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微时代的到来,在教育领域,教师开始尝试以各种创新的方式制作自己的微视频课程,探求行之有效的课堂教学模式,“微课”的出现,将革新传统的教学与教研方式,使教学实现最优化。
关键词:微课 自主学习 课堂教学模式
在“微博”“微信”“微视频”等大行其道的今天,微时代下的诸多微功能,在教育领域产生了不小的影响。以微视频为核心的微课概念,受到越来越多的教育部门、学校和教育研究机构的认可,依据《义务教育思想品德课程标准(2011年版)》提倡,在教学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要积极引导学生自主学习,主动探索社会现实与自我成长的问题,通过课堂教学活动的合作与分享,不断丰富、扩展自己的经验,激发道德学习的愿望,从而提升自我成长的需求。教师开始尝试以“微课”的创新形式,打破传统的教学方式,满足学生对不同学科知识点的个性化学习、按需选择学习,不失为传统课堂学习的一种重要补充和拓展资源。
一、“微课”的内涵
“微课”是指以视频为主要载体,记录教师在课堂内外教育教学过程中围绕某个知识点(重点难点疑点)而开展的精彩教与学活动的全过程。它是在传统的教学课例、教学课件、教学设计、教学反思等教学资源的基础上继承和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教学资源。笔者认为:微课,是以短小精悍的微型流媒体教学视频为主要载体,针对学科教学知识点或学生学习的重点、难点、疑点内容进行选题、设计、拍摄和制作,主题突出、指向明确,让学生能够花最少的时间学到关键内容。
(1)教学内容的选择。研究表明:在课的类型方面,微课较适用于讲授新知识类型的课;在知识的最佳传递方式方面,“讲授型”微课较适用于中小学教学;在知识类型方面,微课更适用于中小学课程中事实知识及技能知识的讲解①。九年级思想品德的课程内容和低年级相比更加理论化和抽象化,适合应用“微课”讲授新知识。另一方面,九年级的课程内容正是初中毕业生思想品德毕业考试的内容,微课视频还可以用来复习,提高了微课的利用率。本文以“总体小康的特点”这一知识作为微课的内容。
(2)微课教案的设计。微课要短小精悍,时间一般不超过10分钟,“微课”视频及配套辅助资源的总容量一般在几十兆左右。因此,无论是导入环节还是过渡环节,我都只用一句话,言简意赅,直奔主题。同时,微课要做到重难点突出,不宜面面俱到。结合教材前后学习内容,我将重点放在总体小康的后两个特点“不全面”和“发展很不平衡”上。
二、“微课”在初中思想品德中运用的意义
在我校,微课处于爆发前期,相关的理论实践建设正在完善充实中,微课资源建设也处于刚起步阶段,探索“微课”在初中思想品德中运用有着重大意义。
(1)对学生的学习。①能更好地满足学生对不同学科知识点的个性化学习。②“微课”一般为5~8分钟,非常符合学生视觉驻留规律和认知学习特点。③按需选择学习,既可查缺补漏,又能强化巩固知识。
(2)对教师的专业水平发展。①教学目标清楚,加深教师对教材知识内容的进一步理解。②备课时更充分地研究学情,做到心中有学生。③教学语言要简明扼要,邏辑性强,易于理解。④为拓展知识点,就必须查阅资料去充实内容,从而迅速提升教师的课堂教学水平,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⑤教师在整个教学过程中,经历着“研究—实践—反思—再研究—再实践—再反思”的螺旋上升过程,教师的教学和研究的水平和能力也在不断提升。
(3)对教育自身的发展。①现在的“微课”,是对过去“课堂实录”式的视频教学资源建设的反思和修正。过去录制的大量“课堂实录”式的视频资源大而全,难以直接加以使用。②通过集中展播、专家点评和共享交流等方式,向广大师生推荐、展示优秀获奖微课作品;定期组织“微课库”的观摩、学习、评课、反思、研讨等活动,推进基于微课的校本研修和区域网上教研新模式形成,达到资源共享。
三、思想品德课“微课”教学的几点思考
(1)配套资源的设计。微课作为一种能有效支持学习者自主学习的立体化资源包,除了视频以外,还应提供多种学习支持资源,包括针对性的练习、学习建议等“脚手架”资源。
(2)明确开发目标,突出重点。“微课”以短小而著名,却以精悍而取胜。切不可因其“微小”而导致教学重难点不突出,甚至背离教学终极目标。
(3)切入课题要迅速。微课要求的时间短少,要求切入课题必然要迅速,如,可设置一题目引入课题;可以温故知新,由以往的课题引入新的课题;可从学生熟悉的生活背景去引入课题。另外要求切入课题途径、方法吸引眼球,力求新颖的同时,更要求与题目的关联紧密,迅速切题,因为余下不多的时间要分配给内容的讲授。
(4)讲授线索要清晰,尽可能只有一条。微课中,讲授线索除了要清晰,还要尽可能只有一条。在线索上展示最重点、最精彩的内容。
(5)收尾要快捷并回味无穷。一节课小结,是内容要点的归纳、指出和强调,目的是进一步突出所讲授内容。好的总结可以达到提纲挈领的作用,加深学生对所学内容的深刻印象,减轻学生的学习负担。
(6)使用形式的确定。对学生的课外学习而言,微课有以下几个作用:适合转化学习困难的学生,适于家长辅导孩子,适于学生的课后复习,适于缺课学生的补课和异地学习,适于假期学生的自学②。而微课以何种形式嵌入到教学中,每个老师做法不同。用于课前预习、课中辅导或是课后总结,都要根据实际情况来决定。
四、微课应用结果与反思
结合书本,绝大部分的同学都能完成学习任务单上的题目。在播放视频的时候没有听清楚,但是之后的小组讨论弥补了这个问题。可能是第一次采用这种形式,学生的现场反应都比较积极,参与度比较高。从复习结果来看,使用微课教学的班级也远远好于没有使用微课的班级。
教学过程是一个生成性过程,课堂教学是教师与学生密切互动、相互合作的过程,有效课堂是教师和学生共同创造的。信息技术只是手段,提高课堂质效才是目的。我们不能为了使用微课而去机械地使用微课。预先录制的微课无论多么精彩,不能完全代替教师在课堂上的现场点拨和指导。如果把生动活泼的师生互动变为单一的看视频,教师也不能做到“以学定教”,那就失去了微课的意义。应该看到,微课应用于课堂教学有其积极的一面,但是如何因地制宜地利用微课提高农村中学思想品德的课堂质效还需要进一步的探索。
在新课改背景下,通过思想品德“微课”,教师一次精心的讲述,将被多次播放学习,从而避免了重复解答,及时解决学生疑惑问题,使学生迅速掌握基本知识,学习连贯性增强。师生在“微课”平台上也可以进行线上互动沟通,成为现有教学方式的有益补充。今后将逐渐完善思想品德科“微课”视频,并成为一个宏伟的知识宝库。
参考文献:
[1]杨正群.关于“微课”的几点思考.湖北函授大学学报, 2013(12).
[2]肖安庆.关于微课教学的几点思考.青年教师,2013-02-15
注释:
①刘赣洪、何秋兰. 微课在中小学教学中的适用性研究[J]. 上海教育科研,2014(8).
②王秋月.“慕课”“微课”与“翻转课堂”的实质及其应用[J]. 上海教育科研,2014(8).
关键词:微课 自主学习 课堂教学模式
在“微博”“微信”“微视频”等大行其道的今天,微时代下的诸多微功能,在教育领域产生了不小的影响。以微视频为核心的微课概念,受到越来越多的教育部门、学校和教育研究机构的认可,依据《义务教育思想品德课程标准(2011年版)》提倡,在教学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要积极引导学生自主学习,主动探索社会现实与自我成长的问题,通过课堂教学活动的合作与分享,不断丰富、扩展自己的经验,激发道德学习的愿望,从而提升自我成长的需求。教师开始尝试以“微课”的创新形式,打破传统的教学方式,满足学生对不同学科知识点的个性化学习、按需选择学习,不失为传统课堂学习的一种重要补充和拓展资源。
一、“微课”的内涵
“微课”是指以视频为主要载体,记录教师在课堂内外教育教学过程中围绕某个知识点(重点难点疑点)而开展的精彩教与学活动的全过程。它是在传统的教学课例、教学课件、教学设计、教学反思等教学资源的基础上继承和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教学资源。笔者认为:微课,是以短小精悍的微型流媒体教学视频为主要载体,针对学科教学知识点或学生学习的重点、难点、疑点内容进行选题、设计、拍摄和制作,主题突出、指向明确,让学生能够花最少的时间学到关键内容。
(1)教学内容的选择。研究表明:在课的类型方面,微课较适用于讲授新知识类型的课;在知识的最佳传递方式方面,“讲授型”微课较适用于中小学教学;在知识类型方面,微课更适用于中小学课程中事实知识及技能知识的讲解①。九年级思想品德的课程内容和低年级相比更加理论化和抽象化,适合应用“微课”讲授新知识。另一方面,九年级的课程内容正是初中毕业生思想品德毕业考试的内容,微课视频还可以用来复习,提高了微课的利用率。本文以“总体小康的特点”这一知识作为微课的内容。
(2)微课教案的设计。微课要短小精悍,时间一般不超过10分钟,“微课”视频及配套辅助资源的总容量一般在几十兆左右。因此,无论是导入环节还是过渡环节,我都只用一句话,言简意赅,直奔主题。同时,微课要做到重难点突出,不宜面面俱到。结合教材前后学习内容,我将重点放在总体小康的后两个特点“不全面”和“发展很不平衡”上。
二、“微课”在初中思想品德中运用的意义
在我校,微课处于爆发前期,相关的理论实践建设正在完善充实中,微课资源建设也处于刚起步阶段,探索“微课”在初中思想品德中运用有着重大意义。
(1)对学生的学习。①能更好地满足学生对不同学科知识点的个性化学习。②“微课”一般为5~8分钟,非常符合学生视觉驻留规律和认知学习特点。③按需选择学习,既可查缺补漏,又能强化巩固知识。
(2)对教师的专业水平发展。①教学目标清楚,加深教师对教材知识内容的进一步理解。②备课时更充分地研究学情,做到心中有学生。③教学语言要简明扼要,邏辑性强,易于理解。④为拓展知识点,就必须查阅资料去充实内容,从而迅速提升教师的课堂教学水平,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⑤教师在整个教学过程中,经历着“研究—实践—反思—再研究—再实践—再反思”的螺旋上升过程,教师的教学和研究的水平和能力也在不断提升。
(3)对教育自身的发展。①现在的“微课”,是对过去“课堂实录”式的视频教学资源建设的反思和修正。过去录制的大量“课堂实录”式的视频资源大而全,难以直接加以使用。②通过集中展播、专家点评和共享交流等方式,向广大师生推荐、展示优秀获奖微课作品;定期组织“微课库”的观摩、学习、评课、反思、研讨等活动,推进基于微课的校本研修和区域网上教研新模式形成,达到资源共享。
三、思想品德课“微课”教学的几点思考
(1)配套资源的设计。微课作为一种能有效支持学习者自主学习的立体化资源包,除了视频以外,还应提供多种学习支持资源,包括针对性的练习、学习建议等“脚手架”资源。
(2)明确开发目标,突出重点。“微课”以短小而著名,却以精悍而取胜。切不可因其“微小”而导致教学重难点不突出,甚至背离教学终极目标。
(3)切入课题要迅速。微课要求的时间短少,要求切入课题必然要迅速,如,可设置一题目引入课题;可以温故知新,由以往的课题引入新的课题;可从学生熟悉的生活背景去引入课题。另外要求切入课题途径、方法吸引眼球,力求新颖的同时,更要求与题目的关联紧密,迅速切题,因为余下不多的时间要分配给内容的讲授。
(4)讲授线索要清晰,尽可能只有一条。微课中,讲授线索除了要清晰,还要尽可能只有一条。在线索上展示最重点、最精彩的内容。
(5)收尾要快捷并回味无穷。一节课小结,是内容要点的归纳、指出和强调,目的是进一步突出所讲授内容。好的总结可以达到提纲挈领的作用,加深学生对所学内容的深刻印象,减轻学生的学习负担。
(6)使用形式的确定。对学生的课外学习而言,微课有以下几个作用:适合转化学习困难的学生,适于家长辅导孩子,适于学生的课后复习,适于缺课学生的补课和异地学习,适于假期学生的自学②。而微课以何种形式嵌入到教学中,每个老师做法不同。用于课前预习、课中辅导或是课后总结,都要根据实际情况来决定。
四、微课应用结果与反思
结合书本,绝大部分的同学都能完成学习任务单上的题目。在播放视频的时候没有听清楚,但是之后的小组讨论弥补了这个问题。可能是第一次采用这种形式,学生的现场反应都比较积极,参与度比较高。从复习结果来看,使用微课教学的班级也远远好于没有使用微课的班级。
教学过程是一个生成性过程,课堂教学是教师与学生密切互动、相互合作的过程,有效课堂是教师和学生共同创造的。信息技术只是手段,提高课堂质效才是目的。我们不能为了使用微课而去机械地使用微课。预先录制的微课无论多么精彩,不能完全代替教师在课堂上的现场点拨和指导。如果把生动活泼的师生互动变为单一的看视频,教师也不能做到“以学定教”,那就失去了微课的意义。应该看到,微课应用于课堂教学有其积极的一面,但是如何因地制宜地利用微课提高农村中学思想品德的课堂质效还需要进一步的探索。
在新课改背景下,通过思想品德“微课”,教师一次精心的讲述,将被多次播放学习,从而避免了重复解答,及时解决学生疑惑问题,使学生迅速掌握基本知识,学习连贯性增强。师生在“微课”平台上也可以进行线上互动沟通,成为现有教学方式的有益补充。今后将逐渐完善思想品德科“微课”视频,并成为一个宏伟的知识宝库。
参考文献:
[1]杨正群.关于“微课”的几点思考.湖北函授大学学报, 2013(12).
[2]肖安庆.关于微课教学的几点思考.青年教师,2013-02-15
注释:
①刘赣洪、何秋兰. 微课在中小学教学中的适用性研究[J]. 上海教育科研,2014(8).
②王秋月.“慕课”“微课”与“翻转课堂”的实质及其应用[J]. 上海教育科研,201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