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运动”的教学策略之我见

来源 :学问·科教探索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chen20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地球运动”的内容历来是高考的重点,也是学生学习和教师教学的难点。本文结合近几年来新课标下的教学实实践,从加强基础知识的学习和训练,到基本关系、基本方法的总结,从学生绘图、读图能力的培养到解题方法的指导等方面,谈谈自己做法。
  【关键词】地球运动;教学;策略
  
  一、基础知识、基本概念的教学策略
  
  教学中为了加强学生对基础知识、基本概念的理解,我常采用一问一答的形式。例如,一条线的西边是东半球、东边是西半球,这是哪条线?西十二区与东十二区的区时比较(相等、早、晚),日期(新、旧)一天?一个人有半年时间看到太阳在他的北方,而他的人影也朝向北方,这可信吗?在哪里?当太阳直射点从赤道向北移动10个纬度后,晨昏圈与哪条纬线相切?(答:南北纬80°)。
  上述概念由线段和数值要素组成,概念之间有内在的联系,初学者理解上的混淆、记忆上的模糊都会直接导致解题的错误。所以,这部分内容的教学不能匆匆而过,不仅使学生听懂还要会做、做准确,这需要老师提供与计算相关联的、有目的的练习。要把概念熟练到如乘法口诀一样准确。如提到75°经线,要脱口而出是东五区和西五区的中央经线。忽视基本概念练习,误认为它简单,是酿成学生解题困难的重要根源。
  
  二、基本关系、基本方法的总结策略
  
  课程标准和高考要求涉及时区、区时、地方时、日期、正午太阳高度、昼长、夜长、日出、日落时刻的计算,但教材没有关于数理公式等内容的讲解,因此教学中,教师带领学生总结“基本关系”,对于灵活、迅速的解题具有重要作用。
  关于时间计算,知道一条经线上的时间,一定可以推知全球任意经线上的时间;关于日期的计算,0时经线与日界线(约180°)分割新旧两天;关于正午太阳高度的计算,知道某日太阳直射点的纬度,一定可以推知其他纬线上的正午太阳高度;关于晨昏线与上述知识的关系,从晨昏线图上可读到时间和太阳直射点的纬度,并可由直射点纬度推知季节和地球在公转轨道上的位置。
  在把概念应用于练习时,教师要不断总结上述所列基本关系和基本方法。例如,当问到“图中哪个范围是旧的一天时,要能够认定是关于0时经线与180°经线的关系,并熟练运用0时经线西边、日界线东边日期为新的一天的“工具”。如若不然,就会受到许多看似相关概念的干扰,在多概念组成的综合题中困惑更大。
  
  三、现代教育技术手段的应用策略
  
  讲解地球运动时引入计算机动画演示,可以直观呈现地球自转运动、公转运动各种视角的三维效果,可以根据需要放大显示某一特殊点(春秋分、二分二至)、线(晨昏线、经纬线)、面(赤道面、公转轨道面)的细节场景,真实再现随时间、空间变化而发生的地理现象,对于理解基本概念、揭示基本规律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总之,教学方法、教学手段的不断创新,将有利于教学重点的理解和教学难点的突破。
  
  四、培养学生绘图,读图能力策略
  
  1、绘制黄赤交角平面示意图是必须练习的内容之一。它有助于学生理解黄赤交角的概念。在绘图时要注意这样几组线的关系:地轴和赤道垂直;南北回归线、南北极圈和赤道平行;回归线、极圈、赤道的之间的距离(相对位置远近);公转轨道面一般画成水平,地轴与水平公转轨道面大致成66°34′的夹角。正确把握上述绘图要点,才能画出科学、自然、美观的示意图。
  2、读图中,最为常见的是:学生不能主动寻找晨昏线图上隐性的时间信息,用以解决时间计算的问题。特别是当题目中的条件渐变复杂,问题的项目增多时,感到束手无策。例如:
  图2中阴影部分表示黑夜,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根据甲图信息,在乙图中提供相同信息的示意图。
  (2)图中信息所示北京时间是
  A、12月22日8时 B、6月22日10时
   C、6月23日8时 D、9月23日14时
  解析:本题考查地球上昼夜状况分布示意的判断分析能力。
  (1)由图2甲图可看出,北极圈内为极昼,且0°经线通过晨昏线与极圈的切点,为0时,与之对应的180°经线为正午12时;从乙图中东西经度可知图示为南极上空的俯视图,所以画图时一是明确南极圈内有极夜现象,二是确定晨昏线过赤道时穿过的点,180经线为12时,则90°E为6时,90°W为18时,赤道昼夜平分,日出6时日落18时,所以晨昏线通过东西经90°与赤道交点,如图3。
  (2)已知90°E为6时,则北京时间为8时。
  答案:(1)如图3(2)C
  因此学生必须加强读图、绘图能力与逻辑思维能力的训练,对于“二分二至日不同纬度昼夜长短”(鲁教版图1-3-9),读图时除了需要关注上述黄赤交角平面图中的几组线的关系外,还必须注意:太阳平行光线和晨昏线是垂直的,晨昏线具体是晨线还是昏线?对于二至日图晨昏线与南北极圈在大圆圈上相交。绘图时要适当简化。通过读图、绘图熟练掌握正午太阳高度和昼夜长短的分布规律。在此基础上为了进一步深化对图的理解,可以采取把侧视图、俯视图、斜视图、变式图相互转绘的方式,使学生对问题的理解得到升华。
  以上教学策略的实施,加强了基本概念、基本原理的教学,重视了基本关系、基本方法的总结和在习题中的应用,弥补了教材的不足,有效地突破了教学中的难点,从而有效地提高了课堂的教学效益。
  作者简介:王振锋,男,中学一级教师,研究方向:中学地理教学策略
其他文献
目的:观察超短波配合中药灌肠、西药抗炎治疗慢性盆腔炎的疗效。方法:以超短波照射配合中药灌肠、西药抗炎与西药配合中药注射液静点加口服金鸡胶囊各治疗慢性盆腔炎30例,对
ue*M#’#dkB4##8#”专利申请号:00109“7公开号:1278062申请日:00.06.23公开日:00.12.27申请人地址:(100084川C京市海淀区清华园申请人:清华大学发明人:隋森芳文摘:本发明属于生物技
【摘要】21世纪世界已进入知识经济时代,各国热切呼唤高素质的人才,谁最先培养出一大批能够参与全球经济竞争的高素质的人才,谁就能抢占世界经济的制高点。  【关键词】学生;人文素质;培养    高素质的人才,不仅需要有良好的科学技能素养,而且需要良好的人文素养。全面实施素质教育也就成了21世纪我国各级各类学校教育改革的主题。随着素质教育不断向纵深发展,人文精神、人文素养作为教育的灵魂正受到越来越多的关
【摘要】培养学生掌握地理学习的基本技能,形成地理思维习惯,需通过教师正确的引导、指导与疏导,使得学生会学、善学,优学,把获得的知识得以深化提高,内化、活化成为自身的学习技能,从而助推地理学习能力的养成。  【关键词】引导;指导;辅导;疏导;内化;活化;深化;转化     一、放开教法,导之以正途,培养地理思维能力    高中地理新教材,改变了老教材的框架结构,再辅以图象材料,教师使用各种教学手段,
本文以为道家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中极具特点极重要的重要组成部分,并着重从济世利人、服务社会的责任;功成弗居、为而不恃的胸怀;抱朴守真、宁静淡泊的志趣;天人同源、道法自
【摘要】陶行知先生“教师教的法子必须根据学生学的法子”这一教学思想曾经鼓舞了多少名师的成长,在新课程改革的今天,如何更好的落实先生的这一思想,本人做了点尝试。  【关键词】陶行知思想;职高英语;口语教学    陶行知先生曾说,一个热心的教师固想将他所有的传给学生,然而世界上新理无穷、新知无限,教师怎能尽天地间的奥妙为学生一起发明?所以教师不是教书,不是教学生,而是教学生如何学,要把教和学结合起来,
【摘要】课程改革的主旋律是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我们必须以一种新的教育理念,以一种新的教育模式,去开创教育的未来。  【关键词】创设情境;注重迁移;鼓励质疑;亲自实践    课程改革的主旋律是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数学课程中培养学重创新精神、创新思维成为主流,唤醒学生尘封的创新意识已成为数学课堂教学的重要课题。我们必须以一种新的教育理念,以一种新的教育模式,去开创教育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