末梢血与静脉血在血常规检验中的对比观察

来源 :延边医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enmin67359491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目的: 对比分析末梢血与静脉血在血常规检验中的临床差异。方法: 选择2013年4月至2014年4月在我院进行血常规检验的100例人员,将采取末梢血的50例人员作为对照组,采取静脉血的50例人员作为实验组,血常规检验结束后,对比两组人员的指标差异。结果: 实验组与对照组人员的WBC、RBC、HCT、HGB、PLT等临床指标存在明显的差异(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为了提高血常规检查的准确率,在血常规检验的过程中,应该采集静脉血。
  关键词:末梢血;静脉血;血常规检验
  血常规检验是临床最为常见的检验项目之一,血液里面的白细胞、红细胞、血小板及血红蛋白等临床指标变化可以正确反映出人体的健康动态,是临床病情诊断的重要依据之一,故血常规检验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是不可忽视的部分。血常规检查一般要进行样本采集,末梢血和静脉血是常见的采血方法[1-2]。近年来,相关的临床资料表明,静脉血和末梢血的临床指标差异性较大,而静脉血的临床参考价值优于末梢血。本研究就末梢血与静脉血在血常规检验中的临床差异及其临床价值进行了对比观察,现报告如下,供研究和参考。
  1 一般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3年4月至2014年4月在我院进行血常规检验的100例人员作为研究对象,按采血方法将其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0例,对照组人员采集末梢血进行血常规检验,实验组人员采集静脉血进行血常规检验,检验结束后,分析对比两组人员的临床差异。实验组人员中,共有男性27例,女性23例,年龄在24-60岁,平均年龄为(41.53±10.23)岁;对照组人员中,共有男性26例,女性24例,年龄在25-61岁,平均年龄为(40.58±10.78)岁。经确认参与本次研究的人员排除了心、肝、肾功能严重受损及其它病史患者,符合本次研究的基本条件,不会对研究结果造成影响,另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体重等一般资料无明显差异(P>0.05)差异不存在统计学意义,组间可进行比较和分析。
  1.2 方法
  1.2.1 由专业的医护人员提醒两组人员在采血前10h内禁止摄入任何的食物或水,保持晨间空腹状态,两组人员均在晨间空腹时取血,取血完毕后将标本放入贴有标签的抗凝管中,且所有的标本均要在24h内完成检验。
  1.2.2 实验组采静脉血,选择肘部静脉作为采血部位,采血之前,对患者做好清洁消毒处理;对照组采末梢血,选择手指末梢作为采血部位,首先对收指皮肤进行清洁消毒,待皮肤干燥后进行穿刺。专业的工作人员对两组人员的检验结果进行观察和记录,最后将记录结果汇集成表,以便研究和分析,记录过程确保准确真实,客观认真。
  1.3 观察指标
  对两组人员的检验结果进行观察,分析对比末梢血和静脉血的临床差异。具体的观察指标包括WBC、RBC、HCT、HGB、PLT等,WBC标准值为:(4.0~10.0)×109/L、RBC的标准值为:4.0~5.5×1012/L、HCT的标准值为:0.40~0.50l/L、HGB的标准值为:120~160g/L、PLT的标准值为:100-300×10^9个/L。
  1.4 数据处理
  本次研究的所有数据均采用SPSS17.0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计数资料以率(%)表示,卡方检验比较。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T检验比较,以p<0.05认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研究结果表明,实验组与对照组人员相较,实验组与对照组人员的WBC、RBC、HCT、HGB、PLT等临床指标存在明显的差异,(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具体详情如表1所示。
  3 讨论
  血常规是临床检验的重要组成部分,末梢血和静脉血是血常规检验中最为常见的采血方法。相关的临床资料表明,末梢血和静脉血在血常规检验结果中的差异性较为明显,而随着医疗技术的进步和改革,全自动血常规检验仪器也得到了较好的临床普及,而静脉血的适应性明显优于末梢血,静脉血能够反映出人体血液的实际情况,且具有采血快、重复性好、受环境影响小等优点,因此,在血常规检查中应该由静脉血代替末梢血[3-4]。
  末梢血的采集部位较为特殊,其血氧组成成分也较为复杂,而且末梢血的血液循环速度较慢,故采集完毕后的温度较低,较容易发生溶血和其它反应,大大影响了检验结果的准确性。其次,由于末梢血的速度较慢,血量较少,出血不畅,故末梢血的采集也较为困难。静脉血主要是指人体神经动脉部分的血液,它不易受环境的影响,能较好地反应全身血液的情况,且在采集过程中,进针较深,大大降低了血液的交叉感染率[5]。
  本研究结果表明,末梢血与静脉血的WBC、RBC、HCT、HGB、PLT等临床指标存在明显的差异,(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故为了提高血常规检查的准确率,在血常规检验的过程中,应该采集静脉血。
  参考文献:
  [1] 韩秋青,王爱玲,韩风杰等.不同采血方法进行血常规检验在临床应用中的研究[J].当代医学,2010,16(26):85-86.
  [2] 范英华.两种采血方法在血常规检验中的临床应用比较[J].中國医药指南,2011,09(24):204-205.
  [3] 何昭霞,李灵,陈杰等.不同采血方法在血常规检验中的应用比较[J].河北医学,2012,18(10):1504-1506.
  [4] 关翠兰.末梢血与静脉血在血常规检验中的比较分析[J].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2014,(9):187-188.
  [5] 张霄晴.末梢血与静脉血在血常规检验中的观察比较[J].中外健康文摘,2014,(26):106-106.
其他文献
摘要:目的:探究社区老年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预防保健的方法,并对其进行分析。方法:选取某社區2013年8月-2015年1月期间收治的160例老年糖尿病患者,并对所有患者进行预防保健方法。结果:所有患者经预防保健之后,其患者的血糖水平以及血压显著降低,干预前后之间以P<0.05为差异,表示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老年社区老年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采用预防保健方法,有效的提升了老年患者的生活质量。  关
期刊
摘要:目的:观察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及早使用活血化瘀药的重要性。方法:将100例患者按随机数字表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比较疗效。结果:及早使用活血化瘀药的观察组有总效率为84%,对照组总效率为70%。结论: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及早使用活血化瘀药的疗效确实有效。  关键词:中风;活血化瘀药  中风(脑卒中)是老年人三大致死疾病之一,这里讨论的是脑梗死的患者。  中风经闭症,脱症渡过危险阶段,往往留下
期刊
摘要:目的:分析探究增强扫描CT值在骨巨细胞瘤诊断中的价值。方法:择取34例骨巨细胞瘤患者作为本次实验的研究对象,依照诊断的方式分为两组;分别是普通CT组以及增强CT组。比较这两种诊断方式的符合率与CT值。结果:增强CT的诊断符合率较普通CT平扫高,并且增强CT测得的CT值较普通CT要高,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增强CT可以提高巨骨细胞瘤的临床诊断符合率,应用价值高,值得在临床诊断中推
期刊
摘要:目的:探讨内镜下胆管引流结合生长抑素用于肝胆手术后并发胆漏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2011年1月至2014年12月间在我院行肝胆手术后并发胆漏的58例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29例,行B超引导下无菌导管引流)和观察组(29例,内镜下胆管引流联合生长抑素),比较两组临床效果。结果:观察组术后1、3、7d引流量均少于对照组,患者拔管时间更短,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更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期刊
安全管理是保障患者生命安全的必备条件,是减少护理质量缺陷,提高护理水平的关键环节,是控制和消灭不安全因素,避免发生护理缺陷和事故的客观需要[1]。护理安全是反映护理质量高低的重要标志,是保证患者得到优质服务的基础,对维护医院工作的正常秩序,构建和谐的医患关系至关重要[2]。作为妇幼保健机构,新生儿身份识别安全管理是医院管理工作中的重中之重。新生儿外貌特征相似,不具备理解和表达能力,如果没有严格的安
期刊
摘要:目的:对南宁市泌尿系结石的流行病学展开初步调查,为泌尿结石的防治提供借鉴。方法:选择2012-2014年广西各大医院急诊科确诊的泌尿系结石病例950例作为研究对象,调查南宁市不同地区人群泌尿结石的发生情况,分析不同性别、年龄、文化程度、饮食习惯人群的泌尿系结石发生情况,同时分析结石成分和结石部位。结果:南宁市不同地区人群泌尿系结石的发病率存在差异,其中市区人群泌尿系结石的发病率最高为23.5
期刊
摘要:目的: 探讨血清降钙素原(PCT)的测定对颅脑外伤术后并发感染的患者抗生素应用的指导价值。方法: 将80例颅脑外伤术后并发感染的患者分为两组,试验组( PCT治疗组41例) 和对照组(常规治疗组39例)。试验组根据血清PCT 水平决定抗生素的停用,当PCT0. 05)。  2.2.2 试验组与对照组治疗前后WBC、CRP与PCT比较显示WBC、CRP、PCT水平差异无显著性( P>0. 05
期刊
摘要:目的: 研究髋关节骨折采用CT进行诊断的临床价值。方法: 研究起止时间为2014年3月~2015年3月,观察对象为58例髋关节骨折患者,按照诊断方式的不同将其分为两组,58例患者采用CT检查诊断作为研究组,采用X线检查诊断作为对照组,对比两组临床确诊率。结果: 研究组骨折漏诊率(5.17%)、关节内骨碎片漏诊率(1.72%)均低于对照组(20.69%、31.03%),组间比较,P0.05,无
期刊
摘要:产后尿潴留是指产妇产后(6-8)小时排尿困难,尿液呈点滴或闭塞不通,尿液多日无法排尽。阴道分娩者产后尿潴留的发生率约占2.31%,不仅影响产妇子宫正常收缩,而且还可诱发肾炎及膀胱炎等并发症,进而降低产妇产后生活质量。因此,做好阴道分娩者产后尿潴留的护理干预工作尤为重要。本文就阴道分娩者产后尿潴留的护理干预研究近况做一简要综述。  关键词:产后尿潴留;预防;护理;进展  产后尿潴留是产妇产后常
期刊
摘要:目的:探讨抗生素当前使用的情况,分析滥用抗生素产生的危害,研究有效方法促进抗生素的合理使用。方法:对我院2013年01月-2015年01月抗生素用药门诊处方1290张进行分析。针对用药处方中表现出抗生素DDDs以及DUI的数值准确进行计算,有效完成统计学分析后,最终获得结论。结果:针对本次调查的1290张处方,于临床能够做到合理用药的处方包括1250张(96.90%),40张(3.10%)表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