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本文简要介绍对于小学数学作业的一些新的尝试和方法的探究。
关键词: 小学数学作业 新形式 设计方法
小学数学作业是数学课堂教学的延伸和继续,是课堂内容的提升和综合,是数学知识的应用和迁移。合理的数学作业有利于学生更好地掌握知识和技能,进而使学生在思维、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多方面得到进步和发展,并形成乐于探究的态度,从而全面实现数学教育目标。当前正值新课程改革全面深入实施,数学课程改革本身包括数学作业的改革。在此,我们对一些新的作业形式与设计方法加以探究。
1.自主选择型作业
做法:教师按教学要求提供难易层度不同,可供学生自主选择的数学巩固性作业,教师只提每天完成作业的最低量的要求,让学生自主选择完成。
特色与优势:尊重了学生的选择,改善了作业效果,使学生享受到了做作业的快乐。
2.自主矫正型作业
做法:在一个学习单元结束时,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学情测验”,根据测验结果将学生分成“合格”和“需努力”两个层次。教师提供矫正作业,要求“需努力”的学生独立完成后交给“合格”的学生批改讲评。
特色与优势:班级授课制决定了学生的学习结果的必然差异。教师不在教学前将学生进行层次划分,而在“学情测验”结束时划分。这样做有利于学生根据自我需要自主选择作业。同时矫正作业的分层次要求,有利于形成互帮互助的学习风气,提高学生完成作业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3.自主预习型作业
做法:教师根据教学要求给出一个单元、一个课时的相关重点几个问题,让学生有针对性地自主预习,并在笔记本上作好记录。在预习后,教师可让学生交流预习心得,解决预习困惑。
特色与优势:发挥学生的自主意识,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同时增进学生之间的交流,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
4.自主整理型作业
做法:让学生整理错误,可以按时间段提出要求,如每周(天)一次。学生根据各自情况不同,把本周(天)数学学习中的主要错误,整理在笔记本上,并写出错误原因,以及避免错误的措施,等等。学生也可以根据单元学习,在单元学习结束时教师指导学生自编学情测验小报,把编报当作业。
特色与优势:通过整理和编辑,培养学生的分析、归纳、反思等能力。特别是自编学情测验小报,发挥了以往考试评价未曾发挥的交流作用。学生在编题过程中学会了知识的归类和整理;编题后的自测,增强了学生的自信心和健康的竞争意识,愉悦身心;编题后的小报展示,让学生通过担当评价者的角色,参与了对作业设计和完成结果的评价,提高了他们的自我价值感。
5.综合实践型作业
做法:教师给定范围或专题,由学生自主选题;学生通过观察、调查、实验等形式搜集整理资料;再经过反馈与修正;最后形成作业成果。
(1)观察作业。观察是思维的窗户,它可以帮助学生发现问题,发现事物的规律和本质。如:学习“轴对称图形”时,教师可布置这样的作业:请你观察生活中哪些物体、图形是轴对称图形?对具有这种特征的图形你有什么感觉?
(2)调查作业。让学生在生活中进行数学调查,可以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和增强学生的数感。如:学习统计图知识后,让学生自主组成学习调查小组,开展“校门口通过车辆的情况分析”调查活动。
(3)实验作业。让学生进行实验,操作,可以帮助学生深入理解知识和发展能力。如:在学习“克与千克”后,可分组组织学生进行如何正确使用生活中各类秤的实验。
(4)小课题探究作业。让学生运用所学的知识和经验进行探究,不仅能深入理解数学,体验乐趣,而且能自主建构知识。如:学习“比例尺”后,要求学生对自己家里的客厅制作一个平面图,并思考:你认为这客厅的设计和摆设合理吗?你有什么改进的措施?为什么?请你写一篇探究报告。
特色与优势:综合实践型作业有明显的特色与优势。首先,由于内容的专一与形式的综合,学生在驾驭专题学习中容易成为学习活动的主人,有利于学生创新思维与能力的培养;其次,综合实践型作业完成时间较长,作业反馈相应延迟,时空的广阔,有利于提高学生学习的自觉性,提高学生广泛搜集信息的意识和能力;最后,综合实践型作业实现作业从单独完成到合作完成的转变,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
6.童趣性作业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小学生特别是低年级的学生的形象思维活跃,特别喜欢一些色彩鲜艳、妙趣横生的东西,卡通式、童话式、情境化和故事化的作业能不断引起学生的热情。所以教师在布置作业时,形式要多样,既有一般性演算题、文字题和应用题,又有一些填空、选择、改错和判断题;要根据每节课的教学目标,结合课本课后练习,设计一些如过关游戏、儿童乐园、数学王国等作业,激发学生做作业的兴趣。
7.游戏性作业
游戏是激发兴趣的最好载体。游戏作业带有“玩”的色彩,设计游戏类作业要考虑学习的数学内容。如教完乘法口诀后,为了让学生更加牢固地掌握这部分知识,形成熟练的口算能力,我布置学生课上和课后玩“对口令”的游戏。如一个学生说“五(乘)七”,另一个同学说“(等于)三十五”,等等。又如在练习加减法的运算时,既可以采用“对口令”的形式,又可以用玩扑克牌的方法,形式不拘一格,这样的作业学生非常乐意去完成,“得法于课内,得益于课外”,使课后游戏成为课堂教学的后续及延伸。
8.探索性作业
开发学生的创新精神,一个很重要的方法就是促使学生参与实践,使之带着问题自主探索。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在人的内心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这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实践者和探索者,而在儿童的精神世界上,这种需要特别强烈”。针对学生的这种心理,教师应引导学生在实践性作业中,通过自己的实践、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和途径,以此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如学习了“长方体表面积计算”后,我布置了这样一道操作题:“把两个长3dm,宽2dm,高1dm的长方体拼在一起有几种包装方法?哪种包装法最节省包装物?”我通过学生动脑思考,动手操作,建设性地提出解决现实问题的方法,培养了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创新精神。
9.开放性作业
学习数学并不是让学生拘泥于课堂,而是要延伸于课外,教师在备课时要尽可能地了解学生的生活实际,布置的作业要富有个性和现实意义。例如:学习计量单位知识后,我让学生观察生活中的数学,用数学日记的形式表达出来。下面是一位学生记录的日记。今天早晨7(时),我从2(m)长的床上起来,用了大约5(min)的时间刷牙洗脸,喝了150(mL)的牛奶,背起了3(kg)重的书包,到2(km)外的学校上课。
当然,作业的新形式与设计方法远非上面所提到的几点,例如还有观察作业、口头表达作业、调查作业、小课题探究作业、和家长共同完成的作业,等等。总之,教师在设计作业时不能只看到眼前,不能只为完成本节课的教学任务,更不能只为了提高学生的分数而使学生陷入作业的海洋。运用新课程的理念,关注学生身心的健康成长,设计出丰富多彩的作业,让更多的学生有更多的机会体验成功的喜悦,感受成长的乐趣,这是每一个数学老师所应关注和追求的目标。
关键词: 小学数学作业 新形式 设计方法
小学数学作业是数学课堂教学的延伸和继续,是课堂内容的提升和综合,是数学知识的应用和迁移。合理的数学作业有利于学生更好地掌握知识和技能,进而使学生在思维、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多方面得到进步和发展,并形成乐于探究的态度,从而全面实现数学教育目标。当前正值新课程改革全面深入实施,数学课程改革本身包括数学作业的改革。在此,我们对一些新的作业形式与设计方法加以探究。
1.自主选择型作业
做法:教师按教学要求提供难易层度不同,可供学生自主选择的数学巩固性作业,教师只提每天完成作业的最低量的要求,让学生自主选择完成。
特色与优势:尊重了学生的选择,改善了作业效果,使学生享受到了做作业的快乐。
2.自主矫正型作业
做法:在一个学习单元结束时,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学情测验”,根据测验结果将学生分成“合格”和“需努力”两个层次。教师提供矫正作业,要求“需努力”的学生独立完成后交给“合格”的学生批改讲评。
特色与优势:班级授课制决定了学生的学习结果的必然差异。教师不在教学前将学生进行层次划分,而在“学情测验”结束时划分。这样做有利于学生根据自我需要自主选择作业。同时矫正作业的分层次要求,有利于形成互帮互助的学习风气,提高学生完成作业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3.自主预习型作业
做法:教师根据教学要求给出一个单元、一个课时的相关重点几个问题,让学生有针对性地自主预习,并在笔记本上作好记录。在预习后,教师可让学生交流预习心得,解决预习困惑。
特色与优势:发挥学生的自主意识,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同时增进学生之间的交流,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
4.自主整理型作业
做法:让学生整理错误,可以按时间段提出要求,如每周(天)一次。学生根据各自情况不同,把本周(天)数学学习中的主要错误,整理在笔记本上,并写出错误原因,以及避免错误的措施,等等。学生也可以根据单元学习,在单元学习结束时教师指导学生自编学情测验小报,把编报当作业。
特色与优势:通过整理和编辑,培养学生的分析、归纳、反思等能力。特别是自编学情测验小报,发挥了以往考试评价未曾发挥的交流作用。学生在编题过程中学会了知识的归类和整理;编题后的自测,增强了学生的自信心和健康的竞争意识,愉悦身心;编题后的小报展示,让学生通过担当评价者的角色,参与了对作业设计和完成结果的评价,提高了他们的自我价值感。
5.综合实践型作业
做法:教师给定范围或专题,由学生自主选题;学生通过观察、调查、实验等形式搜集整理资料;再经过反馈与修正;最后形成作业成果。
(1)观察作业。观察是思维的窗户,它可以帮助学生发现问题,发现事物的规律和本质。如:学习“轴对称图形”时,教师可布置这样的作业:请你观察生活中哪些物体、图形是轴对称图形?对具有这种特征的图形你有什么感觉?
(2)调查作业。让学生在生活中进行数学调查,可以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和增强学生的数感。如:学习统计图知识后,让学生自主组成学习调查小组,开展“校门口通过车辆的情况分析”调查活动。
(3)实验作业。让学生进行实验,操作,可以帮助学生深入理解知识和发展能力。如:在学习“克与千克”后,可分组组织学生进行如何正确使用生活中各类秤的实验。
(4)小课题探究作业。让学生运用所学的知识和经验进行探究,不仅能深入理解数学,体验乐趣,而且能自主建构知识。如:学习“比例尺”后,要求学生对自己家里的客厅制作一个平面图,并思考:你认为这客厅的设计和摆设合理吗?你有什么改进的措施?为什么?请你写一篇探究报告。
特色与优势:综合实践型作业有明显的特色与优势。首先,由于内容的专一与形式的综合,学生在驾驭专题学习中容易成为学习活动的主人,有利于学生创新思维与能力的培养;其次,综合实践型作业完成时间较长,作业反馈相应延迟,时空的广阔,有利于提高学生学习的自觉性,提高学生广泛搜集信息的意识和能力;最后,综合实践型作业实现作业从单独完成到合作完成的转变,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
6.童趣性作业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小学生特别是低年级的学生的形象思维活跃,特别喜欢一些色彩鲜艳、妙趣横生的东西,卡通式、童话式、情境化和故事化的作业能不断引起学生的热情。所以教师在布置作业时,形式要多样,既有一般性演算题、文字题和应用题,又有一些填空、选择、改错和判断题;要根据每节课的教学目标,结合课本课后练习,设计一些如过关游戏、儿童乐园、数学王国等作业,激发学生做作业的兴趣。
7.游戏性作业
游戏是激发兴趣的最好载体。游戏作业带有“玩”的色彩,设计游戏类作业要考虑学习的数学内容。如教完乘法口诀后,为了让学生更加牢固地掌握这部分知识,形成熟练的口算能力,我布置学生课上和课后玩“对口令”的游戏。如一个学生说“五(乘)七”,另一个同学说“(等于)三十五”,等等。又如在练习加减法的运算时,既可以采用“对口令”的形式,又可以用玩扑克牌的方法,形式不拘一格,这样的作业学生非常乐意去完成,“得法于课内,得益于课外”,使课后游戏成为课堂教学的后续及延伸。
8.探索性作业
开发学生的创新精神,一个很重要的方法就是促使学生参与实践,使之带着问题自主探索。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在人的内心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这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实践者和探索者,而在儿童的精神世界上,这种需要特别强烈”。针对学生的这种心理,教师应引导学生在实践性作业中,通过自己的实践、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和途径,以此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如学习了“长方体表面积计算”后,我布置了这样一道操作题:“把两个长3dm,宽2dm,高1dm的长方体拼在一起有几种包装方法?哪种包装法最节省包装物?”我通过学生动脑思考,动手操作,建设性地提出解决现实问题的方法,培养了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创新精神。
9.开放性作业
学习数学并不是让学生拘泥于课堂,而是要延伸于课外,教师在备课时要尽可能地了解学生的生活实际,布置的作业要富有个性和现实意义。例如:学习计量单位知识后,我让学生观察生活中的数学,用数学日记的形式表达出来。下面是一位学生记录的日记。今天早晨7(时),我从2(m)长的床上起来,用了大约5(min)的时间刷牙洗脸,喝了150(mL)的牛奶,背起了3(kg)重的书包,到2(km)外的学校上课。
当然,作业的新形式与设计方法远非上面所提到的几点,例如还有观察作业、口头表达作业、调查作业、小课题探究作业、和家长共同完成的作业,等等。总之,教师在设计作业时不能只看到眼前,不能只为完成本节课的教学任务,更不能只为了提高学生的分数而使学生陷入作业的海洋。运用新课程的理念,关注学生身心的健康成长,设计出丰富多彩的作业,让更多的学生有更多的机会体验成功的喜悦,感受成长的乐趣,这是每一个数学老师所应关注和追求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