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学生思政课获得感的提升路径研究

来源 :现代职业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obo200920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以下简称“思政课”)担负着立德树人的重要责任。从现状来看,主要存在教师教学能力仍需提升、教学方法遭遇困境、教材体系向教学体系转化程度受限、学生参与度不高、学习兴趣不足、考核方式单一等问题。从路径看,全面提升思政课教师综合素质,丰富教学方法,加强课程体系建设;育人为本,增加“所得”;联动考核,增强“所感”。
  [关    键   词]  思政课;获得感;路径选择
  [中图分类号]  G711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21)27-0012-02
   一、思政课获得感的内涵界定
   高職院校学生思政课获得感是指高职院校学生在学习思政课理论过程中及过程后,由于契合自身需要或未来心理预期而产生正向的、持续的客观收益和主观感受的统称。这种划分符合思政课课程标准的维度划分,也符合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的发展过程。学生知识层面的获得感量化外显主要表现为学分制和荣誉证书等。思想层面的获得感主要表现为学生通过思政课的教学与实践活动实现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归属感和认同感。思政课归根到底是一门行为养成课,旨在培养学生形成正向的价值判断和行为方式。认识反作用于实践,思政课旨在培养学生科学的认识论,用正确的价值观指导实践。
   二、思政课获得感的影响因素
   (一)思政课教学层面
   1.教师教学能力仍需提升
   教育本质上就是一种权威性的活动,在现今网络普及的时代,学生可以从多途径获得知识,对传统的教师权威形成了冲击。学生更加注重自我意识的觉醒,注重教师综合素质和个人魅力。教师独角戏式的授课模式很难受到学生认可。思政课的本质是将社会主义意识形态转化育人层面的灌输与教化,表现为极强的阶级性与政治性。[1]而思政课教师有时为了迎合学生的视听感受,或者是自身能力欠缺,无法将思政课的“八个相统一”有机融合起来。同时,教师不能针对高职院校学生不同专业背景因材施教,而是采用“吃大锅饭”式的教学模式,导致学生获得感偏弱。
   2.教学方法遭遇困境
   近年来,为了有更好的教学效果,雨课堂等电子化手段被引入课堂,但是这些形式在教学中依然存在问题。第一,个别教师没有很好地将信息化手段有机融入教学中,使课堂教学与信息化手段出现两张皮。第二,学习效度不够。由于高职院校学生的学习基础相对较差,自主学习意识薄弱,翻转课堂等新的教学方式引入之后,存在学习流于形式、学习效果不理想等问题。
   3.教材体系向教学体系转化程度偏弱
   思政课教材几经修订,教材内容依然存在重复。主要表现为中学教材与高职教材在衔接上存在内容重复,高职教材不同章节之间有知识重复。同时,教材的整体内容过于专业,学生接受起来有一定的难度。思政课不是口号宣传,而是通过教育唤起学生对主流价值观的认同。通过改善教与学的针对性增强教学趣味性,进而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只有让思政课的理论性和大学生的心灵需求产生契合,产生情感共鸣,才能让学生以积极、健康的心态对思政课产生期待,进而产生不同层面的获得感。
   (二)思政课学生学习层面
   1.学生参与度不高
   高职院校一般由班委课前检查到课率,因担心违纪受处分,学生到课率较高,但是人到心不到的现象严重。有少部分学生认为思政课是一门意识形态课,是洗脑的课程。出于这样的误解,他们在心理上对思政课是抵触的,觉得只要不挂科就可以了。同时,思政课的理论性和政治性较强,消磨了少部分学生的参与热情。
   2.学习兴趣不足
   在全媒体视角下,手机的强大功能可以很好地满足学生的视听需求以及个性化发展需求,手机对学生具有强大的吸引力。相比思政课的说教与课堂的枯燥乏味,高职院校学生从手机端获取的知识更加鲜活,学生更愿意从手机端获取知识。因此,在教学中,学生对相对晦涩的理论传授表现出较低的学习意愿。
   (三)思政课考核方式单一
   调研中,思政课考核大多是开卷考试,题目多半是理论联系实际的题目,高职院校学生通过查阅课本再联系自身实际,言之成理即可得分。在这种考核方式下,高职院校学生没有成绩考核的压力,学习思政课的动力明显不足。高职院校学生觉得不需要投入太多精力,思政课就可以取得相对不错的成绩,他们不愿意在思政课的学习上花费更多的心思。平时对思政课真正用心钻研的学生和最终通过背背、抄抄获取的分数是差不多的。这种考核方式并没有真正对学生的学习状况作出及时、准确的评估,降低了学生对思政课学习的积极性,也削弱了高职院校学生的思政课获得感,无法让思政课做到真正的入脑、入心。
   三、提升思政课获得感的对策
   (一)精准供给,提升“所获”
   1.提升思政课教师的综合素质
   习近平说办好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关键在教师。学高为师,身正为范。教师必须身体力行,从思想作风到言谈举止都要公道正派。作为教师,精通主责主业是义不容辞的责任。第一,政治信念坚定,业务水平扎实。教师要吃透教材内容,把马克思主义的核心要义讲清楚,真正以理服人。同时,社会负面新闻的出现会冲击思政课的一些观点。面对这些问题,教师必须立场明确,分析透彻。要用强有力的逻辑和鲜活的事例解析感染学生,在长期的熏陶下真正让思政课理念在每位学生的内心深处生根发芽。第二,教师要不断提升自身的人格魅力。处于大学时代的学生往往是具有个性的新一代青年。传统的灌输式授课方式使学生对思政课的认同感偏弱,教师权威面临挑战。学生心中的思政课老师需要具备多方面的素质,包括幽默、有趣、长效互动、共情关注、知性、情怀深、气质好等特质。只有学生从内心欣赏老师,才会更好地亲其师,信其言。    2.增强教学方法的吸引力和感染力
   第一,运用“互联网+思政课”的模式,丰富课堂表达。思政课是与时俱进的,课堂教学不可避免地存在滞后性。借助微信群和公众号等自媒体平台向学生推送最新的理论文章和时事热点文章,鼓励学生下载学习强国等学习辅助软件,拓宽课堂教学的外延,拓展思政课视野和格局。第二,探索新的教学模式。可以运用问题导向教学模式,通过问题引入,结合课程标准不断提出问题,启发学生思考,形成思考有深度,互动有内容,课堂有收获的氛围。通过问题假设等形成问题链,学生正反双向诠释,使学生在思考中加深对知识层面和思想层面的获得感体验。在正确价值观的指引下,行为层面的获得感会更加持久和深远。在思政课课堂的语言表达时可以借助脱口秀、轻幽默段子等形式进行阐释。在调研中,学生表示思政课的教材表达和课堂表达相对枯燥,严重影响了学生对思政课的兴趣。创新表达方式,以深入浅出的方式講述,形成学生喜闻乐见的语言风格,为提升思政课获得感注入新的力量。
   3.加强课程体系建设
   第一,加快思政课教材的体系化建设。思政课要加强对初中、高中、大学的教材整合,梳理各阶段的不同内容。要认真对照课程标准,做好不同阶段的内容衔接。思政课的核心观点和概念要不断重现才能逐渐内化为学生自身的认知。但是要关注不同教育阶段教学内容的广度、深度和难度上要循序渐进。[2]第二,持续推进课程思政项目建设。通过师资培训,培育一批课程思政教学名师。要统筹做好专业建设和课程建设,要根据专业特色、学科特点,分门别类挖掘思政元素。让课程思政的理念在课程教材、教学大纲、教案课件、课堂讲授、专题讨论、课后作业、实验实训、考试考查、学位论文等各环节凸显出来,真正实现增长知识、培养能力、提高素质和塑造灵魂的“四位一体”的教学目标。[3]加强思想政治课程体系建设势在必行,在全员育人和全学科育人的大背景下,思政课本身要更加具有前瞻性和体系性。课程思政建设也要不断向前推进,为增强高职院校思政课获得感不断注入活力。
   (二)育人为本,增加“所得”
   1.关注学生,调动学习兴趣
   要摸清学生的需求,关注学生日常生活中的问题,并将此纳入课堂教学。通过问题导向,深入剖析问题根源,在尊重差异性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让学生真正体会到思政课是可以对实践起到指引作用的,思政课可以成为解决学生人生道路上迷茫困惑的指明灯。解决学生切实关心的难点、痛点、热点问题,让思政课的教学内容更接地气。
   2.高职院校学生要端正学习态度
   高职院校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偏弱,加之职业院校更侧重于知识的应用性。受实用性思维影响,少部分学生开始质疑思政课是否有用。作为学生要端正学习态度,不能急功近利。思政课更多的是方法论的指导,对实践的指导作用是潜移默化的。只有有了正确的课程认知,才能在课堂上产生合适的获得感匹配度,进而提升获得感。
   (三)联动考核,增强“所感”
   为了体现思政课考核的客观性,思政课获得感的考核方式需进行改革。第一,理论知识是满足高职院校学生知识层面获得感的重要考核指标。思政课的理论考核可以采用闭卷形式,因为闭卷可以督促学生去记忆更多的基础知识。识记在思政课的学习中依然有着独特的意义,有了知识的识记,在实践中遇到问题才会寻找理论的契合点,可以加强学生对思政课的认同感。理论考核在现阶段的考核中仍然占有较大比重,改革后思政课的理论考核成绩占比在30%左右。第二,目前思政课的实践教学主要是通过主题实践教学活动开展的,以主题班会、朗诵、演讲的形式呈现。但是这种形式的实践教学大多是室内的,对学生的冲击力并不是特别大。改革后可以通过参观廉政警示教育基地、名人故居以及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等形式进行。思想层面的考核占比30%左右,主要以学生是否按时参与实践教学活动,通过实践教学活动所获得的感悟进行评判。第三,学生行为层面的获得感主要通过行为进行量化考核。学生行为层面的获得感可以由辅导员、任课教师等提供,主要考查高职院校学生是否能做到知行合一,能否发挥思政课的价值导向功能。可以针对高职院校学生的到课率、作业完成情况、课堂表现以及分析社会问题的能力等综合量化赋分。旨在考查学生是否能够学以致用,在日常生活中是否能够养成知行合一的品行,是否能够养成良好的思想政治素养。行为层面的考核占比40%左右。
   参考文献:
   [1]欧庭宇.问题与路径: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思考[J],黑龙江高教研究,2020(12):100-105.
   [2]章秀英,戴春林.课堂教学对大学生思政课获得感的影响分析[J].黑龙江高教研究,2020(12):111-117.
   [3]张大良.课程思政:新时期立德树人的根本遵循[J].中国高教研究,2021(1):5-9.
  ◎编辑 张 慧
其他文献
大学生家国情怀教育与中华优秀文化经典有着内在的紧密联系,将中华优秀文化经典融入家国情怀教育,有助于提高教育质量.
混合式学习被普遍认为是最有效的学习方式。学生学习需求分析是混合式教学前期准备工作之一,能否满足学生的混合式学习需求,直接影响教学效果。以湖北文理学院为例,从学习愿望、学习能力差距、学习过程需求和学习环境需求几个维度调查地方高校学前教育专业学生混合式学习需求。为了更有效地开展学生的混合式学习,教师应先深入了解学习者的特征,要提供良好的混合式学习环境支持,要不断优化混合式教学活动,并加强过程深度监管,完善考核评价体系。
采用文献资料法、个案研究法和田野调查法等,对近20年来湖北省朱村体育生活方式变迁与生活观念转变展开研究。结果表明:朱村体育生活方式变迁经历了消沉期、发展期和重塑期三个阶段,并呈现出青年与中年妇女将成为体育活动主体、体育公共服务体系建设标准化、体育活动形式休闲化发展、节庆民俗体育复兴的发展趋势。从其体育活动主体、体育活动条件、体育活动形式和体育活动时间的变迁历程来看,朱村村民生活观念发生了四个转变:从娱乐消遣向文明生活转变;从满足温饱向追求美好生活转变;从“今昔有隔”向“今昔融合”转变;从被动体力劳动向主动
受年龄影响,小学生认识英语的方式还处于“翻译式”的学习思维,就是先在脑子里想一遍中文,然后按照中文的句子进行翻译。如:我所任教的五年级学生在写句子的时候经常会写成:“I like favorite food is noodles.”这是因为他们把想写的句子先用中文在脑子里进行思维,然后按照中文句子的格式翻译出来。这种现象说明学生们不能灵活、正确地使用英语思维来学习英语,这也是现在学生学习英语的障碍
期刊
社区营造关键在于对社区资源挖掘、社区居民参与过程中重建共同体,从而实现社区可持续发展的过程。欠发达地区农村的社区营造与城市社区营造存在显著差异,城市社区营造经验难以契合欠发达地区农村社区营造的内在机理。欠发达地区农村发展中面临着公共基础设施差、资金缺乏,青年劳动力大量外流,村民再组织化乏力等现实困境;但也存在社区居民异质性分化弱、富有闲暇的老年群体,外出村民的“乡愁”记忆及村庄社会传统规范的惯性与公共舆论等社区营造的潜在优势。基于社区营造理念,可以从人、组织力、文化、产业、环境等方面,探寻欠发达地区农村社
专业群建设是高职院校内涵发展、转型升级、提质培优、特色打造的必然要求,专业群人才培养方案是高水平专业群建设的首要工作。职业教育作为一种类型教育,对专业群培养什么样的人、怎么培养人等方面提出了许多新的要求,在理念上发生了许多新的变化,因此,理解专业群人才培养方案研制的价值,明确专业群人才培养方案研制的关键所在是非常重要的。
首先分析高职药学专业课进行课程思政面临的挑战,对药物分析课程中蕴含的思政元素进行挖掘,提炼出七大思政主题,并结合混合式教学模式,具体说明如何将思政元素融入教学环节,
文化对国家和民族的发展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同样,一所幼儿园的文化建设,对园所提升凝聚力、生命力、教育力和竞争力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何谓学校文化呢?学校文化是以学生为主体,以校园为主要空间,以育人为主要导向,以精神文化、物质文化、行为文化和制度文化等为主要内容,以校园精神文明为主要特征的一种群体文化。它对师生良好个性和素质的养成具有导向、规范和塑造的作用。因此,要积极打造园所文化,使之成为校园内涵发
期刊
[摘 要] 红色文化资源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挖掘合肥红色文化资源,发挥合肥红色文化资源的优势,对高校立德树人工作的开展与实施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同时能够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使其树立坚定的理想信念。基于此,分析合肥红色文化资源对高校立德树人的意义及融合路径。  [关 键 词] 合肥;红色文化资源;高校;立德树人;意义;融合路径  [中图分类号] G711
新世纪以来,余华在随笔和小说两方面的创作都鲜明地体现了对“中国”的想象性构建.在浸润了个体经验的随笔中,余华在文革历史与改革开放的现实之间来回穿梭,一方面借助词汇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