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13年11月20日,中国人民银行会同国家发改委、财政部、商务部等11个部委出台了《云南省、广西壮族自治区建设沿边金融综合改革试验区总体方案》(银发[2013]276号),随后于11月26日云南省建设沿边金融综合改革试验区正式启动。云南沿边金融综合改革试验区作为国家确定的综合性经济体制改革方案,是推动西部大开发、沿边大开放的重要战略决策,也为云南加快推进面向西南开放桥头堡和孟中印缅经济走廊建设提供了重要的战略机遇。围绕云南省推进沿边金融综合改革试验区建设的战略部署,人行普洱市中心支行积极按照上级行的统一部署,把主动融入沿边金融综合改革试验区建设作为强化基层人民银行履职服务、进一步提升金融支持地方经济建设与改革发展的重要抓手,立足实际,突出特色,探索创新,努力提升区域人民银行服务沿边金融综合改革工作水平。
一、立足实际,积极探索推进区域沿边金融综合改革建设
普洱市位于云南省西南部,东南与越南、老挝接壤,西南与缅甸山水相连,是“一市连三国,一江通五邻”的特殊地区。普洱作为一颗镶嵌在祖国西南边陲的绿海明珠,是“彩云之南”的面积大市、生态大市、资源大市、边境大市、民族大市、文化大市。也是发展相对滞后的边疆民族欠发达地区。全市辖9县1区,国土面积达4.5万平方公里,2014年底总人口达259.4万(全市有14个世居民族、9个少数民族自治县,少数民族人口占总人口的61%。辖内有澜沧拉祜族自治县、孟连傣族拉祜族佤族自治县、西盟佤族自治县和江城哈尼族彝族自治县等四个县与越南、老挝、缅甸接壤,国境线长486公里;沿边四县2014年底总人口84.83万,占全市总人口的26%,总面积15598平方公里。截至2014年底,全市有思茅港和勐康2个国家一类口岸、孟连国家二类口岸以及18条对外陆路通道。2014年全市实现国内生产总值464.69亿元,居云南省第8位。截至2015年6月末,普洱市辖区共有银行业金融机构18家,其中:政策性银行1家;国商业银行4家;邮政储蓄银行1家;城市商业银行1家;地方法人金融机构11家。现有证券业金融机构2家。共有19家保险公司。此外,普洱市共有28家小额贷款公司,有投融资服务类企业68户(含融资担保、投资咨询、投资信息服务等),资产管理类企业15户,典当类企业5户,基金类企业7户(含管理公司及合伙基金)。
2013年以来,立足推进沿边金融综合改革试验区建设,普洱中支统筹辖区金融运作,加强内外协调运行,突出区域特色与优势,整合资源,创新机制,探索实践,使辖区落实沿边金融综合改革试验区建设取得阶段性成效。
(一)创新机制,积极推进沿边金融综合改革
一是通过加快金融基础设施建设,在实现沿边县边境沿线自然村惠农支付服务全覆盖的基础上,孟连县农村信用社以及农业银县支行针对边境临界区域合理布放POS机具和“智付通”转账电话,为境外客户提供有效非现金支付工具。二是积极探索边境居民人民币结算服务范围,为境外企业和居民提供边境金融服务。孟连、西盟、江城等边境县银行机构积极探索为境外居民及非居民进入境内提供有效的账户结算服务。三是有效搭建与境外银行结算平台。自2012年农业银行孟连县支行与缅甸邦康市商业银行搭建起结算平台以来,结算业务量及金额逐年增加。2014年,结算业务量186笔,金额5.93亿元,比上年增长2倍。该结算平台的搭建并随着孟连县农村信用合作联社的加入,在服务全市边境贸易快速发展的同时,为企业有效规避汇率风险,降低结算成本,提高盈利能力,以及促进涉外经济发展方面取得了有益的创新经验。四是有效促进跨境人民币结算业务的开展。全市跨境人民币结算业务累创新高。2014年全市跨境人民结算量761笔、金额13.63亿元,同比增长95.83%,全市边境贸易人民币结算量624笔、金额11.87亿元,同比增长1.68倍。全市服务贸易项下人民币结算量30笔,金额2141万元,同比增长72.94%。五是积极支持地方法人金融机构开展跨境人民币结算业务。2014年8月,经国家外汇管理局普洱市中心支局批准孟连县农村信用合作联社办理跨境人民币结算业务以及完成相关赋码工作后,该社系统已成功接入人民银行人民币跨境收付信息管理系统及国家外汇管理局国际收支间接申报系统,成为全市首家开办跨境人民币结算业务的地方性金融机构。
(二)改善服务,构建完善沿边地区支付清算体系平台
一是积极推动建设沿边地区惠农支付服务点。通过人民银行统筹运作,普洱辖区按照“周边群众有需求、资金安全有保障、经营规范有条件”的惠农点推广原则,积极推动沿边地区惠农支付服务点建设速度,截至2014年末,普洱市沿边四县共建成448个惠农支付服务点,惠及40个乡镇、280个行政村、3286个自然村的农村居民,惠农点在行政村的覆盖率达到160%,实现沿边地区农村居民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优质的取现、转账、消费、查询和缴费等惠农金融服务。二是努力改善沿边地区银行卡用卡环境。经过人民银行普洱市中心支行、银联云南分公司和各商业银行(信用社)的共同努力,首次在沿边县——澜沧县建立了县级刷卡无障碍示范街,积极拓展了特约商户数量,增加了POS机具,有效改善沿边地区居民用卡环境和受理环境,促进银行卡这一非现金支付工具在沿边地区的普及。三是加大银行卡功能纵深应用。通过在沿边地区广布惠农点,采取多种措施加大银行卡功能纵深应用,构筑起各方沟通与合作的桥梁,把惠农点发展、银行卡推广与涉农补贴发放结合起来,在沿边农村地区推广银行卡这一非现金支付工具。辖内沿边县——澜沧县和孟连县农村信用社创新开展“折转卡”迁移工作成绩突出,将惠农一折通账号迁移到金碧惠农卡上,使其具有代理发放财政补贴支付业务的功能,以“一卡通”替换“一折通”,切实解决一人多折、挤占柜台资源、自助设备闲置、惠农支付服务点使用效率不高等问题。截至2014年末,两县完成折转卡15.44万张,占两县农村信用社总发卡量的47.67%,银行卡与农户数量比例为0.97∶1,在沿边地区已基本实现了银行卡普及于民。 (三)积极指导,加快农村信体系建设步伐
2014年末,全市共为44.43万农户建立信息档案,占全市农户总数的82.4%。评定信用农户32.17万户,占建档农户的72.41%。评定信用组3831个、信用村270个、信用乡镇8个,为42.79万农户核贷104.5亿元。镇沅县作为普洱市农村信用体系建设试点县,已实现了农户信用信息电子化,全县共完成9个乡镇、109个行政村、4.1万农户的建档工作,评定出4个信用乡(镇)、64个信用村、25755户信用户。农村信用体系建设步伐的加快,为有效推进全市沿边金融综合改革试验区建设提供了有力保障。
二、突出重点,努力推进特色工作上水平
普洱市地处我国西南边陲。作为西南沿边开放特殊区域,普洱既有资源禀赋、生态环境、民族文化、沿边开放的独特优势,同时也受历史与现实发展的制约——集边疆、民族、山区、贫困为一体,基础薄弱,产业滞后,贫困面大、贫困程度深,经济社会发展整体显现欠发达局面。
今年以来,围绕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年初视察云南强调指出“云南要努力建设成为我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生态文明建设排头兵、面向南亚东南亚辐射中心”的重要指示精神,普洱中支认真落实金融支持“稳增长、调结构、促改革、惠民生”各项政策措施,立足实际,抓重点、出实招,接地气、创特色,积极探索沿边金融综合改革试验区建设的新举措,进一步增强基层人民银行履职效能。
(一)突出“一个导向”,强力推进“绿色金融”发展
立足普洱“国家绿色经济试验示范区”建设,辖区金融保持“绿色信贷”持续增长。截至2015年上半年全市银行业金融机构重点落实绿色产业贷款余额约190亿元,占各项贷款余额的40%。
(二)把握“两个关键”,强化特色金融运作
1.强力推进辖区邮储银行完善创业促就业小额担保贷款,以及林权抵押贷款业务运作,继续保持全省前列。今年上半年辖区创业促就业小额担保贷款余额16亿元,其中邮储银行落实贷款余额超过8亿元;与此同时突出资源特色,落实林权抵押贷款余额22亿元,保持业务平稳运行。
2.强力推进西盟孟连民族特困地区安居工程建设。着力统筹协调推进——在政策宣传、产品创新、贷款利率、贷款期限、财政补贴等方面进行统筹协调,整合资源,定向扶持,提高资金使用效率;着力强化金融服务管理——在服务方式、流程设计、通行文本、贷款承诺等方面,做到通俗易懂、方便快捷、灵活多样、利惠于民;着力推进农村金融生态环境建设——统筹落实“安居工程建设与‘三权三证’抵押贷款推进相统一,安居工程建设与用活信贷政策工具相统一,安居工程建设与推动农村信用体系建设相统一,安居工程建设与优化农村支付服务环境建设相统一”,在探索推进农村金融生态环境建设中,做出新模式、打造新亮点;着力夯实农村产业发展基础——引导农户发展特色优势产业,积极推进“三权三证”工作,因地制宜的支持好当地产业发展,促进农户创收增收,真正做到脱贫致富;着力加强工作的研究反馈——金融机构要加强与当地人民银行的沟通、反馈,定期报送工作动态,加强宣传工作;着力做实挂钩对口支持——引导督促辖区各银行机构做实做好对口挂钩工作,发挥样板示范效应。
(三)引导“三个率先”,打造金融服务产品新亮点
1.引导地方法人金融机构率先探索,推进沿边金融服务取得新突破。澜沧县农村信用社全省首创农户资产公证贷款、境外替代种植农户订单合同质押贷款,墨江县农村信用社在全省创新推出“烟草合作社贷款授信”模式;
2.引导辖区银行在全省率先开展咖啡仓单质押融资业务,探索缓解企业“融资难”新途径。
3.引导地方法人金融机构与地方工会合作在全省率先推行“工会会员普惠卡”,营造支付服务新平台。
(四)推进“四个机制”,确保金融支持创业小微贷款服务提质增效
协调落实推进征信查询前置制度、申请现场查验制度、跟踪调查制度、定期(半月)反馈报告制度。
(五)统筹“五个措施”,做实金融定向支持景谷“10.07”地震灾后重建工作
围绕金融支持景谷地震灾后建设重点工作,市县人民银行加强政策落地、窗口指导以及内外协调,引导金融机构积极作为,实现金融支持灾后恢复重建整体合力。
1.加大金融支持力度。2014年“10.07”地震发生以来至2015年6月末,普洱市银行业金融机构累计发放灾后重建贷款13亿元;
2.提升政策工具运作效应。通过争取上级支持,首次启动央行政策工具,向景谷县农村信用社定向发放1亿元支农再贷款,增强地方法人金融机构运作保障;
3.强化定向调控管理。今年二季度对景谷县农村信用社的定向追加调增合意贷款额度3.5亿元,合理把握灵活调控,对其新增合意贷款在“确保全部用于支持灾后重建”的前提下,允许额度控制进度提前运作;
4.突出盘活存量导向。明确要求农村信用社按照盘活原有存量与人民银行增加合意贷款额度1∶5比例,定向配置增加民房重建贷款;
5.加强银政协作。市县人民银行加强与地方政府积极沟通协调,有效推进实施贷款贴息,设立重建贷款风险保证金,建立人行、金融机构、政府三方相关信息沟通机制等措施。
(六)探索“六个突破”,深度推进边境区域金融工作的取得新突破
1.增强县级人民银行前沿履职新思路。孟连支行立足勐啊口岸推进创建国家级“边境经济合作区”,对统筹孟连金融机构落实沿边金融改革工作有了新的定位;江城支行针对立足“中老越三国边境金融合作”推进沿边金融开放所具备的优势、存在困难以及今后工作有了新的思考;澜沧支行和西盟支行围绕澜沧新机场建设对今后边境区域发展的辐射和带动作用,在完善县域金融服务及支持边境民族地区经济发展方面也有了新的构想。
2.市县人民银行的统筹协调推动孟连县农村信用社与税务、海关实现新合作。成功代理缴纳关税业务,成为全省首家代理缴纳关税的地方法人金融机构,截止2015年6月末,共办理代缴关税业务82笔,金额1670余万元。 3.引导地方法人金融机构探索跨境金融业务拓展新途径。今年5月,孟连县农村信用社通过与缅甸邦康银行沟通合作,成功办理了云南省首单Shibor定价跨境人民币约期存款业务,成为地方金融机构参与Shibor定价推进利率市场化的创新成果。
4.扩展沿边金融服务建设新平台,继去年孟连农信社开办跨境金融业务后。今年7月江城县农村信用社顺利通过验收,成为普洱市第二家获准办理跨境人民币结算业务的地方法人金融机构。
5.加大引导推进银行机构主动参与沿边金融开放基础建设有了新进展。促成云南富滇银行于今年5月正式启动程序,开展针对孟连“边合区”机构网点口岸布局工作。
6.积极应对沿边跨境金融新情况。今年6月初,针对境内机构跨国投资缅甸邦康市成立东南亚联合银行(系缅甸第二特区设立的首家正规商业银行),辖区人行密切关注并及早研究后续边境金融运行中与人民币对外投资、跨境人民币结算及现钞运作、跨境企业贷款与实体融资、跨境投融资与离岸金融等方面的运作趋势。
三、现阶段普洱辖区深入推进沿边金融综合改革面临的困难问题
当前,受外部环境影响以及辖区客观实际的制约,普洱市经济发展及金融运行与全国全省水平还存在较大差距,特别是在经济总量效益、基础设施建设、产业规模结构、金融运行质量等方面,整体缺陷凸显。由此,使普洱市在深入推进沿边金融综合改革与建设上面临较大挑战,也使辖区人民银行履职发展面临诸多困难。
(一)区域经济运行不容乐观
普洱市经济总体呈现浅层次开放发展态势,传统性一产占比突出、低产值产业格局凸显,资源型产业比重大、产业链短,基础设施薄弱、发展瓶颈制约。在我国经济加速转型换挡、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下,全市经济发展的内生动力较为薄弱。一是固定资产投资形势严峻。主要表现为项目支撑不足,尤其是大项目少,难于支撑投资增长;水利、非电工业、综合交通、水电等重点行业投资下降,支撑减弱,增长后劲不足;二是地方财政运行困难较大,受“营改增”税制改革、小微企业税收优惠等政策性减收影响,全市地方公共财政收入上半年完成21.8亿元,同比仅增长4.4%,与此同时,在支出方面普洱市今年进入政府性债务还债高峰期,全市到期需偿还债务达74.4亿元(其中市本级44.1亿元),加之保工资、保运转、保民生等刚性支出增加,财政面临巨大收支矛盾压力;三是企业生产经营困难加剧。今年以来受宏观市场环境影响,全市现有148户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中,除煤矿企业因整顿停产外,尚有10户非电工业企业处于停产半停产状态。电力、建材、化工、煤矿和林产工业等企业产值均呈下降局面。并且,受财政筹措资金能力减弱影响,市县部分项目资金配套压力大。此外,受市场、融资等方面的原因,导致企业投资意愿弱。
(二)辖区金融运行困难凸显
一是存款增长形势不容乐观。全市银行机构上半年新增存款达到13.1亿元。但剔除特殊因素,上半年全市新增存款仅为0.1亿元,同比少增12.1亿元。6月末,全市银行业金融机构存贷比超过100%的有5家,个别法人机构流动性紧张,对其正常业务开展已产生了影响;二是受区域经济运行环境制约,新的投资增长点难以有效实现,有效信贷需求减少致使信贷投放后劲不足,进而影响实体企业生产性投入意愿下降。并且,过去拉动普洱市银行项目贷款主要靠水电、交通建设的投资,目前水电投资已接近尾声,新的投资增长点还未形成。此外,部分储备项目,融资的前置条件准备不充分,如环评、土地报批,抵押物等不落实,由此导致项目贷款与投资下降严重影响银行资产运行。此外,部分新开工建设项目落实不力以及一些在建项目施工进度迟缓,导致信贷资金难以及时跟进。上半年辖区银行业各项贷款余额511.4亿元,新增贷款35.7亿元,同比仅增加3亿元,同期贷款累放增加额与上年水平相比减少8.6亿元;三是银行业不良贷款持续反弹。上半年,普洱市银行业金融机构不良贷款呈持续上升态势,6月末,全市不良贷款余额11.7亿元,比年初增加3.3亿元,增长38.9%,不良率达2.3%,部分银行出于风险防范的考虑,经营策略更加审慎,不同程度地提高了信贷准入条件、降低了授信额度,反向制约我市信贷投放;四是影子银行风险不容忽视。近年来普洱市辖内小额贷款公司、融资担保公司,以及互联网金融、资本管理公司、民间融资登记服务公司、股权投资基金管理公司等金融创新组织快速发展,但由于体制机制影响,对其监管缺位、失位,一些机构违规操作,部分影子银行的风险向银行业传导,已经影响到我市部分银行机构的信贷资产安全;四是受外部市场“高杠杆”的影响,少数获贷款主体将部分银行信贷资金通过关联企业渠道,改变贷款真实用途,违规进入高风险行业,导致部分信贷资金运行面临潜在风险。
(三)区域沿边跨境金融互动面临诸多困难
一是双边银行开展金融合作“难”。现阶段普洱与毗邻国家经济金融交融较为密切的是缅甸掸邦第二特区(佤邦)。尽管2011年以来缅甸政府加快推动民主化进程,但缅甸掸邦第二特区(佤邦)仍属于高度自治的地方民族武装地区,地方武装与政府武装冲突频繁,政治、经济环境不稳,双边银行金融合作存在较大政治风险。加之对方商业银行为私人银行性质,政策多变且随意性强,资金安全性难以得到保障,境内银行、企业通过对方银行办理跨境人民币业务意愿较低,境外企业也疑虑在我方银行开立账户与办理正常结算业务面临诸多政治的及法律的风险,导致中缅边境双边银行合作较难深入开展;二是银行渠道跨境人民币结算“难”。中缅边境地区跨境金融服务水平较低,业务品种十分有限。据统计,我方孟连县边民互市区农行、农信社设2个网点,缅方边境地区仅有1家地方性商业银行(邦康市商业银行)开展常规业务,而对于新设的“东南亚联合银行”其系统框架和运营模式仍需观察。因此,尽管双边银行已搭建了跨境人民币结算平台,但由于缅方银行尚未加入国际清算体系,只办理存、贷款业务,且仍采用原始手工记账处理方式,电子化程度极低,导致双边银行资金清算、业务合作较为困难。此外,缅方银行办理跨境人民币业务收费较高;三是人民币现钞通过正规途径出入境“难”。“普洱沿边金融运作模式”的业务核心就是境内外银行间需相互调运人民币现钞互补清算头寸,如果跨境调运大额人民币现钞的渠道不畅,将影响到结算平台的正常运转。而目前双边银行尚未开展人民币现钞调运业务,并且受政策因素制约,大额人民币现钞出入境没有真正实现便利化,制约了银行跨境人民币结算业务发展。同时,按现行管理规定居民个人携带人民币现钞限额为2万元,此限额很难满足边境贸易和替代种植业务资金需要,使得许多企业和个人只能通过非正常渠道携带人民币现钞出入境,导致大量的跨境人民币资金流动脱离监管;四是跨境支付结算管理“难”。由于特殊的地缘政治环境,国内金融机构要把更多先进的银行自助终端设备投放至境外仍困难重重。境外机构和居民对中方银行并没有完全信任,对其运转在中方银行系统的资金仍心存顾虑。并且,由于缺少有效证件,境外居民无法开通网银、手机银行等高效便捷非现金结算平台,始终偏好现金交易结算。据孟连县农村信用社实地调查了解,由于银联有对珠宝业和奢侈品需向商户收取1.5%的手续费且不封顶的规定,邦康市安装该社POS的珠宝商难以接受,使用率不高。此外,因支付结算渠道不畅通及境外银行手续费过高,使用人民币的高成本催生了诸多“非正常”领域,特别是境外第三方POS机具(绝大部分POS都类似于“微付通”、“支付通”这样的第三方支付设备)套现尤为凸显。据邦康市公安局初步排查情况,邦康市有130多家商铺安装有POS设备。由于外来POS机在当地长期处于失控和无监管状态,2014年末在邦康市连续发生10余起不法分子利用自购POS机为客户提供取现业务时盗取客户银行卡信息和密码,在异地非法复制盗刷的案件,受害人全部为在邦康暂住经商的中国人,由此呈现边境区域支付监管“真空地带”。 (四)区域沿边经济金融合作环境与平台建设滞后
普洱辖区分别与越南、老挝和缅甸三国接壤。其中,江城县与越南、老挝接壤,西盟、孟连、澜沧三县与缅甸接壤。受特殊地理、国家政治、经济社会以及人文交流等多重因素影响,普洱辖区推进沿边经济金融合作存在较大差异。一是双边金融发展状况差异大,金融合作基础条件较差,开展双边(多边)金融互动及人民币跨境结算难度大。另外,中、老、越三方政府涉边事务会晤机制虽然基本建立,但多局限于商业贸易领域以及特殊的社会交往互动,未深度涉及金融领域,对比日益繁荣的边境贸易经济往来,金融合作更显滞后,这与中、老、越边境地区经济贸易发展的金融服务需求不相称;二是边境金融服务滞后。如江城县各银行业金融机构开展涉外金融服务的品种、工具与途径十分有限,特别是与老挝、越南金融机构均未建立任何代理关系,边境地区银行结算渠道不利于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深入开展。据当地人民银行调查研究反映,与江城县接壤的老挝约乌县虽设有老挝发展银行、财政银行和政策银行3家机构,但规模小、基础设施落后、网络化程度低、金融服务功能弱。此外,西盟县、澜沧县目前尚未形成沿边金融基本服务与开放建设的工作格局;三是沿边金融机构缺乏国际金融管理人才。西盟县、澜沧县、江城县虽属普洱沿边县域,但受经济、民族、边偏等因素制约,加之毗邻国家的特殊落后环境的影响,沿边金融合作与业务发展缺乏基本运行平台,由此导致县域金融部门涉边网点布局滞后,长期以来缺乏开展国际金融业务的操作与经验,相应的管理人才也较为稀缺,一般从事外汇业务(也仅限于较为浅显的边境基本业务)网点人员未参加过系统的外汇业务学习培训,工作连续性不足,更谈不上熟悉和掌握系统的外汇政策知识以及超前的涉外金融理论。因此,国际金融管理人才的缺乏严重影响沿边县域金融服务与合作的进一步发展。此外,普洱市辖内沿边县级人民银行也普遍人员偏少,加之人员素质、工作环境、履职工作的局限性等因素,也制约了县支行前沿履职作用的有效发挥。
四、工作建议与思考
(一)有效完善金融支持重点与政策体系
要建立对金融支持绿色产业发展的政策激励机制和风险补偿政策,增强金融支持绿色经济发展的积极性,促进绿色经济发展。要突出普洱区域金融支持重点,有效把握金融支持和服务地方经济发展的切入点,加大以生态有机为重点的绿色农业、以农副产品加工为重点的绿色工业、以旅游文化为重点的绿色服务业、以(无量山哀牢山)生态环境保护为重点的绿色走廊等业态领域的信贷支持力度,推动普洱绿色经济产业持续健康发展。要积极推进区域投资环境建设,寻找新的经济增长点。要根据县域实际情况,科学决策经济布局,引进和开发特、优、高效产品,打造市场化、规模化、效益化的龙头企业和主导产业,提高信贷资金的使用效率,更好地支持县域经济的发展,以此助推区域沿边金融综合改革建设取得实效。
(二)进一步构建和完善沿边跨境金融服务与合作的运行平台
要深入探索跨境人民币结算的机制,畅通结算渠道。要加快金融基础设施建设,在风险可控、商业可持续的前提下,鼓励金融机构围绕沿边经济金融环境条件合理布局业务网点,有序布放安装POS机、ATM机等便捷金融服务设备。要鼓励金融机构实施跨境区域设立机构,并通过设立外币代兑点,为边贸企业结算与汇兑本外币提供方便。要积极稳妥探索人民币现钞跨境流入流出工作机制,有针对性地扩大境外人民币输出,提升区域(国际间)人民币覆盖和运用效能。要以人民币兑换相邻国家货币为突破,推动建立区域银行间本外币交易平台。
(三)探索建立沿边金融改革风险防范机制
要通过以政府主导、金融机构配合,搭建与毗邻国家(或区域)的边境地区银行间金融管理合作平台。要针对跨境资金流动、跨境人民币现钞流入流出、跨境居民边境账户结算、跨境投资与债务运行、跨境贸易真实性等方面状况,建立有效监测和预警机制,及时进行风险提醒。要加强针对境外区域反假人民币、反洗钱、反恐怖融资等方面的金融监管合作,强化防范和打击力度,维护区域跨境经济金融秩序的安全和稳定。
(四)切实提高地方政府与金融部门的合作效率
立足于政府搭台统筹协调,建立和完善由人民银行、金融机构、海关、边防、商务、税务、外事等部门参加的联席会议,定期加强沟通与协作,及时分析和研究工作推进情况,及时反馈和化解工作中所遇到的困难和问题,有效建立和完善信息互通机制,共同为推进边境发展谋合力。
(五)进一步把强化金融人才队伍建设
制定金融人才队伍建设中长期规划和合理的人才评价与激励机制,加快人才引进和培训,适应新的产业发展工作需要。要加大沿边金融综合改革建设的宣传工作力度,积极向边贸企业宣传跨境金融服务相关政策,积极探索沿边金融合作的有效实现途径。要进一步完善跨境结算管理和监督,在提高沿边金融基础服务效率的同时,有效增强企业规避风险能力。
一、立足实际,积极探索推进区域沿边金融综合改革建设
普洱市位于云南省西南部,东南与越南、老挝接壤,西南与缅甸山水相连,是“一市连三国,一江通五邻”的特殊地区。普洱作为一颗镶嵌在祖国西南边陲的绿海明珠,是“彩云之南”的面积大市、生态大市、资源大市、边境大市、民族大市、文化大市。也是发展相对滞后的边疆民族欠发达地区。全市辖9县1区,国土面积达4.5万平方公里,2014年底总人口达259.4万(全市有14个世居民族、9个少数民族自治县,少数民族人口占总人口的61%。辖内有澜沧拉祜族自治县、孟连傣族拉祜族佤族自治县、西盟佤族自治县和江城哈尼族彝族自治县等四个县与越南、老挝、缅甸接壤,国境线长486公里;沿边四县2014年底总人口84.83万,占全市总人口的26%,总面积15598平方公里。截至2014年底,全市有思茅港和勐康2个国家一类口岸、孟连国家二类口岸以及18条对外陆路通道。2014年全市实现国内生产总值464.69亿元,居云南省第8位。截至2015年6月末,普洱市辖区共有银行业金融机构18家,其中:政策性银行1家;国商业银行4家;邮政储蓄银行1家;城市商业银行1家;地方法人金融机构11家。现有证券业金融机构2家。共有19家保险公司。此外,普洱市共有28家小额贷款公司,有投融资服务类企业68户(含融资担保、投资咨询、投资信息服务等),资产管理类企业15户,典当类企业5户,基金类企业7户(含管理公司及合伙基金)。
2013年以来,立足推进沿边金融综合改革试验区建设,普洱中支统筹辖区金融运作,加强内外协调运行,突出区域特色与优势,整合资源,创新机制,探索实践,使辖区落实沿边金融综合改革试验区建设取得阶段性成效。
(一)创新机制,积极推进沿边金融综合改革
一是通过加快金融基础设施建设,在实现沿边县边境沿线自然村惠农支付服务全覆盖的基础上,孟连县农村信用社以及农业银县支行针对边境临界区域合理布放POS机具和“智付通”转账电话,为境外客户提供有效非现金支付工具。二是积极探索边境居民人民币结算服务范围,为境外企业和居民提供边境金融服务。孟连、西盟、江城等边境县银行机构积极探索为境外居民及非居民进入境内提供有效的账户结算服务。三是有效搭建与境外银行结算平台。自2012年农业银行孟连县支行与缅甸邦康市商业银行搭建起结算平台以来,结算业务量及金额逐年增加。2014年,结算业务量186笔,金额5.93亿元,比上年增长2倍。该结算平台的搭建并随着孟连县农村信用合作联社的加入,在服务全市边境贸易快速发展的同时,为企业有效规避汇率风险,降低结算成本,提高盈利能力,以及促进涉外经济发展方面取得了有益的创新经验。四是有效促进跨境人民币结算业务的开展。全市跨境人民币结算业务累创新高。2014年全市跨境人民结算量761笔、金额13.63亿元,同比增长95.83%,全市边境贸易人民币结算量624笔、金额11.87亿元,同比增长1.68倍。全市服务贸易项下人民币结算量30笔,金额2141万元,同比增长72.94%。五是积极支持地方法人金融机构开展跨境人民币结算业务。2014年8月,经国家外汇管理局普洱市中心支局批准孟连县农村信用合作联社办理跨境人民币结算业务以及完成相关赋码工作后,该社系统已成功接入人民银行人民币跨境收付信息管理系统及国家外汇管理局国际收支间接申报系统,成为全市首家开办跨境人民币结算业务的地方性金融机构。
(二)改善服务,构建完善沿边地区支付清算体系平台
一是积极推动建设沿边地区惠农支付服务点。通过人民银行统筹运作,普洱辖区按照“周边群众有需求、资金安全有保障、经营规范有条件”的惠农点推广原则,积极推动沿边地区惠农支付服务点建设速度,截至2014年末,普洱市沿边四县共建成448个惠农支付服务点,惠及40个乡镇、280个行政村、3286个自然村的农村居民,惠农点在行政村的覆盖率达到160%,实现沿边地区农村居民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优质的取现、转账、消费、查询和缴费等惠农金融服务。二是努力改善沿边地区银行卡用卡环境。经过人民银行普洱市中心支行、银联云南分公司和各商业银行(信用社)的共同努力,首次在沿边县——澜沧县建立了县级刷卡无障碍示范街,积极拓展了特约商户数量,增加了POS机具,有效改善沿边地区居民用卡环境和受理环境,促进银行卡这一非现金支付工具在沿边地区的普及。三是加大银行卡功能纵深应用。通过在沿边地区广布惠农点,采取多种措施加大银行卡功能纵深应用,构筑起各方沟通与合作的桥梁,把惠农点发展、银行卡推广与涉农补贴发放结合起来,在沿边农村地区推广银行卡这一非现金支付工具。辖内沿边县——澜沧县和孟连县农村信用社创新开展“折转卡”迁移工作成绩突出,将惠农一折通账号迁移到金碧惠农卡上,使其具有代理发放财政补贴支付业务的功能,以“一卡通”替换“一折通”,切实解决一人多折、挤占柜台资源、自助设备闲置、惠农支付服务点使用效率不高等问题。截至2014年末,两县完成折转卡15.44万张,占两县农村信用社总发卡量的47.67%,银行卡与农户数量比例为0.97∶1,在沿边地区已基本实现了银行卡普及于民。 (三)积极指导,加快农村信体系建设步伐
2014年末,全市共为44.43万农户建立信息档案,占全市农户总数的82.4%。评定信用农户32.17万户,占建档农户的72.41%。评定信用组3831个、信用村270个、信用乡镇8个,为42.79万农户核贷104.5亿元。镇沅县作为普洱市农村信用体系建设试点县,已实现了农户信用信息电子化,全县共完成9个乡镇、109个行政村、4.1万农户的建档工作,评定出4个信用乡(镇)、64个信用村、25755户信用户。农村信用体系建设步伐的加快,为有效推进全市沿边金融综合改革试验区建设提供了有力保障。
二、突出重点,努力推进特色工作上水平
普洱市地处我国西南边陲。作为西南沿边开放特殊区域,普洱既有资源禀赋、生态环境、民族文化、沿边开放的独特优势,同时也受历史与现实发展的制约——集边疆、民族、山区、贫困为一体,基础薄弱,产业滞后,贫困面大、贫困程度深,经济社会发展整体显现欠发达局面。
今年以来,围绕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年初视察云南强调指出“云南要努力建设成为我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生态文明建设排头兵、面向南亚东南亚辐射中心”的重要指示精神,普洱中支认真落实金融支持“稳增长、调结构、促改革、惠民生”各项政策措施,立足实际,抓重点、出实招,接地气、创特色,积极探索沿边金融综合改革试验区建设的新举措,进一步增强基层人民银行履职效能。
(一)突出“一个导向”,强力推进“绿色金融”发展
立足普洱“国家绿色经济试验示范区”建设,辖区金融保持“绿色信贷”持续增长。截至2015年上半年全市银行业金融机构重点落实绿色产业贷款余额约190亿元,占各项贷款余额的40%。
(二)把握“两个关键”,强化特色金融运作
1.强力推进辖区邮储银行完善创业促就业小额担保贷款,以及林权抵押贷款业务运作,继续保持全省前列。今年上半年辖区创业促就业小额担保贷款余额16亿元,其中邮储银行落实贷款余额超过8亿元;与此同时突出资源特色,落实林权抵押贷款余额22亿元,保持业务平稳运行。
2.强力推进西盟孟连民族特困地区安居工程建设。着力统筹协调推进——在政策宣传、产品创新、贷款利率、贷款期限、财政补贴等方面进行统筹协调,整合资源,定向扶持,提高资金使用效率;着力强化金融服务管理——在服务方式、流程设计、通行文本、贷款承诺等方面,做到通俗易懂、方便快捷、灵活多样、利惠于民;着力推进农村金融生态环境建设——统筹落实“安居工程建设与‘三权三证’抵押贷款推进相统一,安居工程建设与用活信贷政策工具相统一,安居工程建设与推动农村信用体系建设相统一,安居工程建设与优化农村支付服务环境建设相统一”,在探索推进农村金融生态环境建设中,做出新模式、打造新亮点;着力夯实农村产业发展基础——引导农户发展特色优势产业,积极推进“三权三证”工作,因地制宜的支持好当地产业发展,促进农户创收增收,真正做到脱贫致富;着力加强工作的研究反馈——金融机构要加强与当地人民银行的沟通、反馈,定期报送工作动态,加强宣传工作;着力做实挂钩对口支持——引导督促辖区各银行机构做实做好对口挂钩工作,发挥样板示范效应。
(三)引导“三个率先”,打造金融服务产品新亮点
1.引导地方法人金融机构率先探索,推进沿边金融服务取得新突破。澜沧县农村信用社全省首创农户资产公证贷款、境外替代种植农户订单合同质押贷款,墨江县农村信用社在全省创新推出“烟草合作社贷款授信”模式;
2.引导辖区银行在全省率先开展咖啡仓单质押融资业务,探索缓解企业“融资难”新途径。
3.引导地方法人金融机构与地方工会合作在全省率先推行“工会会员普惠卡”,营造支付服务新平台。
(四)推进“四个机制”,确保金融支持创业小微贷款服务提质增效
协调落实推进征信查询前置制度、申请现场查验制度、跟踪调查制度、定期(半月)反馈报告制度。
(五)统筹“五个措施”,做实金融定向支持景谷“10.07”地震灾后重建工作
围绕金融支持景谷地震灾后建设重点工作,市县人民银行加强政策落地、窗口指导以及内外协调,引导金融机构积极作为,实现金融支持灾后恢复重建整体合力。
1.加大金融支持力度。2014年“10.07”地震发生以来至2015年6月末,普洱市银行业金融机构累计发放灾后重建贷款13亿元;
2.提升政策工具运作效应。通过争取上级支持,首次启动央行政策工具,向景谷县农村信用社定向发放1亿元支农再贷款,增强地方法人金融机构运作保障;
3.强化定向调控管理。今年二季度对景谷县农村信用社的定向追加调增合意贷款额度3.5亿元,合理把握灵活调控,对其新增合意贷款在“确保全部用于支持灾后重建”的前提下,允许额度控制进度提前运作;
4.突出盘活存量导向。明确要求农村信用社按照盘活原有存量与人民银行增加合意贷款额度1∶5比例,定向配置增加民房重建贷款;
5.加强银政协作。市县人民银行加强与地方政府积极沟通协调,有效推进实施贷款贴息,设立重建贷款风险保证金,建立人行、金融机构、政府三方相关信息沟通机制等措施。
(六)探索“六个突破”,深度推进边境区域金融工作的取得新突破
1.增强县级人民银行前沿履职新思路。孟连支行立足勐啊口岸推进创建国家级“边境经济合作区”,对统筹孟连金融机构落实沿边金融改革工作有了新的定位;江城支行针对立足“中老越三国边境金融合作”推进沿边金融开放所具备的优势、存在困难以及今后工作有了新的思考;澜沧支行和西盟支行围绕澜沧新机场建设对今后边境区域发展的辐射和带动作用,在完善县域金融服务及支持边境民族地区经济发展方面也有了新的构想。
2.市县人民银行的统筹协调推动孟连县农村信用社与税务、海关实现新合作。成功代理缴纳关税业务,成为全省首家代理缴纳关税的地方法人金融机构,截止2015年6月末,共办理代缴关税业务82笔,金额1670余万元。 3.引导地方法人金融机构探索跨境金融业务拓展新途径。今年5月,孟连县农村信用社通过与缅甸邦康银行沟通合作,成功办理了云南省首单Shibor定价跨境人民币约期存款业务,成为地方金融机构参与Shibor定价推进利率市场化的创新成果。
4.扩展沿边金融服务建设新平台,继去年孟连农信社开办跨境金融业务后。今年7月江城县农村信用社顺利通过验收,成为普洱市第二家获准办理跨境人民币结算业务的地方法人金融机构。
5.加大引导推进银行机构主动参与沿边金融开放基础建设有了新进展。促成云南富滇银行于今年5月正式启动程序,开展针对孟连“边合区”机构网点口岸布局工作。
6.积极应对沿边跨境金融新情况。今年6月初,针对境内机构跨国投资缅甸邦康市成立东南亚联合银行(系缅甸第二特区设立的首家正规商业银行),辖区人行密切关注并及早研究后续边境金融运行中与人民币对外投资、跨境人民币结算及现钞运作、跨境企业贷款与实体融资、跨境投融资与离岸金融等方面的运作趋势。
三、现阶段普洱辖区深入推进沿边金融综合改革面临的困难问题
当前,受外部环境影响以及辖区客观实际的制约,普洱市经济发展及金融运行与全国全省水平还存在较大差距,特别是在经济总量效益、基础设施建设、产业规模结构、金融运行质量等方面,整体缺陷凸显。由此,使普洱市在深入推进沿边金融综合改革与建设上面临较大挑战,也使辖区人民银行履职发展面临诸多困难。
(一)区域经济运行不容乐观
普洱市经济总体呈现浅层次开放发展态势,传统性一产占比突出、低产值产业格局凸显,资源型产业比重大、产业链短,基础设施薄弱、发展瓶颈制约。在我国经济加速转型换挡、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下,全市经济发展的内生动力较为薄弱。一是固定资产投资形势严峻。主要表现为项目支撑不足,尤其是大项目少,难于支撑投资增长;水利、非电工业、综合交通、水电等重点行业投资下降,支撑减弱,增长后劲不足;二是地方财政运行困难较大,受“营改增”税制改革、小微企业税收优惠等政策性减收影响,全市地方公共财政收入上半年完成21.8亿元,同比仅增长4.4%,与此同时,在支出方面普洱市今年进入政府性债务还债高峰期,全市到期需偿还债务达74.4亿元(其中市本级44.1亿元),加之保工资、保运转、保民生等刚性支出增加,财政面临巨大收支矛盾压力;三是企业生产经营困难加剧。今年以来受宏观市场环境影响,全市现有148户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中,除煤矿企业因整顿停产外,尚有10户非电工业企业处于停产半停产状态。电力、建材、化工、煤矿和林产工业等企业产值均呈下降局面。并且,受财政筹措资金能力减弱影响,市县部分项目资金配套压力大。此外,受市场、融资等方面的原因,导致企业投资意愿弱。
(二)辖区金融运行困难凸显
一是存款增长形势不容乐观。全市银行机构上半年新增存款达到13.1亿元。但剔除特殊因素,上半年全市新增存款仅为0.1亿元,同比少增12.1亿元。6月末,全市银行业金融机构存贷比超过100%的有5家,个别法人机构流动性紧张,对其正常业务开展已产生了影响;二是受区域经济运行环境制约,新的投资增长点难以有效实现,有效信贷需求减少致使信贷投放后劲不足,进而影响实体企业生产性投入意愿下降。并且,过去拉动普洱市银行项目贷款主要靠水电、交通建设的投资,目前水电投资已接近尾声,新的投资增长点还未形成。此外,部分储备项目,融资的前置条件准备不充分,如环评、土地报批,抵押物等不落实,由此导致项目贷款与投资下降严重影响银行资产运行。此外,部分新开工建设项目落实不力以及一些在建项目施工进度迟缓,导致信贷资金难以及时跟进。上半年辖区银行业各项贷款余额511.4亿元,新增贷款35.7亿元,同比仅增加3亿元,同期贷款累放增加额与上年水平相比减少8.6亿元;三是银行业不良贷款持续反弹。上半年,普洱市银行业金融机构不良贷款呈持续上升态势,6月末,全市不良贷款余额11.7亿元,比年初增加3.3亿元,增长38.9%,不良率达2.3%,部分银行出于风险防范的考虑,经营策略更加审慎,不同程度地提高了信贷准入条件、降低了授信额度,反向制约我市信贷投放;四是影子银行风险不容忽视。近年来普洱市辖内小额贷款公司、融资担保公司,以及互联网金融、资本管理公司、民间融资登记服务公司、股权投资基金管理公司等金融创新组织快速发展,但由于体制机制影响,对其监管缺位、失位,一些机构违规操作,部分影子银行的风险向银行业传导,已经影响到我市部分银行机构的信贷资产安全;四是受外部市场“高杠杆”的影响,少数获贷款主体将部分银行信贷资金通过关联企业渠道,改变贷款真实用途,违规进入高风险行业,导致部分信贷资金运行面临潜在风险。
(三)区域沿边跨境金融互动面临诸多困难
一是双边银行开展金融合作“难”。现阶段普洱与毗邻国家经济金融交融较为密切的是缅甸掸邦第二特区(佤邦)。尽管2011年以来缅甸政府加快推动民主化进程,但缅甸掸邦第二特区(佤邦)仍属于高度自治的地方民族武装地区,地方武装与政府武装冲突频繁,政治、经济环境不稳,双边银行金融合作存在较大政治风险。加之对方商业银行为私人银行性质,政策多变且随意性强,资金安全性难以得到保障,境内银行、企业通过对方银行办理跨境人民币业务意愿较低,境外企业也疑虑在我方银行开立账户与办理正常结算业务面临诸多政治的及法律的风险,导致中缅边境双边银行合作较难深入开展;二是银行渠道跨境人民币结算“难”。中缅边境地区跨境金融服务水平较低,业务品种十分有限。据统计,我方孟连县边民互市区农行、农信社设2个网点,缅方边境地区仅有1家地方性商业银行(邦康市商业银行)开展常规业务,而对于新设的“东南亚联合银行”其系统框架和运营模式仍需观察。因此,尽管双边银行已搭建了跨境人民币结算平台,但由于缅方银行尚未加入国际清算体系,只办理存、贷款业务,且仍采用原始手工记账处理方式,电子化程度极低,导致双边银行资金清算、业务合作较为困难。此外,缅方银行办理跨境人民币业务收费较高;三是人民币现钞通过正规途径出入境“难”。“普洱沿边金融运作模式”的业务核心就是境内外银行间需相互调运人民币现钞互补清算头寸,如果跨境调运大额人民币现钞的渠道不畅,将影响到结算平台的正常运转。而目前双边银行尚未开展人民币现钞调运业务,并且受政策因素制约,大额人民币现钞出入境没有真正实现便利化,制约了银行跨境人民币结算业务发展。同时,按现行管理规定居民个人携带人民币现钞限额为2万元,此限额很难满足边境贸易和替代种植业务资金需要,使得许多企业和个人只能通过非正常渠道携带人民币现钞出入境,导致大量的跨境人民币资金流动脱离监管;四是跨境支付结算管理“难”。由于特殊的地缘政治环境,国内金融机构要把更多先进的银行自助终端设备投放至境外仍困难重重。境外机构和居民对中方银行并没有完全信任,对其运转在中方银行系统的资金仍心存顾虑。并且,由于缺少有效证件,境外居民无法开通网银、手机银行等高效便捷非现金结算平台,始终偏好现金交易结算。据孟连县农村信用社实地调查了解,由于银联有对珠宝业和奢侈品需向商户收取1.5%的手续费且不封顶的规定,邦康市安装该社POS的珠宝商难以接受,使用率不高。此外,因支付结算渠道不畅通及境外银行手续费过高,使用人民币的高成本催生了诸多“非正常”领域,特别是境外第三方POS机具(绝大部分POS都类似于“微付通”、“支付通”这样的第三方支付设备)套现尤为凸显。据邦康市公安局初步排查情况,邦康市有130多家商铺安装有POS设备。由于外来POS机在当地长期处于失控和无监管状态,2014年末在邦康市连续发生10余起不法分子利用自购POS机为客户提供取现业务时盗取客户银行卡信息和密码,在异地非法复制盗刷的案件,受害人全部为在邦康暂住经商的中国人,由此呈现边境区域支付监管“真空地带”。 (四)区域沿边经济金融合作环境与平台建设滞后
普洱辖区分别与越南、老挝和缅甸三国接壤。其中,江城县与越南、老挝接壤,西盟、孟连、澜沧三县与缅甸接壤。受特殊地理、国家政治、经济社会以及人文交流等多重因素影响,普洱辖区推进沿边经济金融合作存在较大差异。一是双边金融发展状况差异大,金融合作基础条件较差,开展双边(多边)金融互动及人民币跨境结算难度大。另外,中、老、越三方政府涉边事务会晤机制虽然基本建立,但多局限于商业贸易领域以及特殊的社会交往互动,未深度涉及金融领域,对比日益繁荣的边境贸易经济往来,金融合作更显滞后,这与中、老、越边境地区经济贸易发展的金融服务需求不相称;二是边境金融服务滞后。如江城县各银行业金融机构开展涉外金融服务的品种、工具与途径十分有限,特别是与老挝、越南金融机构均未建立任何代理关系,边境地区银行结算渠道不利于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深入开展。据当地人民银行调查研究反映,与江城县接壤的老挝约乌县虽设有老挝发展银行、财政银行和政策银行3家机构,但规模小、基础设施落后、网络化程度低、金融服务功能弱。此外,西盟县、澜沧县目前尚未形成沿边金融基本服务与开放建设的工作格局;三是沿边金融机构缺乏国际金融管理人才。西盟县、澜沧县、江城县虽属普洱沿边县域,但受经济、民族、边偏等因素制约,加之毗邻国家的特殊落后环境的影响,沿边金融合作与业务发展缺乏基本运行平台,由此导致县域金融部门涉边网点布局滞后,长期以来缺乏开展国际金融业务的操作与经验,相应的管理人才也较为稀缺,一般从事外汇业务(也仅限于较为浅显的边境基本业务)网点人员未参加过系统的外汇业务学习培训,工作连续性不足,更谈不上熟悉和掌握系统的外汇政策知识以及超前的涉外金融理论。因此,国际金融管理人才的缺乏严重影响沿边县域金融服务与合作的进一步发展。此外,普洱市辖内沿边县级人民银行也普遍人员偏少,加之人员素质、工作环境、履职工作的局限性等因素,也制约了县支行前沿履职作用的有效发挥。
四、工作建议与思考
(一)有效完善金融支持重点与政策体系
要建立对金融支持绿色产业发展的政策激励机制和风险补偿政策,增强金融支持绿色经济发展的积极性,促进绿色经济发展。要突出普洱区域金融支持重点,有效把握金融支持和服务地方经济发展的切入点,加大以生态有机为重点的绿色农业、以农副产品加工为重点的绿色工业、以旅游文化为重点的绿色服务业、以(无量山哀牢山)生态环境保护为重点的绿色走廊等业态领域的信贷支持力度,推动普洱绿色经济产业持续健康发展。要积极推进区域投资环境建设,寻找新的经济增长点。要根据县域实际情况,科学决策经济布局,引进和开发特、优、高效产品,打造市场化、规模化、效益化的龙头企业和主导产业,提高信贷资金的使用效率,更好地支持县域经济的发展,以此助推区域沿边金融综合改革建设取得实效。
(二)进一步构建和完善沿边跨境金融服务与合作的运行平台
要深入探索跨境人民币结算的机制,畅通结算渠道。要加快金融基础设施建设,在风险可控、商业可持续的前提下,鼓励金融机构围绕沿边经济金融环境条件合理布局业务网点,有序布放安装POS机、ATM机等便捷金融服务设备。要鼓励金融机构实施跨境区域设立机构,并通过设立外币代兑点,为边贸企业结算与汇兑本外币提供方便。要积极稳妥探索人民币现钞跨境流入流出工作机制,有针对性地扩大境外人民币输出,提升区域(国际间)人民币覆盖和运用效能。要以人民币兑换相邻国家货币为突破,推动建立区域银行间本外币交易平台。
(三)探索建立沿边金融改革风险防范机制
要通过以政府主导、金融机构配合,搭建与毗邻国家(或区域)的边境地区银行间金融管理合作平台。要针对跨境资金流动、跨境人民币现钞流入流出、跨境居民边境账户结算、跨境投资与债务运行、跨境贸易真实性等方面状况,建立有效监测和预警机制,及时进行风险提醒。要加强针对境外区域反假人民币、反洗钱、反恐怖融资等方面的金融监管合作,强化防范和打击力度,维护区域跨境经济金融秩序的安全和稳定。
(四)切实提高地方政府与金融部门的合作效率
立足于政府搭台统筹协调,建立和完善由人民银行、金融机构、海关、边防、商务、税务、外事等部门参加的联席会议,定期加强沟通与协作,及时分析和研究工作推进情况,及时反馈和化解工作中所遇到的困难和问题,有效建立和完善信息互通机制,共同为推进边境发展谋合力。
(五)进一步把强化金融人才队伍建设
制定金融人才队伍建设中长期规划和合理的人才评价与激励机制,加快人才引进和培训,适应新的产业发展工作需要。要加大沿边金融综合改革建设的宣传工作力度,积极向边贸企业宣传跨境金融服务相关政策,积极探索沿边金融合作的有效实现途径。要进一步完善跨境结算管理和监督,在提高沿边金融基础服务效率的同时,有效增强企业规避风险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