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禹州是我国钧瓷的发源地,见证了钧瓷的辉煌、衰败和重生历程,钧瓷作为目前世界上仅存且生产着的高温窑变釉器,也是反映禹州地区审美认知、以及现实生活的物质载体。本文从禹州钧瓷的历史传承和艺术特色出发,探讨了禹州钧瓷的起源、发展以及艺术。只有在继承的基础上再设计、再设计、再发展,才能带领禹州钧瓷再次走向辉煌。
一、钧瓷概述
钧瓷是陶瓷界中的一朵鲜艳夺目的奇葩,有“国之瑰宝”的美誉,其辉煌的技艺成就和永恒的艺术魅力,在陶瓷王国中独树一帜,在中国陶瓷史和世界陶瓷史上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1]。禹州钧瓷是将含有某些变价重层氧化物的复杂釉料厚涂在素烧坯上,使之在适度高温熔融和氧化还原条件下发生物理、化学变化,并按一定操作程序烧制的窑变瓷器[2][3]。钧瓷造型端庄,窑变美妙,色彩丰富且不重复,有“钧不成对”,“窑变无双”“人窑一色,出窑万彩”的艺术效果[4]。
二、钧瓷发展时代脉络
(一)晚唐
根据大量出土文物与陶推断,禹州境内陶器生产始于新石器时代,商周年间就已烧制出原始青瓷。烧造技术后经长期的发展改进,在唐代达到成熟。通过科学地比对,发现唐花瓷与传世宋钧釉质具有相同化学组成特点,因此部分学者将唐花瓷的乳光蓝斑看作是蓝钧釉等分相乳光釉的先导,并把唐花瓷称为“唐钧”。可以说,唐花瓷的出现为之后禹州钧瓷的產生和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工艺基础,起到了孕育和启蒙的作用[4]。
(二)北宋
北宋国力强盛,经济富足手,各类工艺美术行当均取得空非凡成就,钧瓷艺术更是空前发展。禹州地区的匠人们在晚唐时期制作花瓷基础上,创造性地把金属元素引入釉料中,使用高温还原火进行焙烧,得到了以天青、月白为主及少量带红斑的早期钧瓷。经过不断调试工艺过程中复杂而微妙的影响因素,最终将铜元素作为主要呈色剂,成功掌握了烧制红紫色窑变彩斑的钧瓷技艺。钧红釉的成功创烧意义非凡,标志着我国陶瓷美学上升到了另一层次[4]。
(三)金元
北宋末年政治腐败,积贫积弱严重,战火不断,疆土常受到外敌侵扰,百姓居无定所,禹州钧台官窑停烧,大量的能工巧匠流亡各地或被敌军俘虏,在异地继续从事钧瓷生产活动,客观上扩大了钧瓷的传播范围。金王朝北迁之后,中原一带才逐渐稳定,禹州地区也慢慢恢复了钧瓷生产。但此时的钧瓷烧制己不受官方限制,处于普及发展时期,以量取胜,除少数能继承宋钧神韵外,大部分做工粗糙,无法与宋代钧瓷相较。
(四)明清
禹州钧窑在元末因连年的战争灾荒而逐渐走向断烧,陷入发展的低谷时期。随着康乾盛世的到来,我国制瓷工艺抵达历史巅峰,但禹州钧窑技艺却未有复苏迹象。不过也正是由于常年的断烧,令传世不多的禹州钧瓷显得更加弥足珍贵,被最高统治者视若珍宝。康熙、乾隆皆对宋钧爱不释手,不仅搜集宋钧珍品,还授意工匠们对其钻研仿制。
(五)清末民国
清末民国时期,官僚资本家等上层人士积累了大量的财富,掀起了收藏古董的热潮,存世量极少的禹州钧瓷也受到藏者的热捧。受此影响,禹州神屋镇的陶瓷工匠纷纷尝试恢复断烧多年的钧瓷生产,但是因其工艺太过复杂,均以失败告终。只有匠工卢氏一家不言放弃,最终在风箱小炉中将钧瓷成功复烧,为禹州钧瓷产业的复苏提供了参考蓝本。
(六)解放后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在各级政府的领导与扶持下,经过各界专家、学者以及艺人的不懈努力,终于攻破了“十窑九不成”的难关,初步找到了窑变成色的门路。这一时期的大部分钧瓷产品用于出口创汇,部分作为“官礼”赠送外国政要,行销国内市场的很少。
改革开放以后,钧瓷产品重新走向繁荣。政府支持成立钧瓷艺术研究所,对钧瓷生产工艺进行科学研究。一些专业艺术家的参与,赋予了钧瓷更多的审美意蕴和文化内涵。随着钧瓷烧制工艺的现代转型,专业钧窑普遍兴起,禹州钧瓷产量、质量都获得大幅度提高。
三、不同时代禹州钧瓷的艺术特色比较分析
艺术设计来源于生活,禹州钧瓷作为禹州地区文化系统中的一部分,其设计不可避免的受到了不同历史阶段社会环境、审美风尚、生活方式等方面的影响,因此也必然会呈现出不同的时代特征,分析如下:
(一)晚唐
晚唐时期的花釉瓷就是河南地区陶瓷烧制工艺中一个创新品种。花釉瓷以釉液的自然“窑变”作为装饰,给人以天然造化、变化莫测之感。它突破了传统陶瓷以单色釉色加人为装饰的局限,为宋代钧窑瓷器的产生与发展奠定了基础,故又被称为“唐钧”。
(二)北宋
北宋年间禹州钧瓷的制作工艺与流程得到了完善与改良,极大地提升了钧瓷的品质,使之成为尊贵堂皇的象征。并通过对釉料的不断创新,烧制出绚丽多彩的窑变釉,形成了端庄典雅的艺术风格。最终,宋钧以其温润如玉、焕然天成的釉色和古朴洗练的造型,名满天下,赢得天子青睐,在古钧台设立钧官窑,专为皇室烧制御用钧瓷,将钧瓷工艺推向了历史巅峰[5]。
(三)金元
金元时期时局动荡,严重毁坏了原本繁盛的经济、文化风貌。之后金人在宋代民窑的基础上恢复了钧瓷生产,以此来满足民间日常生活所需的家居用品。它基本上沿用了宋代民窑的造型,但为了适应游牧民族的生活习俗,器型更为粗放;釉色以天青、天蓝为主,颜色暗淡,窑变效果虽不如宋朝灵活多变,但其紫红色的釉斑装饰却别具一番风味。但因其对胎料选择和工艺要求并不十分严格,故除少数精品外,大部分产品胎料较为粗松,制作较为粗糙,与宋钧形成鲜明的对比。
(四)明清
明代以来,制瓷中心南移,北方地区的窑厂纷纷衰败,虽然禹州在明代仍是全国主要的瓷产区之一,但钧瓷烧造工艺已经失传,窑厂仅能生产日用粗瓷,钧瓷发展陷入低谷。
(五)清末民初
国内经济条件短暂好转,热衷古董收藏的人士也逐渐增多,故兴起了一股仿古之风。钧瓷原产地禹州神屋镇民间陶瓷匠人受仿古风潮影响,纷纷尝试恢复钧瓷生产。人们在当地烧制日用粗瓷的工艺技术上开始尝试恢复钧瓷的生产,造型无大发展,使用手工拉胚塑型,鲜有胎模,实际烧制出的成品釉色单调,整体作品粗糙、笨重,与正宗钧瓷差距十分明显[5]。
(六)建国后
新中国成立后,党中央和省政府集中各类资源,在卢钧工艺的基础上,经过不断探索,终于突破了钧瓷窑变技术难关。恢复生产后的禹州钧瓷以仿古瓷为主,造型追求仿古风味。但受技术限制,制作工艺尚不稳定,多数产品较为粗糙。釉层厚薄不一,薄釉较多,乳光感稍差,釉色以青、蓝釉为主,少数带有锡铬红料点抹而成的红斑。60, 70年代,禹州钧瓷造型仍以传统仿古造型为主,制作工艺得到进一步提升,人工加工原料被机械代替,胎釉配方有了科学依据,由过去的单色类釉发展为多色类釉为主,釉层光滑莹润。80年代以后,禹州各大钧瓷厂钧瓷生产以注浆成型为主,造型工整细致造型方面吸取南方泥塑艺术的特色,窑变釉色也达到了新的工艺水平,创新了一批新釉色,各类新兴的迸片行纹为是其主要装饰。90年代以后,禹州钧瓷匠师在继承的基础上,不断创新,不断将时代主题和先进的设计思想不断注入到钧瓷创作中,拓展装饰技法与表现形式,使禹州钧瓷创作达到了新的高度。
【参考文献】
[1]王庆斌.传统钧瓷的现代生态设计与生产研究[J].生态经济,2009(09).
[2]白喜臣.论钧瓷[A].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禹州钧官窑址博物馆,2005.
[3]中国禹州钧窑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郑州:大象出版社,2007.
[4]张彬.禹州钧瓷的艺术特色与设计创新研究[D].江南大学,2016.
[5]王庆斌.钧瓷色彩的特征与分类体系研究[D].江南大学,2010.
一、钧瓷概述
钧瓷是陶瓷界中的一朵鲜艳夺目的奇葩,有“国之瑰宝”的美誉,其辉煌的技艺成就和永恒的艺术魅力,在陶瓷王国中独树一帜,在中国陶瓷史和世界陶瓷史上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1]。禹州钧瓷是将含有某些变价重层氧化物的复杂釉料厚涂在素烧坯上,使之在适度高温熔融和氧化还原条件下发生物理、化学变化,并按一定操作程序烧制的窑变瓷器[2][3]。钧瓷造型端庄,窑变美妙,色彩丰富且不重复,有“钧不成对”,“窑变无双”“人窑一色,出窑万彩”的艺术效果[4]。
二、钧瓷发展时代脉络
(一)晚唐
根据大量出土文物与陶推断,禹州境内陶器生产始于新石器时代,商周年间就已烧制出原始青瓷。烧造技术后经长期的发展改进,在唐代达到成熟。通过科学地比对,发现唐花瓷与传世宋钧釉质具有相同化学组成特点,因此部分学者将唐花瓷的乳光蓝斑看作是蓝钧釉等分相乳光釉的先导,并把唐花瓷称为“唐钧”。可以说,唐花瓷的出现为之后禹州钧瓷的產生和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工艺基础,起到了孕育和启蒙的作用[4]。
(二)北宋
北宋国力强盛,经济富足手,各类工艺美术行当均取得空非凡成就,钧瓷艺术更是空前发展。禹州地区的匠人们在晚唐时期制作花瓷基础上,创造性地把金属元素引入釉料中,使用高温还原火进行焙烧,得到了以天青、月白为主及少量带红斑的早期钧瓷。经过不断调试工艺过程中复杂而微妙的影响因素,最终将铜元素作为主要呈色剂,成功掌握了烧制红紫色窑变彩斑的钧瓷技艺。钧红釉的成功创烧意义非凡,标志着我国陶瓷美学上升到了另一层次[4]。
(三)金元
北宋末年政治腐败,积贫积弱严重,战火不断,疆土常受到外敌侵扰,百姓居无定所,禹州钧台官窑停烧,大量的能工巧匠流亡各地或被敌军俘虏,在异地继续从事钧瓷生产活动,客观上扩大了钧瓷的传播范围。金王朝北迁之后,中原一带才逐渐稳定,禹州地区也慢慢恢复了钧瓷生产。但此时的钧瓷烧制己不受官方限制,处于普及发展时期,以量取胜,除少数能继承宋钧神韵外,大部分做工粗糙,无法与宋代钧瓷相较。
(四)明清
禹州钧窑在元末因连年的战争灾荒而逐渐走向断烧,陷入发展的低谷时期。随着康乾盛世的到来,我国制瓷工艺抵达历史巅峰,但禹州钧窑技艺却未有复苏迹象。不过也正是由于常年的断烧,令传世不多的禹州钧瓷显得更加弥足珍贵,被最高统治者视若珍宝。康熙、乾隆皆对宋钧爱不释手,不仅搜集宋钧珍品,还授意工匠们对其钻研仿制。
(五)清末民国
清末民国时期,官僚资本家等上层人士积累了大量的财富,掀起了收藏古董的热潮,存世量极少的禹州钧瓷也受到藏者的热捧。受此影响,禹州神屋镇的陶瓷工匠纷纷尝试恢复断烧多年的钧瓷生产,但是因其工艺太过复杂,均以失败告终。只有匠工卢氏一家不言放弃,最终在风箱小炉中将钧瓷成功复烧,为禹州钧瓷产业的复苏提供了参考蓝本。
(六)解放后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在各级政府的领导与扶持下,经过各界专家、学者以及艺人的不懈努力,终于攻破了“十窑九不成”的难关,初步找到了窑变成色的门路。这一时期的大部分钧瓷产品用于出口创汇,部分作为“官礼”赠送外国政要,行销国内市场的很少。
改革开放以后,钧瓷产品重新走向繁荣。政府支持成立钧瓷艺术研究所,对钧瓷生产工艺进行科学研究。一些专业艺术家的参与,赋予了钧瓷更多的审美意蕴和文化内涵。随着钧瓷烧制工艺的现代转型,专业钧窑普遍兴起,禹州钧瓷产量、质量都获得大幅度提高。
三、不同时代禹州钧瓷的艺术特色比较分析
艺术设计来源于生活,禹州钧瓷作为禹州地区文化系统中的一部分,其设计不可避免的受到了不同历史阶段社会环境、审美风尚、生活方式等方面的影响,因此也必然会呈现出不同的时代特征,分析如下:
(一)晚唐
晚唐时期的花釉瓷就是河南地区陶瓷烧制工艺中一个创新品种。花釉瓷以釉液的自然“窑变”作为装饰,给人以天然造化、变化莫测之感。它突破了传统陶瓷以单色釉色加人为装饰的局限,为宋代钧窑瓷器的产生与发展奠定了基础,故又被称为“唐钧”。
(二)北宋
北宋年间禹州钧瓷的制作工艺与流程得到了完善与改良,极大地提升了钧瓷的品质,使之成为尊贵堂皇的象征。并通过对釉料的不断创新,烧制出绚丽多彩的窑变釉,形成了端庄典雅的艺术风格。最终,宋钧以其温润如玉、焕然天成的釉色和古朴洗练的造型,名满天下,赢得天子青睐,在古钧台设立钧官窑,专为皇室烧制御用钧瓷,将钧瓷工艺推向了历史巅峰[5]。
(三)金元
金元时期时局动荡,严重毁坏了原本繁盛的经济、文化风貌。之后金人在宋代民窑的基础上恢复了钧瓷生产,以此来满足民间日常生活所需的家居用品。它基本上沿用了宋代民窑的造型,但为了适应游牧民族的生活习俗,器型更为粗放;釉色以天青、天蓝为主,颜色暗淡,窑变效果虽不如宋朝灵活多变,但其紫红色的釉斑装饰却别具一番风味。但因其对胎料选择和工艺要求并不十分严格,故除少数精品外,大部分产品胎料较为粗松,制作较为粗糙,与宋钧形成鲜明的对比。
(四)明清
明代以来,制瓷中心南移,北方地区的窑厂纷纷衰败,虽然禹州在明代仍是全国主要的瓷产区之一,但钧瓷烧造工艺已经失传,窑厂仅能生产日用粗瓷,钧瓷发展陷入低谷。
(五)清末民初
国内经济条件短暂好转,热衷古董收藏的人士也逐渐增多,故兴起了一股仿古之风。钧瓷原产地禹州神屋镇民间陶瓷匠人受仿古风潮影响,纷纷尝试恢复钧瓷生产。人们在当地烧制日用粗瓷的工艺技术上开始尝试恢复钧瓷的生产,造型无大发展,使用手工拉胚塑型,鲜有胎模,实际烧制出的成品釉色单调,整体作品粗糙、笨重,与正宗钧瓷差距十分明显[5]。
(六)建国后
新中国成立后,党中央和省政府集中各类资源,在卢钧工艺的基础上,经过不断探索,终于突破了钧瓷窑变技术难关。恢复生产后的禹州钧瓷以仿古瓷为主,造型追求仿古风味。但受技术限制,制作工艺尚不稳定,多数产品较为粗糙。釉层厚薄不一,薄釉较多,乳光感稍差,釉色以青、蓝釉为主,少数带有锡铬红料点抹而成的红斑。60, 70年代,禹州钧瓷造型仍以传统仿古造型为主,制作工艺得到进一步提升,人工加工原料被机械代替,胎釉配方有了科学依据,由过去的单色类釉发展为多色类釉为主,釉层光滑莹润。80年代以后,禹州各大钧瓷厂钧瓷生产以注浆成型为主,造型工整细致造型方面吸取南方泥塑艺术的特色,窑变釉色也达到了新的工艺水平,创新了一批新釉色,各类新兴的迸片行纹为是其主要装饰。90年代以后,禹州钧瓷匠师在继承的基础上,不断创新,不断将时代主题和先进的设计思想不断注入到钧瓷创作中,拓展装饰技法与表现形式,使禹州钧瓷创作达到了新的高度。
【参考文献】
[1]王庆斌.传统钧瓷的现代生态设计与生产研究[J].生态经济,2009(09).
[2]白喜臣.论钧瓷[A].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禹州钧官窑址博物馆,2005.
[3]中国禹州钧窑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郑州:大象出版社,2007.
[4]张彬.禹州钧瓷的艺术特色与设计创新研究[D].江南大学,2016.
[5]王庆斌.钧瓷色彩的特征与分类体系研究[D].江南大学,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