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五方面入手 以文化立校

来源 :基础教育参考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i2009n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文化立校是提升学校的办学质量、促进学校内涵发展的主渠道。学校是培养人、发展人的场所,文化就是学校的空气,对身在其中的人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能够形成强大的凝聚力,极大地促进学校的内涵发展。对于文化立校,可以从精神文化、物质文化、制度文化、课程文化、行为文化五个方面人手,逐步凝聚、弥散、历练、伸展,直至形成全校师生的文化自觉。
  一、内化于心,凝聚“天人合一”的精神文化
  精神文化是学校群体共同的心理和行为中体现出来的理念、价值体系、心理特征及精神价值传统,是在长期的教育教学实践中慢慢积淀起来的。它构成了学校文化的内核,决定着学校的校风、学风和教风,制约着学校文化系统的取向和性质,需要精心的培育、长期的积淀,并与时俱进。
  我校经常发动学生、教师、校长讲身边历久弥新的教育故事。这样的“草根故事”源于真实的生活,是师生思想价值观的体现。在此基础上提炼其共性的东西,就更接近思想的深处,也更容易被认可、维护和发扬,这是学校精神文化的主要来源。
  融人适合的社会文化因素和校长的思想价值观,整合、提升、凝聚,最后回到广大师生中去,这样的精神文化才会有鲜活的生命力。每年的开学典礼上,学校总会从发展历程中撷取几个故事,提起几位先贤,推崇“幸福由努力和负责中来”的校训,与师生们温习共享。学校以“大爱”为核心价值观,将精神文化的核心确定为“大爱育人,责任于行”,凝聚了“自主、活泼、乐学、进取”的校风,以及“幸福快乐教育”这一核心办学理念。
  二、固化于外,弥散“虚实结合”的物质文化
  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物质文化是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途径和载体,其建设状况在一定程度上直接影响着校园文化的质量和整体水平。物质文化的建设既包括校园内可见可触的客观存在物,如各种建筑物、文体活动设施等教育教学硬件设施,还包括可观可赏的环境布局。内涵丰富的物质文化,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师生员工的素质和创造能力,同时对身在其中的学生起到环境育人的作用。
  我校在物质文化建设中做到“一楼一主题,一隅一文化”,坚持从传统文化中汲取幸福快乐的智慧,并将其点染在本无温度的建筑与自然环境中,使一切有了色彩与温度。在我校,建筑是凝固了的教育,教育自由流动于建筑之中。启智楼、启慧楼、启德楼、启秀阁、启真楼、启正楼、启蒙楼,普通的七座建筑也具有了不普通的文化求索。每个楼中的主题不是单纯策划出来的,而是扎扎实实做出来的教育场。大量的学生作品在少年科学院、少年文学院、少年书画院、少年健体大厅呈现。这里不仅是学生创造、游戏的乐园,更是学生展示个性,呈现风采的舞台。
  学生是学校教育的主体,任何一种学校精神文化的传递、创造,都离不开主体的作用。所以,学校文化建设是否有成效,不仅要看它对学生的影响程度,更要看学生参与建设的程度,看这个文化的“场”有多大的吸引力。一个扎扎实实的文化教育场是基点,也是一切教育成功的必然走向。
  陆机在《文赋》中说:“课虚无以责有,叩寂寞以求音。”即从虚无中求实,从寂静中求声。我校正是这样将幸福陕乐的智慧春风化雨般地“化”人环境中,从无声的建筑中求声,外感而内通,以无声的召唤引领着学生的成长。
  三、融化于制,历练“刚柔并济”的制度文化
  制度是学校的文化契约,也是学校管理者和师生共同遵守的契约。学校要生存、发展,一定离不开制度建设。作为学校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既是制度又是文化。制度与文化是一种相互依存的关系,制度是硬文化,文化是软制度。
  营造师生和谐发展的制度文化,首先应坚持“以人为本”的管理思想。在制度制定方面走群众路线,让教师充分发表意见,充分参与讨论修改,然后再组织实施,并在实施中逐步完善。这种人性化制度形态的校园文化把“软文化”与“硬制度”熔于一炉,在人文精神辉映下建章立制,用科学的规章制度保障人文关怀。
  制度是教师的行为指南和行为底线,合理的制度可以保证建立起良好的校风、教风、学风,保证学校朝着既定的目标顺利发展。所以,在管理中,学校将制度作为刚性管理来规范教师行为,将情感作为柔性管理来凝聚教师心灵,冷热相融,刚柔并济,使学校的文化理念在师生身上知行归一,气韵相合。四、物化于象,伸展“有无相生”的课程文化
  学校的育人目标需要通过课程来实现,这就决定了课程文化是学校文化中最主要、最根本、最核心的部分。从课程目标的提出,到课程体系的构架,再到课堂教学的实施,都要围绕学校的核心教育理念和育人目标进行。课程文化的建设同样要本着“继承中发展,发展中创新”的原则,反复研讨国家课程政策、社会发展的需要、学生发展的需要,才能走出符合学校实际的课程建设之路。
  目前,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的政策范式,赋予了学校更大的改革空间。我们围绕学校的育人目标加大了课程建设的力度,将校本执行课程理解为国家、地方课程的校本化实施和学校自己开发的课程两大部分,构建了选修和必修两大体系。选修包括学科课程和学校的特色课程,必修包括走班课程和社团课程。以更好地落实国家课程标准,培养全面加个性的“书香人、文明人、自信人、快乐人”。
  五、实化于行,形成“返璞归真”的行为文化
  行为文化是学校的教师与学生,在教学管理与学习生活中对精神文化的实践与传承。学校行为文化是学校办学理念融化到师生血液里的过程和外化,是学校育人活动中最直接、最广泛也是最深刻的部分。学校行为文化需要全体师生的参与和坚持,才能达到文化育人之境界。
  我校通过“引路子、架梯子、搭台子”促进教师成长,本着“特色培养、扬长避短、典型带动”的原则,打造“和而不同”的教师队伍,引领教师成为不同领域、不同层次、各具特色的名师。倡导教师把微笑带进课堂,把激情融人教育,打造“仁爱、敬业、创新”的教风。引领教师以“仁爱”化人,打造真心、真情、真诚关爱学生的仁爱之风,激励教师内外兼修、品位与品格双赢。
  积极发挥学生在学校文化建设中的作用,是学校回归教育核心价值观的举措。学生是学校教育的主体,离开了学生的活动,学校的文化就会失去其创造性、继承性。学校文化建设是否有成效,不仅要看它对学生的影响程度,更要看学生参与建设的程度。学校应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能动性,为此,我校成立了30多个学生社团,以“校园四节”为平台,定期展示学习成果。
  好的学校文化是直达师生灵魂深处的,凶为它面向的是每一个活生生的生命。它或许不够宏大,但通向它的路径一定是可选择的;它或许不够新鲜,但一定是以人的发展为本的。它是一所学校思维的原点,也是承载了师生灵魂的精神家园。
其他文献
利用非培养的分子技术研究了西沙海槽表层沉积物中的微生物群落。沉积物中扩增的古菌16SrDNA序列分属两个大类:泉古生菌(Crenarchaeota)和广古生菌(Euryarchaeota)。以Marine Crenarchaeotic GroupⅠ(古菌16S rDNA文库的49.2%)和Terrestrial Miscellaneous Euryarchaeotal Group(16.9%)为主
汶川大地震的主要影响区位于四川盆地西缘,是四川盆地向青藏高原的过渡地带,地质构造复杂,山高谷深坡陡,是我国生态环境十分脆弱的地区,同时该地区还是具有重要生态服务功能,是长江
叶片水平的气孔导度组合模型已被成功扩展到冠层水平,并被应用于冬小麦生态系统潜热通量的模拟研究,但该研究仅基于1a的数据,有必要研究模型在更长时间尺度和其它生态系统类
一个人要构筑自己的文化力量需要做许多努力,但最重要的莫过于读书。因此,对于一所学校来说,开展阅读教育尤其重要。
以开顶箱内经过6个生长季高浓度CO2处理的原位土壤种植的红松幼树为实验对象,研究了500μmolmol-1CO2对针叶光合作用及相应光合参数的影响。实地条件下测定了净光合速率(PN)对光合有效辐射(PAR)及胞间CO2浓度(Ci)的响应曲线,根据光合作用的生化模型,推算出了Rubisco活性或数量限制的最大羧化速率(VCmax)和光饱和条件下由RuBP再生能力限制的最大电子传递速率(Jmax),以
抬高村级学校短板,是破解区域教育均衡发展难题,推进落实教育公平的关键。近年来,四川省宜宾市翠屏区坚持“生态教育,特色翠屏”的发展理念,锁定“建设西部教育强区”的发展定位,践
根据2002~2003年长江口29°00′~32°00′N、122°00′~123°30′E海域4个季节的海洋调查,运用定量、定性方法,探讨长江口邻近海域浮游磷虾类总丰度的季节变化特征以及与渔场的关系,丰度的季节差异与水团的关系,分析了优势种的数量变动、对磷虾类的贡献及对环境的适应情况,并与东海外海的生态特征作了比较。结果表明,长江口及邻近海域磷虾类丰度季节变化主要受温度的影响,平面分布变化与盐度
以普通小麦豫麦34为材料,研究了不同浓度的外源Ca2+对小麦幼苗氮素代谢的影响。在小麦第一片叶完全展开后,开始外源Ca2+处理,设0(对照)、2、4 mmo.lL-1和8 mmo.lL-14个Ca2+浓度梯度。处理5d后,测定氮同化酶活性、氮同化量及其它相关代谢物含量。结果表明,小麦幼苗叶片中硝酸还原酶(NR)和谷氨酰胺合成酶(GS)在2 mmo.lL-1Ca2+处理下活性比对照有显著增加,4 m
看过动物世界的人都知道,非洲大草原是一个充满了血腥和竞争的地方,那里有狮子、鬣狗和豹子,而角马要想生存,的确不是一件易事。最让人感到意外的是,每当小马驹生下来时,它便立刻使
<正>静观当下的小学语文课堂,教师提问、学生思考,教师设疑、学生探讨的教师主导模式依旧普遍盛行。经常可以看到,当教师满怀期待地"把提问的权利下放给学生"时,学生的表现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