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科举应试之体与书法之间的内在联系前人多有论述,时至今日,认为“馆阁体”之类应试科举之书严重阻碍了书法艺术的发展已成为人们的共识。然我们通过重新客观地看待科举重书的问题,认为科举重书有其存在的现实意义,它是书法艺术的基础教育,对书法艺术的发展有益无害。本文就此试作肤浅阐释。
关键词:科举 重书 书法 教育
引言
碑学的兴盛源于对帖学的否定。在此思潮的影响下,唐之干禄字书,宋之院体书、明之台阁体、清之馆阁体,被文人墨客说的一无是处,成为他们攻击帖学的对象。时至今日,认为“馆阁体”之类应试科举之书严重阻碍了书法艺术的发展已成为人们的共识。然笔者认为,应以史料为基础,重新客观地看待科举重书的问题。认为科举重书有其存在的现实意义,它是书法艺术的基础教育,对书法艺术的发展有益无害。
一.科举重书的现实基础
我国自有文字书写以来,先祖们自然在研究如何使用毛笔书写出优美动人的点画线条,赋予汉字点画线条的艺术性。由此要求美观端正的书写汉字,这是正常且合乎情理的自然要求。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这个倾向愈加明晰。在汉代法律有载:“吏民上书,字或不正,辄举劾。”至隋唐产生科举制度以后,对书写汉字要求更加严格。能否写好汉字成为入仕的重要条件,科举考试和庞杂的社会需求成了重视书写的主要原因。
唐代以后,官府机构庞人。时编修图书典籍,整理国史,誊写公文,奉敕刻石,官方写经以及日常抄写均需要大量的书法能手。
唐代翰林院有书待诏,其主要职责是誊写公文,奉命敕石。至宋代随着雕版印刷术的逐渐发达,书写雕版成了部分楷书手的职业,且以往编修图书所需要的楷书手在数量上也大为减少。宋代楷书手在修史方面较唐代有所减少,日常所需尚如故。
宋代始,开始招录誊录人员,专抄科举试卷。明代以后,誊录人员剧增,亦成为科举重书的重要原因之一。
元代前期,废科举,中期复兴,然漏洞百出,不成规矩。到明之翰林,其职掌渐于系统化,职责逐渐增强,掌管所有的书写工作,包括制诏、纂修、勒敕、著作,组织织庶吉士的选拔、培训、分配等。至明代修书之盛大兴,其《永乐大典》是明代修书史上一件宏伟工程,编纂过程几乎动用了所有善书者及中书舍人。
清人入关后,统治机构在沿袭明代的同时,其政治机构的扩大和地方机关的繁多,大力增强了对楷书的需求。
“誊录”是清代善书人员的总称。清代誊录人员没有固定数额,可根据实际需要从考生中选取,誊录人员曾达到五六百多人。
在地方各省总督巡抚、学政、布政司等也有大量楷书能手。另外,在宗教方面,抄书、写经亦是一种普遍的社会现象。
综上所述,楷书能手的社会需求量是巨大的,可以说,唐代以后楷书能手几乎分布于中央及地方机构的的各个角落,正是官方对楷书能手的大量需求,统治者进一步加强科举重书的力度,形成科举重书与科举共存亡的态势。
二、科举重书是否阻碍书法艺术的发展
科举重书真的阻碍了书法艺术的发展吗?回答为否。孙过庭曰:“初学分布,但求平正,既知平正,务追险绝;既能险绝,复归平正。”孙之“初学之平正”与科举重书要求的“遒美、端庄、大方”异曲同工。综观唐以后的书法大家,无不不经过“平正”的初级阶段,无一不受到科举的影响。
唐初之虞世南、欧阳询、褚遂良等均为科举出生,后成为彪炳书史的大家,后薛稷、徐浩、颜真卿、柳公权等随之其后。其书法至今成为书法学习的范本。
宋人尚意,书家们认为唐代科举重书束缚个性,提倡个性解放。然我们仔细考察分析其书学道路,知他们均受科举影响,学过宋之流行的《干禄字书》。如此看来,科举要求的书体学习,并没有阻碍苏、黄、米成为一代书法大家,反而为他们早期打下了良好的技法基础。
至明代王宠、文征明、祝允明、董其昌,情况很明白,不作细述。明代后期,随着浪漫主义书风的兴起,出现了一批标新立异的书法大家。以徐渭、黄道周、张瑞图、倪元璐为代表。他们在行草书方面取得了巨大突破。但在楷书方面皆师法“钟王”,然“钟王”亦正是科举要求的书写范围。
清代碑学大兴,那么碑学理论的倡导者和践行者是否抛开科举重书的要求,直接追求纯艺术的书法呢?然而事实并非如此。阮元最早提出碑学理论,然他的字亦从“馆阁体”起步,渗透着帖学的气息。包世臣大倡碑学理论,还有“余年已十五,家无藏帖,习时俗应试书”的记载。康有为作为碑学理论的集大成者,也写有《干禄篇》,教人如何应试,且主张“先从结构入,横平竖直,先求体方”。可贵之处在于康氏主张学人从魏碑入手,可谓良苦用心。郑孝胥写《贬黜馆阁体》一文,然他自己“少年时期倾力于馆阁书法,谨守顔柳法度。”
伊秉绶、何绍基、张裕钊、沈曾植可谓碑学实践的成功者。伊秉绶作为隶书大家,其墨迹中尚有39岁时所临的《玉枕兰亭》及唐柳公权、欧阳询、虞世南、褚遂良的遗存本。何绍基亦学过赵孟頫,然未影响他成为书法大家。张裕钊在魏楷方面取得非凡的成就,熟不知,其楷书正是在“乌、方、光、亮”催化下形成的。
这里不得不提一下龚自珍,龚数次科场失意,皆由其楷法不精。失意之下著录《干禄新书》,遗憾的是,由于其楷书没有过“平正”这一关而终未成为书家。
综上所述,历代书法家,皆经过了科举,这些醉心于书法艺术的极少数人在汲取中超越了科举之书,成为 “书法家”。我们不能说科举阻碍了书法艺术的发展,相反,科举要求的书法标准,作为书法家的基本技能训练,为其后期书法艺术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三、实用亦或艺术
科举重书作为科考的一个方面,其目的是培养书法实用人才,而非书法家。唐之干禄字书、宋之院体、明之台阁体、清之馆阁体,在其定义之初,即以标明了其实用功能。
《干禄字书》为章奏、书启、判状而作,后由颜真卿署录此书,刻之于石,供读书人仿学,以便科举之用。宋之院体,一说:“怀仁此序集右军字,宋人已薄之,呼之院体,谓院中习以书诰敕,士夫不学也。又曰:“宋太祖置御书院,侍书学写王字以后诰敕……人呼院体。”不管院体是指《圣教序》亦或是王书的总称,其目的为写好诰敕,这点是肯定的。明之“台阁体”其作用是奏写公文诏书,科举应试即摹仿此书。清郑孝胥言:“‘馆阁书体’为清代应制之书,约分两种,一曰大卷,二曰白折……清代每朝皇帝皆喜翰墨,馆阁供奉,争妍笔札,以邀睿赏,有志功名之士,率皆讲求书法,以备书折对策之用。” 我们说唐之干禄字书、宋之院体、明之台阁体、清之馆阁体均是科举应试之书,奉旨书写之体。科举考生巨多,科考要求楷法遒美、端庄、乌方光,如同我们今天要求学生考试要字体端正一样,便于识读。不仅限此,奉旨书写之体,日常时务所写,当以文字准确,不遗朝命为首要,这就是科举重书的目的。
只有少数人通过科举之后,去追求书法的艺术性,终成书家。当他们成为书法家后,他们以纯艺术的标准——用笔、结构、章法、墨法——去审视科举之书,批判科举之书。当他们用这样的艺术观去审视科举之书时,科举之书显然是肤浅的,需要重塑的。
四、科举与书法教育
科举和教育是一脉相承的,唐代以来,在“科举重书”政策的驱使下,教育偏重书法是自然的事。这不仅表现在官学和私学教育的各个层面,而且反映在中央机构内部阶段性的培养专业书法人才。
唐代以“书判”取仕,其书法要求楷法遒美,并设有明书科。教育是科举的影子,正是科举注重书法,唐代书法教育深入到教育的各个领域。宋代科举重书程度相对唐代有所不及,但科举要求楷书没有改变。谈到宋代书法教育,不得不提书艺所。宋徽宗建立书艺所“欲教习法书,告命使能者书之,不愧前代”,可谓用心良苦。宋代书艺所的书法教学优于唐代书学,书法教学内容亦相当丰富。
明代翰林院,除掌制诏、史册、修补,亦兼职组织培训。永乐后,翰林院选取天下善文及善书人员,培训三年,优者留翰林为编修检讨,次者出为给事、御史。明除了翰林院专门培养书法人才外,明代还设书科,分而教之。可见,明代全国上下各级各类学校书法教育如火如荼。至清代书法学习之风更甚。清代书法教育上至老翁,下至孩童,均以谈书为荣,以不善书法为辱。如此说来,书法教育可想而知。总之,科举重书直接影响到书法教育的状况,促进了书法基础教育的普及。这种普及渗透于教育机构的各个方面,习字成为读书人必修的功课。
结 语
概而言之,科举重书作为科举考试的一个侧面,其目的是选择大量书法实用人才。在印刷业相对落后的大背景下,科举重书是历史的必然。把历代书法名帖作为考生学习的范本,从而促进了书法教育的普及。科举重书以实用为目的,直接推动了书法教育的普及。在科举制度下的书法痴迷者都经过了科举要求的“平正”阶段,为日后成为艺术家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因此,我们说,科举重书对书法艺术的发展是大有其益的。
参考文献:
[1] 二十五史·新唐书·艺文志.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
[2] 二十五史·明史·选举制.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
[3] 商衍鎏.清代科举考试述录[M].北京:三联书店,1983
[4] 康有为.广艺舟双楫·学述二十二[M].上海:上海书画出版社,2006
[5] 龚自珍.龚定庵全集类编[M].北京:中华书局,1991
[6] 二十五史·新唐书·选举志.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
[7] 二十五史宋史·选举志.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
作者简介:
杨晓军,西北师范大学美术学院2013级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美术学(书法方向)。
关键词:科举 重书 书法 教育
引言
碑学的兴盛源于对帖学的否定。在此思潮的影响下,唐之干禄字书,宋之院体书、明之台阁体、清之馆阁体,被文人墨客说的一无是处,成为他们攻击帖学的对象。时至今日,认为“馆阁体”之类应试科举之书严重阻碍了书法艺术的发展已成为人们的共识。然笔者认为,应以史料为基础,重新客观地看待科举重书的问题。认为科举重书有其存在的现实意义,它是书法艺术的基础教育,对书法艺术的发展有益无害。
一.科举重书的现实基础
我国自有文字书写以来,先祖们自然在研究如何使用毛笔书写出优美动人的点画线条,赋予汉字点画线条的艺术性。由此要求美观端正的书写汉字,这是正常且合乎情理的自然要求。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这个倾向愈加明晰。在汉代法律有载:“吏民上书,字或不正,辄举劾。”至隋唐产生科举制度以后,对书写汉字要求更加严格。能否写好汉字成为入仕的重要条件,科举考试和庞杂的社会需求成了重视书写的主要原因。
唐代以后,官府机构庞人。时编修图书典籍,整理国史,誊写公文,奉敕刻石,官方写经以及日常抄写均需要大量的书法能手。
唐代翰林院有书待诏,其主要职责是誊写公文,奉命敕石。至宋代随着雕版印刷术的逐渐发达,书写雕版成了部分楷书手的职业,且以往编修图书所需要的楷书手在数量上也大为减少。宋代楷书手在修史方面较唐代有所减少,日常所需尚如故。
宋代始,开始招录誊录人员,专抄科举试卷。明代以后,誊录人员剧增,亦成为科举重书的重要原因之一。
元代前期,废科举,中期复兴,然漏洞百出,不成规矩。到明之翰林,其职掌渐于系统化,职责逐渐增强,掌管所有的书写工作,包括制诏、纂修、勒敕、著作,组织织庶吉士的选拔、培训、分配等。至明代修书之盛大兴,其《永乐大典》是明代修书史上一件宏伟工程,编纂过程几乎动用了所有善书者及中书舍人。
清人入关后,统治机构在沿袭明代的同时,其政治机构的扩大和地方机关的繁多,大力增强了对楷书的需求。
“誊录”是清代善书人员的总称。清代誊录人员没有固定数额,可根据实际需要从考生中选取,誊录人员曾达到五六百多人。
在地方各省总督巡抚、学政、布政司等也有大量楷书能手。另外,在宗教方面,抄书、写经亦是一种普遍的社会现象。
综上所述,楷书能手的社会需求量是巨大的,可以说,唐代以后楷书能手几乎分布于中央及地方机构的的各个角落,正是官方对楷书能手的大量需求,统治者进一步加强科举重书的力度,形成科举重书与科举共存亡的态势。
二、科举重书是否阻碍书法艺术的发展
科举重书真的阻碍了书法艺术的发展吗?回答为否。孙过庭曰:“初学分布,但求平正,既知平正,务追险绝;既能险绝,复归平正。”孙之“初学之平正”与科举重书要求的“遒美、端庄、大方”异曲同工。综观唐以后的书法大家,无不不经过“平正”的初级阶段,无一不受到科举的影响。
唐初之虞世南、欧阳询、褚遂良等均为科举出生,后成为彪炳书史的大家,后薛稷、徐浩、颜真卿、柳公权等随之其后。其书法至今成为书法学习的范本。
宋人尚意,书家们认为唐代科举重书束缚个性,提倡个性解放。然我们仔细考察分析其书学道路,知他们均受科举影响,学过宋之流行的《干禄字书》。如此看来,科举要求的书体学习,并没有阻碍苏、黄、米成为一代书法大家,反而为他们早期打下了良好的技法基础。
至明代王宠、文征明、祝允明、董其昌,情况很明白,不作细述。明代后期,随着浪漫主义书风的兴起,出现了一批标新立异的书法大家。以徐渭、黄道周、张瑞图、倪元璐为代表。他们在行草书方面取得了巨大突破。但在楷书方面皆师法“钟王”,然“钟王”亦正是科举要求的书写范围。
清代碑学大兴,那么碑学理论的倡导者和践行者是否抛开科举重书的要求,直接追求纯艺术的书法呢?然而事实并非如此。阮元最早提出碑学理论,然他的字亦从“馆阁体”起步,渗透着帖学的气息。包世臣大倡碑学理论,还有“余年已十五,家无藏帖,习时俗应试书”的记载。康有为作为碑学理论的集大成者,也写有《干禄篇》,教人如何应试,且主张“先从结构入,横平竖直,先求体方”。可贵之处在于康氏主张学人从魏碑入手,可谓良苦用心。郑孝胥写《贬黜馆阁体》一文,然他自己“少年时期倾力于馆阁书法,谨守顔柳法度。”
伊秉绶、何绍基、张裕钊、沈曾植可谓碑学实践的成功者。伊秉绶作为隶书大家,其墨迹中尚有39岁时所临的《玉枕兰亭》及唐柳公权、欧阳询、虞世南、褚遂良的遗存本。何绍基亦学过赵孟頫,然未影响他成为书法大家。张裕钊在魏楷方面取得非凡的成就,熟不知,其楷书正是在“乌、方、光、亮”催化下形成的。
这里不得不提一下龚自珍,龚数次科场失意,皆由其楷法不精。失意之下著录《干禄新书》,遗憾的是,由于其楷书没有过“平正”这一关而终未成为书家。
综上所述,历代书法家,皆经过了科举,这些醉心于书法艺术的极少数人在汲取中超越了科举之书,成为 “书法家”。我们不能说科举阻碍了书法艺术的发展,相反,科举要求的书法标准,作为书法家的基本技能训练,为其后期书法艺术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三、实用亦或艺术
科举重书作为科考的一个方面,其目的是培养书法实用人才,而非书法家。唐之干禄字书、宋之院体、明之台阁体、清之馆阁体,在其定义之初,即以标明了其实用功能。
《干禄字书》为章奏、书启、判状而作,后由颜真卿署录此书,刻之于石,供读书人仿学,以便科举之用。宋之院体,一说:“怀仁此序集右军字,宋人已薄之,呼之院体,谓院中习以书诰敕,士夫不学也。又曰:“宋太祖置御书院,侍书学写王字以后诰敕……人呼院体。”不管院体是指《圣教序》亦或是王书的总称,其目的为写好诰敕,这点是肯定的。明之“台阁体”其作用是奏写公文诏书,科举应试即摹仿此书。清郑孝胥言:“‘馆阁书体’为清代应制之书,约分两种,一曰大卷,二曰白折……清代每朝皇帝皆喜翰墨,馆阁供奉,争妍笔札,以邀睿赏,有志功名之士,率皆讲求书法,以备书折对策之用。” 我们说唐之干禄字书、宋之院体、明之台阁体、清之馆阁体均是科举应试之书,奉旨书写之体。科举考生巨多,科考要求楷法遒美、端庄、乌方光,如同我们今天要求学生考试要字体端正一样,便于识读。不仅限此,奉旨书写之体,日常时务所写,当以文字准确,不遗朝命为首要,这就是科举重书的目的。
只有少数人通过科举之后,去追求书法的艺术性,终成书家。当他们成为书法家后,他们以纯艺术的标准——用笔、结构、章法、墨法——去审视科举之书,批判科举之书。当他们用这样的艺术观去审视科举之书时,科举之书显然是肤浅的,需要重塑的。
四、科举与书法教育
科举和教育是一脉相承的,唐代以来,在“科举重书”政策的驱使下,教育偏重书法是自然的事。这不仅表现在官学和私学教育的各个层面,而且反映在中央机构内部阶段性的培养专业书法人才。
唐代以“书判”取仕,其书法要求楷法遒美,并设有明书科。教育是科举的影子,正是科举注重书法,唐代书法教育深入到教育的各个领域。宋代科举重书程度相对唐代有所不及,但科举要求楷书没有改变。谈到宋代书法教育,不得不提书艺所。宋徽宗建立书艺所“欲教习法书,告命使能者书之,不愧前代”,可谓用心良苦。宋代书艺所的书法教学优于唐代书学,书法教学内容亦相当丰富。
明代翰林院,除掌制诏、史册、修补,亦兼职组织培训。永乐后,翰林院选取天下善文及善书人员,培训三年,优者留翰林为编修检讨,次者出为给事、御史。明除了翰林院专门培养书法人才外,明代还设书科,分而教之。可见,明代全国上下各级各类学校书法教育如火如荼。至清代书法学习之风更甚。清代书法教育上至老翁,下至孩童,均以谈书为荣,以不善书法为辱。如此说来,书法教育可想而知。总之,科举重书直接影响到书法教育的状况,促进了书法基础教育的普及。这种普及渗透于教育机构的各个方面,习字成为读书人必修的功课。
结 语
概而言之,科举重书作为科举考试的一个侧面,其目的是选择大量书法实用人才。在印刷业相对落后的大背景下,科举重书是历史的必然。把历代书法名帖作为考生学习的范本,从而促进了书法教育的普及。科举重书以实用为目的,直接推动了书法教育的普及。在科举制度下的书法痴迷者都经过了科举要求的“平正”阶段,为日后成为艺术家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因此,我们说,科举重书对书法艺术的发展是大有其益的。
参考文献:
[1] 二十五史·新唐书·艺文志.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
[2] 二十五史·明史·选举制.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
[3] 商衍鎏.清代科举考试述录[M].北京:三联书店,1983
[4] 康有为.广艺舟双楫·学述二十二[M].上海:上海书画出版社,2006
[5] 龚自珍.龚定庵全集类编[M].北京:中华书局,1991
[6] 二十五史·新唐书·选举志.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
[7] 二十五史宋史·选举志.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
作者简介:
杨晓军,西北师范大学美术学院2013级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美术学(书法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