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目的:分析辛味药在方剂中的配伍应用规律。方法:搜集相关资料,在全面和细致分析的基础上,总结辛味药在方剂中所表现出的配伍应用规律。结果:辛味药在以下六大方面具有良好疗效,分别是辛行、辛散、辛润、辛化、辛通、辛升;辛味药在配伍方面具有明显的“动”的特性,既能达到祛邪、扶正的目的,又能收到调整脏器失调的效果。结论:对于方剂,辛味药属于不可获取的组成部分,在很多方法发挥着十分积极的作用,有必要予以进一步研究,发掘其潜力,从而更好地应用和服务于临床。
【关键词】辛味药;方剂;配伍;应用;分析
【中图分类号】R-1【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1-8801(2014)08-0333-02
辛是五味之一,涉及多种配伍方法,如辛甘化阳、辛散酸收以及辛行淡渗等[1],由此可见,辛味药在方剂配伍中具有较为广泛的应用性。有鉴于此,本文基于辛味药在方剂中的配伍应用进行分析,以期更好地应用和服务于临床。现将详情报道如下。
1 研究资料
研究资料:《方剂学》(2003版)。
2 研究方法
本文对《方剂学》教材(2003版)中列出的辛味药方剂进行收集,同时参考历代方论以及当前研究成果,对其中辛味药的配伍规律及具体应用进行深入研究和总结。
3 结果
3.1辛味药在方剂中的配伍规律
基于辛味药在方剂中所具有的作用予以分类,进而总结出其在方剂中的配伍规律:1)祛邪,包括解表剂、清热剂以及祛暑剂等;2)扶正,包括补益剂、安神剂以及固涩剂等;3)调和脏腑,包括调和肝脾剂、平熄内风剂以及理气剂等。由辛味药的上述作用可知,辛味药具有明显的“动”的特性,以补益剂为例,能够将精微、有益物质散布患者全身,使患者的周身通道得到一定程度的补益,预防和消除阻滞,从而为补益药物提供更为理想的药效发挥环境。该“动”的特性也正好印证了哲学对事物所提出的认识规律,即任何事物均处于不停的运动以及变化之中。患者和疾病抗争的过程同样表现出这一客观规律。辛味药以其“动”的特性在祛邪、扶正以及脏腑调节方面表现出了较为理想的治疗效果。
辛味药的味数在《方剂学》中的统计(取前5):1)祛湿剂43(43/66=65.2%);2)理气剂35(35/58=60.3%);3)解表剂40(40/70=57.1%);4)涌吐剂4(4/7=57.1%);5)温里剂18(18/33=54.5%)
辛味药的频数在《方剂学》中的统计(取前5):1)理气剂72(72/112=64.3%);2)解表剂161(161/269=59.9%);3)开窍剂50(50/92=54.3%);4)祛痰剂74(74/139=53.2%);5)温里剂58(58/114=50.9%)。
3.2辛味药在方剂中的应用总结
3.2.1辛散
辛味药所具有的发散功效主要集中体现在解表剂以及温里剂这两大方面,具体作用主要包括发散表邪、温散里寒以及透散里热等,具体方剂主要包括麻黄汤、泻心汤以及十枣汤等[2]。
3.2.2辛行
辛味药所具有的行气和行血功效主要集中体现在理血剂以及理气剂这两大方面,具体作用主要包括行气、行血以及行阳等,具体方剂主要包括越鞠丸、半夏泻心汤以及失笑散等。
3.2.3辛润
辛味药能够经由发汗途径将风邪和燥邪排出体外,另外,发汗本身便能够实现对干燥腠理的有效滋润。对于阴津亏虚而导致的内燥患者,使用辛味药能够发挥其滋阴药力,进而通过一种间接的方式来发挥滋润功效,另外,在滋补过程中不会出现阻滞问题。具体方剂主要包括杏苏散以及麦门冬汤等[3]。
3.2.4辛化
辛味药所具有的化湿邪和化痰饮功效主要集中体现在祛湿剂以及祛痰剂这两大方面,具体作用主要包括化湿邪、化痰饮以及化瘀血等,具体方剂主要包括平胃散、温胆汤以及血腑逐瘀汤等。
3.2.5辛通
以通经络为例。所谓通经络指的是,对由风寒湿邪导致的经络闭阻等进行有效疏导。具有通经络功效的辛味药(如祛风湿药等)含有的行气活血药等均能够发挥这一类功效。具体方剂主要包括白虎加桂枝汤以及大秦秦艽汤等。
3.2.6辛升
辛味药具有质轻上浮这一特性,这是其中带有辛温升浮性质的药物所赋予的,主要包括升麻、柴胡以及吴茱萸等。具体方剂主要包括济川煎、左金丸以及瓜蒂散等。
4 讨论
中医学理论认为,不管哪一种疾病,其形成及发展过程均是某些致病因素作用于患者机体,使患者机体发生正邪斗争,进而造成阴阳气血异常的结果[4]。所以,对于药物治病而言,其基本原理普遍是扶正祛邪、消除病因,使患者机体更快更好地恢复得到正常状态,最终发挥治病的效果。药物能够缓解和消除疾病,是因为药物本身便具有相应的特性,即药物偏性。辛味便是药物偏性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由前文可知,辛味药的祛邪方剂主要有解表剂、清热剂以及祛暑剂等;扶正方剂主要有补益剂、安神剂以及固涩剂等;调和脏腑的方剂主要有调和肝脾剂、平熄内风剂以及理气剂等。对辛味药的上述功效进行总结便会发现,辛味药具有明显的“动”的特性,以补益剂为例,能够将精微、有益物质散布患者全身,使患者的周身通道得到一定程度的补益,预防和消除阻滞,从而为补益药物提供更为理想的药效发挥环境;辛味药在方剂中的应用主要包括辛散、辛行、辛润、辛化、辛通以及辛升。总而言之,辛味药在方剂中配伍中属于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了解和掌握其配伍规律及应用,能够更好地服务于临床,通过辨证治疗、对症下药消除患者疾病,帮助患者早日康复。
参考文献:
[1]鲁玉辉. 温病方中辛味药“开郁”的应用[J]. 中华中医药杂志,2013,02:318-320.
[2]郑伟. 浅谈辛味药在眼科临床中的运用[J]. 中国实用医药,2013,16:192-193.
[3]周杨,朱红梅. 辛味药研究现状与思考[J]. 中华中医药杂志,2013,06:1647-1650.
[4]刘明,张亮. 辛味药配伍举隅[J]. 中医杂志,2009,06:570- 571.
[5]路鹏,胡久略,郭娟,周青. 仲景辛味药配伍规律探微[J]. 云南中医中药杂志,2014,05:18-20.
【关键词】辛味药;方剂;配伍;应用;分析
【中图分类号】R-1【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1-8801(2014)08-0333-02
辛是五味之一,涉及多种配伍方法,如辛甘化阳、辛散酸收以及辛行淡渗等[1],由此可见,辛味药在方剂配伍中具有较为广泛的应用性。有鉴于此,本文基于辛味药在方剂中的配伍应用进行分析,以期更好地应用和服务于临床。现将详情报道如下。
1 研究资料
研究资料:《方剂学》(2003版)。
2 研究方法
本文对《方剂学》教材(2003版)中列出的辛味药方剂进行收集,同时参考历代方论以及当前研究成果,对其中辛味药的配伍规律及具体应用进行深入研究和总结。
3 结果
3.1辛味药在方剂中的配伍规律
基于辛味药在方剂中所具有的作用予以分类,进而总结出其在方剂中的配伍规律:1)祛邪,包括解表剂、清热剂以及祛暑剂等;2)扶正,包括补益剂、安神剂以及固涩剂等;3)调和脏腑,包括调和肝脾剂、平熄内风剂以及理气剂等。由辛味药的上述作用可知,辛味药具有明显的“动”的特性,以补益剂为例,能够将精微、有益物质散布患者全身,使患者的周身通道得到一定程度的补益,预防和消除阻滞,从而为补益药物提供更为理想的药效发挥环境。该“动”的特性也正好印证了哲学对事物所提出的认识规律,即任何事物均处于不停的运动以及变化之中。患者和疾病抗争的过程同样表现出这一客观规律。辛味药以其“动”的特性在祛邪、扶正以及脏腑调节方面表现出了较为理想的治疗效果。
辛味药的味数在《方剂学》中的统计(取前5):1)祛湿剂43(43/66=65.2%);2)理气剂35(35/58=60.3%);3)解表剂40(40/70=57.1%);4)涌吐剂4(4/7=57.1%);5)温里剂18(18/33=54.5%)
辛味药的频数在《方剂学》中的统计(取前5):1)理气剂72(72/112=64.3%);2)解表剂161(161/269=59.9%);3)开窍剂50(50/92=54.3%);4)祛痰剂74(74/139=53.2%);5)温里剂58(58/114=50.9%)。
3.2辛味药在方剂中的应用总结
3.2.1辛散
辛味药所具有的发散功效主要集中体现在解表剂以及温里剂这两大方面,具体作用主要包括发散表邪、温散里寒以及透散里热等,具体方剂主要包括麻黄汤、泻心汤以及十枣汤等[2]。
3.2.2辛行
辛味药所具有的行气和行血功效主要集中体现在理血剂以及理气剂这两大方面,具体作用主要包括行气、行血以及行阳等,具体方剂主要包括越鞠丸、半夏泻心汤以及失笑散等。
3.2.3辛润
辛味药能够经由发汗途径将风邪和燥邪排出体外,另外,发汗本身便能够实现对干燥腠理的有效滋润。对于阴津亏虚而导致的内燥患者,使用辛味药能够发挥其滋阴药力,进而通过一种间接的方式来发挥滋润功效,另外,在滋补过程中不会出现阻滞问题。具体方剂主要包括杏苏散以及麦门冬汤等[3]。
3.2.4辛化
辛味药所具有的化湿邪和化痰饮功效主要集中体现在祛湿剂以及祛痰剂这两大方面,具体作用主要包括化湿邪、化痰饮以及化瘀血等,具体方剂主要包括平胃散、温胆汤以及血腑逐瘀汤等。
3.2.5辛通
以通经络为例。所谓通经络指的是,对由风寒湿邪导致的经络闭阻等进行有效疏导。具有通经络功效的辛味药(如祛风湿药等)含有的行气活血药等均能够发挥这一类功效。具体方剂主要包括白虎加桂枝汤以及大秦秦艽汤等。
3.2.6辛升
辛味药具有质轻上浮这一特性,这是其中带有辛温升浮性质的药物所赋予的,主要包括升麻、柴胡以及吴茱萸等。具体方剂主要包括济川煎、左金丸以及瓜蒂散等。
4 讨论
中医学理论认为,不管哪一种疾病,其形成及发展过程均是某些致病因素作用于患者机体,使患者机体发生正邪斗争,进而造成阴阳气血异常的结果[4]。所以,对于药物治病而言,其基本原理普遍是扶正祛邪、消除病因,使患者机体更快更好地恢复得到正常状态,最终发挥治病的效果。药物能够缓解和消除疾病,是因为药物本身便具有相应的特性,即药物偏性。辛味便是药物偏性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由前文可知,辛味药的祛邪方剂主要有解表剂、清热剂以及祛暑剂等;扶正方剂主要有补益剂、安神剂以及固涩剂等;调和脏腑的方剂主要有调和肝脾剂、平熄内风剂以及理气剂等。对辛味药的上述功效进行总结便会发现,辛味药具有明显的“动”的特性,以补益剂为例,能够将精微、有益物质散布患者全身,使患者的周身通道得到一定程度的补益,预防和消除阻滞,从而为补益药物提供更为理想的药效发挥环境;辛味药在方剂中的应用主要包括辛散、辛行、辛润、辛化、辛通以及辛升。总而言之,辛味药在方剂中配伍中属于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了解和掌握其配伍规律及应用,能够更好地服务于临床,通过辨证治疗、对症下药消除患者疾病,帮助患者早日康复。
参考文献:
[1]鲁玉辉. 温病方中辛味药“开郁”的应用[J]. 中华中医药杂志,2013,02:318-320.
[2]郑伟. 浅谈辛味药在眼科临床中的运用[J]. 中国实用医药,2013,16:192-193.
[3]周杨,朱红梅. 辛味药研究现状与思考[J]. 中华中医药杂志,2013,06:1647-1650.
[4]刘明,张亮. 辛味药配伍举隅[J]. 中医杂志,2009,06:570- 571.
[5]路鹏,胡久略,郭娟,周青. 仲景辛味药配伍规律探微[J]. 云南中医中药杂志,2014,05:18-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