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有一种感动,沉淀在我们的心田里,因为与学生一起牵手;有一种关注,伴随着我们努力,因为与学生一起同行;有一种责任,鼓动我们奋进,因为与学生一起成长。
——题记
教学是一门艺术。语文教学便是其中最具丰富多彩而学无止境的一门艺术。语文教学是让学生沐浴人文关怀的阳光滋润。语文是美丽的,我们的生命因语文而美丽。语文那深厚的文化底蕴,已将它浸泡得醇香四溢。语文教师,便是这瓶诱人美酒的开启者!我深深地体会到:一个又一个的三年轮回中,我们在校园中辛勤耕耘,是在耕耘着孩子们的心田,让孩子们的心田开满爱的鲜花,结出智慧的果实,同时,也是在丰满自己的心灵,充实自己的岁月。这个过程既是我们与学生一起拔节成长,也是静待花开的过程。
静下心来,疏理自己的教学,那些平淡宁静的日子扑面而来,竟然让我生出许多感动来:我用热情和执着耕耘,用单纯和炽烈织梦;有失意的辛酸,耕耘的艰辛,成功的喜悦;有学生们清澈明亮信任的眼睛,有天真无邪的心灵的呼唤,有灿烂笑脸理想之光,引领我们一步一步踏歌而行。
倾听拔节
作为一名语文教师是幸福的,一方面,穿行在博大精深、馨香馥郁的语言密林,跨越时空与先贤哲人、智者大家对话谈心;另一方面我们徜徉在永远绿色葱茏、生机盎然的校园里,与世界上最纯真、最善良、最可爱的孩子们一起生活。时光之河静静流淌,在这样的一个世界里,我仿佛听到生命成长、事业进步的拔节之声。
我们教的学生大多数是民工子女,虽然他们才上初中时的语文基础和语文素养,比不上城市里长大的孩子。但他们质朴、勤奋、好学,经过初中阶段的学习、熏陶,他们各方面都有很大进步,不比城市里长大的孩子语文能力逊色。比如我所教的两个班,接班的第一件事,我便对全班学生做了详尽的学情调查。第一堂课当我站在讲台上,看着学生们一双双信任的眼睛时,心里十分感动,我和学生们很轻松地聊到:从今天开始,我们在座的每位和我一样,都是这个家庭的一员,都是一首歌曲中的一个音符,而这首歌不但不唱走调,并且要唱得优美动听,所以我们全班同学都要齐心协力,共同进步,不能让任何一个同学掉队,如果我掉队了,这首歌就走调了,同学们可要提醒我。学生们笑了,他们的掌声响了起来。这一刻,我感受到学生的心和我贴近了。随后,我讲了什么是语文,你们在什么地方感受到了它的存在。我所教的2008 级2班,这个班的不少学生初一入学时不喜欢语文,我想了不少办法:
第一、认真钻研教材,研究学情,追求课堂的完美,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如组织学生每周一次的阅读“自主餐”。让学生把阅读获得的信息,种种体验,走上讲台讲给同学们听,再由同学当堂向阅读者质疑、答疑。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情感活动中,全身心地投入,享受遨游在智慧海洋中的乐趣。诱导学生参与课文的设计,利用现有的人文景观和网络信息查找与课文有关的资料。及时发现并展示学生身上的闪光点,表扬并鼓励学生,让学生有成就感,时时能找到学习的动力。
课堂评价及时正确,让学生在大庭广众中得到成功的愉悦和满足。如作文课上,我紧扣课堂脉络,让学生听戴望舒的《雨巷》诵读,再把我写的读此诗的感受《雨梦》一诗说给学生听。让学生先说听到前面音乐中的雨声的感受,再通过想象“丁香一样结着愁怨的姑娘”的“哀怨”、“忧伤”“彷徨”,并联系雨季中的一些梦想说自己的感受,第二天李婷同学的作业中写着这样的诗句“我感到一条流动的雨巷伸向远方,飘来飘去的我,静悄悄地走在戴先生的雨巷中,心头写满了渴望……”诗也许还有些稚嫩,还有模仿的痕迹,但是很富有诗味,实在是难能可贵。我及时在课堂上表扬说“你的诗情让我感动,你的写作水平和老师大学时的水平不相上下,请继续写下去!老师期待你更精彩的后文。”第三天我收到了李婷写出的更完美的诗作,在结尾写了一句总结性的诗句“飘去飘来的我,终于走出了戴先生的雨巷。”从此,李婷喜欢上了语文 ,对语文产生了浓厚兴趣。今年中考她的语文成绩在班上、年级第一。
还有2班的宋平同学,小学在农村读的,语文素养、能力很差(是个典型的错位生,数学和英语学得很好。)初一年级时的语文考试很少考及格,我采用多种多样的方法赏识、引导、鼓励他,不管是他的课堂发言给予及时的肯定,作业予以表扬,还有平时与他的交流加以赞赏。因为赏识,不但发现了学生的长处,扬其所长,而且还通过赏识他某一方面的素质,促成了其他方面素质的发展。这些都对他学习语文兴趣起到了潜移默化的作用,也赢得了学习语文的时间和兴趣。他中考的语文成绩居然能考出126分的好成绩。初中的学习过程中他不但学到了知识,培养了能力,发展了智力,还感受到了学习语文的乐趣和成功的喜悦。
第二、先有计划有目的地用优秀的文化滋养人,让学生在清灵芳馨的氛围中成长是语文老师义不容辞的责任,要让学生找到这样美丽的诗意的感觉:远离尘世的喧嚣,摆脱一味做题的痛苦,在夏日的黄昏坐在藤椅上,手握一卷诗书,面对大地天空浅吟低诵;在秋天的早晨,打开窗户,让清风与阳光撒满书桌,看窗外天高云淡,听树叶在秋风中飒飒有声,让心在书籍的墨香中自由游弋;在冬日的夜晚,在灯下拥灯而坐,用一根木栓把寒风和狗吠顶在门外,手捧一本名著,与书中人物倾心交谈。欣赏古人“虽千万人,吾往矣”的英雄气概,佩服古人“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的情意缠绵。
再用优秀的作品鼓舞人,给学生找到一个良师益友,让古今中外的经典著作成为滋养、熏陶、锻造、培育他们精神、灵魂、人格的宝贵资源,久而久之内化为一种素质修养。在给学生讲庄子的寓言、唐宋的诗词、巴金、莎士比亚、雨果……看到那一双双渴望的眼睛,我知道那些童稚的心已开始吸收到了文学的养分。虽然,我没有能力把他们培养成大作家,只是觉得获得一些文学知识,日积月累能生出些兴趣来,就是美好的事!就能让人为之感动!从初一起一直到初三,我让学生以“我的精神花园”为主题,编订自己的读书笔记和作文集,在人生的原野中建立一座属于自己的精神家园,在人生的十字路口找到正确方向,学习知识,培养能力,发展智力的基础上,得到身心的陶冶,思想的净化,把读书、作文与做人结合起来。
教学《纸船》,为了让学生体验到人间的至爱亲情,并学会珍惜与感激。作为既是母亲,又是女儿的我,也写了几句诗来表达对“母爱”的感受。没想到,一石激起千层浪,我的写作激起了学生心中的涟漪,也激起了他们的创作热情:上学后,母爱写在书本里,情切切;深夜里,母爱放在被窝里,盖着它,暖烘烘;考试后,母爱聚在唠叨里,品着它,爱浓浓;调皮时,母爱藏在巴掌里,挨着它,麻辣辣……学生在课堂上强烈的情感共鸣和审美愉悦,美的陶醉、情的升华,智慧的火花让我深深感动!我真切地听到了自己和学生在课堂中拔节成长。
静待花开
曾有人感慨,教师的生命像一个长长的句子,艰辛是定语,耐心是状语,热情是补语;也曾有人吁叹,教师的生命像一个短短的根号,一叠叠的作业本为他们的青春无数开平方。
其实,这些比喻只说对了一半。因为,对于追求“美丽”的教师来说,生命长句中还有一个定语是美丽,开出的平方根同样也是美丽的。当你走进教室学生簇拥着你,你不但幸福且是美丽的;当你一句幽默的言语换来学生会心的一笑,你不但幸福且是美丽的;当学生即使被批评还小鸟般依在你身边,你不但幸福且是美丽的……可最幸福的,莫过于我与学生一起寻找美丽,徜徉于芳草花香中,在诗意的天空中与圣人对话,与智者低语,在语文学习之旅上我与学生踏歌而行,边走边欣赏美景。
作为语文教师我特别重视激发学生对教师的“亲进”之情。一个人思想的成长除了家长以及自身生活经历的影响,语文老师对学生的引导起着很重要的作用。因此语文老师做什么,怎么做,其实对学生影响非常大。在与学生的交往中,就像陶行知先生用“学生的情感”去体验,用“学生的兴趣”去爱好!以感情赢得感情,以心灵感受心灵。教师要努力创建一个磁场,让学生感到你可亲、可敬。从而使他们“爱屋及乌”,把语文学习当作一种快乐。
要做到这点,首先教师要平视学生,把学生放在与自己平等的位置上,而不是居高临下。其次,要尊重学生,无论是课堂评价用语、作文讲评还是布置课后作业,教师一定要研究学生的心理,尊重学生的选择,因为这样学生从情感上接受了你,往往要比大声呵斥严厉惩罚效果好得多,良好的人际关系也是一种教育资源。我爱所教的纯朴、上进的学生,学生就是我的一个个孩子和朋友,把自己的爱充分地传递给学生,因为爱,我能够更深入地了解学生,给他们以心灵的呵护与依靠,老师的爱,就是学生心灵游弋的大海。
有一次,晓菲在她的作业本中,放了一封信给我,向我倾吐了她的心曲:“老师,最近,我发现自己被班上的一个同学深深吸引,有时上课都难集中精力……我不想陷入其中,可又克制不了自己,我怎么办?父母能给我提供这样的学习环境和学习条件,我有一种负罪感,我努力压抑过自己的情感,却是徒劳的。老师,请您帮助我!”看了她的信,我心里比她还着急,已是初三下期离中考只有三个多月了,如果再分心,中考的结果就难以设想,但我想到了苏霍姆林斯基的论述:“尊重、关怀、细心、掌握分寸等原则在这里具有决定性意义。爱的情感的产生,犹如含苞待放的花朵,它是长成芳香的玫瑰还是带刺的飞帘,这有赖于我们教师的爱护和教育。当然可以把它剪断或连根拔掉,但这样就会严重伤害一棵敏感的心,一株新花的幼茎就会长成畸形。”(摘自《爱情的教育》)对此事,我不但以教他们的各位老师的情况举例,还以他们读过的课文所涉及到的居里夫人、周恩来、钱钟书、傅雷等人的爱情,以及《知音》、《现代家庭》杂志上的“征婚启事”让她明白,萌发了的爱情是纯洁美好的,但我们只有以成功的事业为基石,才能到达美好圣洁的爱情殿堂。过了一段时间,她又在作业本中夹了一张卡片:“张老师,我已从迷雾中走出来了,我会把美好的情愫尘封于心底,我不会再回头张望,让您和我的父母失望的。谢谢您的理解、帮助!”
今年中考,晓菲各科都发挥得较好,尤其是语文。从她的成长看,我感受到了:我们的语文教学,应该而且可以“近看成绩,远看人生”。老师在引导、点拨上让学生在个性张扬中尝试成功,学会求知,更重要的是学会做人。
回首来路,有晴朗相伴,有和风细雨相随:我引领孩子们在陶渊明的那一丛半开半闭的菊花中呼吸清新,在柳宗元的小石潭边与鱼儿“相乐”,在曹雪芹魂牵梦萦的红楼中小憩;读苏轼的豪放旷达击节高歌,读冰心的隽永优美似沐浴清泉,留恋徐志摩的满天云彩,难忘朱自清的背影,想念余光中的故乡,和卡西莫多一起守望美丽……每每低语吟哦而心灵澄澈,和学生一起手捧书卷,乐在其中。带着感动的歌声,我会努力地让语文教学给学生情感美的滋养,艺术美的熏陶,在语文的世界里为学生撑起一片朗朗的天,在诗意的天空中飞翔。
——题记
教学是一门艺术。语文教学便是其中最具丰富多彩而学无止境的一门艺术。语文教学是让学生沐浴人文关怀的阳光滋润。语文是美丽的,我们的生命因语文而美丽。语文那深厚的文化底蕴,已将它浸泡得醇香四溢。语文教师,便是这瓶诱人美酒的开启者!我深深地体会到:一个又一个的三年轮回中,我们在校园中辛勤耕耘,是在耕耘着孩子们的心田,让孩子们的心田开满爱的鲜花,结出智慧的果实,同时,也是在丰满自己的心灵,充实自己的岁月。这个过程既是我们与学生一起拔节成长,也是静待花开的过程。
静下心来,疏理自己的教学,那些平淡宁静的日子扑面而来,竟然让我生出许多感动来:我用热情和执着耕耘,用单纯和炽烈织梦;有失意的辛酸,耕耘的艰辛,成功的喜悦;有学生们清澈明亮信任的眼睛,有天真无邪的心灵的呼唤,有灿烂笑脸理想之光,引领我们一步一步踏歌而行。
倾听拔节
作为一名语文教师是幸福的,一方面,穿行在博大精深、馨香馥郁的语言密林,跨越时空与先贤哲人、智者大家对话谈心;另一方面我们徜徉在永远绿色葱茏、生机盎然的校园里,与世界上最纯真、最善良、最可爱的孩子们一起生活。时光之河静静流淌,在这样的一个世界里,我仿佛听到生命成长、事业进步的拔节之声。
我们教的学生大多数是民工子女,虽然他们才上初中时的语文基础和语文素养,比不上城市里长大的孩子。但他们质朴、勤奋、好学,经过初中阶段的学习、熏陶,他们各方面都有很大进步,不比城市里长大的孩子语文能力逊色。比如我所教的两个班,接班的第一件事,我便对全班学生做了详尽的学情调查。第一堂课当我站在讲台上,看着学生们一双双信任的眼睛时,心里十分感动,我和学生们很轻松地聊到:从今天开始,我们在座的每位和我一样,都是这个家庭的一员,都是一首歌曲中的一个音符,而这首歌不但不唱走调,并且要唱得优美动听,所以我们全班同学都要齐心协力,共同进步,不能让任何一个同学掉队,如果我掉队了,这首歌就走调了,同学们可要提醒我。学生们笑了,他们的掌声响了起来。这一刻,我感受到学生的心和我贴近了。随后,我讲了什么是语文,你们在什么地方感受到了它的存在。我所教的2008 级2班,这个班的不少学生初一入学时不喜欢语文,我想了不少办法:
第一、认真钻研教材,研究学情,追求课堂的完美,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如组织学生每周一次的阅读“自主餐”。让学生把阅读获得的信息,种种体验,走上讲台讲给同学们听,再由同学当堂向阅读者质疑、答疑。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情感活动中,全身心地投入,享受遨游在智慧海洋中的乐趣。诱导学生参与课文的设计,利用现有的人文景观和网络信息查找与课文有关的资料。及时发现并展示学生身上的闪光点,表扬并鼓励学生,让学生有成就感,时时能找到学习的动力。
课堂评价及时正确,让学生在大庭广众中得到成功的愉悦和满足。如作文课上,我紧扣课堂脉络,让学生听戴望舒的《雨巷》诵读,再把我写的读此诗的感受《雨梦》一诗说给学生听。让学生先说听到前面音乐中的雨声的感受,再通过想象“丁香一样结着愁怨的姑娘”的“哀怨”、“忧伤”“彷徨”,并联系雨季中的一些梦想说自己的感受,第二天李婷同学的作业中写着这样的诗句“我感到一条流动的雨巷伸向远方,飘来飘去的我,静悄悄地走在戴先生的雨巷中,心头写满了渴望……”诗也许还有些稚嫩,还有模仿的痕迹,但是很富有诗味,实在是难能可贵。我及时在课堂上表扬说“你的诗情让我感动,你的写作水平和老师大学时的水平不相上下,请继续写下去!老师期待你更精彩的后文。”第三天我收到了李婷写出的更完美的诗作,在结尾写了一句总结性的诗句“飘去飘来的我,终于走出了戴先生的雨巷。”从此,李婷喜欢上了语文 ,对语文产生了浓厚兴趣。今年中考她的语文成绩在班上、年级第一。
还有2班的宋平同学,小学在农村读的,语文素养、能力很差(是个典型的错位生,数学和英语学得很好。)初一年级时的语文考试很少考及格,我采用多种多样的方法赏识、引导、鼓励他,不管是他的课堂发言给予及时的肯定,作业予以表扬,还有平时与他的交流加以赞赏。因为赏识,不但发现了学生的长处,扬其所长,而且还通过赏识他某一方面的素质,促成了其他方面素质的发展。这些都对他学习语文兴趣起到了潜移默化的作用,也赢得了学习语文的时间和兴趣。他中考的语文成绩居然能考出126分的好成绩。初中的学习过程中他不但学到了知识,培养了能力,发展了智力,还感受到了学习语文的乐趣和成功的喜悦。
第二、先有计划有目的地用优秀的文化滋养人,让学生在清灵芳馨的氛围中成长是语文老师义不容辞的责任,要让学生找到这样美丽的诗意的感觉:远离尘世的喧嚣,摆脱一味做题的痛苦,在夏日的黄昏坐在藤椅上,手握一卷诗书,面对大地天空浅吟低诵;在秋天的早晨,打开窗户,让清风与阳光撒满书桌,看窗外天高云淡,听树叶在秋风中飒飒有声,让心在书籍的墨香中自由游弋;在冬日的夜晚,在灯下拥灯而坐,用一根木栓把寒风和狗吠顶在门外,手捧一本名著,与书中人物倾心交谈。欣赏古人“虽千万人,吾往矣”的英雄气概,佩服古人“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的情意缠绵。
再用优秀的作品鼓舞人,给学生找到一个良师益友,让古今中外的经典著作成为滋养、熏陶、锻造、培育他们精神、灵魂、人格的宝贵资源,久而久之内化为一种素质修养。在给学生讲庄子的寓言、唐宋的诗词、巴金、莎士比亚、雨果……看到那一双双渴望的眼睛,我知道那些童稚的心已开始吸收到了文学的养分。虽然,我没有能力把他们培养成大作家,只是觉得获得一些文学知识,日积月累能生出些兴趣来,就是美好的事!就能让人为之感动!从初一起一直到初三,我让学生以“我的精神花园”为主题,编订自己的读书笔记和作文集,在人生的原野中建立一座属于自己的精神家园,在人生的十字路口找到正确方向,学习知识,培养能力,发展智力的基础上,得到身心的陶冶,思想的净化,把读书、作文与做人结合起来。
教学《纸船》,为了让学生体验到人间的至爱亲情,并学会珍惜与感激。作为既是母亲,又是女儿的我,也写了几句诗来表达对“母爱”的感受。没想到,一石激起千层浪,我的写作激起了学生心中的涟漪,也激起了他们的创作热情:上学后,母爱写在书本里,情切切;深夜里,母爱放在被窝里,盖着它,暖烘烘;考试后,母爱聚在唠叨里,品着它,爱浓浓;调皮时,母爱藏在巴掌里,挨着它,麻辣辣……学生在课堂上强烈的情感共鸣和审美愉悦,美的陶醉、情的升华,智慧的火花让我深深感动!我真切地听到了自己和学生在课堂中拔节成长。
静待花开
曾有人感慨,教师的生命像一个长长的句子,艰辛是定语,耐心是状语,热情是补语;也曾有人吁叹,教师的生命像一个短短的根号,一叠叠的作业本为他们的青春无数开平方。
其实,这些比喻只说对了一半。因为,对于追求“美丽”的教师来说,生命长句中还有一个定语是美丽,开出的平方根同样也是美丽的。当你走进教室学生簇拥着你,你不但幸福且是美丽的;当你一句幽默的言语换来学生会心的一笑,你不但幸福且是美丽的;当学生即使被批评还小鸟般依在你身边,你不但幸福且是美丽的……可最幸福的,莫过于我与学生一起寻找美丽,徜徉于芳草花香中,在诗意的天空中与圣人对话,与智者低语,在语文学习之旅上我与学生踏歌而行,边走边欣赏美景。
作为语文教师我特别重视激发学生对教师的“亲进”之情。一个人思想的成长除了家长以及自身生活经历的影响,语文老师对学生的引导起着很重要的作用。因此语文老师做什么,怎么做,其实对学生影响非常大。在与学生的交往中,就像陶行知先生用“学生的情感”去体验,用“学生的兴趣”去爱好!以感情赢得感情,以心灵感受心灵。教师要努力创建一个磁场,让学生感到你可亲、可敬。从而使他们“爱屋及乌”,把语文学习当作一种快乐。
要做到这点,首先教师要平视学生,把学生放在与自己平等的位置上,而不是居高临下。其次,要尊重学生,无论是课堂评价用语、作文讲评还是布置课后作业,教师一定要研究学生的心理,尊重学生的选择,因为这样学生从情感上接受了你,往往要比大声呵斥严厉惩罚效果好得多,良好的人际关系也是一种教育资源。我爱所教的纯朴、上进的学生,学生就是我的一个个孩子和朋友,把自己的爱充分地传递给学生,因为爱,我能够更深入地了解学生,给他们以心灵的呵护与依靠,老师的爱,就是学生心灵游弋的大海。
有一次,晓菲在她的作业本中,放了一封信给我,向我倾吐了她的心曲:“老师,最近,我发现自己被班上的一个同学深深吸引,有时上课都难集中精力……我不想陷入其中,可又克制不了自己,我怎么办?父母能给我提供这样的学习环境和学习条件,我有一种负罪感,我努力压抑过自己的情感,却是徒劳的。老师,请您帮助我!”看了她的信,我心里比她还着急,已是初三下期离中考只有三个多月了,如果再分心,中考的结果就难以设想,但我想到了苏霍姆林斯基的论述:“尊重、关怀、细心、掌握分寸等原则在这里具有决定性意义。爱的情感的产生,犹如含苞待放的花朵,它是长成芳香的玫瑰还是带刺的飞帘,这有赖于我们教师的爱护和教育。当然可以把它剪断或连根拔掉,但这样就会严重伤害一棵敏感的心,一株新花的幼茎就会长成畸形。”(摘自《爱情的教育》)对此事,我不但以教他们的各位老师的情况举例,还以他们读过的课文所涉及到的居里夫人、周恩来、钱钟书、傅雷等人的爱情,以及《知音》、《现代家庭》杂志上的“征婚启事”让她明白,萌发了的爱情是纯洁美好的,但我们只有以成功的事业为基石,才能到达美好圣洁的爱情殿堂。过了一段时间,她又在作业本中夹了一张卡片:“张老师,我已从迷雾中走出来了,我会把美好的情愫尘封于心底,我不会再回头张望,让您和我的父母失望的。谢谢您的理解、帮助!”
今年中考,晓菲各科都发挥得较好,尤其是语文。从她的成长看,我感受到了:我们的语文教学,应该而且可以“近看成绩,远看人生”。老师在引导、点拨上让学生在个性张扬中尝试成功,学会求知,更重要的是学会做人。
回首来路,有晴朗相伴,有和风细雨相随:我引领孩子们在陶渊明的那一丛半开半闭的菊花中呼吸清新,在柳宗元的小石潭边与鱼儿“相乐”,在曹雪芹魂牵梦萦的红楼中小憩;读苏轼的豪放旷达击节高歌,读冰心的隽永优美似沐浴清泉,留恋徐志摩的满天云彩,难忘朱自清的背影,想念余光中的故乡,和卡西莫多一起守望美丽……每每低语吟哦而心灵澄澈,和学生一起手捧书卷,乐在其中。带着感动的歌声,我会努力地让语文教学给学生情感美的滋养,艺术美的熏陶,在语文的世界里为学生撑起一片朗朗的天,在诗意的天空中飞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