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伴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和“高效课堂”教学活动在我校的开展,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成为教师关注的热点问题。只有切实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才能从根本上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保障学生养成探究钻研的良好习惯和持续培养小学生良性的思维品质。影响课堂教学效率的因素很多,如学校的教学条件、教师的专业能力、学生的认知差异等。要规避这些问题,只有从细节着眼,才能突破瓶颈,换来生动、鲜活有生命力的课堂。每个学科的特点不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策略也会有所不同,小学数学教学中可以尝试从以下三方面入手。
1.重视课前备课
1.1 宏观把握教材内容。
使用中的小学数学教材贴近学生生活实际,知识结构呈现明显。多数教师在使用时遵照教材编排内容开展教学活动,最大限度地理清一至六年级的文本内容,掌握各部分知识的衔接成为解读教材、用好教材的关键。新的课程体系,变过去课程结构的单一化为多元化。数学教材内容也由原来的计算为主向四个领域扩展着,即:“数与代数”、“空间与图形”、“统计与概率”、“实践与综合应用”。在这四个领域中每一个年级的教材编写了哪些内容,它们之间有着怎样的联系,是教师心中应该有的宏观内容,教师可以在教学前抓准知识前瞻与后续内容,有的放矢,循序渐进地进行。
1.2 微观细化教材题目。
教师作为学生数学活动的引导者、组织者,应引导学生从自己的数学现实出发有效地构建数学知识。对于数学教学内容有了宏观上的整体把握后,还需要对各册教材的单元内容进行微观细化。基于数学学科特点,每节课均离不开练习环节,所以,针对以往教学经验,结合本班学生特点,划分出单元教学要点,练习题目归类、扩展题目预设是课前备课工作之一。所以教师在编写“学案”和“导学案”的时候,必须精心设计“学案”当中的练习题目。
1.3 客观创设教学内容。
教学时因为教学对象不同,即使是相同的教学内容也无法用统一划归的方式方法进行教学,所以教师在备课时更需要考虑教学对象间的差异,努力做到客观规划、预设教学内容,尽力把课堂想呈现的内容写实化,而且做到有更改的空隙。具体说就是要做到“三全一重”,即教学目标要设计全面、教学过程要统揽全局、教学用具要使用全速,重视学生在学习中可能出现或面临的问题。只有从目标上、过程中、用具等方面科学构建,并在预设时细致考虑学生的受教情况、领悟能力,才能保障课堂教学生成性的有效延展和创造性利用,最大限度地发挥教师的主导引领作用,使学生成为课堂学习的主人。
2.让预设与生成交互促进
2.1 处理好讲授与练习的关系。
实施“高效课堂”的目的是为了让学生学好、学会、学懂,所以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是关键。一般情况下讲在前、练在后,练习成为学生巩固新知、提高技能的手段。通过教学实践证明,学生的学习效率高低往往取决于探究知识的愿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听数学”与“做数学”对于学生来说,“做数学”恐怕更能让学生全身投入。所以,在数学课堂我逐渐加大学生做的时间、做的指导、做的反思……也就是让学生在一系列的练习中自悟,才能从根本上改善教学效率。讲授固然需要,老师要努力使自己的讲授简练、直接、有趣味、引深思,否则就无需讲,而是把宝贵的时间还给学生。
2.2 用积极评价引领学生展开学习。
教师是学生学习的领路人,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尤其是遇到困难时得到师长的肯定、鼓励或好评会激发起强烈的学习自信心和主动性,所以在教学时,教师要抓住转瞬即逝的生成点对学生加以评价。往往是预设好做,生成难抓。这直接体现出教师的知识视野、关注范围和教学智慧等因素的反应情况。教师的评价,在某种程度上说是对学生的赏识、启发、帮助、激励,乃至一种人文关怀,既关注和赏识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和能力的提高,又关注和赏识学生在学习过程与运用方法的优良行为,更关注和赏识学生在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方面的积极表现,这一切都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通过有效的活动,让学生经历和体验数学知识是怎样从生活经验与常识中提炼和升华而来的,去经历和体验数学知识是怎样发展、丰富起来的,并逐步系统化和合理化。
3.在反思与学习中丰富成长
3.1 让课后反思和持续学习带动专业素养的提升。
作为一名授课认真,对学生负责的老师,撰写课后反思应该成为所有教师课堂教学的延展工作,因为反思让人自省过失、自觉改进、自悟真谛,这是内在能动地学习革新过程,这是做好教学的强大推进力;同时教师的职业限定其需要持续学习,只有自学、互学才能保证自己跟上时代发展的脚步,才能保证自己教授的知识日久常新。一个优秀教师应该具备很强的专业素养,这种素养的形成和储备最离不开的就是反思和学习。
3.2 通过校本研训促进教学效能。
苏霍姆林斯基曾说:“如果你想让教师的劳动能够给教师带来幸福,使天天上课不至于变成一种单调乏味的义务,那你就应当引导每一位教师走上从事研究这条幸福的道路上来。”校本研训就是这样一条道路。因为既注重解决实际问题,又注重经验的总结、理论的提升、规律的探索和教师的专业发展,它能促进教师完成角色转型,保证新课程向纵深发展,保证“高效课堂”的高效。
从某种意义上说,课程改革,成也教师,败也教师,教师的综合素质和教学能力决定教学的质量。理想的数学课堂教学需要教师自觉的精神和练达的教学技巧作共同支撑。让教师走向自己生活的舞台,激起强大的创造热情,从而带动一批教师在研究中解决自己的问题,提高课堂教学实效。
有效课堂是一种理念、更是一种价值追求、一种教学实践模式。新课程改革转变着教师的教学理念、改进着教师的教学方式,这必将触及和完善课堂教学的原有问题,课堂教学高效化是教育发展的归宿,制约其形成的因素众多,所以,需要从教者立足自身课堂不断求索,让自己在实践中收获一份独特的职业幸福。
1.重视课前备课
1.1 宏观把握教材内容。
使用中的小学数学教材贴近学生生活实际,知识结构呈现明显。多数教师在使用时遵照教材编排内容开展教学活动,最大限度地理清一至六年级的文本内容,掌握各部分知识的衔接成为解读教材、用好教材的关键。新的课程体系,变过去课程结构的单一化为多元化。数学教材内容也由原来的计算为主向四个领域扩展着,即:“数与代数”、“空间与图形”、“统计与概率”、“实践与综合应用”。在这四个领域中每一个年级的教材编写了哪些内容,它们之间有着怎样的联系,是教师心中应该有的宏观内容,教师可以在教学前抓准知识前瞻与后续内容,有的放矢,循序渐进地进行。
1.2 微观细化教材题目。
教师作为学生数学活动的引导者、组织者,应引导学生从自己的数学现实出发有效地构建数学知识。对于数学教学内容有了宏观上的整体把握后,还需要对各册教材的单元内容进行微观细化。基于数学学科特点,每节课均离不开练习环节,所以,针对以往教学经验,结合本班学生特点,划分出单元教学要点,练习题目归类、扩展题目预设是课前备课工作之一。所以教师在编写“学案”和“导学案”的时候,必须精心设计“学案”当中的练习题目。
1.3 客观创设教学内容。
教学时因为教学对象不同,即使是相同的教学内容也无法用统一划归的方式方法进行教学,所以教师在备课时更需要考虑教学对象间的差异,努力做到客观规划、预设教学内容,尽力把课堂想呈现的内容写实化,而且做到有更改的空隙。具体说就是要做到“三全一重”,即教学目标要设计全面、教学过程要统揽全局、教学用具要使用全速,重视学生在学习中可能出现或面临的问题。只有从目标上、过程中、用具等方面科学构建,并在预设时细致考虑学生的受教情况、领悟能力,才能保障课堂教学生成性的有效延展和创造性利用,最大限度地发挥教师的主导引领作用,使学生成为课堂学习的主人。
2.让预设与生成交互促进
2.1 处理好讲授与练习的关系。
实施“高效课堂”的目的是为了让学生学好、学会、学懂,所以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是关键。一般情况下讲在前、练在后,练习成为学生巩固新知、提高技能的手段。通过教学实践证明,学生的学习效率高低往往取决于探究知识的愿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听数学”与“做数学”对于学生来说,“做数学”恐怕更能让学生全身投入。所以,在数学课堂我逐渐加大学生做的时间、做的指导、做的反思……也就是让学生在一系列的练习中自悟,才能从根本上改善教学效率。讲授固然需要,老师要努力使自己的讲授简练、直接、有趣味、引深思,否则就无需讲,而是把宝贵的时间还给学生。
2.2 用积极评价引领学生展开学习。
教师是学生学习的领路人,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尤其是遇到困难时得到师长的肯定、鼓励或好评会激发起强烈的学习自信心和主动性,所以在教学时,教师要抓住转瞬即逝的生成点对学生加以评价。往往是预设好做,生成难抓。这直接体现出教师的知识视野、关注范围和教学智慧等因素的反应情况。教师的评价,在某种程度上说是对学生的赏识、启发、帮助、激励,乃至一种人文关怀,既关注和赏识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和能力的提高,又关注和赏识学生在学习过程与运用方法的优良行为,更关注和赏识学生在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方面的积极表现,这一切都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通过有效的活动,让学生经历和体验数学知识是怎样从生活经验与常识中提炼和升华而来的,去经历和体验数学知识是怎样发展、丰富起来的,并逐步系统化和合理化。
3.在反思与学习中丰富成长
3.1 让课后反思和持续学习带动专业素养的提升。
作为一名授课认真,对学生负责的老师,撰写课后反思应该成为所有教师课堂教学的延展工作,因为反思让人自省过失、自觉改进、自悟真谛,这是内在能动地学习革新过程,这是做好教学的强大推进力;同时教师的职业限定其需要持续学习,只有自学、互学才能保证自己跟上时代发展的脚步,才能保证自己教授的知识日久常新。一个优秀教师应该具备很强的专业素养,这种素养的形成和储备最离不开的就是反思和学习。
3.2 通过校本研训促进教学效能。
苏霍姆林斯基曾说:“如果你想让教师的劳动能够给教师带来幸福,使天天上课不至于变成一种单调乏味的义务,那你就应当引导每一位教师走上从事研究这条幸福的道路上来。”校本研训就是这样一条道路。因为既注重解决实际问题,又注重经验的总结、理论的提升、规律的探索和教师的专业发展,它能促进教师完成角色转型,保证新课程向纵深发展,保证“高效课堂”的高效。
从某种意义上说,课程改革,成也教师,败也教师,教师的综合素质和教学能力决定教学的质量。理想的数学课堂教学需要教师自觉的精神和练达的教学技巧作共同支撑。让教师走向自己生活的舞台,激起强大的创造热情,从而带动一批教师在研究中解决自己的问题,提高课堂教学实效。
有效课堂是一种理念、更是一种价值追求、一种教学实践模式。新课程改革转变着教师的教学理念、改进着教师的教学方式,这必将触及和完善课堂教学的原有问题,课堂教学高效化是教育发展的归宿,制约其形成的因素众多,所以,需要从教者立足自身课堂不断求索,让自己在实践中收获一份独特的职业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