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欲立其业,先树其德”,用这句话来概括网络环境下的信息技术教育显得尤为贴切。网络具有方便快捷、资源无限的特点,但也充斥着某些不利因素:暴力、色情、垃圾信息,等等。因此,如何在信息技术课堂渗透德育,让学生负责任地、文明地使用信息技术,笔者总结出“五字诀”:保、律、荐、雅、权,希望得到专家和同行的批评指导。
保:培养学生的“自我保护”意识
“保”字诀,旨在增强学生文明上网意识,正确使用网络,提高自我保护能力。
现在绝大多数学生都拥有自己的QQ号码,在网上好不设防地跟陌生人聊天,其实这样很危险。因为网络是开放性的,如果缺乏“自我保护”意识,在无法判别对方真实身份的情况下,轻易将自己的联系方式、家庭住址,甚至隐私信息告知对方,可能会造成非常严重的后果。如,小学生被拐骗绑架、中学女生被诱骗,甚至有人为此付出了生命的代价。
实践中,我们可以用案例分析法、讨论法等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探讨,以下是学生在讨论中归纳总结出的“保”字诀:
1 仔细检查网站的链接地址,保证去想去的站点。
2 不要在网上泄露姓名、照片、年龄、学校、家庭地址及任何联系方式。
3 如果某人盘问你太多的个人问题,需加强防备,及早结束谈话。
4 如果某人给你提供免费的东西,比如礼物或钱时,不可轻易相信。让父母或老师来决定如何处理。
5 未经父母允许,不要去见网友,特别是单独会见网友;如果你确实想去,要跟父母或监护人一起去。
律:培养学生的鉴别和自律能力
“律”字诀,旨在提高学生个人的道德意识,让学生学会分析和鉴别。只有当学生自己具有了充分的自律能力,教师适当地给予学生一定的评价标准做参考,才能使学生真正避免有害信息的骚扰。“律”字诀主要靠自己,也有赖于教师和家长的提醒与督促。
网络资源十分丰富,其中包含的不良信息严重影响青少年的身心健康。接触这些不良信息一般有以下途径:
1 通过病毒或引诱性的广告打开一些黄色网站、反动言论的帖子。
2 通过电子邮件群发不良文本、图片信息,如带有迷信色彩活动、煽动闹事、颠倒是非等不实言论。
3 通过QQ、MSN等即时通讯工具做虚假广告、引诱点击。
4 通过暴力、成人化等色彩的游戏引起中小学生的强烈兴趣。
以上不良信息严重侵蚀着青少年的心灵,有许多青少年身陷其中,无法自拔。要提高学生的道德品质。必须先提高学生认识,然后逐步上升到道德意志范畴。
实施“律”字诀的策略:
1 提高学生道德认识,让学生认识到远离这些不良网站和言论,它不仅会影响我们的身心健康。而且会诱导我们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
2 引导学生分清界限,让学生明白什么是健康的,什么是不健康的;什么是合法的,什么是违法的;什么是有益的,什么是有害的。
3 堵疏结合。爱玩游戏是青少年的天性,教育者应尊重学生年龄、心理特点,不可一味反对,引导学生适当选择、适可而止。教师和家长要通过各种软件,对孩子的上网内容进行过滤,并留下上网纪录,适时进行监督,发现问题及时解决,逐渐让学生提高鉴别能力和自律能力。
荐:推荐优秀的教育信息网站
“荐”字诀旨在给学生一个强有力的导向,给他们更多的属于自己的空间,让他们寻找到属于自己的快乐,培养正确的价值取向。
教师和家长不能因为网络的负面影响而一味地阻止学生上网,要多了解、关心学生的上网情况,将其兴趣引导到网络资源的开发和利用上来,让他们用更多的时间去摸索互联网上有益的内容,正面引导,为孩子们正确上网保驾护航。
1 介绍优秀教育网站。学习是学生的主要任务,而网络中的学习资源则是异彩纷呈,大幅度弥补了课堂教学的不足,把好的学习网站推荐给学生及家长。是网络给学生最大的贡献之一。
2 关注学生兴趣爱好。没有任何一部百科全书可以和互联网的信息量相比,寻找适合学生发挥特长、深入研究的内容是学生正确运用信息技术的最大收获。
教师可以通过学校网站的超链接、学生自主推荐等方式制作“优秀网站链接库”,找一些健康向上的、知识性和趣味性俱佳的网站,让学生有的放矢地上网。
雅: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雅”字诀旨在培养学生文明的课堂行为习惯,做一个举止幽雅、谈吐文雅、情趣高雅的人。
信息技术课堂不同子其他课堂,它有特殊的学习工具——电脑,有特殊的教学常规——师、生、机交互。信息技术课堂教学绝对不能忽视日常行为规范的培养。从学生排队进入机房到上课,每个环节都有严格规范,一如既往,常抓不懈,最后内化成学生高雅的品质。笔者在组织教学中逐步养成了以下常规:
1、建立点名制度,如有缺课,教师要即时了解和掌握学生的动向。
2、爱护电脑等设备,下课做好使用登记,有序离开机房。
3、互相监督,形成文明上网品质。
通过学习和贯彻《中小学生网络文明公约》来实施“雅”字诀,教育学生做一个高尚的具信息素养的现代人。
[案例一]
有一次女生在课堂中查找资料时,突然弹出几个窗口,内容都是不堪入目的色情图片,当时这位女生面红耳赤,同桌和周围同学都围过来看热闹,搞得整个课堂很混乱,此时,如果不加以控制,局面十分难堪。
这时,我利用这一突发情况暂停学习,利用五分钟时间组织学生进行了一次有意义的专题讨论,得出以下结论:
1、在我国,在网上传播色情图片和内容是要受到法律制裁的。
2、这类网站不利于我们的身心健康。
3、这样的网站一般都带有大量的木马病毒和后门程序,会使计算机崩溃,泄露电脑中的帐户和密码,大家一定要注重防范。
4、不小心打开此类网站时,要冷静处理,及时关闭,不可招呼同学,不必耿耿于怀。
处理结果:全班同学达成一致认识,对此类信息产生抵触心理,达到了良好的德育效果。
权:教育学生增强法律意识,保护知识产权
“权”字诀旨在教育学生增强法律意识,保护知识产权。逐步培养学生尊重知识产权的意识、保护知识产权的社会责任感、创新意识和能力。
学生对“知识产权”的理解比较模糊,知识产权保护意识十分薄弱。笔者利用案例收集、知识产权小故事、知识产权专题小报等任务贯穿信息技术教学,以学习知识产权为载体来学习信息技术,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案例二]
笔者在上《建立软件资料库》一课时,充分利用教材资源,通过以下三个途径来学习知识产权:
1、引导学生讨论商业软件、共享软件和免费软件的异同,辨析哪类软件能下载,哪类软件不能下载和传播。讨论为什么要保护知识产权,有什么重要意义。得出以下结论:保护知识产权就是保护个人、集体的知识财富和无形资产,保护他人的辛勤劳动成果,保护民族创新。
2、通过《计算机软件保护条例》部分条例的学习进一步加深认识。鼓励学生使用正版软件,打击盗版。增强了法律意识。
3、案例教学:2008年上半年,大学生陈某因为利用QQ软件平台,自己修改QQ聊天工具,并命名为珊瑚虫QQ,以商业盈利为目的,通过刻录光盘出售和网络传播,被腾讯公司告上法庭,最终构成刑事犯罪,被判处3年有期徒刑,没收所有个人非法所得。
总之,以信息技术课堂为主阵地的信息素养相关的德育工作,要求教师全面了解学生,针对学科特点,大胆创新,指导学生正确使用信息技术,以“导”代“禁”,扬长避短,为孩子们正确上网保驾护航。
保:培养学生的“自我保护”意识
“保”字诀,旨在增强学生文明上网意识,正确使用网络,提高自我保护能力。
现在绝大多数学生都拥有自己的QQ号码,在网上好不设防地跟陌生人聊天,其实这样很危险。因为网络是开放性的,如果缺乏“自我保护”意识,在无法判别对方真实身份的情况下,轻易将自己的联系方式、家庭住址,甚至隐私信息告知对方,可能会造成非常严重的后果。如,小学生被拐骗绑架、中学女生被诱骗,甚至有人为此付出了生命的代价。
实践中,我们可以用案例分析法、讨论法等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探讨,以下是学生在讨论中归纳总结出的“保”字诀:
1 仔细检查网站的链接地址,保证去想去的站点。
2 不要在网上泄露姓名、照片、年龄、学校、家庭地址及任何联系方式。
3 如果某人盘问你太多的个人问题,需加强防备,及早结束谈话。
4 如果某人给你提供免费的东西,比如礼物或钱时,不可轻易相信。让父母或老师来决定如何处理。
5 未经父母允许,不要去见网友,特别是单独会见网友;如果你确实想去,要跟父母或监护人一起去。
律:培养学生的鉴别和自律能力
“律”字诀,旨在提高学生个人的道德意识,让学生学会分析和鉴别。只有当学生自己具有了充分的自律能力,教师适当地给予学生一定的评价标准做参考,才能使学生真正避免有害信息的骚扰。“律”字诀主要靠自己,也有赖于教师和家长的提醒与督促。
网络资源十分丰富,其中包含的不良信息严重影响青少年的身心健康。接触这些不良信息一般有以下途径:
1 通过病毒或引诱性的广告打开一些黄色网站、反动言论的帖子。
2 通过电子邮件群发不良文本、图片信息,如带有迷信色彩活动、煽动闹事、颠倒是非等不实言论。
3 通过QQ、MSN等即时通讯工具做虚假广告、引诱点击。
4 通过暴力、成人化等色彩的游戏引起中小学生的强烈兴趣。
以上不良信息严重侵蚀着青少年的心灵,有许多青少年身陷其中,无法自拔。要提高学生的道德品质。必须先提高学生认识,然后逐步上升到道德意志范畴。
实施“律”字诀的策略:
1 提高学生道德认识,让学生认识到远离这些不良网站和言论,它不仅会影响我们的身心健康。而且会诱导我们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
2 引导学生分清界限,让学生明白什么是健康的,什么是不健康的;什么是合法的,什么是违法的;什么是有益的,什么是有害的。
3 堵疏结合。爱玩游戏是青少年的天性,教育者应尊重学生年龄、心理特点,不可一味反对,引导学生适当选择、适可而止。教师和家长要通过各种软件,对孩子的上网内容进行过滤,并留下上网纪录,适时进行监督,发现问题及时解决,逐渐让学生提高鉴别能力和自律能力。
荐:推荐优秀的教育信息网站
“荐”字诀旨在给学生一个强有力的导向,给他们更多的属于自己的空间,让他们寻找到属于自己的快乐,培养正确的价值取向。
教师和家长不能因为网络的负面影响而一味地阻止学生上网,要多了解、关心学生的上网情况,将其兴趣引导到网络资源的开发和利用上来,让他们用更多的时间去摸索互联网上有益的内容,正面引导,为孩子们正确上网保驾护航。
1 介绍优秀教育网站。学习是学生的主要任务,而网络中的学习资源则是异彩纷呈,大幅度弥补了课堂教学的不足,把好的学习网站推荐给学生及家长。是网络给学生最大的贡献之一。
2 关注学生兴趣爱好。没有任何一部百科全书可以和互联网的信息量相比,寻找适合学生发挥特长、深入研究的内容是学生正确运用信息技术的最大收获。
教师可以通过学校网站的超链接、学生自主推荐等方式制作“优秀网站链接库”,找一些健康向上的、知识性和趣味性俱佳的网站,让学生有的放矢地上网。
雅: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雅”字诀旨在培养学生文明的课堂行为习惯,做一个举止幽雅、谈吐文雅、情趣高雅的人。
信息技术课堂不同子其他课堂,它有特殊的学习工具——电脑,有特殊的教学常规——师、生、机交互。信息技术课堂教学绝对不能忽视日常行为规范的培养。从学生排队进入机房到上课,每个环节都有严格规范,一如既往,常抓不懈,最后内化成学生高雅的品质。笔者在组织教学中逐步养成了以下常规:
1、建立点名制度,如有缺课,教师要即时了解和掌握学生的动向。
2、爱护电脑等设备,下课做好使用登记,有序离开机房。
3、互相监督,形成文明上网品质。
通过学习和贯彻《中小学生网络文明公约》来实施“雅”字诀,教育学生做一个高尚的具信息素养的现代人。
[案例一]
有一次女生在课堂中查找资料时,突然弹出几个窗口,内容都是不堪入目的色情图片,当时这位女生面红耳赤,同桌和周围同学都围过来看热闹,搞得整个课堂很混乱,此时,如果不加以控制,局面十分难堪。
这时,我利用这一突发情况暂停学习,利用五分钟时间组织学生进行了一次有意义的专题讨论,得出以下结论:
1、在我国,在网上传播色情图片和内容是要受到法律制裁的。
2、这类网站不利于我们的身心健康。
3、这样的网站一般都带有大量的木马病毒和后门程序,会使计算机崩溃,泄露电脑中的帐户和密码,大家一定要注重防范。
4、不小心打开此类网站时,要冷静处理,及时关闭,不可招呼同学,不必耿耿于怀。
处理结果:全班同学达成一致认识,对此类信息产生抵触心理,达到了良好的德育效果。
权:教育学生增强法律意识,保护知识产权
“权”字诀旨在教育学生增强法律意识,保护知识产权。逐步培养学生尊重知识产权的意识、保护知识产权的社会责任感、创新意识和能力。
学生对“知识产权”的理解比较模糊,知识产权保护意识十分薄弱。笔者利用案例收集、知识产权小故事、知识产权专题小报等任务贯穿信息技术教学,以学习知识产权为载体来学习信息技术,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案例二]
笔者在上《建立软件资料库》一课时,充分利用教材资源,通过以下三个途径来学习知识产权:
1、引导学生讨论商业软件、共享软件和免费软件的异同,辨析哪类软件能下载,哪类软件不能下载和传播。讨论为什么要保护知识产权,有什么重要意义。得出以下结论:保护知识产权就是保护个人、集体的知识财富和无形资产,保护他人的辛勤劳动成果,保护民族创新。
2、通过《计算机软件保护条例》部分条例的学习进一步加深认识。鼓励学生使用正版软件,打击盗版。增强了法律意识。
3、案例教学:2008年上半年,大学生陈某因为利用QQ软件平台,自己修改QQ聊天工具,并命名为珊瑚虫QQ,以商业盈利为目的,通过刻录光盘出售和网络传播,被腾讯公司告上法庭,最终构成刑事犯罪,被判处3年有期徒刑,没收所有个人非法所得。
总之,以信息技术课堂为主阵地的信息素养相关的德育工作,要求教师全面了解学生,针对学科特点,大胆创新,指导学生正确使用信息技术,以“导”代“禁”,扬长避短,为孩子们正确上网保驾护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