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近年来,随着新课程标准的逐步深入和不断实施,提升整体学生的成绩是广大教育者所关注的热点课题,在该背景下分层教学模式应运而生。在初中数学课程教学中学生的成绩参差不齐,分层教学能够突出数学教育的发展性、普及性和基础性精神,值得大力倡导。笔者以新课程标准下的初中数学分层教学为浅析对象,同时提出一系列有效的教學对策。
关键词:新课程标准;初中数学;分层教学
在新课程标准和素质教育理念下,初中数学教学分层教学的运用显得更具针对性和人性化,不仅是对因材施教教育理念的落实,还能够真正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对提升整体教学对象的数学知识水平、学习能力和考试成绩来说具有积极意义。对此,初中数学教师需充分借助分层教学的优势展开教学,采用恰当合理的教学模式帮助学生更好地学习数学课程。
一、 学生适当进行分层,教师做好准备工作
在新课程标准下的初中数学分层教学中,学生作为教学活动的主体对象,教师首先应对他们进行适当的分组,只有这样才能够提高数学教学的实效性,有的放矢地制订教学计划。初中数学教师在运用分层教学模式时,需先了解学生的基本情况,增强彼此之间的交流沟通,结合学生的知识水平、学习成绩和数学素养进行分层,通常分为优等生、中等生和学困生三个层次,比例为3∶5∶2。并根据实际情况和教学需要,对学生分层进行动态调整和管理。
同时,在初中数学教学中运用分层教学法,假如学生分层是基础,那么教师的备课分层就是前提,两者之间是缺一不可、相辅相成的关系,这也是确保分层教学模式能够顺利实施和有效落实的关键。由于学生的数学知识基础、家庭背景、性格特点,以及生理、心理特点等存在着明显的差异性,教师在备课环节应当进行分层,始终以新课程标准为出发点,全面坚持以学生为本的原则。在备课过程中制定层次鲜明的教学目标和教学任务,确定哪些知识点是要求学生必须掌握的,哪些内容属于哪个层次应该掌握的。以此从本质上保证数学教学的层次分明。如此,教师通过对学生和备课内容进行分层,能够做好充足的分层教学准备工作。
二、 教学过程分层实施,由易到难展开教学
新课程标准下的初中数学分层教学核心是对教学过程的分层,教师需要分层实施由易到难、循序渐进地展开教学,引导学生对数学知识进行由浅及深地学习和吸收。初中数学教师可结合教学内容和课程标准设计一系列难易程度不一的问题,目的是面向不同层次的学生,让他们在课堂上准确定位自己,找到合适的问题进行思考、分析和解决,认清个人的学习能力、知识水平和价值。而在问题驱动下,所有学生将会自觉主动地参与到分层学习中。
比如,在“平行四边形的判定”教学过程中,教师可先设计基础性问题:平行四边形的定义是什么?有什么作用?平行四边形有哪些性质(平行四边性的对边相等、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相等、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线互相平分)?你能说出上述三条性质的逆命题吗?针对这些问题无论是优等生、中等生还是学困生均可回答出来。接着,教师可提升问题难度:你认为上述三个逆命题是真命题吗?能够通过实验来验证你的猜想吗?并要求学生分组讨论,各个小组成员属于不同层次。这样优等生起到带头作用,提出个人观点和看法,中等生跟进学习,学困生感染学习,在自主探究和合作交流中共同学习数学知识,从而兼顾到各个层次的学生。
三、 统一考核分层对待,教学评价延续分层
在新课程标准下的初中数学教学中采用分层教学法,在教学考核环节同样需要分层。初中数学教师需坚持统一考核、分层对待的方式,即为使用相同的试卷进行考核,不过需编排出层次性考核内容。以大范围的基础知识为主,要求所有学生作答,并运用部分难点设计小范围的挑战性考题,难度同样具有层次性,借此调动他们的挑战心理。同时,在教学评价环节也需延续分层,结合实际层次评价学生是否取得进步,善于发现他们身上的闪光点。
例如,在学习“二次函数的图像和性质”时,针对二次函数y=a(x-h)2 k的图像和性质的考核,教师可将基本考核点设置为:准确绘制二次函数图像,并通过图像发现和研究顶点式二次函数的性质,体会数形结合的数学思想在数学知识中的应用。题目类型为:已知抛物线y=x2 5x 6,那么它的开口、对称轴直线、顶点坐标,以及图像和x轴、y轴的交点分别是什么?挑战性题目类型为:已知抛物线y=x2-2x a的顶点A在直线y=-x 3上,且直线与x轴的交点为B点,点O为直角坐标系的原点,求点B的坐标、a的值,△AOB的面积。通过提升题目难度让中等生和学困生敢于挑战自己,并培养优等生的探索性和创造性。
四、 总结
在初中数学教学实践中,教师需基于新课程标准出发,针对具体教学对象展开分层教学,充分借助分层教学模式的优势,带领各个层次的学生循序渐进地学习数学知识,从多个方面优化和完善教学,全力提高他们的数学知识水平和综合素质。
参考文献:
[1]李梅.分层教学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数理化学习,2016,(07):41-42.
[2]姜芳芳.初中数学分层教学模式创新分析与探索[J].数理化解题研究,2016,(26):10-11.
[3]黄志斌.分层教学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与实践[J].知音励志,2016,(08):189.
关键词:新课程标准;初中数学;分层教学
在新课程标准和素质教育理念下,初中数学教学分层教学的运用显得更具针对性和人性化,不仅是对因材施教教育理念的落实,还能够真正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对提升整体教学对象的数学知识水平、学习能力和考试成绩来说具有积极意义。对此,初中数学教师需充分借助分层教学的优势展开教学,采用恰当合理的教学模式帮助学生更好地学习数学课程。
一、 学生适当进行分层,教师做好准备工作
在新课程标准下的初中数学分层教学中,学生作为教学活动的主体对象,教师首先应对他们进行适当的分组,只有这样才能够提高数学教学的实效性,有的放矢地制订教学计划。初中数学教师在运用分层教学模式时,需先了解学生的基本情况,增强彼此之间的交流沟通,结合学生的知识水平、学习成绩和数学素养进行分层,通常分为优等生、中等生和学困生三个层次,比例为3∶5∶2。并根据实际情况和教学需要,对学生分层进行动态调整和管理。
同时,在初中数学教学中运用分层教学法,假如学生分层是基础,那么教师的备课分层就是前提,两者之间是缺一不可、相辅相成的关系,这也是确保分层教学模式能够顺利实施和有效落实的关键。由于学生的数学知识基础、家庭背景、性格特点,以及生理、心理特点等存在着明显的差异性,教师在备课环节应当进行分层,始终以新课程标准为出发点,全面坚持以学生为本的原则。在备课过程中制定层次鲜明的教学目标和教学任务,确定哪些知识点是要求学生必须掌握的,哪些内容属于哪个层次应该掌握的。以此从本质上保证数学教学的层次分明。如此,教师通过对学生和备课内容进行分层,能够做好充足的分层教学准备工作。
二、 教学过程分层实施,由易到难展开教学
新课程标准下的初中数学分层教学核心是对教学过程的分层,教师需要分层实施由易到难、循序渐进地展开教学,引导学生对数学知识进行由浅及深地学习和吸收。初中数学教师可结合教学内容和课程标准设计一系列难易程度不一的问题,目的是面向不同层次的学生,让他们在课堂上准确定位自己,找到合适的问题进行思考、分析和解决,认清个人的学习能力、知识水平和价值。而在问题驱动下,所有学生将会自觉主动地参与到分层学习中。
比如,在“平行四边形的判定”教学过程中,教师可先设计基础性问题:平行四边形的定义是什么?有什么作用?平行四边形有哪些性质(平行四边性的对边相等、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相等、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线互相平分)?你能说出上述三条性质的逆命题吗?针对这些问题无论是优等生、中等生还是学困生均可回答出来。接着,教师可提升问题难度:你认为上述三个逆命题是真命题吗?能够通过实验来验证你的猜想吗?并要求学生分组讨论,各个小组成员属于不同层次。这样优等生起到带头作用,提出个人观点和看法,中等生跟进学习,学困生感染学习,在自主探究和合作交流中共同学习数学知识,从而兼顾到各个层次的学生。
三、 统一考核分层对待,教学评价延续分层
在新课程标准下的初中数学教学中采用分层教学法,在教学考核环节同样需要分层。初中数学教师需坚持统一考核、分层对待的方式,即为使用相同的试卷进行考核,不过需编排出层次性考核内容。以大范围的基础知识为主,要求所有学生作答,并运用部分难点设计小范围的挑战性考题,难度同样具有层次性,借此调动他们的挑战心理。同时,在教学评价环节也需延续分层,结合实际层次评价学生是否取得进步,善于发现他们身上的闪光点。
例如,在学习“二次函数的图像和性质”时,针对二次函数y=a(x-h)2 k的图像和性质的考核,教师可将基本考核点设置为:准确绘制二次函数图像,并通过图像发现和研究顶点式二次函数的性质,体会数形结合的数学思想在数学知识中的应用。题目类型为:已知抛物线y=x2 5x 6,那么它的开口、对称轴直线、顶点坐标,以及图像和x轴、y轴的交点分别是什么?挑战性题目类型为:已知抛物线y=x2-2x a的顶点A在直线y=-x 3上,且直线与x轴的交点为B点,点O为直角坐标系的原点,求点B的坐标、a的值,△AOB的面积。通过提升题目难度让中等生和学困生敢于挑战自己,并培养优等生的探索性和创造性。
四、 总结
在初中数学教学实践中,教师需基于新课程标准出发,针对具体教学对象展开分层教学,充分借助分层教学模式的优势,带领各个层次的学生循序渐进地学习数学知识,从多个方面优化和完善教学,全力提高他们的数学知识水平和综合素质。
参考文献:
[1]李梅.分层教学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数理化学习,2016,(07):41-42.
[2]姜芳芳.初中数学分层教学模式创新分析与探索[J].数理化解题研究,2016,(26):10-11.
[3]黄志斌.分层教学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与实践[J].知音励志,2016,(08):1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