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快打造美丽中国“江西样板”

来源 :中国经贸导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v_coolwa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14年11月,经国家发改委等六部委批复,江西成为全国首批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一年多来,我们抢抓机遇,积极作为,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建设顺利实现“一年开好局”目标。2015年,全省设区市城区空气质量优良率达90.1%、地表水质断面达标率达81%,森林覆盖率稳定在63.1%,生态环境质量位居全国前列。在工作中,我们坚持“六个狠抓”,取得明显成效,初步探索出一条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相协调的发展新路。
  一、狠抓高位推动,生态文明建设合力初步形成
  围绕强化统筹、完善机制、凝聚合力,一是建立高规格领导机构。省级成立省委书记任组长、省长任第一副组长的高规格领导小组,市、县全部成立主要领导挂帅的领导小组,组织机构体系实现全覆盖。二是健全强有力工作推进机制。出台省委、省政府《关于建设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的实施意见》。省人大通过生态文明建设的专门决议,省人民代表大会专题听取和审议生态文明建设报告。三是制定针对性强的规划政策。围绕污水垃圾处理、大气污染防治、发展节能环保产业等重点难点问题,发布实施一大批规划政策。
  二、狠抓生態建设,生态环境优势得到巩固提升
  围绕筑牢生态安全屏障,一是突出水生态建设的重点。编制全省水生态文明建设规划,构建四级联动水生态文明建设体系。二是突出森林生态建设的重点。出台实施低产低效林改造提升森林质量的意见,加大公益林保护力度,提高公益林补偿标准。三是突出湿地生态建设的重点。编制湿地保护工程规划,将8公顷以上城区湿地纳入省重要湿地管理,全省湿地保有量占国土面积比重达5.45%。
  三、狠抓综合整治,突出环境污染问题得到进一步解决
  围绕着力解决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环境污染问题,一是实施“净空”行动。抓住重点行业脱硫脱硝、除尘设施改造升级、机动车尾气污染防治等三个关键,全面完成国家目标任务要求。二是实施“净水”行动。实施“五河一湖”环保整治行动,对鄱阳湖周边及上游7个重点工业园区142家企业开展排查整治。加大污水处理设施配套管网建设力度,城市生活污水集中处理率达85%。三是实施“净土”行动。启动农村生活垃圾五年专项整治行动,积极推进农业面源污染治理、重金属污染防治。
  四、狠抓转型升级,绿色循环低碳发展步伐进一步加快
  围绕进一步提高经济绿色化程度,一是在推动节能降耗上做“减法”。深入实施万家企业节能低碳行动,创建能效“领跑者”制度,规上工业单位增加值能耗比上年下降6%左右。二是在发展绿色产业上做“加法”。大力发展绿色工业,全省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增长10.2%。启动实施服务业发展提速三年行动计划,全省服务业增加值占GDP比重同比提高1.8个百分点。深入实施现代农业“百县百园”工程,“生态鄱阳湖、绿色农产品”品牌进一步打响。三是在发展循环经济上做“乘法”。着力打造一批循环经济发展平台,促进资源充分利用、经济效益倍增,主要再生资源回收利用率达65%。
  五、狠抓机制创新,生态文明制度建设取得突破
  围绕构建有利于生态文明建设的体制机制,一是划定三条红线。围绕优化国土空间开发格局,划定生态空间保护红线,建立水资源管理红线,启动永久基本农田红线划定。二是探索生态补偿机制。在全国率先实施全流域补偿,首期筹集生态流域补偿资金20.91亿元,成为全国补偿资金筹集力度最大的省份。三是创新河湖管理与保护制度。构建省、市、县三级“河长”组织体系,省委书记、省长分别任省级正副“总河长”,7 名省领导分别任境内主要河流、湖泊等“河长”,高位推动河湖管理与保护。四是完善生态文明建设考评体系。调整完善市县科学发展综合考核评价指标体系,增加循环经济等5个考核指标,提高生态文明类考核指标权重。
  六、狠抓生态文化,生态文明建设氛围更加浓厚
  围绕弘扬生态文明理念,一是以专项活动营造氛围。组织开展节能宣传周、“低碳日”等活动,成功组织第六届环鄱阳湖国际自行车大赛。二是以宣传宣讲凝聚共识。广泛开展宣传活动,推出一大批基层探索和实践典型。组织专题宣讲团,赴全省各地开展宣讲,凝聚各方共识。三是以创建试点拓展推广。点上着力,成功创建5个国家级生态县、228个国家级生态乡镇;线上延伸,积极推进昌铜高速生态经济带等建设;面上拓展,创建全省第一批16个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县。
  今年年初,习近平总书记在江西考察指导时提出了“新的希望、三个着力、四个坚持”的重要要求,特别是要求我们打造美丽中国的“江西样板”。下一步,江西将坚决贯彻落实习总书记重要要求,紧紧围绕打造美丽中国“江西样板”的目标,全面落实“五大发展理念”,努力在保护生态环境上打造样板,在发展绿色产业上打造样板,在创新生态文明制度上打造样板,在增进生态福祉上打造样板,奋力开创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建设的新局面。
其他文献
在当前社会快速发展过程中,人们对电能需求量不断增加,为了能够提供稳定和优质的电能,近年来加快了智能电网的建设,并对其加以不断完善,以此来提高供电的效率及供电质量.智能
近年来,广东省少年儿童救助保护中心借用五常法管理模式,不断改善机构内的工作环境,提高机构内的服务质量,积极探索救助机构内规范化管理的有效途径.
为规范福利企业的资格认定和集中安排残疾人就业的用工行为,保障残疾人职工的合法权益,经商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和中国残疾人联合会同意,民政部制定了《福利企业资格认定办
发展循环经济是中央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重大战略部署,是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江苏人多地少、资源缺乏、环境容量小,发展循环经济需求迫切。作为国家首批循环经济试点省份,“十二五”期间,江苏省多措并举,强力推进,循环经济发展取得明显成效:能源產出率由1.67万元/吨标准煤上升到 2.07万元/吨标准煤;水资源产出率由88元/立方米上升到141元/立方米,主要再生资源回收价值达11
鉴于外贸形势严峻,广州市外经贸局局长肖振宇近日在某新闻发布会上表示,“要实事求是地根据省里的情况、国家的情况,对广州市今年的出口指标进行适当调整,应该调到5%~6%的增速,
电力安全生产的管理是电力资源正常供应中一个重要的环节和内容,电网是否能实现安全正常的运行取决于电力安全生产管理措施的科学合理.保证电力安全生产管理和电网的安全运行
在总结多年公墓建设经验、借鉴国际同行先进做法的基础上,结合首都实际,北京市以“资源节约,环保生态,休闲观光,社会教育,人性服务”为城市公墓建设理念,提出了既节约土地又
文章简单介绍500kV智能变电站继电保护的构成,重点对500kV智能变电站二次检修的安措技术进行详细分析和介绍,并提出了安措技术实施中的注意事项,以供参考.
【摘要】本文主要介绍了沟通协调原理与房地产项目建设中的必要性以及该原理的实际运用,同时从双向互动、内部沟通等方面进行了深入的研究,促进了房地产项目建设过程中所有主体的信息保持一致,提高房地产项目沟通协调的效率。  【关键词】房地产项目;沟通协调原理;实际应用  1、房地产项目沟通协调原理应用必要性  1.1建设水平本身的需求  无论是房地产项目的运营工作,还是建设工作,其工程量与工程规模相对较大,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