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前苏联作家帕斯捷尔纳克的小说《日瓦戈医生》是一部曾引起巨大争议的伟大小说,帕斯捷尔纳克由于这部小说于1958年被瑞典皇家学院宣布授予诺贝尔文学奖,当然伴随而来的也是“帕斯捷尔纳克事件”。对于这样一部作品,电影界也进行过多次改编,其中,英国导演大卫·里恩的同名电影《日瓦戈医生》是其中最成功的作品。影片当年取得了非常大的成功,打破了票房纪录,并获得1966年第38届奥斯卡奖的10项提名,虽然最佳影片败给了《音乐之声》,但获得了最佳原著剧本、最佳摄影、最佳艺术指导、最佳服装设计、最佳原著音乐奖以及金球奖剧情类最佳影片、最佳导演、最佳男女主角、最佳配乐、最佳编剧奖等。
与原著比较,影片从人物、情节到主题,都保持了很大程度的一致,基本体现了这部名作的风采。影片很好地再现了作品的时代氛围:卫国战争、十月革命、大清洗运动、新经济政策的实施等一系列时代背景,在电影中均以一种宏大的视角展现在我们眼前。我们看到了俄罗斯人民尤其是知识分子在动荡时期所经历的一连串事件,看到了主人公日瓦戈医生的精神追求与动荡时代的冲突和对立,看到了贯穿全书的深切的悲剧意味。另外,影片重要角色的选择和演绎也是十分到位的。几位主角从外型到表演都很贴切:奥马尔·谢里夫所饰的主人公日瓦戈俊朗的脸庞上有着深邃的、时常饱含激动泪水的双眸;朱莉·克里斯蒂扮演的拉拉,金发碧眼,年华的老去和苦难的生活都无损她惊人的美丽;“如波提切丽的油画”的冬尼娅,温顺的外表下是坚强的心和对日瓦戈不悔的爱,杰拉尔·丁查普林的演绎将这个人物刻画得非常成功。
评判一部电影的改编,当然首先要从剧情改编着手分析。编剧罗伯特·博尔特的改编获得了奥斯卡最佳原著剧本奖、金球奖最佳编剧奖,可见它是受到肯定的。但是,把六百多页的原著浓缩为200分钟的电影,情节上必定要紧凑、缩减,也需要很多变动。先来看几个主要的不同:
在人物设置上,由于影片的需要,缩减了许多相关人物,只保留几位主人公形象。如电影中缺少日瓦戈的第三任妻子玛丽娜,缺少日瓦戈的舅父尼古拉,缺少日瓦戈的朋友戈尔东和杜多罗夫,缺少白军首领也是帕沙的儿时伙伴加利乌林。还有不少次要人物如日瓦戈在游击队中的同伴等等也都没有出现。
在篇幅上,电影也进行了压缩。小说中日瓦戈初次见到拉拉还是中学时期,事隔多年的圣诞晚会上才有了第二次相遇,电影把中间的间隔去掉了,主人公最初的出场已经成人。同样,拉拉年少时被母亲的朋友科马罗夫斯基占有后避开他生活了4年,4年后由于无奈才去接触他,这才有了圣诞晚会的开枪,电影省略了这段时期,事件是连续发展的。当然,这也是电影长度和凝炼的需要。
在情节表述上,电影删除了许多重要情节。日瓦戈被迫到游击队作军医的经历、“绿林战士”的生活、思考、矛盾、艰难等鲜有表现,乡间普通百姓在战争中遭受的苦难、战后的混乱、对知识分子的清洗以及最后和平时期日瓦戈的生活等等,电影均没有向我们展示。
对小说的改动直接影响到整个影片的思想、主题和人物塑造等问题。看完影片,相信大多数人会认为爱情是其中最主要的主题,甚至可以说影片是描写了一个爱情故事。
电影中不少相关人物的缺少,使得一些需要这些人物来说明展开的问题无法表述。没有了游击队中的各个人物,他们在战争中的思想变化、内心担忧、精神抑郁乃至失常便无从谈起。如游击队中有一个叫帕雷赫的人,为了避免妻子儿女被俘虏时受尽折磨,竟用斧头先将他们砍死。连年的战争、革命,已经把普通人摧残得精神失去常态、心理变得扭曲,明明有爱却采取了残暴不仁的行为。戈尔东和杜多罗夫的缺失也不能表现动荡时期一般的普通知识分子的思想及转变:他们随着时代车轮唱高调,人云亦云,用陈腐的议论和平庸的趣味表现了自己的缺乏见解。对比他们,才更凸显出日瓦戈的与众不同、超越时代。平庸的人是现实中合理的存在,得以重视,而日瓦戈思想精神的独特与超脱,却导致了他和时代的冲突,他的挣扎、他的悲剧也就发生了。缺少了不同知识分子的对比,日瓦戈的悲剧意味就不会那么浓厚。
省略了小说的一些重要情节,电影所表现的问题就显得单薄,缺少深度和博大的视角。日瓦戈在游击队的经历是对国内战争残酷性的重要描述。游击队员之间的帮派斗争、严酷惩罚、他们对战争的分析争执,体现了内战时期各个势力此起彼伏的艰苦形势及由此带给人们的思想变化和温情的消失;游击队遇到包围时撤退的艰难,尤其是队员家属从家乡逃难的情景,都反映出白军失败时的丧心病狂给人们带来的灾难。电影对游击队经历并未涉及,对日瓦戈徒步从西伯利亚走回莫斯科的流浪历程略而不述,包括其中多次提到的重要象征物——游击队时期一再进行诗意描绘的象征美好和平和艺术的花楸树。影片对动荡时期的社会方方面面、历史事件和众生百态关注不多,如逃难途中各类人的言行;对革命带来的苦难混乱也刻意回避:战后的新经济政策使得物资紧缺、通讯不畅、私有财产充公,日瓦戈的妻子、岳父、舅父更是在大清洗运动中被驱逐出境,日瓦戈这样的知识分子思想行为都与时代和周围格格不入,不但得不到重用,还受到排挤,更受到革命法庭的监控与迫害。对这些知识分子遭遇的种种艰辛电影中没有表现,更多的是集中在日瓦戈个人的爱情、亲情等世俗层面上。
至于人物的心路历程,书中各主要人物,包括日瓦戈、拉拉、冬尼娅父女、帕沙乃至戈尔东和杜多罗夫,他们通过大段的对话,表明对时局和社会问题的评论。尤其是日瓦戈和拉拉在尤里亚京和瓦雷基诺的日子,他们曾彻夜地谈论社会与人生,谈论对革命和生活的看法,以及对个性和尊严的追求乃至二人对彼此真诚的情感。或者通过日瓦戈的日记、书稿、内心独语我们知道了他如何思索人性与革命,如何经历由赞同革命到精神上背离暴力革命的转变,这些对白和内心独语在影片中都很少出现。虽说电影需要凝炼和压缩,过多冗长的对话会显得沉闷,但完全不予表现,我们则不了解人物的心路历程,不了解对社会的看法,不了解相关的时局形势等一系列深层次的东西,整个影片的主题就显得浅显和单一,好像仅仅是爱情。
然而仅仅是这个爱情,影片表现得也显肤浅,缺少了思想上的厚度。电影中日瓦戈和拉拉的爱情,仅仅是两人相遇、交谈、日久生情甚至背叛家庭的简单情节,他们之间没有有思想深度的对话。而小说中的二人有大量思想交流,他们谈人生,谈理想,谈对革命、生活和社会时局的思索,谈他们发自内心克制已久而又身不由己热情释放的爱,这样的爱情才是心灵的碰撞、精神的共鸣,才不会浅薄。日瓦戈和拉拉的爱是含蓄而热烈的,当日瓦戈在军医院任情地向拉拉告白:“我恨不得付出一切,但求您能收起愁容,能满意自己的命运,无需求助于任何人、任何东西。但愿您有一个亲人、一位挚友或是丈夫,他握住我的手,让我不必为您的命运担忧,不必因关心您而使您徒增烦恼。……啊,我忘乎所以了!请原谅”时,我们可以体会到,这是多么真诚而伟大的告白,又是多么内敛而痛苦的克制!这时的拉拉,对日瓦戈还是抗拒与抵制的,但是电影中的拉拉,似乎在主动提起这件事情,这就不大符合拉拉对丈夫的忠诚。尤其画蛇添足的是,影片最后,日瓦戈的弟弟日瓦戈将军在帮助拉拉寻找孩子的时候居然还和拉拉发生了一段感情,这更使人觉得匪夷所思,完全不符合书中所塑造的拉拉形象,这一凭空捏造的情节纯粹是一个败笔。另外,影片中拉拉的母亲服毒后,日瓦戈看到拉拉和科马罗夫斯基在一起的场景,科马罗夫斯基对日瓦戈说了一句话:“我把拉拉让给你。”这句话瞬间便使日瓦戈和拉拉之间的爱情诗意消失殆尽,难道爱情是让的而不是自然而然生发的?
影片的诸多不甚成功的改编使得主要人物的塑造也与原著产生了偏差。先来看第一主人公日瓦戈。看完电影,不少人反感他对妻子的不忠,特别是当妻子冬尼娅怀有身孕还在田间耕作时却见日瓦戈与拉拉在尤里亚京逍遥。但实际上小说中的描写不是那么浅薄。一直以来,他并未真正地背叛妻子,与拉拉刚开始时也是非常克制的,后来即便在一起每一步也承受着心灵的煎熬与责难。他和拉拉的感情很特殊,是慢慢交往中逐渐发现的心灵上的回应与呼唤,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生命的合为一体,是相遇时能带来巨大震撼的真诚的情感迸发,甚至可以说是大地母亲与大地儿女之间的自然之情。日瓦戈仍深爱着妻子,那是青梅竹马的成长中培养出的爱,是责任、亲情与生活的爱,就像拉拉对待自己的丈夫帕沙的情感。两人都爱着各自的伴侣,两人又都彼此相爱,这远非一般世俗之爱可比,但电影中表现的爱情,让我们只觉察到了日久生情后的亲昵与背叛。
书中的日瓦戈一生中不停进行着对人性、对革命的思考,他在革命期间的迷惘、苦闷与彷徨都是由于他维护尊严、纯洁,追求自由、独立引发的。他不要空谈,不要条条框框,不要人云亦云,他热爱俄罗斯人民,尽可能地去帮助他们,他对革命态度的转变并没有政治上和经济上的原因,而是他的一种“以善为善”的人道主义胸怀,他以为革命能带来尊严,但在现实中却发现革命的血腥暴力不能实现他的理想,革命的苦难更是他所不欣赏的,这样便产生了精神追求和时代社会的矛盾。这是一个善于思考、正直勇敢,却在时代的滚滚洪流中变得困惑与格格不入的悲剧人物,我们如果看了书中的具体描写,就不会鄙弃他对爱情的不忠,反而会钦佩他对人性的勇敢追求。然而电影中由于没有社会各层面历史事件的描述,没有其他平庸知识分子的反衬,对于日瓦戈,除了那不忠的爱情外,还能体现出什么呢?
再说女主人公拉拉。小说中帕沙在临死前曾对日瓦戈说过:“时代的一切课题,时代的全部泪水和屈辱,它的一切动机,它全部的积忿和骄傲,都流露在她脸上,她的体态中,她的处女羞涩和苗条大方的混合体中。”她是多灾多难的俄罗斯女性形象的象征。通过书中她与日瓦戈的对话可以感到她有思想,有主见,追求个性的完美。她坚强,总是靠自己的力量勇敢地度过种种难关;她善良,从小便一步步地帮助帕沙;甚至可以说她忠贞、伟大,虽然和日瓦戈作了情人,但还是真正爱着丈夫帕沙,无论是出于理智还是出于责任。她向日瓦戈表示,如果帕沙能悔过自新,即使爬也要爬到他们曾共栖的居所,哪怕是在天涯海角。拉拉对日瓦戈的爱,绝不像电影中看到的简单甚至有些轻浮,这份爱的深度与高度,人物的思想与多方面性格的厚度,都在电影中被抹煞了,或者至少是被淡化了。尤其是影片快结尾处,拉拉离开日瓦戈,跟着科马罗夫斯基从瓦雷基诺出发,在去远东的火车上,拉拉几乎有些妖娆地对科马罗夫斯基说:“傻瓜,你以为他(日瓦戈)会来吗?”一个“傻瓜”,拉拉对科马罗夫斯基的亲昵显而易见,一句“你以为他会来吗”表明了拉拉明知日瓦戈不会跟他们一起离开却仍丢下日瓦戈和科马罗夫斯基远去。然而依小说所表现的拉拉的性格和对日瓦戈的爱,她是万万不会这样做的。小说中为了让拉拉出逃,科马罗夫斯基和日瓦戈共同骗了拉拉,日瓦戈亲口对拉拉说他会后来赶上,拉拉这才抱着必会再相见的信念匆匆离开,在一切都真相大白后,拉拉在日瓦戈的遗体前泣不成声,懊悔自己当初不知情的离开。影片里拉拉的这句话,把拉拉对爱的坚持几乎抹灭,不能不说是一个浅显化人物的失败之处。
最后看一下拉拉的丈夫帕沙,也是威震四方的红军党外军事领袖斯特列尔尼科夫。书中的帕沙,年少时是一个非常单纯乖巧的男孩子,热爱知识,深爱着拉拉,并没有那么多的革命理想和激情,他的参军是由感到了婚后与拉拉的不甚融合促使的。现实的泥沼使帕沙被涂抹得面目全非,鲜活的生命沦落为冰冷的原则和法令的化身。而电影中的帕沙,从一出场就在派发传单、参加游行,是一个自始至终都对革命有着绝对狂热的年轻人。他对拉拉的爱一直描述不多,他本身即是冰冷观念和革命理想的追求者。这样的出场,并未表现出革命对帕沙这样的知识分子在精神上的摧残,他似乎最初就是缺少爱的。小说中的帕沙临刑前曾到瓦雷基诺日瓦戈的房子里寻找妻女作最后话别,却碰到了日瓦戈,向他进行了大段忏悔,第二天开枪自尽,电影省略了这一场景,帕沙直接在行刑途中开枪自杀。其实帕沙最后的忏悔对于塑造人物是十分重要的。他的忏悔,是他人性尚未泯灭的明证,他仍是一个有爱和良知的人,对妻女的爱丝毫不曾减少。只是为了成为对拉拉有用的人,为了再次赢得她的心,为了给她所遭受的一切痛苦彻底报仇,为了做出成绩光荣地回到她们身边,这才完全献身革命,对家人避而不见。他为了克制自己去看望她们,付出了怎样的努力,而拉拉,又是多么的理解!“啊,我现在宁愿付出一切代价,只要能看上她们一眼。从前每当她走进屋里,就仿佛窗扉大开,室内充满了阳光和新鲜空气。”而在影片中,帕沙最后根本未予表现,就简单地销声匿迹了,没有了忏悔,我们就只能看到他惨无人道、冷酷无情的外壳,对于他内心的爱和人性,丝毫无法透视。
几个主要人物在影片中都变得单薄、浅显。总的来说,电影由于某些人物和情节的缺少,在表现动荡时代社会生活的广度和深度上,在对人性和革命的思考上,在分析问题的深刻性以及在反映革命的严酷与苦难上都不及小说。小说在磅礴的氛围中,展示了人性的光明与局限,展示了革命者的激情,人民的痛苦,知识分子精神上的追求与迷惘,以及革命给他们带来的灾难与毁灭,充满了人生无常感,不但写出了时代的悲剧,更写出了人生悲剧。电影则少了这样一种精神的气息,少了历史的厚重感和深沉的文化反思色彩,少了表现动荡时代知识分子悲剧命运的广博视野和大气的笔触,可以说简单地写了一个爱情故事,而小说的潜在主题——对知识分子命运的痛惜,电影涉及不深。
当然,影片对原著的某些改动在电影艺术表现上还是很有价值的,甚至超过了原著。最令人震撼的是影片结尾。日瓦戈将军找到了日瓦戈和拉拉的女儿丹尼娅并告知她的身世,当丹尼娅离去时,将军注意到她肩上的伴拉赖克琴,欣慰地赞叹道:“这就是天赋!”这一刻,阳光洒满宏伟的水坝,把阴翳一扫而光,河水在大坝下倾泄而出,一道彩虹横跨在河水之上,此时,伴拉赖克琴弹奏的主题曲《拉拉》响了起来,影片由此结束,多么美妙的结局!影片由通篇的冷峻色调转为了结尾的暖色调,严寒的冬天已经远去,明天是充满阳光充满希望的:日瓦戈的母亲善弹琴,日瓦戈是一个出色的诗人,他和拉拉的女儿又是一个天生的艺术家,他们的生命得到了延续,变成了永恒。而原著,戈尔东和杜多罗夫长篇的议论,和丹尼娅近乎夸张地叙说自己的身世,与前文风格内容都有所脱节,可以说这么一个松散的结束,是原著的败笔,完全失去了诗性的光彩。编剧以伴拉赖克琴为意象,从长达一万字的尾声中提炼出这样美丽的结局,不能不令我赞叹和感动不已。
另外,小说的最后日瓦戈有了第三个妻子玛丽娜,一直不明白这在塑造人物,尤其在突出日瓦戈和拉拉的爱情方面有什么作用。我宁愿他像电影中一样,没有玛丽娜,一生不渝地爱着拉拉,孤独地守候着她,直到他心脏病发死去;我宁愿他像电影中一样,最后的死是因为看到了与拉拉极其相似的女子,他只为了能追上这个女子而激动不已,而不是出现了一个与日瓦戈毫不相干的在电车外疾走的瑞士籍女子。要知道,日瓦戈对拉拉强烈的爱,怎能在那个和他的病情发作没有任何关系的外国女子身上体现出来?
影片还有一个细节对于塑造日瓦戈的人道主义情怀也是很有利的。电影增添了革命青年游行并被镇压的场景,日瓦戈在家里目睹了这一幕,他不顾危险冲到外面帮助被枪击的青年,这一情节将他的善良勇敢描绘得更加形象化。
一部长篇巨著要浓缩为短短200分钟的电影,细节会无法展开,人物也不能繁琐,一些深层次的东西是推进不了的。厚度在电影艺术上本来就不如在文字中表达得透彻,所以对于思想深度很高的名著的改编,聪明的改编者都不会把全部心思用在表现精神厚度上,因为电影总是很难超越原著。于是改在了艺术性上,追求一种诗意的氛围。电影《日瓦戈医生》在艺术表现力上有很多值得称道的地方。凄婉动人的主题音乐贯穿始终,拨动心弦,在视觉效果上更是崇尚完美。剧组在西班牙建造拍摄基地搭造莫斯科街景,在芬兰东部拍摄表现西伯利亚和乌拉尔山区的自然景观。小说中的景物描写历来被人所赞颂,描写质朴、粗犷,就像俄罗斯的白桦树和北国严寒的气候。但碍于文字的局限,我们总是很难把这些景物抽出来留下直观的印象,电影则不然。得益于视觉艺术的直观性,影片运用70毫米长镜头,给了我们强烈的视觉冲击。严冬,漫山的皑皑白雪,旷野的风雪交加,玻璃窗上的晶莹冰花,冬天过后春暖花开,大片小黄花在风中摇曳,乡间田园洒满阳光,又高又直的白桦树耸立成林,人们在田中劳作,在野外嬉戏。这些景色,充满了油画般浓艳的色彩,美轮美奂,宛如印象派的绘画,诗意、朦胧而细腻。影片用一种柔美、恬静而又刚毅、凄绝的色调,增添了艺术美感,带给我们久久难忘的震撼及感动。整部电影,无论音乐还是画面,都充满诗情,非常好地反映出原著的精神,难怪获得了奥斯卡最佳摄影和最佳原著音乐奖。
《日瓦戈医生》这部影片,对革命理念和时局社会等敏感的政治问题点到即止,将永恒的爱情诗情作了提炼深化和升华,突出了原著的艺术魅力与浪漫色彩,也许为我们从另一个角度解读这部名著提供了新的视点。
与原著比较,影片从人物、情节到主题,都保持了很大程度的一致,基本体现了这部名作的风采。影片很好地再现了作品的时代氛围:卫国战争、十月革命、大清洗运动、新经济政策的实施等一系列时代背景,在电影中均以一种宏大的视角展现在我们眼前。我们看到了俄罗斯人民尤其是知识分子在动荡时期所经历的一连串事件,看到了主人公日瓦戈医生的精神追求与动荡时代的冲突和对立,看到了贯穿全书的深切的悲剧意味。另外,影片重要角色的选择和演绎也是十分到位的。几位主角从外型到表演都很贴切:奥马尔·谢里夫所饰的主人公日瓦戈俊朗的脸庞上有着深邃的、时常饱含激动泪水的双眸;朱莉·克里斯蒂扮演的拉拉,金发碧眼,年华的老去和苦难的生活都无损她惊人的美丽;“如波提切丽的油画”的冬尼娅,温顺的外表下是坚强的心和对日瓦戈不悔的爱,杰拉尔·丁查普林的演绎将这个人物刻画得非常成功。
评判一部电影的改编,当然首先要从剧情改编着手分析。编剧罗伯特·博尔特的改编获得了奥斯卡最佳原著剧本奖、金球奖最佳编剧奖,可见它是受到肯定的。但是,把六百多页的原著浓缩为200分钟的电影,情节上必定要紧凑、缩减,也需要很多变动。先来看几个主要的不同:
在人物设置上,由于影片的需要,缩减了许多相关人物,只保留几位主人公形象。如电影中缺少日瓦戈的第三任妻子玛丽娜,缺少日瓦戈的舅父尼古拉,缺少日瓦戈的朋友戈尔东和杜多罗夫,缺少白军首领也是帕沙的儿时伙伴加利乌林。还有不少次要人物如日瓦戈在游击队中的同伴等等也都没有出现。
在篇幅上,电影也进行了压缩。小说中日瓦戈初次见到拉拉还是中学时期,事隔多年的圣诞晚会上才有了第二次相遇,电影把中间的间隔去掉了,主人公最初的出场已经成人。同样,拉拉年少时被母亲的朋友科马罗夫斯基占有后避开他生活了4年,4年后由于无奈才去接触他,这才有了圣诞晚会的开枪,电影省略了这段时期,事件是连续发展的。当然,这也是电影长度和凝炼的需要。
在情节表述上,电影删除了许多重要情节。日瓦戈被迫到游击队作军医的经历、“绿林战士”的生活、思考、矛盾、艰难等鲜有表现,乡间普通百姓在战争中遭受的苦难、战后的混乱、对知识分子的清洗以及最后和平时期日瓦戈的生活等等,电影均没有向我们展示。
对小说的改动直接影响到整个影片的思想、主题和人物塑造等问题。看完影片,相信大多数人会认为爱情是其中最主要的主题,甚至可以说影片是描写了一个爱情故事。
电影中不少相关人物的缺少,使得一些需要这些人物来说明展开的问题无法表述。没有了游击队中的各个人物,他们在战争中的思想变化、内心担忧、精神抑郁乃至失常便无从谈起。如游击队中有一个叫帕雷赫的人,为了避免妻子儿女被俘虏时受尽折磨,竟用斧头先将他们砍死。连年的战争、革命,已经把普通人摧残得精神失去常态、心理变得扭曲,明明有爱却采取了残暴不仁的行为。戈尔东和杜多罗夫的缺失也不能表现动荡时期一般的普通知识分子的思想及转变:他们随着时代车轮唱高调,人云亦云,用陈腐的议论和平庸的趣味表现了自己的缺乏见解。对比他们,才更凸显出日瓦戈的与众不同、超越时代。平庸的人是现实中合理的存在,得以重视,而日瓦戈思想精神的独特与超脱,却导致了他和时代的冲突,他的挣扎、他的悲剧也就发生了。缺少了不同知识分子的对比,日瓦戈的悲剧意味就不会那么浓厚。
省略了小说的一些重要情节,电影所表现的问题就显得单薄,缺少深度和博大的视角。日瓦戈在游击队的经历是对国内战争残酷性的重要描述。游击队员之间的帮派斗争、严酷惩罚、他们对战争的分析争执,体现了内战时期各个势力此起彼伏的艰苦形势及由此带给人们的思想变化和温情的消失;游击队遇到包围时撤退的艰难,尤其是队员家属从家乡逃难的情景,都反映出白军失败时的丧心病狂给人们带来的灾难。电影对游击队经历并未涉及,对日瓦戈徒步从西伯利亚走回莫斯科的流浪历程略而不述,包括其中多次提到的重要象征物——游击队时期一再进行诗意描绘的象征美好和平和艺术的花楸树。影片对动荡时期的社会方方面面、历史事件和众生百态关注不多,如逃难途中各类人的言行;对革命带来的苦难混乱也刻意回避:战后的新经济政策使得物资紧缺、通讯不畅、私有财产充公,日瓦戈的妻子、岳父、舅父更是在大清洗运动中被驱逐出境,日瓦戈这样的知识分子思想行为都与时代和周围格格不入,不但得不到重用,还受到排挤,更受到革命法庭的监控与迫害。对这些知识分子遭遇的种种艰辛电影中没有表现,更多的是集中在日瓦戈个人的爱情、亲情等世俗层面上。
至于人物的心路历程,书中各主要人物,包括日瓦戈、拉拉、冬尼娅父女、帕沙乃至戈尔东和杜多罗夫,他们通过大段的对话,表明对时局和社会问题的评论。尤其是日瓦戈和拉拉在尤里亚京和瓦雷基诺的日子,他们曾彻夜地谈论社会与人生,谈论对革命和生活的看法,以及对个性和尊严的追求乃至二人对彼此真诚的情感。或者通过日瓦戈的日记、书稿、内心独语我们知道了他如何思索人性与革命,如何经历由赞同革命到精神上背离暴力革命的转变,这些对白和内心独语在影片中都很少出现。虽说电影需要凝炼和压缩,过多冗长的对话会显得沉闷,但完全不予表现,我们则不了解人物的心路历程,不了解对社会的看法,不了解相关的时局形势等一系列深层次的东西,整个影片的主题就显得浅显和单一,好像仅仅是爱情。
然而仅仅是这个爱情,影片表现得也显肤浅,缺少了思想上的厚度。电影中日瓦戈和拉拉的爱情,仅仅是两人相遇、交谈、日久生情甚至背叛家庭的简单情节,他们之间没有有思想深度的对话。而小说中的二人有大量思想交流,他们谈人生,谈理想,谈对革命、生活和社会时局的思索,谈他们发自内心克制已久而又身不由己热情释放的爱,这样的爱情才是心灵的碰撞、精神的共鸣,才不会浅薄。日瓦戈和拉拉的爱是含蓄而热烈的,当日瓦戈在军医院任情地向拉拉告白:“我恨不得付出一切,但求您能收起愁容,能满意自己的命运,无需求助于任何人、任何东西。但愿您有一个亲人、一位挚友或是丈夫,他握住我的手,让我不必为您的命运担忧,不必因关心您而使您徒增烦恼。……啊,我忘乎所以了!请原谅”时,我们可以体会到,这是多么真诚而伟大的告白,又是多么内敛而痛苦的克制!这时的拉拉,对日瓦戈还是抗拒与抵制的,但是电影中的拉拉,似乎在主动提起这件事情,这就不大符合拉拉对丈夫的忠诚。尤其画蛇添足的是,影片最后,日瓦戈的弟弟日瓦戈将军在帮助拉拉寻找孩子的时候居然还和拉拉发生了一段感情,这更使人觉得匪夷所思,完全不符合书中所塑造的拉拉形象,这一凭空捏造的情节纯粹是一个败笔。另外,影片中拉拉的母亲服毒后,日瓦戈看到拉拉和科马罗夫斯基在一起的场景,科马罗夫斯基对日瓦戈说了一句话:“我把拉拉让给你。”这句话瞬间便使日瓦戈和拉拉之间的爱情诗意消失殆尽,难道爱情是让的而不是自然而然生发的?
影片的诸多不甚成功的改编使得主要人物的塑造也与原著产生了偏差。先来看第一主人公日瓦戈。看完电影,不少人反感他对妻子的不忠,特别是当妻子冬尼娅怀有身孕还在田间耕作时却见日瓦戈与拉拉在尤里亚京逍遥。但实际上小说中的描写不是那么浅薄。一直以来,他并未真正地背叛妻子,与拉拉刚开始时也是非常克制的,后来即便在一起每一步也承受着心灵的煎熬与责难。他和拉拉的感情很特殊,是慢慢交往中逐渐发现的心灵上的回应与呼唤,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生命的合为一体,是相遇时能带来巨大震撼的真诚的情感迸发,甚至可以说是大地母亲与大地儿女之间的自然之情。日瓦戈仍深爱着妻子,那是青梅竹马的成长中培养出的爱,是责任、亲情与生活的爱,就像拉拉对待自己的丈夫帕沙的情感。两人都爱着各自的伴侣,两人又都彼此相爱,这远非一般世俗之爱可比,但电影中表现的爱情,让我们只觉察到了日久生情后的亲昵与背叛。
书中的日瓦戈一生中不停进行着对人性、对革命的思考,他在革命期间的迷惘、苦闷与彷徨都是由于他维护尊严、纯洁,追求自由、独立引发的。他不要空谈,不要条条框框,不要人云亦云,他热爱俄罗斯人民,尽可能地去帮助他们,他对革命态度的转变并没有政治上和经济上的原因,而是他的一种“以善为善”的人道主义胸怀,他以为革命能带来尊严,但在现实中却发现革命的血腥暴力不能实现他的理想,革命的苦难更是他所不欣赏的,这样便产生了精神追求和时代社会的矛盾。这是一个善于思考、正直勇敢,却在时代的滚滚洪流中变得困惑与格格不入的悲剧人物,我们如果看了书中的具体描写,就不会鄙弃他对爱情的不忠,反而会钦佩他对人性的勇敢追求。然而电影中由于没有社会各层面历史事件的描述,没有其他平庸知识分子的反衬,对于日瓦戈,除了那不忠的爱情外,还能体现出什么呢?
再说女主人公拉拉。小说中帕沙在临死前曾对日瓦戈说过:“时代的一切课题,时代的全部泪水和屈辱,它的一切动机,它全部的积忿和骄傲,都流露在她脸上,她的体态中,她的处女羞涩和苗条大方的混合体中。”她是多灾多难的俄罗斯女性形象的象征。通过书中她与日瓦戈的对话可以感到她有思想,有主见,追求个性的完美。她坚强,总是靠自己的力量勇敢地度过种种难关;她善良,从小便一步步地帮助帕沙;甚至可以说她忠贞、伟大,虽然和日瓦戈作了情人,但还是真正爱着丈夫帕沙,无论是出于理智还是出于责任。她向日瓦戈表示,如果帕沙能悔过自新,即使爬也要爬到他们曾共栖的居所,哪怕是在天涯海角。拉拉对日瓦戈的爱,绝不像电影中看到的简单甚至有些轻浮,这份爱的深度与高度,人物的思想与多方面性格的厚度,都在电影中被抹煞了,或者至少是被淡化了。尤其是影片快结尾处,拉拉离开日瓦戈,跟着科马罗夫斯基从瓦雷基诺出发,在去远东的火车上,拉拉几乎有些妖娆地对科马罗夫斯基说:“傻瓜,你以为他(日瓦戈)会来吗?”一个“傻瓜”,拉拉对科马罗夫斯基的亲昵显而易见,一句“你以为他会来吗”表明了拉拉明知日瓦戈不会跟他们一起离开却仍丢下日瓦戈和科马罗夫斯基远去。然而依小说所表现的拉拉的性格和对日瓦戈的爱,她是万万不会这样做的。小说中为了让拉拉出逃,科马罗夫斯基和日瓦戈共同骗了拉拉,日瓦戈亲口对拉拉说他会后来赶上,拉拉这才抱着必会再相见的信念匆匆离开,在一切都真相大白后,拉拉在日瓦戈的遗体前泣不成声,懊悔自己当初不知情的离开。影片里拉拉的这句话,把拉拉对爱的坚持几乎抹灭,不能不说是一个浅显化人物的失败之处。
最后看一下拉拉的丈夫帕沙,也是威震四方的红军党外军事领袖斯特列尔尼科夫。书中的帕沙,年少时是一个非常单纯乖巧的男孩子,热爱知识,深爱着拉拉,并没有那么多的革命理想和激情,他的参军是由感到了婚后与拉拉的不甚融合促使的。现实的泥沼使帕沙被涂抹得面目全非,鲜活的生命沦落为冰冷的原则和法令的化身。而电影中的帕沙,从一出场就在派发传单、参加游行,是一个自始至终都对革命有着绝对狂热的年轻人。他对拉拉的爱一直描述不多,他本身即是冰冷观念和革命理想的追求者。这样的出场,并未表现出革命对帕沙这样的知识分子在精神上的摧残,他似乎最初就是缺少爱的。小说中的帕沙临刑前曾到瓦雷基诺日瓦戈的房子里寻找妻女作最后话别,却碰到了日瓦戈,向他进行了大段忏悔,第二天开枪自尽,电影省略了这一场景,帕沙直接在行刑途中开枪自杀。其实帕沙最后的忏悔对于塑造人物是十分重要的。他的忏悔,是他人性尚未泯灭的明证,他仍是一个有爱和良知的人,对妻女的爱丝毫不曾减少。只是为了成为对拉拉有用的人,为了再次赢得她的心,为了给她所遭受的一切痛苦彻底报仇,为了做出成绩光荣地回到她们身边,这才完全献身革命,对家人避而不见。他为了克制自己去看望她们,付出了怎样的努力,而拉拉,又是多么的理解!“啊,我现在宁愿付出一切代价,只要能看上她们一眼。从前每当她走进屋里,就仿佛窗扉大开,室内充满了阳光和新鲜空气。”而在影片中,帕沙最后根本未予表现,就简单地销声匿迹了,没有了忏悔,我们就只能看到他惨无人道、冷酷无情的外壳,对于他内心的爱和人性,丝毫无法透视。
几个主要人物在影片中都变得单薄、浅显。总的来说,电影由于某些人物和情节的缺少,在表现动荡时代社会生活的广度和深度上,在对人性和革命的思考上,在分析问题的深刻性以及在反映革命的严酷与苦难上都不及小说。小说在磅礴的氛围中,展示了人性的光明与局限,展示了革命者的激情,人民的痛苦,知识分子精神上的追求与迷惘,以及革命给他们带来的灾难与毁灭,充满了人生无常感,不但写出了时代的悲剧,更写出了人生悲剧。电影则少了这样一种精神的气息,少了历史的厚重感和深沉的文化反思色彩,少了表现动荡时代知识分子悲剧命运的广博视野和大气的笔触,可以说简单地写了一个爱情故事,而小说的潜在主题——对知识分子命运的痛惜,电影涉及不深。
当然,影片对原著的某些改动在电影艺术表现上还是很有价值的,甚至超过了原著。最令人震撼的是影片结尾。日瓦戈将军找到了日瓦戈和拉拉的女儿丹尼娅并告知她的身世,当丹尼娅离去时,将军注意到她肩上的伴拉赖克琴,欣慰地赞叹道:“这就是天赋!”这一刻,阳光洒满宏伟的水坝,把阴翳一扫而光,河水在大坝下倾泄而出,一道彩虹横跨在河水之上,此时,伴拉赖克琴弹奏的主题曲《拉拉》响了起来,影片由此结束,多么美妙的结局!影片由通篇的冷峻色调转为了结尾的暖色调,严寒的冬天已经远去,明天是充满阳光充满希望的:日瓦戈的母亲善弹琴,日瓦戈是一个出色的诗人,他和拉拉的女儿又是一个天生的艺术家,他们的生命得到了延续,变成了永恒。而原著,戈尔东和杜多罗夫长篇的议论,和丹尼娅近乎夸张地叙说自己的身世,与前文风格内容都有所脱节,可以说这么一个松散的结束,是原著的败笔,完全失去了诗性的光彩。编剧以伴拉赖克琴为意象,从长达一万字的尾声中提炼出这样美丽的结局,不能不令我赞叹和感动不已。
另外,小说的最后日瓦戈有了第三个妻子玛丽娜,一直不明白这在塑造人物,尤其在突出日瓦戈和拉拉的爱情方面有什么作用。我宁愿他像电影中一样,没有玛丽娜,一生不渝地爱着拉拉,孤独地守候着她,直到他心脏病发死去;我宁愿他像电影中一样,最后的死是因为看到了与拉拉极其相似的女子,他只为了能追上这个女子而激动不已,而不是出现了一个与日瓦戈毫不相干的在电车外疾走的瑞士籍女子。要知道,日瓦戈对拉拉强烈的爱,怎能在那个和他的病情发作没有任何关系的外国女子身上体现出来?
影片还有一个细节对于塑造日瓦戈的人道主义情怀也是很有利的。电影增添了革命青年游行并被镇压的场景,日瓦戈在家里目睹了这一幕,他不顾危险冲到外面帮助被枪击的青年,这一情节将他的善良勇敢描绘得更加形象化。
一部长篇巨著要浓缩为短短200分钟的电影,细节会无法展开,人物也不能繁琐,一些深层次的东西是推进不了的。厚度在电影艺术上本来就不如在文字中表达得透彻,所以对于思想深度很高的名著的改编,聪明的改编者都不会把全部心思用在表现精神厚度上,因为电影总是很难超越原著。于是改在了艺术性上,追求一种诗意的氛围。电影《日瓦戈医生》在艺术表现力上有很多值得称道的地方。凄婉动人的主题音乐贯穿始终,拨动心弦,在视觉效果上更是崇尚完美。剧组在西班牙建造拍摄基地搭造莫斯科街景,在芬兰东部拍摄表现西伯利亚和乌拉尔山区的自然景观。小说中的景物描写历来被人所赞颂,描写质朴、粗犷,就像俄罗斯的白桦树和北国严寒的气候。但碍于文字的局限,我们总是很难把这些景物抽出来留下直观的印象,电影则不然。得益于视觉艺术的直观性,影片运用70毫米长镜头,给了我们强烈的视觉冲击。严冬,漫山的皑皑白雪,旷野的风雪交加,玻璃窗上的晶莹冰花,冬天过后春暖花开,大片小黄花在风中摇曳,乡间田园洒满阳光,又高又直的白桦树耸立成林,人们在田中劳作,在野外嬉戏。这些景色,充满了油画般浓艳的色彩,美轮美奂,宛如印象派的绘画,诗意、朦胧而细腻。影片用一种柔美、恬静而又刚毅、凄绝的色调,增添了艺术美感,带给我们久久难忘的震撼及感动。整部电影,无论音乐还是画面,都充满诗情,非常好地反映出原著的精神,难怪获得了奥斯卡最佳摄影和最佳原著音乐奖。
《日瓦戈医生》这部影片,对革命理念和时局社会等敏感的政治问题点到即止,将永恒的爱情诗情作了提炼深化和升华,突出了原著的艺术魅力与浪漫色彩,也许为我们从另一个角度解读这部名著提供了新的视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