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作太行山前复合含水结构中地下水水化学特征及其形成作用

来源 :地下水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ings057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通过对焦作地区太行山前冲洪积扇地下水主要离子浓度及溶解性总固体的检测,分析水化学分布特征及其成因.结果表明:研究区地下水总体为弱碱性;水化学类型主要为Ca-HCO3、Ca-HCO3·SO4、Ca·Na-HCO3·SO4、Na·Ca-HCO3·SO4;地下水的水化学特征主要受岩石风化和矿物溶解作用控制,且差异不明显,岩盐和硫酸盐矿物的溶解改变着Na+、K+、Mg2+、Cl-、SO42-的含量,碳酸盐岩的风化使Ca2+和HCO3-富集.
其他文献
针对数学思维没有充分展现、数学课程没有充分活动等现实问题,本文提出了涵盖视、动、导、用、评五大要素的视动数学行动方案,总结出了学会认知、学会做事、学会生活、学会生存、学会改变五大策略和相应的评价要领,进而建构起数学文化场,让学生感受到了数学的好玩和有趣.
以鄂尔多斯白垩系盆地西缘盐池地区白垩系浅层地下水含水层为目的层,在综合分析研究区水文地质条件的基础上,通过野外调查、取样、试验分析,系统整理地下水水化学数据,对该区域白垩系地下水水化学特征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盐池白垩系地下水化学类型主要为SO42-·Cl-、SO42-型,地下水溶解性总固体总体分布规律是分水岭东部溶解性总固体小于西部,北部溶解性总固体小于南部麻黄山.
陇西盆地东南部是陆内中低温地热田发育的重要场所.为研究陇西盆地东南部地热成田因素,基于已有地热田水文化学及热储特征,从区域构造、岩浆岩、水文地质等要素入手,分析其对地热田的控制作用、建立地热成田概念模型.研究表明,盆地内地热田热源主要来源于刚性结晶基底对地壳深处(上地幔)热的传导.深大断裂是地下热源上涌的主要通道,断裂构造的发育为地热田的形成起重要的导热、控水作用.华里西期二长花岗岩是地热水主要储层,沿区域性断裂带呈北西南东向展布,厚度70~600 m,具有高热传导率特征,岩石破碎程度高、次生裂隙发育,有
苯系染料中间体废水具有污染成分复杂、可生化性差、色度深、盐度高、毒性大等特点,由于其生产过程中的不合理排放以及通过地面下渗等已直接或间接地造成了地下水污染.本文综述了国内外对于苯系染料中间体污染地下水的处理技术,主要包括原位处理技术中的原位曝气和原位化学氧化;抽出-处理技术中的物理、化学和生物法,分析了这些方法的优缺点及应用可行性,并对苯系染料中间体污染地下水处理技术的发展进行了展望.
2019年以来,根据《水质总 α放射性的测定厚源法》(HJ 898-2017)和《水质总 β放射性的测定厚源法》(HJ 899-2017)对乌鲁木齐市城市地下水的总 α放射性和总 β放射性浓度开展了常规监测,监测结果显示:总α放射性浓度2019年为0.016~0.234 Bq/L,2020年为0.016~0.167 Bq/L,总β放射性浓度范围2019年为0.028~0.457 Bq/L,2020年为0.028~0.260 Bq/L,参考WHO《饮用水水质准则》(第四版)开展了由饮水所致居民内照射剂量估算
主持人:在四川省胡运清名师鼎兴工作室里,一群有着深厚教育情怀的教师一直致力于“视动数学”的研究.他们摒弃“满堂教”“满堂问”“满堂练”“满堂动”的教学行为,提出了“思维外显”“课程内化”的教学策略.在这里,师生全员参与,在“学习地图”中选择情境、活动、导学、运用、评价,在“思维视图”中构建生命课堂,提升学生的数学素养.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近视动数学.
期刊
以大巴山区某高速公路建设中的隧道工程为例,基于拟建工程隧址区的地形地貌、地层岩性、地质构造等工程地质条件及水文地质条件,对工程地质特征及水文地质条件做出详细评价.在此基础上,运用降雨入渗法和地下水径流模数法对隧道涌水量进行预测评价,结果表明:采用降雨入渗法计算预测隧道正常涌水量和最大涌水量分别为464 m3/d和928 m3/d,采用地下径流模数法计算预测隧道正常涌水量和最大涌水量分别为467 m3/d和934 m3/d.结合地区及工程经验,综合评价后建议以地下径流模数法预测的最大涌水量作为设计依据最为合
采用单因子评价法对和静县平原区地下水进行质量评价,采用内罗梅污染指数法对该区地下水污染现状进行评价,采用Piper三线图分析了地下水化学类型,结果表明:研究区地下水质量整体较好,潜水以Ⅱ类水为主,浅层承压水以Ⅱ类、Ⅲ类水为主,深层承压水以Ⅲ类水为主.潜水、浅层承压水、深层承压水的质量超标率分别为25%、19.05%和33.33%.从地下水受污程度来看,浅层承压水>潜水>深层承压水.该区潜水主要为HCO3-·SO42--Ca2+·Mg2+型,浅层承压水为HCO3-·SO42--Mg2+·Ca2+·Na+型,
目前我国地下水污染形式严峻,在污染含水层修复的手段中,地下水循环井技术(Groundwater Circu-lation Well,简称GCW)作为原位修复技术的一种,因其对含水层扰动小,成本较低,结构简单,可与其他技术灵活联用,逐渐成为修复污染含水层的重要手段.GCW技术在国外已经广泛,但在国内处于引进阶段,缺乏系统性和通用性的研究成果.阐述了地下水循环井技术的数学模型发展过程,针对GCW的两个重要内容,总结GCW有效范围和表皮效应的数学模型研究进展.综述GCW的实验成果,GCW与不同修复技术的联用,对
矿井水害的存在对煤矿的安全生产存在严重威胁,我国华北地区煤矿多受奥陶系灰岩水突水威胁,因此在煤田的勘查工作中应重视并做好水文地质工作.本文通过野外调查和钻探等工作手段,完成了焦作方庄煤田普查阶段的水文地质调查,查明了煤层顶底板的水文地质情况,指出了未来矿井充水的来源,确定了煤田主采煤层水文地质勘查类型为底板进水为主的水文地质条件中等的岩溶充水矿床,并为矿山建设和生产提供了供水水源方面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