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宓在批判《海瑞罢官》政治风暴中

来源 :世纪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ek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吴宓与吴晗,抗战前虽曾同在清华大学,但当时吴宓已是全国知名教授,而吴晗还只是个在读的大学生(吴晗1931年入清华大学史学系读书,吴宓则已在清华任教多年,时为外文系教授),彼此自然没有什么交往。抗战时期,两人又曾一度在昆明西南联大任教,但或许因年龄及专业、志趣的差异,彼此也无什么交往。解放后吴宓远在西南一隅的重庆北碚西南师范学院任教,而吴晗则在首都任北京市副市长,彼此更无什么来往。
  然而谁能料到,发生在“文革”之初的那场批判《海瑞罢官》的政治风暴却把吴宓卷入其中。在《吴宓日记》(三联书店2006年版)中,吴宓记下了他在这场政治风暴中的遭遇和思想变化,读来让人感慨,让人钦佩,也让人深思。
  1965年11月10日,《文汇报》在并不显眼的位置刊登了姚文元写的矛头直指吴晗的文章《评新编历史剧<海瑞罢官>》,谁也没有料到,这篇开初并不起眼的文章,竟隐藏着一个精心策划的大阴谋,随即掀起了一场震撼全国的政治风暴。在“四人帮”得意忘形之时,这篇文章被他们吹嘘为“吹响了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的号角”。而实际上,它制造了一起骇人听闻的政治大冤案,并由此开启了惊心动魄的十年浩劫,不仅吴晗身死家亡,成了“文革”开场祭旗的牺牲者,且使包括吴宓在内的成千上万知识分子惨遭迫害。
  
  一、“愤怒不服,几于发作”
  
  当姚文发表之初,并未引起多么大的反响,全国最大最有影响的几家大报《人民日报》、《解放军报》、《光明日报》并不买账,拒不转载,半个多月过去了,仍未有动静。据说毛泽东震怒了,下令出小册子。不久,这些大报被迫转载了此文,为了“引蛇出洞”,火力侦察,江青、张春桥等人又策划了对姚文的大讨论。
  12月下旬,即姚文发表一个多月后,登载大讨论的小册子已到了吴宓手中。他在12月21日的日记中写道:
  下午,读《<海瑞罢官>问题的讨论材料》小册子,遂取《明史》279(卷)《海瑞传》等篇阅之。①P312
  第二天(即12月22日),他又在日记中写道:
   上午,读《<海瑞罢官>问题的讨论材料》小册子,完。P312
  你看,吴宓在读这个小册子时,并没有按姚文所定调子轻易下结论,也没有受讨论文章的观点影响而人云亦云,而是用了两天的时间认真看,并对照《明史·海瑞传》进行思考。而思考的结果,在第三天就表露出来,那就是“愤怒不服,几于发作”。这一天(即12月23日)下午,吴宓所在中文系根据上面布置“讨论”吴晗与《海瑞罢官》,这是他参加的第一次讨论。不少老师自然是按上面所定下的调子对吴晗和《海瑞罢官》进行批判,吴宓越听越不是味,越听越反感,就在当天的日记中表达了他的愤激态度:
  下午2∶30~5∶30,中文系混合教研组(第一组)凡十二人,在古典文学教研室续讨论吴晗1961年所作京剧剧本《海瑞罢官》,中间休息一次,记录粘存(吴宓有个习惯,开会时认真记录每一个人的发言,然后粘存在日记中——笔者)。在讨论时,宓闻诸君之发言,愤怒不服,几于发作,然能始终隐忍含默,未露形迹,幸耳。P313~314
  在这里,吴宓虽然没有写明使他“愤怒不服,几于发作”的具体内容,但他的态度却是十分鲜明的,那就是对批判吴晗和《海瑞罢官》极为反感,极为不平,甚至到了不能容忍,“几于发作”的地步。
  
  二、“隐忍含默”的苦衷
  
  
  但为什么吴宓对批判《海瑞罢官》“愤怒不服”却又只能“隐忍含默”呢?一是在一年前的“四清”运动中,吴宓被当作资产阶级知识分子的典型横遭批判,甚至剥夺了他上课的权利,自此以后他被迫离开了一生安身立命的讲台。二是解放后的历次政治运动,往往都是先鼓动大家畅所欲言,保证言者无罪。不久政治风云突变,又以言获罪,揪住不放,惨遭迫害,有冤难申,使吴宓等知识分子心有余悸、无所适从,只好“隐忍含默”。
  此次批判《海瑞罢官》,也和过去的政治运动惊人相似。姚文刚出,一片死寂,大家敢怒不敢言,自然使策划这场大阴谋的江青、张春桥等人大为恼火。江青说:“要‘引蛇出洞’,让他们讨论这篇文章,把观点都暴露出来。”为此,他们操纵全国的报刊发起对《海瑞罢官》大讨论,并有意发表一些对立的意见,说是为了促进“百家争鸣,百花齐放”,是为了促进“社会主义文化繁荣”等等,实际上是暗藏杀机,欲一网打尽。
  于是在吴宓手中,才有了《关于<海瑞罢官>问题的讨论材料》的小册子,才有了一时间在全国鼓动大家“各报己见”、“畅所欲言”的短暂“开明”现象。这种情况迅速在12月27日吴宓日记中反映出来:
  8∶00分组座谈。古典文学教研室混合组,共十六人,仍×××②主席,(一)×××朗读毛主席《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第八节《百花齐放,百家争鸣,长期共存,互相监督》(附六条政治标准),全文。命众多暴露思想、说出不同意见。(二)续评论吴晗所作京剧《海瑞罢官》,……P318
  从这篇日记可以看出 ,为了鼓动大家放心大胆畅所欲言,特地安排学习毛泽东《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一文,强调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但吴宓心有疑虑,他在“命众多暴露思想,说出不同意见”句中用了一个“命”字,颇耐人寻味。虽然当场也有几位教师发了言,但吴宓仍“隐忍含默”,未发一言。这不是没有道理的,在3天后(即12月31日)的日记中多少可以找出答案来:
  去年1964除夕前后,在社教运动中,宓方受斗争甚烈,检日记犹为惊心,……此乃是宓1965年除夕之心情。P323
  此时此刻的吴宓,仍为一年前在“四清”运动中横遭批判而心有余悸,一想到那些“斗争甚烈”的场面,他就“犹为惊心”,哪里还敢畅所欲言呢?
  
  三、“奉命”的无奈与“痛攻”的荒唐
  
  对全国掀起的批判《海瑞罢官》运动,吴宓从心底里是极不情愿和极为反感的。这种心情从1966年1月6日的日记中十分清楚地表露出来:
  下午2∶30至5∶00,在中文系资料室奉命读《〈海瑞罢官〉讨论资料》,多不胜读。宓今日所读,凡二篇:(一)吴晗自作检讨《关于<海瑞罢官>的自我批评》,先登十二月二十四日《北京日报》,十二月三十日《人民日报》转载。极详尽,自承错误。(二)方求再痛攻吴晗《<海瑞罢官>代表一种什么社会思潮?》刊登十二月二十九日《人民日报》(二十八日作成),斥此剧为“反马克思主义的政治观、历史观、道德观在艺术中之集中表现”及“借古非今的反社会主义思潮”,且谓其与1962、1963之(A)台湾、印度进攻中国(B)国内要求自由市场、农业单干及包产到户等之恶风密切配合,云云。P331
  吴宓在日记里,用“奉命读”三个字,形象地道出了他对这场大批判的无奈。而对那些血口喷人、肆意歪曲的批判文章,则用“痛攻”二字表达了自己的反感。他特别记载了一篇批判“佳作”,此文竟给《海瑞罢官》扣上了“反马克思主义的政治观、历史观、道德观在艺术中之集中表现”及“反社会主义思潮”的大帽子。更为荒唐的是,竟把这部颂扬海瑞精神的剧本与当时台湾叫嚣“反攻大陆”,印度挑起边界纠纷联系在一起,甚至卑劣地诬蔑这部剧本是与当时出现的要求自由市场、农业单干、包产到户“密切配合”。这样的上挂下连,真是欲加之罪,何患无辞了。
  
  四、苦于不知政治运动“真实意旨”
  
  吴宓只是一介书生,平时只埋头于学问,不问政治,也不懂政治。而政治风云的变幻莫测,常使他如坠云雾之中,不知如何是好,并为此吃了不少苦头。此次批判《海瑞罢官》,来势凶猛,声势浩大,他虽知来头不小,但仍苦于不明其真实意图。
  1966年1月13日晚,吴宓所在的西南师范学院4位教授,皆民盟成员,齐集其一家里,以组织生活会名义,座谈“《海瑞罢官》应如何讨论和理解”。吴宓本非民盟成员,但因与这几位教授关系好,也被邀参加。也许是因为在私人家里,也许是参加者都是好朋友,气氛比较宽松,所以吴宓也发了言。这是他自批判《海瑞罢官》以来第一次发言,他向朋友们袒露了心中的困惑和苦恼。在这天的日记里他简述了发言内容:
  宓谓:宓一意恭恪服从,但恒苦不知党政每一运动中之真实意旨所在,然自1964春以来,加强阶级斗争,阶级观点,批判吴晗,评斥《海瑞罢官》,只是教我们如何认识历史、文学,即是“封建社会,地主官僚阶级,从来无一好人,无一好事”,勖我们如是想,如是说而已,云云……P338
  实际上,像这样不知“每一运动中之真实意旨所在”的困惑和苦恼,岂止吴宓一人。说起《海瑞罢官》,其作者吴晗本人更是有苦难言,有口难辩。1959年4月党中央上海会议期间,许多同志在总结1958年以来“大跃进”的经验教训时都提到要提倡敢讲真话问题。这期间毛泽东看了有海瑞出场的清官戏《生死牌》,认为海瑞虽然攻击皇帝很厉害,但对皇帝本人还是忠心耿耿的,提出要学习海瑞“刚直不阿,直言敢谏”的精神,并希望找几位历史学家研究一下海瑞。由于吴晗是著名明史专家,一位领导同志向他传达了毛泽东的指示,鼓励他研究、宣传海瑞。自此,吴晗才陆续写了《海瑞骂皇帝》、《论海瑞》和京剧《海瑞罢官》。谁知风云突变,宣传海瑞精神一下竟成了一桩反党反社会主义大罪状,《海瑞罢官》也成了反党反社会主义的大毒草。
  不明这场运动“真实意旨”的吴宓,却明白一点,即按阶级斗争观点,人们被灌输的思想是:“封建社会,地主官僚阶级,从来无一好人,无一好事”。海瑞既然是封建社会的官僚,就决不是好人,也不会干一件好事。谁要为海瑞张目,自然要挨批。
  
  五、善良愿望与“引蛇出洞”
  
  然而像吴宓这样的知识分子尽管疑虑重重,但仍然是从善良的愿望正面理解这场运动,哪里能料到江青、张春桥等人包藏的祸心和“引蛇出洞”的阴谋呢?吴宓在1月13日晚的日记里记载了当他袒露心迹,道出困惑后另一位教授的发言内容:
  最后×君(西南师范学院民盟支部负责人之一,中文系教授——笔者)乃本其所独知而作指示,谓当局发动《海瑞罢官》之广泛讨论,其目的有二:(一)望我们重学习毛主席《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一文,知政治与学术攸分,(吴晗之作《海瑞罢官》,是人民内部矛盾,是学术思想,而非政治问题),俾我们在学习时,可以畅所欲言,不存顾虑,而不至尽向一边倒,同众完全一致,弗敢“争鸣”矣。(二)望在学习讨论中,培养成平等地一同虚心讨论之风气,庶几老年教授、干部不至妄自尊大,不受批评,而青年助教、领导人亦可从容无惧地、对老辈提出批评意见,云云。众称善,谢×君而散。P338
  请看,这些知识分子在不明真相的情况下,在这场政治风暴即将凶猛刮来之初,他们虽然心存疑虑,但仍相信上面布置学习毛泽东《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一文的目的,是要大家明白批判《海瑞罢官》只是人民内部矛盾,是学术思想而非政治问题。因此,可以畅所欲言,可以“不一边倒”,甚至可以通过这场运动,来“培养成平等地一同虚心讨论之风气”。这样的一相情愿的想法不久就被击得粉碎。
  发言的这位教授是西南师范学院民盟负责人,在吴宓心目中,是有“所独知”而可“作指示”的人,他的发言很符合吴宓等人的心愿,故“众称善,谢×君而散”。吴宓似乎也精神振作了一些,在第二天(1月14日)的日记里写下了他此时此刻的思想态度:
  下午2:30至5:30,中文系毛主席著作(《矛盾论》)学习,古典文学与外国文学教研组合组,到者十一人,×××主席。今日讨论自己学习之收获,即如何用《矛盾论》。发言者……宓:早年曾撰《一多总表》,列举“相反相成”之种种矛盾,然非马列主义者。既学习毛主席思想,乃知最大最主要之矛盾,厥为无产阶级对资产阶级之矛盾,即两种世界观、两条道路之斗争。自1964至1965社教运动以来,更知宓出身地主阶级,受资产阶级教育,其关系之重大,而思想改造在宓尤为急要,应勉力去作。宓今后一切思想行动,均必遵从毛主席之指教,而目前则首应学王杰“不怕死、不怕苦”之精神。按宓年过七十,老人最注意、首应解决者,为生与死之矛盾。宓今生活满意,心情乐观,健康无病,对于生死问题,宓今不思不计(×君谓是“置之度外”)。听其自然。宓在1958年已曾宣布“对于现今之宓,我即刻死,明天死、二年五年十年二十年后死,心情上都是一样的,早死不悲,迟死不喜,临死亦不惧。”云云。然在世一日,仍必勤学勤读,努力工作,一若我尚可在世许多年者。——附言,宓今虽不授课,然勤学勤读为宓之生性与习惯,故迄行不辍,不问其有用与否,亦不能言其目的何在,此宓今之实在情形也。P339~340
  又过了几天,吴宓等人对这场运动的善良愿望似乎又得到了进一步证实。2月16日,西南师范学院中文系总支书记传达上级对《海瑞罢官》问题的指示精神。吴宓在当天的日记中把这位书记的传达记录了下来:
  ×××书记又谈及《海瑞罢官》等学习,勖宓等直陈所见,畅所欲言,盖既是学术讨论,而非政治问题,即座齐放、争鸣,不必亦不当“一边倒”,云云。P376
  看来,这位书记所传达的上级精神正符合吴宓等知识分子的善良愿望。而出自基层党组织领导嘴里的这些保证和鼓动,自然又和那位民主党派基层负责人发言份量大不一般。他们心动了,顾虑打消了,想要“直陈己见”了,也不打算“一边倒”了。然而他们根本没有想到,此时此刻江青、张春桥一伙布下的无形大网已张起,只等鱼儿进网了。几个月后,凡敢“直陈己见”,大胆“争鸣”,没有“一边倒”的人,包括吴宓及那4位教授,统统被真正打翻在地,实实在在体尝到了“不一边倒”的滋味。
  
  六、明白真相,气愤“不能自持”
  
  “引蛇出洞”时间虽然短暂,但就在这短暂期间里,全国各地不少人为吴晗鸣不平,为《海瑞罢官》仗义执言。仅历史学界就有著名史学家翁独健、翦伯赞、周谷城、周予同、李平心等人发表文章痛斥姚文。仅《文汇报》几天之内就收到三千篇不同意见的稿件。
  但形势急转直下,江青、张春桥见“引蛇出洞”的目的已达到,便露出了狰狞面目,开始了大收网。2月23日,即某书记传达上级意见,做出种种保证才7天,西南师范学院突然召集几个系的教师30多人开会,吴宓也参加了。会上,从北京来的《人民日报》理论部副主任××向大家讲述了北京及各地批判《海瑞罢官》情况。使吴宓大吃一惊的是,风向已发生了大转弯,学术讨论已转化为严酷的政治斗争,并开始了“一边倒”的大声讨、大批判。吴宓在日记中写道:
  ××同志讲话,首言此来乃为《人民日报》学术副刊征稿,望诸君就学习所得,多投讨论毛泽东思想、社会主义、阶级斗争及批判《海瑞罢官》、《谢瑶环》、《李慧娘》之稿件。次论北京及各地批判《海瑞罢官》之情形,乃知凡“批判”即是政治问题,而吴晗之罪,实因其作此剧本,意在为1959年庐山会议后,许多党内之右倾机会主义分子被“罢官”者鸣不平耳!……P379~380
  《人民日报》理论部××的讲述,使吴宓等知识分子如梦方醒,才明白既然是“批判”《海瑞罢官》,那么就已注定这场运动已不是什么人民内部矛盾,更不是什么“学术讨论”,吴晗也不是什么犯错误,而已被定为犯罪。诚如吴宓在5月7日的日记里所说:“近由批判吴晗起,始知此是阶级斗争。”P427也就是说,批判吴晗和《海瑞罢官》,早已被定为是一场你死我活的严酷政治斗争了,只不过对吴宓等大多数人来说,一直被蒙在鼓里而已。
  果然,对吴晗和《海瑞罢官》的批判升级了,那些断章取义、颠倒黑白、肆意歪曲的“声讨”、“批判”如熊熊烈火席卷中国大地,吴宓的反感、抵触和痛苦更加剧了。3月15日,吴宓在日记中记下了他在“批判”《海瑞罢官》的痛苦心情:
  下午,早到中文系。2∶30~5∶00续讨论近日师生《海瑞罢官》学习之佳作九篇其五、其六,记录粘存。中间几乎不能自持,十分气愤。此长期学习为大苦,宁愿速死为佳,立觉左肺甚痛(日来头沸耳鸣仍甚)。P394
  吴宓看着这一篇篇歪曲诬陷的所谓批判“佳作”,真是火冒三丈,痛不欲生。
  
  七、痛苦中的思考
  
  此时的吴宓,陷入“实愿速死为佳”的深深痛苦之中,联想到他在历次政治运动,特别是“四清”运动遭到的种种凌辱,他更感到前途暗淡、人生无望。3月23日,他在日记中倾吐了自己的痛苦:
  近年厉行阶级斗争,督促思想改造,既举中国数千年之德教习俗、学术文化,摧残澌灭净尽,已使吾侪伤痛已极,而在各种演讲、报告、学习、讨论会中,更视宓等老教授为阶级仇敌,反动、落后、顽固分子,冷嘲热骂,使耳聆、目击、身受者,更不能堪。宓今日下午学习会中,又起此感,惟盼早日死去,如×老(吴宓好友、老教授,不久前去世——笔者)之长眠地下,真成无知,是诚幸福也已!P403~404
  4月6日,他在中文系一次政治学习会上被迫检查了自己的思想,虽然他自认很诚恳,但“犹不合格”,他在这天的日记中写道:
  上午8至12,中文系三八作风学习会,……宓发言一次,自己检查,虽言之甚诚,犹不合格。盖按照“阶级观点”,则凡我辈地主及资产阶级出身之人,决不能有任何善言善行,且必不能改造。而数千年之中国,古与今之西洋,除马恩列斯及工人、农民外,亦无一好人,无一好事,无一长之可取,无一德之足记。……如此,焉得为真,焉得云平?故学习会中之发言者,率皆依据公式、定规,而巧佞其辞,自贬自责,言不由衷。即座中听其言者,亦共知其非诚,然必如此乃可生存栖息于今之学校、社会。呜呼!是教民相率趋于诈伪而已。其不合情理,强人以所难,更不待说也。P408
  这是一段多么沉重、犀利的剖析。在那“一言堂”盛行,以言获罪的时代,吴宓清醒地认识到“左”的极大危害,看到了大家都不敢说真话,都以假话自欺欺人的种种丑恶和无奈,他十分痛苦。但是吴宓却不愿说假话。就在写了上述文字后的第三天(4月9日)一个学习会上,他第一个发言了:
  上午8至12,又下午2∶30至6∶30,中文系民兵训练学习会,座谈“昨聆×××讲毛主席1957年《中共全国宣传工作会议讲话》后之体会与收获”。宓首先发言,暴露自己之真实思想感情甚多,自命为中共进忠言,或且以此获咎,亦未可知。P410
  你看,吴宓在学习会上第一个发言,他明明知道“暴露自己之真实思想感情”可能会“以此获咎”,但他下决心要向“中共进忠言”。但他不明白“忠言逆耳”的后果。我们虽然没有在吴宓日记中看到他此次发言的内容,但他2个月以后的悲惨处境就完全证实了他不仅为讲真话“获咎”,而且付出了惨重的代价。
  
  八、终吐真言:“晗之所论皆宓之所欲言”
  
  当吴宓明白了批判《海瑞罢官》的真相后,他对这场卑鄙阴险的政治陷害极为抵触和反感。4月13日中文系举
  行批判《海瑞罢官》会,他竟在会上“昏睡”,后来当他“昏睡既足,醒后发言,甚流利生动”P414。可惜,他在日记中也没有记载此次发言的内容。但在第二天的日记(4月14日)中,我们终于明确看到了他对批判《海瑞罢官》的真实思想:
  阅《重庆日报》对吴晗批判汇编。实则晗之所论皆宓之所欲言,特宓不涉政治,既无讽刺指责之私愤,亦乏谏辩箴规之愚忠耳。P414
  此时此刻,全国上下正铺天盖地对吴晗及《海瑞罢官》进行大声讨、大批判之时,吴宓竟然在这样的时刻表态“晗之所论皆宓之所欲言”,铿锵之声,振聋发聩。在当时的中国,敢如是说,如是想的有几人?
  不仅如此,吴宓还对吴晗的著述进行仔细研读(几个月以后,他已被打成牛鬼蛇神,还在悄悄读吴晗的《灯下集》和《读史札记》),并直言吴晗论著“实无悖谬之处”,并称吴晗的论著“固宓皆所赞同者”。这些话都记在他5月19日的日记中:
  下午3—6,古典组学习会……自读西南师院编印《学习讨论参考资料(4)》:吴晗论历史研究。宓按:……吴晗论历史研究,论道德继承,实无悖谬之处,固宓皆所赞同者。(但为《海瑞罢官》所累耳)P437
  吴宓居然在批判声讨吴晗最激烈的时刻,在日记中表明他完全赞同吴晗论著观点,实在是太难能可贵了。
  到了5月下旬,文化大革命伴随着一批批无辜的人被“打倒”、“横扫”、“炮轰”惊心动魄地开始了 。批判《海瑞罢官》也更加升级。5月30日,中文系从上午到下午,都集中学习所谓文化大革命的文件,并批判邓拓、吴晗、廖沫沙的《燕山夜话》、《三家村札记》等,晚上又继续进行。此时的吴宓,痛苦、愤懑、疲惫交织,已到了忍无可忍的地步,他控制不住自己,再也无法“隐忍含默”了,郁积在心中的满腔怒火终于爆发了。这天晚上他在会上作了长篇发言。他在日记中写道:
  晚,雨。8-10,中文系工会组织生活……座谈时,宓以久久感愤悲郁至极,今晚疲倦特甚,不能控制自己,遂作出甚长之发言,一发难收,倾泻而出,众为动容……宓回舍休息,爽然清醒,乃悔发言激动,尽泄心情之失,或将由此得祸(谓宓不肯学习改造,以自杀、寻死胁吓领导)。但后悔已无及。P444
  可惜的是,吴宓在日记中并没有留下他“甚长之发言”内容。但后果是不难想象的,他为自己“倾泻而出”的真话付出了惨重的代价。一个多月后,他被打成牛鬼蛇神,戴高帽、挂黑牌(竟和吴晗一样,黑牌上都写的是“反共老手”),天天被批斗,受尽凌辱。一次批斗会上,他被革命小将架进会场时摔断了腿,从此吴宓就一瘸一瘸的走路,直到他逝世。
  从吴宓日记中 ,我们看到了他守正不阿、真诚善良、表里如一的本色。吴宓的学生、著名作家杨绛(钱钟书夫人)曾说“吴宓先生是真诚的人”,也是一位“老实得可怜”的人,但却“又不是糊涂人”,他“能看到世道人心和他的理想并不一致”,但“还是坚持自己一贯的为人”③在批判《海瑞罢官》的政治风暴中,可以看出吴宓正是这样的一个人。
  (作者为重庆文史研究馆馆员、西南大学教授)
  责任编辑 肖阿伍
  
  注释:
  ①《吴宓日记·续编》第7册(1965~1966),三联书店,2006年4月版。本文所引日记原文,皆在此册,故在引文后只标明页码。
  ②《吴宓日记》中所涉及的人皆指名道姓,本文则以“×”代替。
  ③ 杨绛:《吴宓先生与钱钟书》,载王泉根主编《多维视野中的吴宓》,重庆出版社2001年版,第13~14页。
其他文献
阐述临终关怀的概念、兴起与发展、临终关怀服务的主要内容以及我国临终关怀发展存在的问题和发展的途径,提出医务人员有责任和义务开展和宣传临终关怀,使临终关怀得到进一步的发展,以适应我国社会发展的需要。
9月17日上午,由上海市文史研究馆主办的《世纪》杂志通讯发行工作会议在上海召开,来自中央和北京、天津、吉林、山东、河南、安徽、江苏、浙江、江西、湖南、广州、四川、云南、贵州、内蒙古等16个文史研究馆文史业务处的代表应邀出席会议,总结《世纪》杂志通讯发行工作经验,共商如何进一步提高刊物质量、扩大发行量、增强社会影响力。  会议由上海市文史研究馆编辑室主任、《世纪》杂志副主编沈飞德主持。与会代表充分肯
翁国梁生于1949年出生,早年学西画,后专攻中国画花鸟三十余年。作品极具时代感。追求趣味与意境,尤其画树木有独到之处。1984年二幅作品由汪道涵市长带往日本作为国礼。先后有二
苏雪林(1897—1999),安徽太平县岭下村人。上世纪20年代末期,她以“绿漪女士”笔名出版的自传体小说《棘心》和散文集《绿天》,产生巨大影响,获闺秀派代表作家之称。1931年,阿英在《现代中国女作家·绿漪论》中说:“苏绿漪是女性作家中最优秀的散文作者。”1933年黄人影编、光华书局出版的《当代中国女作家论》一书中,毅真在《几位当代中国女小说家》一文中评选出代表时代、冠绝侪辈的五位女作家,即“冰
公铁合建越江隧道废水泵房的设置形式直接影响工程的投资和运营安全,是设计的重点和难点。以武汉三阳路公铁合建越江隧道为依托,根据工程特点,将公路层和地铁层的废水泵房分
责任会计是指为适应企业内部经济责任制的要求、对企业内部各责任中心的经济业务进行规划与控制,以实现业绩考核与评价的一种内部会计控制制度。企业组织结构与其责任会计系
临床路径(CP-Clinical Pathway),是一种为病人提供高品质、高效率、低成本的医疗护理服务模式[1],自20世纪80年代中期,美国波士顿的新英格兰医疗中心第1次成功将工业企业中应用的关键路径分析应用于健康系统,简称为CP.临床路径的成功取决于变异情况的恰当处理,变异在医疗健康服务体系中起到重要的作用,通过对临床过程的标准化而减少变异情况的发生则是使医疗护理差错最小化的有效工具[2]。
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与广发应用,促使消费者消费方式多元化的发展,消费者商业价值不断提升的同时,其消费权益也受到不同程度的侵犯。在这种情况下,只有提升民商法中对消费者信
7月21日,金华市委书记在接受上海记者采访时,公开了该市早就运筹中的“后世博上海”理念,一方面积极参与上海世博会,另一方面充分利用世博商机,实施接轨上海的“四大掘金工程”,即:把上海都市游与金华山水生态购物游结合的“旅游工程”、引导和鼓励金华农业接轨上海的“农业工程”、世博期间和世博后吸引一批上海大项目进驻金华的“工业工程”和世博期阔在科技、文化、医疗、信息等方面与上海对接的“要素工程”;不仅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