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普通高校中存在由于各种原因休学的大学生,当他们休学结束复学回到校园后,面临了一系列问题。本文针对高校大学生因心理问题和学业困难导致休学,复学后存在的适应问题进行分析和探讨,希望可以引起高校相关部门的重视,并采取相应措施,确保这类大学生健康成长,顺利完成学业,正常步入社会。
关键词:大学生;休学;心理问题;学业困难;复学
引言
近年来,高校大学生由于身体、心理、学业、应征入伍以及创业等原因休学已不再是陌生的话题,他们在休学结束后复学重新回到校园时,由于环境、心理等变化,导致了该群体在复学适应过程中产生了一系列问题。关于应征入伍和创业学生复学后的研究较多[1-3],这里不再赘述。本文主要针对高校中因心理问题和学业困难休学的学生进行原因分析以及复学后的适应性问题探析。
一、休学类型与成因
(一)常规心理问题
心理问题逐渐成为当代大学生休学的一个重要原因,这一趋势需要学校各方面引起重视并加以引导。高校中,学生的心理问题主要表现为抑郁、焦虑、失眠、以及精神疾病(临床确诊)等[4]。低年级的学生主要由于环境的改变,难以适应新的集体生活,缺乏处理人际关系的技巧,精神压力大,严重影响他们的身心健康。高年级学生大多是因为毕业难与就业难,导致压力大,心理负担重。最后被迫休学调整。
(二)学业困难问题
部分学生因高考失利,未能进入理想院校和专业,在心理上有很大的落差。或者填报专业志愿时,缺乏对本专业的了解,没有经过慎重考虑,盲目选择了所谓比较好就业的专业,而进入大学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后,逐渐认识到对该专业没有学习兴趣,学习起来比较吃力。这些原因导致学生在心理上就会感到迷茫和无所适从,从而丧失学习热情,造成焦虑、失眠、不同程度抑郁等心理障碍,最后不得不休学。
还有部分同学缺乏自律,大学没有了老师家长的督促,容易没有方向、放纵自己。有些学生以为考上了大学就万事大吉,出现上课逃课、做兼职、沉迷网络游戏等现象[5],进而导致学期中不重视学习,期末考试开始频繁挂科。当意识到问题,想要认真学习的时候,发现课程已经跟不上,也回不到学习的状态,最后形成厌学、逃避等心理问题。心情长期处于焦虑、抑郁状态,而不得不进行休学调整。
(三)家庭压力
还有部分同学有来自家庭的压力,其实很多心理问题都和原生家庭有着不同程度的关系。有些家长对学生各方面都要求严格,从小就开始约束学生,导致学生产生逆反心理,而高中以下时间因为大多在父母身边,因此一直“委曲求全”,但是性格变得敏感、内向、自卑。进入大学后,这类学生脱离了家庭,时间相对自由,他们便开始释放自己,逐渐变得不可控制,与家庭矛盾较大,甚至有些出现敌对状态。这些情况也会影响到与同学间的相处,特别是寝室同学的相处,最后可能在生活中产生巨大压力,无法缓解,出现严重的失眠、焦虑和抑郁情况,而不得不申请休学治疗。
二、复学后存在的适应性问题
(一)学业问题
对于心理问题休学后复学的学生来说,一年的休学时间基本上都是在进行调整和缓解,几乎不太可能完全治愈。因此回到学校后,还是将面临以前的困难,学习上很难全身心投入。对于学业不佳导致心理问题休学后复学的学生来说,在休年时间内几乎没有进行课程的学习,这就导致了他们在回到学校后,面对复杂且繁琐的功课时不知如何下手,无力应对,复学后的学习困难重重。到期末考试时,很多复学同学的考试基本是缺考状态,成绩一塌糊涂。甚至他们可能是最后因为完不成学业成为退学最多的学生之一。
(二)人际交往问题
当因学业和心理原因休学后复学的学生再次回到校园当中面对陌生的同学时会遇到交流上的障碍,进而产生一定的代沟。休学学生一般是一年后再次回到校园生活,会加入新的班级,面对的同班同学都是自己以前的学弟学妹。同时,新班集体的同学们之间己经有了一定的感情基础,面对新来的复学学生会产生好奇与冷漠的双向情绪,在日常学习和生活中很少会主动与他们进行交流。复学学生们也不愿意主动与比自己年纪小的同学交流,也不愿意与之前的同学沟通。长此以往这类学生与学校之间的隔阂就越来越深,就更难融入到大学生活。其次,对于他们比较信赖的辅导员老师也由于休、复学发生了改变,新班级的辅导员老师也让他们觉得陌生,很多事情不愿意与老师沟通,导致人际交往更加困难。
(三)心理问题
休学学生复学时往往会重新对校园生活充满期待,他们迫切需要进入学校获取新的能量。同时也会因为自己休过学而惴惴不安,会认为自己与其他大学生有着不同的特殊经历,会担忧被班上同学孤立,也担心会被同学们嘲笑。而作为以前的学长学姐,部分复学同学很希望在回校后的大学生活及学习中能够获得昔日学弟学妹的认可。但是当他们再次回到大学校园后,会发现实际情况与他们所预想的有较大的出入,自己在大学生活中得不到表现,班集体不能很快融入。这种落差感会使复学大学生们难以适应到当下的大学生活当中,并逐渐的产生自我否定的情绪,不但影响学业更影响他们今后的发展。有的同学回到校园决心好好学习,在开学前半期,非常认真,不逃课,不早退,但是往往到后半段又开始重复休学之前的情况,周而复始。
(四)重视程度
由于因学业或心理问题休学的学生比例较少,部分高校思政教育工作者缺乏对这类大学生复学后的重视,普遍上并没有将其当作思想政治工作中特殊的一个群体,像普通在校生一样进行教育,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和关怀,没有看到他们渴望老师关心、学校重视的期待,导致他们在回到校园后产生失落感,难以融入到大学生活当中,从而影响他们的日常学习。思政教育工作者应给予这类学生更多的关注,对其进行专业化的职业生涯规划,引导他们设立回归校园生活后的学习目标。
三、结语
综上所述,学生因心理和学业休的学生复学后存在学业、人际交往、心理等问题。这些问题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学生学业以及综合素质的提高,不利于学生发展,该群体逐渐成为不能完成学业甚至退学的最大群体之一。虽然这类学生比例较少,但就个体和家庭而言,对学生影响较大,应引起高校有关部门及家长的重视。
参考文献
[1]张晓丹.加深对高校退伍复学学生思政教育工作的思考[J].大学教育,2017,000(004):122-123.
[2]吕勇.退伍大学生复学适应问题研究[J].湖北开放职业学院学报,2020 (21).
[3]郭鹏婕,李凤莲.普通高校退役复学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分析[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9,018(004):127-129.
[4]莫刘刘.基于高校学籍数据分析的学生画像初探[J].现代信息科技,2018,002(006):32-33.
[5]任志鳳.大学生降级及退学的现状、原因与对策[J].黑龙江科技信息,2008,000(001):141-141.
作者简介
盛小兰(1992—)女,仡佬族,籍贯:贵州遵义,硕士研究生,单位:西华大学,研究方向:思政教育。
关键词:大学生;休学;心理问题;学业困难;复学
引言
近年来,高校大学生由于身体、心理、学业、应征入伍以及创业等原因休学已不再是陌生的话题,他们在休学结束后复学重新回到校园时,由于环境、心理等变化,导致了该群体在复学适应过程中产生了一系列问题。关于应征入伍和创业学生复学后的研究较多[1-3],这里不再赘述。本文主要针对高校中因心理问题和学业困难休学的学生进行原因分析以及复学后的适应性问题探析。
一、休学类型与成因
(一)常规心理问题
心理问题逐渐成为当代大学生休学的一个重要原因,这一趋势需要学校各方面引起重视并加以引导。高校中,学生的心理问题主要表现为抑郁、焦虑、失眠、以及精神疾病(临床确诊)等[4]。低年级的学生主要由于环境的改变,难以适应新的集体生活,缺乏处理人际关系的技巧,精神压力大,严重影响他们的身心健康。高年级学生大多是因为毕业难与就业难,导致压力大,心理负担重。最后被迫休学调整。
(二)学业困难问题
部分学生因高考失利,未能进入理想院校和专业,在心理上有很大的落差。或者填报专业志愿时,缺乏对本专业的了解,没有经过慎重考虑,盲目选择了所谓比较好就业的专业,而进入大学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后,逐渐认识到对该专业没有学习兴趣,学习起来比较吃力。这些原因导致学生在心理上就会感到迷茫和无所适从,从而丧失学习热情,造成焦虑、失眠、不同程度抑郁等心理障碍,最后不得不休学。
还有部分同学缺乏自律,大学没有了老师家长的督促,容易没有方向、放纵自己。有些学生以为考上了大学就万事大吉,出现上课逃课、做兼职、沉迷网络游戏等现象[5],进而导致学期中不重视学习,期末考试开始频繁挂科。当意识到问题,想要认真学习的时候,发现课程已经跟不上,也回不到学习的状态,最后形成厌学、逃避等心理问题。心情长期处于焦虑、抑郁状态,而不得不进行休学调整。
(三)家庭压力
还有部分同学有来自家庭的压力,其实很多心理问题都和原生家庭有着不同程度的关系。有些家长对学生各方面都要求严格,从小就开始约束学生,导致学生产生逆反心理,而高中以下时间因为大多在父母身边,因此一直“委曲求全”,但是性格变得敏感、内向、自卑。进入大学后,这类学生脱离了家庭,时间相对自由,他们便开始释放自己,逐渐变得不可控制,与家庭矛盾较大,甚至有些出现敌对状态。这些情况也会影响到与同学间的相处,特别是寝室同学的相处,最后可能在生活中产生巨大压力,无法缓解,出现严重的失眠、焦虑和抑郁情况,而不得不申请休学治疗。
二、复学后存在的适应性问题
(一)学业问题
对于心理问题休学后复学的学生来说,一年的休学时间基本上都是在进行调整和缓解,几乎不太可能完全治愈。因此回到学校后,还是将面临以前的困难,学习上很难全身心投入。对于学业不佳导致心理问题休学后复学的学生来说,在休年时间内几乎没有进行课程的学习,这就导致了他们在回到学校后,面对复杂且繁琐的功课时不知如何下手,无力应对,复学后的学习困难重重。到期末考试时,很多复学同学的考试基本是缺考状态,成绩一塌糊涂。甚至他们可能是最后因为完不成学业成为退学最多的学生之一。
(二)人际交往问题
当因学业和心理原因休学后复学的学生再次回到校园当中面对陌生的同学时会遇到交流上的障碍,进而产生一定的代沟。休学学生一般是一年后再次回到校园生活,会加入新的班级,面对的同班同学都是自己以前的学弟学妹。同时,新班集体的同学们之间己经有了一定的感情基础,面对新来的复学学生会产生好奇与冷漠的双向情绪,在日常学习和生活中很少会主动与他们进行交流。复学学生们也不愿意主动与比自己年纪小的同学交流,也不愿意与之前的同学沟通。长此以往这类学生与学校之间的隔阂就越来越深,就更难融入到大学生活。其次,对于他们比较信赖的辅导员老师也由于休、复学发生了改变,新班级的辅导员老师也让他们觉得陌生,很多事情不愿意与老师沟通,导致人际交往更加困难。
(三)心理问题
休学学生复学时往往会重新对校园生活充满期待,他们迫切需要进入学校获取新的能量。同时也会因为自己休过学而惴惴不安,会认为自己与其他大学生有着不同的特殊经历,会担忧被班上同学孤立,也担心会被同学们嘲笑。而作为以前的学长学姐,部分复学同学很希望在回校后的大学生活及学习中能够获得昔日学弟学妹的认可。但是当他们再次回到大学校园后,会发现实际情况与他们所预想的有较大的出入,自己在大学生活中得不到表现,班集体不能很快融入。这种落差感会使复学大学生们难以适应到当下的大学生活当中,并逐渐的产生自我否定的情绪,不但影响学业更影响他们今后的发展。有的同学回到校园决心好好学习,在开学前半期,非常认真,不逃课,不早退,但是往往到后半段又开始重复休学之前的情况,周而复始。
(四)重视程度
由于因学业或心理问题休学的学生比例较少,部分高校思政教育工作者缺乏对这类大学生复学后的重视,普遍上并没有将其当作思想政治工作中特殊的一个群体,像普通在校生一样进行教育,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和关怀,没有看到他们渴望老师关心、学校重视的期待,导致他们在回到校园后产生失落感,难以融入到大学生活当中,从而影响他们的日常学习。思政教育工作者应给予这类学生更多的关注,对其进行专业化的职业生涯规划,引导他们设立回归校园生活后的学习目标。
三、结语
综上所述,学生因心理和学业休的学生复学后存在学业、人际交往、心理等问题。这些问题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学生学业以及综合素质的提高,不利于学生发展,该群体逐渐成为不能完成学业甚至退学的最大群体之一。虽然这类学生比例较少,但就个体和家庭而言,对学生影响较大,应引起高校有关部门及家长的重视。
参考文献
[1]张晓丹.加深对高校退伍复学学生思政教育工作的思考[J].大学教育,2017,000(004):122-123.
[2]吕勇.退伍大学生复学适应问题研究[J].湖北开放职业学院学报,2020 (21).
[3]郭鹏婕,李凤莲.普通高校退役复学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分析[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9,018(004):127-129.
[4]莫刘刘.基于高校学籍数据分析的学生画像初探[J].现代信息科技,2018,002(006):32-33.
[5]任志鳳.大学生降级及退学的现状、原因与对策[J].黑龙江科技信息,2008,000(001):141-141.
作者简介
盛小兰(1992—)女,仡佬族,籍贯:贵州遵义,硕士研究生,单位:西华大学,研究方向:思政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