层的菌核,以丝核菌属的病原菌为主[1]。
2 发病影响因素
据相关资料介绍和研究结果,玉米纹枯病的发生轻重主要受菌核残留量、品种、播种期、栽培方式、种植密度、施肥水平、气象条件、地势等多方面因子的影响[2-3]。笔者近年在棠香街道冉家店村对玉米纹枯病进行了病情监测和普查,结果发现,在当地玉米纹枯病年度间发生轻重的影响因素中,比较突出的有品种、种植密度、施肥及田间管理习惯、气象条件等4个。
2.1 品种
玉米各品种之间对纹枯病的抗性存在很大的差异。随着近年种子市场的不断放开,销售玉米的品种数量也在增加,尤其是市场对需肥量大的大穗型玉米品种推广力度较大,其种植面积的比例也不断增加,同时,一些抗性较差的感病品种也进入市场,这加重了玉米纹枯病的大面积发生为害。
2.2 种植密度
近年市场销售和推广的玉米品种中,以大穗型和半紧凑型的品种居多。核心示范区种植密度达3500株左右,密度过大,由于田间温度增加,一方面有利于纹枯病菌分生孢子的繁殖和侵入,另一方面植株生长势减弱,加重病情的发生。反之,稀播田间荫蔽度相对较低,总体通风透光好,纹枯病发生较轻。
2.3 施肥及田间管理习惯
笔者于2012年对施肥水平不同的地块进行玉米纹枯病发生情况对比调查表明,施肥水平高的玉米纹枯病平均病株率为47.1%,较施肥水平低的地块高21.2个百分点,由此说明,施肥水平高的田块较施肥水平低的田块发病重。农民在种植玉米的过程中,受玉米新品种特性、经济和技术等方面的原因影响,历来有重施、偏施氮肥的习惯,特别是在玉米高产创建活动中,氮肥和其他肥料的施用量较以前明显增加。在施肥水平較高的条件下,玉米植株生长旺盛,荫蔽程度较高,湿度大,有利于发病。加之由于近年来玉米复种连作,多数农民对玉米收获后的秸秆直接采取还田措施,残留的带菌秸秆为来年玉米纹枯病的发生为害提供了充足的菌源物。
2.4 气象条件
玉米纹枯病属高温高湿型病害,当日平均温度达24℃,田间湿度大时,开始零星发病;在气温28~32℃,空气相对湿度90%以上时,最有利于纹枯病的蔓延为害;高温少雨低湿的不良气候,不利于玉米纹枯病病害的发生。因此玉米籽粒形成期至灌浆期,若遇雨日多、雨量大、光照不足的天气,病情发展快且严重。如大流行的2009年,玉米纹枯病发生期的5—7月降雨量和降雨日天气偏多,特别是5月中旬降雨量是常年平均值的2.5倍,光照只有常年的35.7%,5月总降雨量为常年平均值的1.36倍,光照时间为常年平均值的0.46倍,田间湿度增大,光照不足,6月中旬和7月上中旬相对湿度均达80%以上,为玉米纹枯病菌滋生繁殖和扩展蔓延创造了极为有利的气象条件;当年玉米纹枯病发生时间较早,发生为害程度重于历年,特别是一些常发病区以及平坝区施肥水平较高的偏沙土壤,受害损失尤重,据收获期普查,平均病株率、病情指数分别达39.8%、22.4,居历年之最。
3 田间消长规律观察
3.1 观察方法
采用定点系统调查方法进行发生消长规律研究,2015年4—8月,定点系统调查在棠香街道惜字阁村5社进行。据当地地势、土质,玉米生育期、栽培密度、管理水平等情况,选择相近的地块3块,调查品种均为 长玉18号、豪单168,每块地取5点,每点定20株,从玉米移栽10 d后开始,每隔7 d查1次,分别调查记载玉米纹枯病的发病株率和病情指数,至玉米收获期结束。 3.2 观察结果
根据发生消长的定点系统调查结果,作出如图1的发生消长曲线。分析认为,玉米纹枯病一般在玉米6叶期(5月中旬)左右开始发病,抽穗期开始扩展蔓延,吐丝期发展速度加快,灌浆期至成熟期病情发展最快,是为害关键时期,生长后期植株病菌不易侵入,病情趋于稳定。这与邓远录等[3]的研究结论基本一致,即玉米纹枯病在田间的发生消长有随着玉米生育进程的推进而呈现“S”型曲线变化的现象。以玉米生育进程出现的抽雄、花丝萎蔫、果穗苞叶开始变黄作为标志,可把玉米纹枯病的季节消长全程划分为初发(抽雄前)、水平盛发(抽雄至花丝萎蔫)、垂直盛发(花丝萎蔫至果穗苞叶始黄)、稳定(灌浆末期)等4个时期,这对于探索和掌握田间玉米纹枯病的年内各时期的发生消长动态,科学开展病害的预测和及时指导大田防治工作,都具有着重要的意义和应用推广价值。
4 田间防治比较试验
4.1 试验处理方法
2015年6—8月,在大足区棠香街道冉家店3社毛天春家的(2×667) m2净作玉米地进行纹枯病防治试验。玉米品种为长玉18号,试验地肥力中等,砂壤土。试验设剐叶、“剐叶+涂秆”、涂秆和对照(CK,既不剐叶也不涂秆)4个处理。试验时期为玉米抽雄期(6月10日),涂秆的药剂为20%井冈霉素400倍液,剐叶以完全剐除玉米植株基部叶片为准。各处理面积133 m2,各处理间预留玉米行相隔开。于药后15 d、25 d和50 d分别调查各处理病情程度,计算防治效果。
4.2 试验结果分析
不同处理对玉米纹枯病的防治效果列于表1。从表中可见,以“剐叶+涂秆”的防效最好,持效期较长,药后50 d防效仍达84.6%;其次为涂秆处理,药后50 d防效可达76.9%;仅采取剐叶的农业措施在处理后15 d效果较明显,随后效果下降,在处理后50 d防效为56.2%,此法虽防效持久性略差,但简便易行,费省效宏,建议在纹枯病不严重的地区、劳动力不足的情况下采用。纹枯病发病较重的地区,建议生产上采用“剐叶+涂秆”综合处理措施。
5 小结与讨论
玉米纹枯病是玉米生产上的主要病害之一,生产中不少农户认为此病害较难防治。根据笔者对玉米纹枯病发生消长规律的观察及防控措施的试验结果,结合多年生产实践分析,总结玉米纹枯病防治的要点为:(1)把握防治的关键时期和重点地块,即要以玉米抽雄期前后为关键时期,以病株率20%~30%的达标田块为重点,做到早防早治;如果防治时期延后,则病害扩散蔓延快,防效差,受害加重。(2)防治措施上,以玉米抽雄期前后剮除玉米基部病叶和药液涂秆保护的综合措施效果较好。
此外,为节省劳动力,生产上还可采取每667 m2选用43%戊唑醇(好力克)悬浮剂15 mL或40%菌核净100 g或25%三唑酮可湿性粉剂50 g,对水50~60 kg(药液中加入好湿等有机硅助剂),喷发病部位,重点喷茎秆中下部,间隔7~10 d再喷1次,可有效控制纹枯病发生。(致谢:四川省达州市达川区植保植检站曾伟老师指导了本文的数据分析!)
参考文献:
[1] 中国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中国农作物病虫害(上册)[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1995.
[2] 唐海涛,荣延昭,杨俊品.玉米纹枯病研究进展[J].玉米科学,2004,12(1):93-99.
[3] 邓远录,曾伟,邓霞,等.达州玉米纹枯病预测法的研究[J].西南农业学报,2011,24(S):85-86.
(责任编辑:丁志祥)
摘 要 根据近年来在重庆市大足区棠香街道对玉米纹枯病发生为害情况的调查分析,玉米抽雄前后为纹枯病发病始期盛,乳熟期为发病高峰期,灌浆期后病情趋于稳定;其发生为害程度的主要影响因素除与菌核残留量、播期、种植密度、耕作制度等有关外,品种、施肥、气候条件、田间管理等因素对其影响也较大。根据试验结果和生产实践分析,提出玉米纹枯病的防治要点:(1)把握防治的关键时期和重点地块,即要以玉米抽雄期前后为关键时期,以病株率20%~30%的达标田块为重点,做到早防早治;(2)以玉米抽雄期前后剐除玉米基部病叶和药液涂秆保护的综合措施防治效果较好。
关键词 玉米纹枯病;发生规律;影响因素;防治措施;重庆市大足区
中图分类号:S435.131.4 文献标志码:B DOI:10.19415/j.cnki.1673-890x.2017.7.003
知网出版网址:http://kns.cnki.net/kcms/detail/50.1186.s.20170320.2307.003.html 网络出版时间:2017-3-20 23:07:00
棠香街道位于北纬29°42′、东经105°45′,境内属浅丘低山区,处于重庆市大足区中部地区。地理属丘陵带坝,平均海拔377 m,东面是夹在南北二山深丘的大足坝,中部地势较为平坦,北、西、南三面为纵丘环抱。辖7个村、5个居委会,全街道常年玉米种植面积300 hm2左右。近年来,当地玉米纹枯病发生发展蔓延较快,有随着玉米施肥量和种植密度提高日趋严重之势,一般病田病株率10%~50%,重病地块高达80%以上,导致减产5%~40%。玉米纹枯病近年已上升为玉米生产上发生较普遍且为害较严重的第一大病害,严重制约玉米产量和品质的提高。为掌握该病害在当地的发生规律及其主要影响因素,以期给探索适合当地的科学有效的防控措施提供科学依据,笔者近年来调查了玉米纹枯病的发生为害情况,并对其防控措施进行了初步研究。
1 为害症状及病原菌
玉米纹枯病群众俗称“烂脚秆病”,主要为害基部叶鞘、叶片、茎杆及果穗,基部叶鞘感病后,先在叶鞘基部产生淡褐色水渍状小斑,中央灰白色,边缘褐色,然后形成云纹状灰白色大斑,致使叶鞘腐败,叶片枯死,并逐渐沿茎秆向上扩展,重者病菌蔓延至果穗而形成“霉苞”,造成籽粒不饱满或果穗腐烂。据相关研究,玉米纹枯病是一种土传真菌性病害,初侵染源主要是源于散落于玉米田土表或浅土层的菌核,以丝核菌属的病原菌为主[1]。
2 发病影响因素
据相关资料介绍和研究结果,玉米纹枯病的发生轻重主要受菌核残留量、品种、播种期、栽培方式、种植密度、施肥水平、气象条件、地势等多方面因子的影响[2-3]。笔者近年在棠香街道冉家店村对玉米纹枯病进行了病情监测和普查,结果发现,在当地玉米纹枯病年度间发生轻重的影响因素中,比较突出的有品种、种植密度、施肥及田间管理习惯、气象条件等4个。
2.1 品种
玉米各品种之间对纹枯病的抗性存在很大的差异。随着近年种子市场的不断放开,销售玉米的品种数量也在增加,尤其是市场对需肥量大的大穗型玉米品种推广力度较大,其种植面积的比例也不断增加,同时,一些抗性较差的感病品种也进入市场,这加重了玉米纹枯病的大面积发生为害。
2.2 种植密度
近年市场销售和推广的玉米品种中,以大穗型和半紧凑型的品种居多。核心示范区种植密度达3500株左右,密度过大,由于田间温度增加,一方面有利于纹枯病菌分生孢子的繁殖和侵入,另一方面植株生长势减弱,加重病情的发生。反之,稀播田间荫蔽度相对较低,总体通风透光好,纹枯病发生较轻。
2.3 施肥及田间管理习惯
笔者于2012年对施肥水平不同的地块进行玉米纹枯病发生情况对比调查表明,施肥水平高的玉米纹枯病平均病株率为47.1%,较施肥水平低的地块高21.2个百分点,由此说明,施肥水平高的田块较施肥水平低的田块发病重。农民在种植玉米的过程中,受玉米新品种特性、经济和技术等方面的原因影响,历来有重施、偏施氮肥的习惯,特别是在玉米高产创建活动中,氮肥和其他肥料的施用量较以前明显增加。在施肥水平較高的条件下,玉米植株生长旺盛,荫蔽程度较高,湿度大,有利于发病。加之由于近年来玉米复种连作,多数农民对玉米收获后的秸秆直接采取还田措施,残留的带菌秸秆为来年玉米纹枯病的发生为害提供了充足的菌源物。
2.4 气象条件
玉米纹枯病属高温高湿型病害,当日平均温度达24℃,田间湿度大时,开始零星发病;在气温28~32℃,空气相对湿度90%以上时,最有利于纹枯病的蔓延为害;高温少雨低湿的不良气候,不利于玉米纹枯病病害的发生。因此玉米籽粒形成期至灌浆期,若遇雨日多、雨量大、光照不足的天气,病情发展快且严重。如大流行的2009年,玉米纹枯病发生期的5—7月降雨量和降雨日天气偏多,特别是5月中旬降雨量是常年平均值的2.5倍,光照只有常年的35.7%,5月总降雨量为常年平均值的1.36倍,光照时间为常年平均值的0.46倍,田间湿度增大,光照不足,6月中旬和7月上中旬相对湿度均达80%以上,为玉米纹枯病菌滋生繁殖和扩展蔓延创造了极为有利的气象条件;当年玉米纹枯病发生时间较早,发生为害程度重于历年,特别是一些常发病区以及平坝区施肥水平较高的偏沙土壤,受害损失尤重,据收获期普查,平均病株率、病情指数分别达39.8%、22.4,居历年之最。
3 田间消长规律观察
3.1 观察方法
采用定点系统调查方法进行发生消长规律研究,2015年4—8月,定点系统调查在棠香街道惜字阁村5社进行。据当地地势、土质,玉米生育期、栽培密度、管理水平等情况,选择相近的地块3块,调查品种均为 长玉18号、豪单168,每块地取5点,每点定20株,从玉米移栽10 d后开始,每隔7 d查1次,分别调查记载玉米纹枯病的发病株率和病情指数,至玉米收获期结束。 3.2 观察结果
根据发生消长的定点系统调查结果,作出如图1的发生消长曲线。分析认为,玉米纹枯病一般在玉米6叶期(5月中旬)左右开始发病,抽穗期开始扩展蔓延,吐丝期发展速度加快,灌浆期至成熟期病情发展最快,是为害关键时期,生长后期植株病菌不易侵入,病情趋于稳定。这与邓远录等[3]的研究结论基本一致,即玉米纹枯病在田间的发生消长有随着玉米生育进程的推进而呈现“S”型曲线变化的现象。以玉米生育进程出现的抽雄、花丝萎蔫、果穗苞叶开始变黄作为标志,可把玉米纹枯病的季节消长全程划分为初发(抽雄前)、水平盛发(抽雄至花丝萎蔫)、垂直盛发(花丝萎蔫至果穗苞叶始黄)、稳定(灌浆末期)等4个时期,这对于探索和掌握田间玉米纹枯病的年内各时期的发生消长动态,科学开展病害的预测和及时指导大田防治工作,都具有着重要的意义和应用推广价值。
4 田间防治比较试验
4.1 试验处理方法
2015年6—8月,在大足区棠香街道冉家店3社毛天春家的(2×667) m2净作玉米地进行纹枯病防治试验。玉米品种为长玉18号,试验地肥力中等,砂壤土。试验设剐叶、“剐叶+涂秆”、涂秆和对照(CK,既不剐叶也不涂秆)4个处理。试验时期为玉米抽雄期(6月10日),涂秆的药剂为20%井冈霉素400倍液,剐叶以完全剐除玉米植株基部叶片为准。各处理面积133 m2,各处理间预留玉米行相隔开。于药后15 d、25 d和50 d分别调查各处理病情程度,计算防治效果。
4.2 试验结果分析
不同处理对玉米纹枯病的防治效果列于表1。从表中可见,以“剐叶+涂秆”的防效最好,持效期较长,药后50 d防效仍达84.6%;其次为涂秆处理,药后50 d防效可达76.9%;仅采取剐叶的农业措施在处理后15 d效果较明显,随后效果下降,在处理后50 d防效为56.2%,此法虽防效持久性略差,但简便易行,费省效宏,建议在纹枯病不严重的地区、劳动力不足的情况下采用。纹枯病发病较重的地区,建议生产上采用“剐叶+涂秆”综合处理措施。
5 小结与讨论
玉米纹枯病是玉米生产上的主要病害之一,生产中不少农户认为此病害较难防治。根据笔者对玉米纹枯病发生消长规律的观察及防控措施的试验结果,结合多年生产实践分析,总结玉米纹枯病防治的要点为:(1)把握防治的关键时期和重点地块,即要以玉米抽雄期前后为关键时期,以病株率20%~30%的达标田块为重点,做到早防早治;如果防治时期延后,则病害扩散蔓延快,防效差,受害加重。(2)防治措施上,以玉米抽雄期前后剮除玉米基部病叶和药液涂秆保护的综合措施效果较好。
此外,为节省劳动力,生产上还可采取每667 m2选用43%戊唑醇(好力克)悬浮剂15 mL或40%菌核净100 g或25%三唑酮可湿性粉剂50 g,对水50~60 kg(药液中加入好湿等有机硅助剂),喷发病部位,重点喷茎秆中下部,间隔7~10 d再喷1次,可有效控制纹枯病发生。(致谢:四川省达州市达川区植保植检站曾伟老师指导了本文的数据分析!)
参考文献:
[1] 中国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中国农作物病虫害(上册)[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1995.
[2] 唐海涛,荣延昭,杨俊品.玉米纹枯病研究进展[J].玉米科学,2004,12(1):93-99.
[3] 邓远录,曾伟,邓霞,等.达州玉米纹枯病预测法的研究[J].西南农业学报,2011,24(S):85-86.
(责任编辑:丁志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