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道练习题:“一辆汽车从甲地开往乙地,每小时行驶165千米,已经行驶了12小时,离乙地还有380千米。问:甲地到乙地共有多少千米?”小学四年级学生“阿仔”给出的答案不是数字,而是一句话:“此车超速并疲劳驾驶,违反交通法规。”阿仔的妈妈cacahua将题和答案贴上了微博,这条微博一经发出,就被广州市交警官方微博转发并评论:完全正确!答题前,我们应该先解决超速和疲劳驾驶的问题……
一、选择贴近认知特点的生活素材
建构主义认为,现实的、挑战性的学习材料更符合学生的心理特点,有利于引发学生学习的内在需求。数学中有些教材内容较为枯燥或抽象,教师可以创造性地使用教材,让学习材料更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将教学置身于学生熟悉和喜爱的生活情境中,激发学生的参与意识。
苏教版五年级下册的《找规律》(如下图所示),在表中移动方框,可以得到几种不同的和?如果每次框出3个数、4个数、5个数,可以得到几种不同的和?
第一稿的设计,笔者按教材的例题进行教学,让学生动手写算式或者用平移的办法,找出一共有多少种不同的和,效果不尽如人意,学生学习积极性不高。课后问一位学生,他说:“1~10个数字一年级开始就在看了,算有几种和,没什么意思。”第二稿设计,笔者把教材中的“1~10个数”改为“A~10,10张扑克牌”,把问题改为“每次拿相邻的两张牌一共有多少种不同的拿法?”课堂上,给学生提供扑克牌,让学生动手拿一拿,每次拿相邻的两张牌,有几种不同的拿法。在操作的过程中,给学生提供有力的思维依靠。接着让学生在扑克牌图案上平移方框,探究每次拿相邻的3张、4张、5张牌,一共有几种不同的拿法,从而发现覆盖现象中蕴含的规律。“好玩、好动、好奇”是儿童的天性,扑克牌是学生喜爱又常玩的活动之一,让学生探究扑克牌中隐藏的数学秘密,自然要比面对10个数字来得有兴趣。这样选取素材与呈现的数学活动,既符合儿童的认知特点,又拉近数学与生活的距离,让原本枯燥的课堂教学丰富、轻松、快乐起来。
二、选择符合生活常理的生活素材
荷兰教育家弗赖登塔尔主张数学应“源于现实、寓于现实、用于现实”。这个“现实”不一定在生活中真实存在,教师可以根据教学需要、根据生活情境虚设生活问题,但应使设计的问题符合生活常理、讲求事实依据,不能违背生活常识。交警转发的这条微博,从某个侧面反映了有些教师在利用生活素材进行教学或出题时,只注意到数字的组合和公式运用,而忽略了素材的使用和题目本身是否合乎常识、是否合理科学。阿仔一家人在国庆期间自驾游去了海南岛。一路上,由于妈妈向阿仔讲了许多交通常识,其中就包括高速路行车通常不能超过120千米/小时,不能疲劳驾驶等。阿仔在做数学题时一下便发现问题,给出了自己的答案。小学生还处在一个认识世界、接触新事物的初级阶段,模仿性极强,教师如若无视生活常识,经常设计这种“怪题”,容易对学生形成错误引导,不仅不利于学生掌握科学、系统的知识,还不利于学生形成严谨、实事求是的求学精神。
三、选择促进思维活动的生活素材
数学学习与其说是学习数学知识,倒不如说是学习数学的思维活动。“数学是思维的体操”发展思维是提高学生素质的重要方面。
例如,六年级《圆的认识》一课。
师:同学们,前几天老师刚装修了一套房子,拍了几张照片给大家看看。
师:请同学们自己观察照片中的物体的形状,你能把它们分一分吗?
学生反馈:
分法一:按边的条数把四条边的分为一类,把三条边的为一类,把只有一条边的圆分为一类。
分法二:按有没有直角把图形分为两类。
分法三:按边的曲直分为两类,把长方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梯形、三角形分为一类,圆单独分为一类。
终于等到想要的答案,教师缓了一口气,揭示了课题。
教师煞费苦心地选择了自己新家的生活素材,让学生找出物体中的平面图形并进行分类,目的只有一个,让学生认识圆是一种由曲线围成的平面图形,有别于原来所学的由线段围成的平面图形。教师是否思考过:学生已经认识的平面图形还有必要再让学生经历一次从实物中抽象出“面”的过程吗?对图形进行分类的意义有多大?是否考虑到会因分类的标准不同,导致费时多,收效微?过于华丽的生活素材是否分散了学生的注意力从而影响了对圆本质的探究?在这个活动中学生有多少思维含量?分类思想并不是本节课的教学任务。
我们再看华应龙老师的教学片段:
师:小明参加“奥林匹克寻宝”活动,小明拿到的纸条上写着——“宝物距离你左脚3米”。
师:宝物可能在哪里?能把你的想法在纸上表示出来吗?
学生在画的过程中,教师适时提示,鼓励学生继续探索。
师:还有其他的可能吗?
根据学生汇报,媒体展示:宝物可能在左边、右边、上面、下面,还可能在斜一点的地方,还可能在这些地方,还可能在哪些地方?最终形成一个圆。(如图所示)
华老师设计巧妙,独具匠心,直逼问题的本质。“奥林匹克寻宝”活动让学生体验到了圆是由无数个点组成的曲线图形,初步感知了点到圆心的距离是相等的。通过动手画宝物的位置,学生经历了圆的形成过程。这样的活动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促进学生思考,大大提高了学生的参与度。
因此教师要选取能启迪学生思维的生活素材,不断地为学生创设良好的问题情境,增强学习素材的“数学味”,吸引学生进入积极思维的学习境地。
(作者单位:福建省厦门市湖里区教师进修学校附属小学 责任编辑:王彬)
一、选择贴近认知特点的生活素材
建构主义认为,现实的、挑战性的学习材料更符合学生的心理特点,有利于引发学生学习的内在需求。数学中有些教材内容较为枯燥或抽象,教师可以创造性地使用教材,让学习材料更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将教学置身于学生熟悉和喜爱的生活情境中,激发学生的参与意识。
苏教版五年级下册的《找规律》(如下图所示),在表中移动方框,可以得到几种不同的和?如果每次框出3个数、4个数、5个数,可以得到几种不同的和?
第一稿的设计,笔者按教材的例题进行教学,让学生动手写算式或者用平移的办法,找出一共有多少种不同的和,效果不尽如人意,学生学习积极性不高。课后问一位学生,他说:“1~10个数字一年级开始就在看了,算有几种和,没什么意思。”第二稿设计,笔者把教材中的“1~10个数”改为“A~10,10张扑克牌”,把问题改为“每次拿相邻的两张牌一共有多少种不同的拿法?”课堂上,给学生提供扑克牌,让学生动手拿一拿,每次拿相邻的两张牌,有几种不同的拿法。在操作的过程中,给学生提供有力的思维依靠。接着让学生在扑克牌图案上平移方框,探究每次拿相邻的3张、4张、5张牌,一共有几种不同的拿法,从而发现覆盖现象中蕴含的规律。“好玩、好动、好奇”是儿童的天性,扑克牌是学生喜爱又常玩的活动之一,让学生探究扑克牌中隐藏的数学秘密,自然要比面对10个数字来得有兴趣。这样选取素材与呈现的数学活动,既符合儿童的认知特点,又拉近数学与生活的距离,让原本枯燥的课堂教学丰富、轻松、快乐起来。
二、选择符合生活常理的生活素材
荷兰教育家弗赖登塔尔主张数学应“源于现实、寓于现实、用于现实”。这个“现实”不一定在生活中真实存在,教师可以根据教学需要、根据生活情境虚设生活问题,但应使设计的问题符合生活常理、讲求事实依据,不能违背生活常识。交警转发的这条微博,从某个侧面反映了有些教师在利用生活素材进行教学或出题时,只注意到数字的组合和公式运用,而忽略了素材的使用和题目本身是否合乎常识、是否合理科学。阿仔一家人在国庆期间自驾游去了海南岛。一路上,由于妈妈向阿仔讲了许多交通常识,其中就包括高速路行车通常不能超过120千米/小时,不能疲劳驾驶等。阿仔在做数学题时一下便发现问题,给出了自己的答案。小学生还处在一个认识世界、接触新事物的初级阶段,模仿性极强,教师如若无视生活常识,经常设计这种“怪题”,容易对学生形成错误引导,不仅不利于学生掌握科学、系统的知识,还不利于学生形成严谨、实事求是的求学精神。
三、选择促进思维活动的生活素材
数学学习与其说是学习数学知识,倒不如说是学习数学的思维活动。“数学是思维的体操”发展思维是提高学生素质的重要方面。
例如,六年级《圆的认识》一课。
师:同学们,前几天老师刚装修了一套房子,拍了几张照片给大家看看。
师:请同学们自己观察照片中的物体的形状,你能把它们分一分吗?
学生反馈:
分法一:按边的条数把四条边的分为一类,把三条边的为一类,把只有一条边的圆分为一类。
分法二:按有没有直角把图形分为两类。
分法三:按边的曲直分为两类,把长方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梯形、三角形分为一类,圆单独分为一类。
终于等到想要的答案,教师缓了一口气,揭示了课题。
教师煞费苦心地选择了自己新家的生活素材,让学生找出物体中的平面图形并进行分类,目的只有一个,让学生认识圆是一种由曲线围成的平面图形,有别于原来所学的由线段围成的平面图形。教师是否思考过:学生已经认识的平面图形还有必要再让学生经历一次从实物中抽象出“面”的过程吗?对图形进行分类的意义有多大?是否考虑到会因分类的标准不同,导致费时多,收效微?过于华丽的生活素材是否分散了学生的注意力从而影响了对圆本质的探究?在这个活动中学生有多少思维含量?分类思想并不是本节课的教学任务。
我们再看华应龙老师的教学片段:
师:小明参加“奥林匹克寻宝”活动,小明拿到的纸条上写着——“宝物距离你左脚3米”。
师:宝物可能在哪里?能把你的想法在纸上表示出来吗?
学生在画的过程中,教师适时提示,鼓励学生继续探索。
师:还有其他的可能吗?
根据学生汇报,媒体展示:宝物可能在左边、右边、上面、下面,还可能在斜一点的地方,还可能在这些地方,还可能在哪些地方?最终形成一个圆。(如图所示)
华老师设计巧妙,独具匠心,直逼问题的本质。“奥林匹克寻宝”活动让学生体验到了圆是由无数个点组成的曲线图形,初步感知了点到圆心的距离是相等的。通过动手画宝物的位置,学生经历了圆的形成过程。这样的活动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促进学生思考,大大提高了学生的参与度。
因此教师要选取能启迪学生思维的生活素材,不断地为学生创设良好的问题情境,增强学习素材的“数学味”,吸引学生进入积极思维的学习境地。
(作者单位:福建省厦门市湖里区教师进修学校附属小学 责任编辑:王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