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彩小社团 德育大天地

来源 :学校教育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alyforeve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校本着快乐德育的理念,始终把德育工作放在学校工作的首位,将德育与智育、美育有机结合,注重德育社团的开发与创新,逐步形成了“小社团大德育”的德育特色品牌,取得了丰厚的教育成果,不断推进学校教育快步发展。
  近年来,我校德育小社团依托少年宫教育资源,在原有基础上进行有效的整合,重点打造美术、手工制作、棋类、舞蹈、葫芦丝、电子琴、书法、经典诵读、足球等九个学生德育社团。活动时间为每个周二和周四的下午一节课。九个社团同时开课,孩子们在自己喜欢的社团里活动。学校重点“围绕一个理念、紧扣一个主题、锻炼两种能力、彰显两个特性、培养三种意识”开展社团活动。
  一、基于一个理念——“和”文化理念
  和文化是我校重点打造的校园文化。倡导“以和立校”“以和育人”的教育理念。追求“环境和”“课程和”“管理和”“师生和”“生生和”的办学目标。
  学校社团活动,在“和”理念引领下蓬勃发展。依托少年宫优质教育资源,追求“环境和美”;学生自选课程,体现“课程和谐”;学生自主管理,在社团中寻找自己的岗位,践行“管理和洽”;在课堂上教师以引导者的身份出现,打造“师生和睦”;活动中,学生相互配合,动手实践,体现“生生和谐”。 社团活动给予学生充分的自由、民主。在九个社团和谐运行的基础上,又追求“和而不同”。这样九个社团齐头并进,又各具特色,可谓百花齐放。
  二、紧扣一个主题——“我爱和美校园”
  为了让学生更好的理解“和文化”,践行“和理念”,学校德育活动的主题为“我爱和美校园”。让学生从身边小事做起,从爱班级、爱校园开始理解“和”的意义。作为彰显德育特色的社团活动,更以此为重点,把“爱”融入每一个社团活动的细节,把“打造和美校园”渗透于每一个活动课堂。书法爱好者用心写好每个字,把它悬挂起来,在欣赏书法美的同时,陶冶美的心灵。手工爱好者用瓦楞纸、玉米叶制作瓦楞纸创意画、编制各种器具,把它装点在教室和走廊,做美的创造者;经典诵读的孩子们通过诵读国学经典,修养身心、增长智慧,以此认识美,欣赏美;足球爱好者更要在团队的协作与默契中,身体力行的营造和美的校园风景……学会“爱”然后“创造美”是德育小社团践行“我爱和美校园”最有力的保证。
  三、锻炼两种能力——动手实践与团队合作
  动手实践与团队合作是社团健康运行的生命力。社团的教师通常创设问题情境,提出活动任务,队员在小组内研究、探寻方法、步骤,同时尝试制作,遇到难点和疑问,教师可以适当点拨,或者运用合作的方式共同探讨,然后学生再次进行操作实践。这样就可以使学生的独立探究、邻近同学的相互切磋、全团同学的集体研讨有机地融为一体。学生主动参与活动,通过亲身实践获得知识和技能,从而实现师生交往、共同发展的互动过程,每个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不断得到锻炼和提高。
  学校每个社团都是具有相同兴趣爱好的学生自由组合成的团体,队员活动目的明确:在团队活动中完善自己,共同打造优秀的社团。因此,团队配合,形成一股力量是大家努力的方向。无论是艺术还是体育类的社团,大家都动眼观看、动手实践、动心协作,通过演一演、写一写、拼一拼、画一画等共同参与的形式完成社团活动。同时也在完成活动的过程中培养了团队合作的意识和能力。
  四、彰显两个特性——学生个性的张扬和德育特色的凸显
  学校九个社团各具特色,都根据学校地域特点和学生实际情况确定社团活动的内容。社团活动注重深层次挖掘,创新形式。经典诵读在诵读的基础上增加吟唱的形式。高年级以国学经典吟唱为主,低年级以古诗词的吟唱为主。为强化理解,诵读后要写感悟和体会,并参与评比、给予适当的奖励。足球在原有基础上,加强男女队员的训练,在专业的技能上下功夫,为本溪市平山区的足球比赛打基础,并不断为上级球队输送人才。艺术类社团电子琴以合奏为重点,加强学生合作能力;葫芦丝加强队员吹奏技能的熟练运用,在名曲的学习和演奏中强化能力。绘画由单一静物的素描慢慢进步到组合静物的素描、书法加强软笔书法技能的训练;手工制作以瓦楞纸創意画为重点;棋类社团加强象棋的布阵、对弈能力的指导。每个社团的辅导员针对计划,有目的的加强学生技能的培养,突出社团活动重点,彰显社团个性。
  五、培养三种意识——责任意识、荣誉意识和竞争意识
  (一)培养责任意识
  在社团中“寻找一个岗位“活动的开展,让孩子们学会爱护自己的社团,同时知道为社团做力所能及的事是自己的责任。培养孩子作为社团主人的责任感。爱社团的孩子才能爱校园,才能有担当。
  (二)培养荣誉意识
  社团活动的百花齐放让不同社团的学生有不同的归属感。辅导员老师通过团内活动、团内评比,学校通过展演、表彰等多种形式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活动,并努力为自己的社团赢得荣誉。
  (三)培养竞争意识
  有社团活动,就有社团的展示和比赛。社团内的竞争,学校的艺术节展示,社团之间的评比,都为学生的竞争意识插上腾飞的翅膀。“学就要强,强就要精”这是每个社团成员的目标。学生们在自己喜爱的社团里,用兴趣和努力展示自己的个性,实现自己艺术的梦想。
  有文化承载的德育,才能拥有持久的生命力!愿学生在丰富多彩的德育社团活动中,不断完善自我,张扬个性,成就美好人生!
其他文献
一、爱心教育的内涵  爱心教育是学校培育人才的一项奠基工程,教师要用爱心来唤醒学生对“爱”的认识,培养学生理解“爱”并“传递爱”,懂得只有具有“爱心”的人,才是人格完整的人。并通过同学的自觉行为,将爱心活动从学校扩展到社会,在实践中,体验爱,理解爱,珍惜爱、奉献爱。即让学生学会关心他人,孝敬父母、善待亲友、友爱同学、关爱身边的事物,并且以此为起点,升华到爱集体、爱家乡、爱祖国、爱人民,同时激发起学
期刊
高等艺术职业院校因其培养目标的特定性而在高等教育中占有特殊地位,就音乐教育专业来说,其重要职能即是向社会输送普通音乐教育的合格人才。由于音乐教育正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高职音乐教育专业的教学改革,将会直接关系到普通音乐教育人才的整体质量,进而对全社会的音乐教育——素质教育水准产生广泛而深远的影响。钢琴课作为一门重要的专业主干课程,其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的调整和拓展与创新必然成为高职音乐教育
期刊
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要"改进美育教学,提高学生审美和人文素养"。美育的目的是培养学生美的情感、兴趣、品格和理想,它是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现在学生的有些表现非常令人担忧。伤害他人,打骂、群殴、出走、自杀、杀人等事故时有发生,以至青少年犯罪率不断上升,引起了家长、社会、党和政府的高度关注。我们常说,要使学生成才,首先要使学生成人,如果没有人的尊严,不尊重他人的尊严与权利,就是再有本领,又怎能善待别人呢?
期刊
小孩子没上学的时候,向往学校,玩耍做游戏时也有上学情景的模仿。有朝一日也像大哥哥、大姐姐一样背着书包上了学,却哭闹着:“我不想上学”,有的学校还出现了逃学现象。是什么原因让学生不喜欢学校,不再喜欢学习。我认为是我们的教育出了问题,学生对学习失去了兴趣。目前,当务之急是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从小学生最感兴趣的音体美学科做起,引导学生喜欢学校、喜欢学习,从小学学段开始,培养小学生学习自信心。  音体美学
期刊
笔者根据在青少年启蒙教学过程中的经验,对于竹笛启蒙教学的探索有这样几点看法。  一、竹笛啟蒙教学内容与方式的探索  自从中国进入二十一世纪之后,对于教育的看法有所改变,更加注重德智体美劳全方面的发展。虽然社会上对于学生的学习成绩的看重依然占据着主导,但是对于兴趣爱好培养方面也更加的关注。  社会方面现在已经加大了对这种专业性的器乐教育方面的人才培养,为社会市场需求提供大量的专业人才,社会的需求是教
期刊
高效课堂体现在“高效”二字上,通俗地说就是向40分钟要质量。作为一名工作多年的老师,我一直在致力于高效课堂的打造,我们都希望用最短的时间达到最优化的效果。如何打造高效課堂也就一直是围绕我们思考的问题。结合我的工作实践谈一点浅显的认识。  一、课前的充足准备  首先是教学设计的精心准备,“不打无准备之仗”。当你对这节课烂熟于心的时候,没有讲不好的课。我切身曾经体会过,有时会因事多一些,课备的不是那么
期刊
图谱教学法,就是用最明白最简单的图画形式来表现音乐的一种方法。在音乐活动中,如何发挥幼儿的主体性,使活动变得生动活泼和富有情趣,让音乐在幼儿的脑海中留下深刻的印象我在集体舞教学活动中尝试了运用图谱感教学法。我根据教育内容,精心设计各种能表现音乐内容的符号等等,使幼儿愉快地投入到了整个活动中, 启发幼儿在理解图案基础上掌握各种旋律节奏,使幼儿对于音乐的感受力、创造力、表现力得到了有效的发展。  我在
期刊
爱听邓丽君的《独上西楼》(南唐李煜《相见欢·无言独上西楼》),王菲的《明月几时有》(北宋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我想学生们会唱这些歌,那这些古诗词也就自然熟练的记住了。查资料知道,按道理,大部分古诗词都可以唱的。“诗言志,律和声。”《诗经》《楚辞》《乐府》等均源自民歌,均协律可歌。当代著名作曲家谷建芬老师为《春晓》《明日歌》《咏鹅》《静夜思》近50首古诗谱曲,成为脍炙人口的儿歌。几年前在课
期刊
客家山歌是客家先民及客家人在长期的生产生活实践中形成的一种口头传唱艺术,其调高昂激越,歌词朴实无华,是一种原汁原味的民歌。其创作特色和演唱风格有着属于浓郁民间民族特色。客家山歌具有非常独特的旋律以及节奏,这些独特的旋律、以及音乐元素和均衡理性的节奏组成了鲜明的音乐体系,从而使得客家山歌有着鲜明的个性和突出的时代感。  一、客家山歌的创作特征  (一)吸收民间元素  丰富的民间资源是客家山歌创作取之
期刊
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是素质教育的核心,也是知识经济时代教育的主题。创造性思维,不仅能揭露客观事物的本质、内在联系,而且能在此基础上能产生出新颖、独特的东西。它要求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善于独立思索和分析,不因循守旧,能主动探索、积极创新。  “通过义务教育阶段的学习,使学生具有初步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是九年制义务教育阶段教材改革的精神,也是中学美术课教学的重要目标。但从现阶段中学美术教学现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