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随着我国社会教育体系的不断完善和发展,按照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时代要求,中职教育和高职教育科学有效地衔接已经成为职业教育发展的必然要求。中高职衔接涉及很多方面,包括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培养目标、课程体系等。在冶金类专业中职和高职教育的衔接中,要合理定位中高职培养目标,搞好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的衔接,才能提高黑色冶金类专业人才培养的效率。
关键词:中职教育;高职教育;培养目標;课程体系;衔接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2096-000X(2018)13-0185-03
Abstract: With the constant improvement and the development of the social education in our country, in accordance with the construction of modern vocational education system, the scientific and effective connection between secondary vocational education and higher vocational education has become an inevitable requirement for the development of vocational education. The connection covers a wide range including professional training program, talent training scheme, training goal, curriculum system. In the combination of secondary and higher vocational education in metallurgical engineering, we must reasonably position the training objectives of middle and senior vocational education and do a good job of linking up curriculum settings and teaching content in order to improve the efficiency of cultivating ferrous metallurgical professionals.
Keywords: secondary vocational education; higher vocational education;training target; curriculum system; connection
引言
随着我国经济快速发展,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在《中国制造2025》由大变强的背景下,社会和企业对新时期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的培养规格和质量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传统的中等职业教育培养的人才已经无法满足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明确指出,当前职业教育仍然是我国教育事业的薄弱环节,中职教育迫切需要上升通道,不管是人才培养方式上还是在课程上,中高职衔接顺应当今经济结构调整的形势,满足人才市场的需求。故中高职全面衔接,才能真正为高级应用型人才的培养找到出路,提供向上发展的空间,有利于大规模培养高级技能型人才,缓解当前就业压力,保持经济社会的健康运行。
山西工程职业技术学院黑色冶金技术专业是我院65年办学历史的品牌专业,是国家示范院校重点建设专业,本文从学院每年的招收学生情况及对钢铁行业企业毕业生情况的调研中发现,中职与高职教育衔接中存在课程内容重复、实践能力不衔接等问题,故从人才培养目标出发,确定中高职冶金类专业职业能力要求,构建中高职衔接课程体系研究与探讨。
一、中高职冶金类专业人才培养目标
根据教育部发布的中等和高等职业学校钢铁冶炼(黑色冶金技术)专业教学标准(试行)可知,中职教育面向的是初中毕业或具有同等学力,还未进入成人阶段的青少年学生群体。其培养的是服务冶金类行业一线的操作型应用人才,即操作工,关注的是岗位专业能力的培育,旨在为社会培育实用性强、岗位指向明确的操作型初级及中级劳动者。
而高职教育面对的刚刚步入成人阶段的学生群体,培养的是冶金类行业具备创新和适应能力的管理型和技术型高素质、高技能人才,即技能工,关注的是创新能力、管理能力、心智领悟能力等柔性能力的培育。
二、中高职课程衔接的必要性
课程衔接是中高职衔接的核心,要完成中高职教育的衔接,必须充分考虑课程衔接。当前,我国中高职之所以不能实现真正意义上的衔接,是因为没有实现课程上的衔接。课程是职业教育为学生提供的产品,职业教育的教学活动要通过职业教育课程来实现,课程是学生学习的主要载体。
课程是某一岗位工作任务的反映,职业教育课程是根据行业岗位工作任务设立的,中等职业教育与高等职业教育面向不同的工作岗位,不同层级的职业岗位有不同的能力要求,因而据此设置的课程内容也要体现层次性和差异性。在中高职衔接中要发挥好课程衔接的作用,中高等职业教育课程的衔接要以社会需求和岗位工作能力为标准,为毕业生就业创造条件。
三、中高职冶金类专业课程体系调研
研究过程中进行了中职与高职课程体系的调研,并对课程设置、课程名称和课程内容进行了研讨和总结。根据中职钢铁冶炼专业教学标准,参照“炼铁工国家职业技能标准”和“钢铁冶炼专业工作任务与职业能力分析”,以“高炉炼铁操作”课程为例,具体了解中职和高职在课程内容上的区别,见表1。 在对比分析的基础上,得出了钢铁冶炼专业中职与高职课程的区别关系:选配课程内容的前提:中职毕业生是生产的操作者,而高职生不仅是操作者,还是生产单元的组织者;冶炼设备方面:中职生以掌握设备结构为限,而高职生还要掌握设备对冶炼的影响;工艺操作方面:中职生主要能按章操作,高职生还要能按实际情况调整操作;冶炼理论方面:中职生的理论知识是帮助理解操作,解释“为什么”,而高职生的理论知识还要能指导操作,即“如何更好地操作”。这进一步证明了中高等职业教育课程的衔接要以社会需求和岗位工作能力为标准,为毕业生就业创造条件。
四、冶金類专业中高职衔接课程体系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课程内容存在重复、脱节,缺乏递进关系
中职与高职在课程设置上应该具有连贯性和递进层次性。具体表现为文化基础课程,专业理论课程和实践课程。但由于中高职院校之间缺乏有效的沟通和衔接,在设计课程体系时缺乏系统性和递进性。表2列出了山西工程职业技术学院高职课程和新疆工业职业技术学院中职课程进行了对比,发现两者在课程设置上存在较大程度的重复与脱节。
从表2可以看出,有些课程中高职阶段均有开设,且名称相同,这就表示,好多中职学生在升入高职后依旧学习以往的知识;尽管有些课程高职期间要进一步学习,但从课程标准设置上并未体现提升和深层次的学习目标;还有些课程高职设置,中职时却未开设,导致学生无法尽快接受较深的专业知识,这两种现象都严重降低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
(二)实践课程设置层次提升不清晰,专业技能倒挂
实践课程是职业院校为了让学生掌握工作岗位所需要的技能而专门设置的,不论是对于中职院校还是高职院校,实践课程都应该是整个课程体系最重要的内容,也是保障中职和高职有效衔接的关键部分。
从表1列出的课程内容上可以看出,理论上,学生在高职阶段从实践操作技能上应该有更高的提升。但是现阶段并非如此,有相当一部分高职院校由于教师实践能力较弱或者课程标准并不十分明确,实践内容只停留在简单的工艺操作,并未在“如何更好操作”上有所体现。目前,有一部分高职院校是近些年组建的,其教学设备、实习实训建设方面比较差,而部分重点中职院校有二十几年沉淀,其实习实训和专业技能培养都具有良好竞争实力,直接造成了中高职技能课的“倒挂”现象,致使中等和高等职业教育的技能衔接之路不顺畅。
(三)职业教育课程标准不完善,职业资格证书不受认同,职业能力无法得到认可
由于没有统一的国家层面的职业教育课程标准,许多中职学校和高职学校使用教材严重分化,不可避免造成职业教育课程资源的浪费,不利于中高职课程的衔接。虽然目标职业资格证书制度已经建立,但在全国范围内并没有形成各个行业的统一标准,对于中等和高等职业教育两个不同层次的职业能力的认定以及晋升给与界定。从而造成中等和高等职业教育在职业资格证书类型层次无法衔接,高职学校对学生在中职教育阶段所获取的资格证书没有一个承认制度,这样中职毕业生就只是学历得到提升,而职业能力却无法得到认可。
五、构建冶金类专业中高职课程体系衔接的建议
(一)明确中高职一体化的培养目标
人才培养目标是课程设置的前提,只有明确了培养目标,课程才能有据可依。中等职业教育和高等职业教育分属于职业教育不同的层次,因此在培养目标上要有所区别。中职冶金类专业培养的目标是服务冶金类行业一线的操作型应用人才,即培养冶金技术工人;高职培养目标是冶金类行业具备创新和适应能力的管理型和技术型高素质、高技能人才,即培养冶金技术工程师。由此可见,高职是中职的延伸与提升,与中职冶金类专业学生相比,高职冶金类学生的专业知识面更宽,理论更深,技能更熟练。所以当前中高职人才培养目标定位必须明确定位中高职培养目标的差异性、层次性,正确设置中高职课程体系,才能有效地避免学生能力重复,时间和资源的严重浪费。
(二)建立中高职一体化的课程标准
建立中高职统一的课程标准是推进中高职一体化进程关键,我国中高职课程衔接问题由来已久并且长期得不到解决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尚未建立起中高职一体化的课程标准。中职院校和高职院校分别设置自身的课程标准,双方缺乏有效的沟通,影响了课程标准实施的质量。而中高职一体化的课程标准就是要克服这种弊端,以职业岗位要求为基准,联合设置中高职课程标准,开发出不同层次的课程标准。针对冶金类专业来说,中职应以生产操作者准则为标准选取教学内容;而高职应遵循生产与组织者准则,高职学生在学习时内容应更宽泛。同样的课程中高职院校在课程内容的选取上要注重内容的兼容性,选取哪些教学内容,学到什么样的深度,如何考核,采用哪些教学方法,如何做到层次性、递进性等,都需要统一标准。
(三)强化中高职一体化专业技能的课程建设
根据中高职的岗位群,分析不同岗位的职业能力,确定中高职阶段人才培养的专业核心技能和素质要求,按照“技能对接,能力递进”的模式来设置中高职的专业核心课程,同时每门课程应按照能力递进的关系进行编排,从而改变中高职专业技能倒挂现象。另外,高职还需要从师资建设、实践教学设备和实践实习基地建设等方面增强自身的专业技能软硬实力。学校要尽量创造和提供机会让教师参加各种学习培训,培养“双师型”教师,鼓励教师进行社会实践,下企业锻炼,参加全省或全国举行的冶金类技能大赛,加强兄弟院校间的联系与沟通,加强与企业的联系与沟通,从而积累大量的实践经验,运用到教学中,提高教学水平。除此外,学校还应当聘请行业或企业精英到学校任兼职教师,指导学生的实习实训,并帮助校内教师提高实践教学水平。或者聘请行业或企业专家到学校讲座,提升教师的专业素养。
(四)制定中高职一体化职业资格认证体系
职业教育的首要任务就是让学生毕业后能够从事相应的职业,并在自己的职业生涯中得到不断的发展。因此,职业教育需要打通学校教育通向工作世界的渠道,让学生获得胜任职业工作岗位的执照—职业资格证书。中高职冶金类专业课程体系的衔接是技能的衔接,职业技术等级资格证及相关技术证书是衔接的标准。教育部、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应根据会计及相关岗位的发展,按照分类和职业标准,确定冶金类人才从初级到高级的职业能力标准和层次结构,制定一个完善的职业教育人才培养体系。教育部主管部门应该组织高职院校、中职学校、冶金行业专家和职业教育专家,根据企业相关冶金岗位的工作分析,按照国际(行业)标准和职业鉴定考核要求,制定相应的职业能力标准,设计并实施,这样在职业教育体系内中高职课程衔接才会成为可能。
六、结束语
在冶金类专业中职与高职教育衔接背景下,课程衔接是至关重要的环节。在中高职教育的衔接中,要合理定位中高职培养目标,统一课程标准,强化专业技能课程建设和教学内容,围绕职业能力设计课程设计和实施,才能提高冶金类专业人才培养的效率,形成衔接有效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
参考文献:
[1]夏琰,李京泽.中高职教育有效衔接的研究与实践中高职教育有效衔接的研究与实践[J].科技创新导报,2011,22.
[2]王利成.中、高职衔接现状及相关对策探讨[J].职业,2015(26):23.
[3]周大农.中高职教育课程衔接的设计与思考[J].职教论坛,2013(3):12-15.
[4]易培华.探索三大衔接,搭建人才“立交”——中高职衔接模式探讨案例[J].当代职业教育,2014(10):11-13.
[5]周峻岭.现代职教体系下中高职课程衔接研究[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5(30):33-34.
[6]杨子舟.中高职衔接的理想回归与可行路径[J].职业技术教育,2015(21):45-49.
[7]杨春城,夏玉红,黄兰粉.高职冶金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与实践[J].高教学刊,2015(02):60-61.
关键词:中职教育;高职教育;培养目標;课程体系;衔接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2096-000X(2018)13-0185-03
Abstract: With the constant improvement and the development of the social education in our country, in accordance with the construction of modern vocational education system, the scientific and effective connection between secondary vocational education and higher vocational education has become an inevitable requirement for the development of vocational education. The connection covers a wide range including professional training program, talent training scheme, training goal, curriculum system. In the combination of secondary and higher vocational education in metallurgical engineering, we must reasonably position the training objectives of middle and senior vocational education and do a good job of linking up curriculum settings and teaching content in order to improve the efficiency of cultivating ferrous metallurgical professionals.
Keywords: secondary vocational education; higher vocational education;training target; curriculum system; connection
引言
随着我国经济快速发展,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在《中国制造2025》由大变强的背景下,社会和企业对新时期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的培养规格和质量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传统的中等职业教育培养的人才已经无法满足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明确指出,当前职业教育仍然是我国教育事业的薄弱环节,中职教育迫切需要上升通道,不管是人才培养方式上还是在课程上,中高职衔接顺应当今经济结构调整的形势,满足人才市场的需求。故中高职全面衔接,才能真正为高级应用型人才的培养找到出路,提供向上发展的空间,有利于大规模培养高级技能型人才,缓解当前就业压力,保持经济社会的健康运行。
山西工程职业技术学院黑色冶金技术专业是我院65年办学历史的品牌专业,是国家示范院校重点建设专业,本文从学院每年的招收学生情况及对钢铁行业企业毕业生情况的调研中发现,中职与高职教育衔接中存在课程内容重复、实践能力不衔接等问题,故从人才培养目标出发,确定中高职冶金类专业职业能力要求,构建中高职衔接课程体系研究与探讨。
一、中高职冶金类专业人才培养目标
根据教育部发布的中等和高等职业学校钢铁冶炼(黑色冶金技术)专业教学标准(试行)可知,中职教育面向的是初中毕业或具有同等学力,还未进入成人阶段的青少年学生群体。其培养的是服务冶金类行业一线的操作型应用人才,即操作工,关注的是岗位专业能力的培育,旨在为社会培育实用性强、岗位指向明确的操作型初级及中级劳动者。
而高职教育面对的刚刚步入成人阶段的学生群体,培养的是冶金类行业具备创新和适应能力的管理型和技术型高素质、高技能人才,即技能工,关注的是创新能力、管理能力、心智领悟能力等柔性能力的培育。
二、中高职课程衔接的必要性
课程衔接是中高职衔接的核心,要完成中高职教育的衔接,必须充分考虑课程衔接。当前,我国中高职之所以不能实现真正意义上的衔接,是因为没有实现课程上的衔接。课程是职业教育为学生提供的产品,职业教育的教学活动要通过职业教育课程来实现,课程是学生学习的主要载体。
课程是某一岗位工作任务的反映,职业教育课程是根据行业岗位工作任务设立的,中等职业教育与高等职业教育面向不同的工作岗位,不同层级的职业岗位有不同的能力要求,因而据此设置的课程内容也要体现层次性和差异性。在中高职衔接中要发挥好课程衔接的作用,中高等职业教育课程的衔接要以社会需求和岗位工作能力为标准,为毕业生就业创造条件。
三、中高职冶金类专业课程体系调研
研究过程中进行了中职与高职课程体系的调研,并对课程设置、课程名称和课程内容进行了研讨和总结。根据中职钢铁冶炼专业教学标准,参照“炼铁工国家职业技能标准”和“钢铁冶炼专业工作任务与职业能力分析”,以“高炉炼铁操作”课程为例,具体了解中职和高职在课程内容上的区别,见表1。 在对比分析的基础上,得出了钢铁冶炼专业中职与高职课程的区别关系:选配课程内容的前提:中职毕业生是生产的操作者,而高职生不仅是操作者,还是生产单元的组织者;冶炼设备方面:中职生以掌握设备结构为限,而高职生还要掌握设备对冶炼的影响;工艺操作方面:中职生主要能按章操作,高职生还要能按实际情况调整操作;冶炼理论方面:中职生的理论知识是帮助理解操作,解释“为什么”,而高职生的理论知识还要能指导操作,即“如何更好地操作”。这进一步证明了中高等职业教育课程的衔接要以社会需求和岗位工作能力为标准,为毕业生就业创造条件。
四、冶金類专业中高职衔接课程体系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课程内容存在重复、脱节,缺乏递进关系
中职与高职在课程设置上应该具有连贯性和递进层次性。具体表现为文化基础课程,专业理论课程和实践课程。但由于中高职院校之间缺乏有效的沟通和衔接,在设计课程体系时缺乏系统性和递进性。表2列出了山西工程职业技术学院高职课程和新疆工业职业技术学院中职课程进行了对比,发现两者在课程设置上存在较大程度的重复与脱节。
从表2可以看出,有些课程中高职阶段均有开设,且名称相同,这就表示,好多中职学生在升入高职后依旧学习以往的知识;尽管有些课程高职期间要进一步学习,但从课程标准设置上并未体现提升和深层次的学习目标;还有些课程高职设置,中职时却未开设,导致学生无法尽快接受较深的专业知识,这两种现象都严重降低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
(二)实践课程设置层次提升不清晰,专业技能倒挂
实践课程是职业院校为了让学生掌握工作岗位所需要的技能而专门设置的,不论是对于中职院校还是高职院校,实践课程都应该是整个课程体系最重要的内容,也是保障中职和高职有效衔接的关键部分。
从表1列出的课程内容上可以看出,理论上,学生在高职阶段从实践操作技能上应该有更高的提升。但是现阶段并非如此,有相当一部分高职院校由于教师实践能力较弱或者课程标准并不十分明确,实践内容只停留在简单的工艺操作,并未在“如何更好操作”上有所体现。目前,有一部分高职院校是近些年组建的,其教学设备、实习实训建设方面比较差,而部分重点中职院校有二十几年沉淀,其实习实训和专业技能培养都具有良好竞争实力,直接造成了中高职技能课的“倒挂”现象,致使中等和高等职业教育的技能衔接之路不顺畅。
(三)职业教育课程标准不完善,职业资格证书不受认同,职业能力无法得到认可
由于没有统一的国家层面的职业教育课程标准,许多中职学校和高职学校使用教材严重分化,不可避免造成职业教育课程资源的浪费,不利于中高职课程的衔接。虽然目标职业资格证书制度已经建立,但在全国范围内并没有形成各个行业的统一标准,对于中等和高等职业教育两个不同层次的职业能力的认定以及晋升给与界定。从而造成中等和高等职业教育在职业资格证书类型层次无法衔接,高职学校对学生在中职教育阶段所获取的资格证书没有一个承认制度,这样中职毕业生就只是学历得到提升,而职业能力却无法得到认可。
五、构建冶金类专业中高职课程体系衔接的建议
(一)明确中高职一体化的培养目标
人才培养目标是课程设置的前提,只有明确了培养目标,课程才能有据可依。中等职业教育和高等职业教育分属于职业教育不同的层次,因此在培养目标上要有所区别。中职冶金类专业培养的目标是服务冶金类行业一线的操作型应用人才,即培养冶金技术工人;高职培养目标是冶金类行业具备创新和适应能力的管理型和技术型高素质、高技能人才,即培养冶金技术工程师。由此可见,高职是中职的延伸与提升,与中职冶金类专业学生相比,高职冶金类学生的专业知识面更宽,理论更深,技能更熟练。所以当前中高职人才培养目标定位必须明确定位中高职培养目标的差异性、层次性,正确设置中高职课程体系,才能有效地避免学生能力重复,时间和资源的严重浪费。
(二)建立中高职一体化的课程标准
建立中高职统一的课程标准是推进中高职一体化进程关键,我国中高职课程衔接问题由来已久并且长期得不到解决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尚未建立起中高职一体化的课程标准。中职院校和高职院校分别设置自身的课程标准,双方缺乏有效的沟通,影响了课程标准实施的质量。而中高职一体化的课程标准就是要克服这种弊端,以职业岗位要求为基准,联合设置中高职课程标准,开发出不同层次的课程标准。针对冶金类专业来说,中职应以生产操作者准则为标准选取教学内容;而高职应遵循生产与组织者准则,高职学生在学习时内容应更宽泛。同样的课程中高职院校在课程内容的选取上要注重内容的兼容性,选取哪些教学内容,学到什么样的深度,如何考核,采用哪些教学方法,如何做到层次性、递进性等,都需要统一标准。
(三)强化中高职一体化专业技能的课程建设
根据中高职的岗位群,分析不同岗位的职业能力,确定中高职阶段人才培养的专业核心技能和素质要求,按照“技能对接,能力递进”的模式来设置中高职的专业核心课程,同时每门课程应按照能力递进的关系进行编排,从而改变中高职专业技能倒挂现象。另外,高职还需要从师资建设、实践教学设备和实践实习基地建设等方面增强自身的专业技能软硬实力。学校要尽量创造和提供机会让教师参加各种学习培训,培养“双师型”教师,鼓励教师进行社会实践,下企业锻炼,参加全省或全国举行的冶金类技能大赛,加强兄弟院校间的联系与沟通,加强与企业的联系与沟通,从而积累大量的实践经验,运用到教学中,提高教学水平。除此外,学校还应当聘请行业或企业精英到学校任兼职教师,指导学生的实习实训,并帮助校内教师提高实践教学水平。或者聘请行业或企业专家到学校讲座,提升教师的专业素养。
(四)制定中高职一体化职业资格认证体系
职业教育的首要任务就是让学生毕业后能够从事相应的职业,并在自己的职业生涯中得到不断的发展。因此,职业教育需要打通学校教育通向工作世界的渠道,让学生获得胜任职业工作岗位的执照—职业资格证书。中高职冶金类专业课程体系的衔接是技能的衔接,职业技术等级资格证及相关技术证书是衔接的标准。教育部、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应根据会计及相关岗位的发展,按照分类和职业标准,确定冶金类人才从初级到高级的职业能力标准和层次结构,制定一个完善的职业教育人才培养体系。教育部主管部门应该组织高职院校、中职学校、冶金行业专家和职业教育专家,根据企业相关冶金岗位的工作分析,按照国际(行业)标准和职业鉴定考核要求,制定相应的职业能力标准,设计并实施,这样在职业教育体系内中高职课程衔接才会成为可能。
六、结束语
在冶金类专业中职与高职教育衔接背景下,课程衔接是至关重要的环节。在中高职教育的衔接中,要合理定位中高职培养目标,统一课程标准,强化专业技能课程建设和教学内容,围绕职业能力设计课程设计和实施,才能提高冶金类专业人才培养的效率,形成衔接有效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
参考文献:
[1]夏琰,李京泽.中高职教育有效衔接的研究与实践中高职教育有效衔接的研究与实践[J].科技创新导报,2011,22.
[2]王利成.中、高职衔接现状及相关对策探讨[J].职业,2015(26):23.
[3]周大农.中高职教育课程衔接的设计与思考[J].职教论坛,2013(3):12-15.
[4]易培华.探索三大衔接,搭建人才“立交”——中高职衔接模式探讨案例[J].当代职业教育,2014(10):11-13.
[5]周峻岭.现代职教体系下中高职课程衔接研究[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5(30):33-34.
[6]杨子舟.中高职衔接的理想回归与可行路径[J].职业技术教育,2015(21):45-49.
[7]杨春城,夏玉红,黄兰粉.高职冶金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与实践[J].高教学刊,2015(02):60-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