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焦虑、抑郁症状的调查及相关因素分析

来源 :中华现代护理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ouhao8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了解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焦虑、抑郁症状的发生情况,分析各种因素与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焦虑、抑郁症状的关系.方法 采用自设问卷、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和社会支持评定量表(SSRS)对49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进行调查.结果 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焦虑症状发生率71.43%,抑郁症状发生率51.02%;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自理能力、心功能分级、合并症数目、社会支持情况4个因素对焦虑、抑郁症状的发生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多存在焦虑、抑郁的心理问题,其发生与自理能力、心功能分级、合并症数目和社会支持情况有一定的关系,应重视对患者的心理护理。

其他文献
原发性或继发性性腺功能减退的中青年男性往往需要终生睾酮补充治疗(TST).诊断明确的迟发性睾丸功能减退症(LOH)的中老年男性,也应尝试TST.TST可使情绪紊乱,性功能障碍,肌量、骨量及体能下降等症状好转.可能与TST有关的不良反应包括前列腺疾病风险、红细胞增多症、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体液潴留等,TST长期治疗的安全性及疗效仍需进一步研究观察。
目的 观察灯盏花素注射液联合洛汀新(盐酸贝那普利)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的疗效. 方法采用随机平行分组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洛汀新)和治疗组(灯盏花素联合洛汀新),2周为1疗程,每3个月治疗1个疗程,共18个月.观察尿白蛋白排泄率、血清C反应蛋白水平的变化.结果 两组的尿白蛋白排泄率明显降低(P<0.01),且两组间有显著性差异(P<0.01).疗程结束后,治疗组CRP明显降低(P<0.01),对照组降
目的 了解新生儿窒息的发生率、高危因素及其并发症发生情况,为防治新生儿窒息提供经验.方法 回顾性分析45 337例活产新生儿中545例窒息新生儿的临床资料,分析新生儿窒息发生率及其影响因素.结果 从2001年至2006年,新生儿窒息发生率从2.13%(113/5298)降至0.35%(37/10 466)(x2=97.560,P<0.01).男婴窒息发生率为1.43%(503/33 723),明显
目的 探讨通心络胶囊联合阿司匹林对非瓣膜性心房颤动(NVAF)患者血栓前状态指标的影响.方法 60例NVAF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30例,给予口服肠溶阿司匹林150 mg/d,同时口服通心络胶囊3粒/次,3次/d;对照组30例,给予单纯口服肠溶阿司匹林150 mg/d.所有患者均给予基础疾病治疗,观察服药期间症状、体征及凝血酶时间(T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纤维蛋白原(FI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