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目前,我国高中信息技术课教学还处在探索阶段,其教学方式还不能满足高中信息教育的发展,存在着很多不足。近年来,大多数学校和教师都积极改进教学方式,引入课堂组织模式进行高中信息技术课的教学,提高了教学质量,激发了学生对信息技术课浓厚的兴趣。
关键词:高中信息技术课;课堂组织模式;有效教学
作为知识的传播者,信息技术教师担任着培养优秀信息技术人才的使命,不仅要给学生传授信息技术的理论和实践技能,还要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教师在信息技术课上,采用课堂组织模式能顺利地完成教学任务,和学生进行知识互动,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保证了教学质量。本文就从几种课堂组织形式教学来探讨高中信息技术课的有效教学方法。
良好的课堂组织教学模式能促进师生之间和谐的交流互动,激发学生对信息技术课的学习热情,理解并掌握更多的信息技术理论知识和操作技能,健全学生人格,保证教学质量。信息技术课基本的课堂组织形式有以下几种:
(1) 发现式问题探究教学模式。信息技术课不同于其他科目,计算机有很多方便神奇的地方。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对计算机操作技能进行探索,给学生创造一个积极有利的学习环境,不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在这个环节中,改变了学生被动接受知识的状态,培养了他们主动探索知识的好习惯,他们获得的成就必然会转化为学习的动力。计算机中隐藏着很多比较方便的技能,如一些快捷键,F2可以重命名、Ctrl A选中全部内容、Ctrl C复制、Ctrl V粘贴等,这就需要教师引导学生根据已有快捷键的特点,发现更多的快捷键并得出正确的结果,以提高学生的自信心和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
(2) 图文并茂地讲解及演示。信息技术课可以利用多媒体技术进行教学。教师在讲解信息技术知识的时候,可以借助设备边讲解边演示,让学生获得大量的图片知识,消除眼部疲劳和枯燥乏味感。如在“搜索网上资源”一课中,教师可以在把课前制作好的Flash动画课题给学生展示,逐步讲述本堂课的学习内容,然后以百度搜索引擎为例,讲解如何打开浏览器、输入相应的网址、收藏网页和网站等,以生动形象的表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更容易理解并掌握知识。
(3) 分组讨论竞争教学模式。目前科教版新课标倡导教学理念倡导“合作、管理、竞争”。在信息技术课中,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特点,如兴趣、爱好和特长等,把学生分成几个组,在分组的时候,学生的年龄、性别、成绩和社会经验等都要均匀分配,小组成员最好在某些方面存在一定的差异,这样可以使学生互补互助,既有利于公平竞争,又促进了学生之间的团结协作。如教师提出要买一个3500元左右的电脑,问要如何进行配置,才能买到一台低价钱、高配置、性能好的电脑。学生在接到任务时,应该从多方面获取知识,看谁学习最有主动性?谁收集的信息和信息渠道方式多?谁的信息最准确?哪个小组的协作能力强?然后由各组人员对自己的结果进行阐述,其他小组可以随时提出问题进行刁难,最后教师评价各组的劳动成果。这种既有协作又存在竞争的教学模式,可以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提高学生对知识的认知度,同时也增加了学生之间的优异和班级团结互助的凝聚力。
(4) 拓宽认知教学模式。由于信息技术课在我国兴起的比较晚,大多数学校的信息技术教学课时也比较少,选择的信息技术课本的知识也不全面。因此,教师在上课时,应该在原有的信息技术内容中进行基础知识的拓宽。如在对信息进行加工处理的课时中,除了给学生讲解基本的信息加工软件,还可以对图形图像制作、声音处理、网页制作、杀毒软件以及office办公软件等知识进行拓展,促进学生对知识的全面了解。高中信息技术课本通常只会提到比较基本的软件和功能,如Acdsee、Photoshop、3D Max、CAD、360安全卫士、视频播放器等,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对涉及的软件进行基本的讲解,因为这些工具软件不仅能巩固学生已有的知识,还能激发学生学习新知识的动力。
总结:在高中信息技术课上,教师在课堂上要善于组织学生,和学生进行较好的互动,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保证信息技术课堂的教学质量。同时,教师应不断创新教学方式,使学生更好地掌握信息技术知识,从而成为能独当一面的信息技术人才。
参考文献:
[1]周丹.如何打造高中信息技术课的有效教学[J].青少年日记,
2012(8).
[2]张永生.浅议高中信息技术课堂的有效教学[J].学周刊,2013(18).
(江苏省兴化市文正实验学校)
关键词:高中信息技术课;课堂组织模式;有效教学
作为知识的传播者,信息技术教师担任着培养优秀信息技术人才的使命,不仅要给学生传授信息技术的理论和实践技能,还要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教师在信息技术课上,采用课堂组织模式能顺利地完成教学任务,和学生进行知识互动,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保证了教学质量。本文就从几种课堂组织形式教学来探讨高中信息技术课的有效教学方法。
良好的课堂组织教学模式能促进师生之间和谐的交流互动,激发学生对信息技术课的学习热情,理解并掌握更多的信息技术理论知识和操作技能,健全学生人格,保证教学质量。信息技术课基本的课堂组织形式有以下几种:
(1) 发现式问题探究教学模式。信息技术课不同于其他科目,计算机有很多方便神奇的地方。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对计算机操作技能进行探索,给学生创造一个积极有利的学习环境,不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在这个环节中,改变了学生被动接受知识的状态,培养了他们主动探索知识的好习惯,他们获得的成就必然会转化为学习的动力。计算机中隐藏着很多比较方便的技能,如一些快捷键,F2可以重命名、Ctrl A选中全部内容、Ctrl C复制、Ctrl V粘贴等,这就需要教师引导学生根据已有快捷键的特点,发现更多的快捷键并得出正确的结果,以提高学生的自信心和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
(2) 图文并茂地讲解及演示。信息技术课可以利用多媒体技术进行教学。教师在讲解信息技术知识的时候,可以借助设备边讲解边演示,让学生获得大量的图片知识,消除眼部疲劳和枯燥乏味感。如在“搜索网上资源”一课中,教师可以在把课前制作好的Flash动画课题给学生展示,逐步讲述本堂课的学习内容,然后以百度搜索引擎为例,讲解如何打开浏览器、输入相应的网址、收藏网页和网站等,以生动形象的表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更容易理解并掌握知识。
(3) 分组讨论竞争教学模式。目前科教版新课标倡导教学理念倡导“合作、管理、竞争”。在信息技术课中,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特点,如兴趣、爱好和特长等,把学生分成几个组,在分组的时候,学生的年龄、性别、成绩和社会经验等都要均匀分配,小组成员最好在某些方面存在一定的差异,这样可以使学生互补互助,既有利于公平竞争,又促进了学生之间的团结协作。如教师提出要买一个3500元左右的电脑,问要如何进行配置,才能买到一台低价钱、高配置、性能好的电脑。学生在接到任务时,应该从多方面获取知识,看谁学习最有主动性?谁收集的信息和信息渠道方式多?谁的信息最准确?哪个小组的协作能力强?然后由各组人员对自己的结果进行阐述,其他小组可以随时提出问题进行刁难,最后教师评价各组的劳动成果。这种既有协作又存在竞争的教学模式,可以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提高学生对知识的认知度,同时也增加了学生之间的优异和班级团结互助的凝聚力。
(4) 拓宽认知教学模式。由于信息技术课在我国兴起的比较晚,大多数学校的信息技术教学课时也比较少,选择的信息技术课本的知识也不全面。因此,教师在上课时,应该在原有的信息技术内容中进行基础知识的拓宽。如在对信息进行加工处理的课时中,除了给学生讲解基本的信息加工软件,还可以对图形图像制作、声音处理、网页制作、杀毒软件以及office办公软件等知识进行拓展,促进学生对知识的全面了解。高中信息技术课本通常只会提到比较基本的软件和功能,如Acdsee、Photoshop、3D Max、CAD、360安全卫士、视频播放器等,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对涉及的软件进行基本的讲解,因为这些工具软件不仅能巩固学生已有的知识,还能激发学生学习新知识的动力。
总结:在高中信息技术课上,教师在课堂上要善于组织学生,和学生进行较好的互动,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保证信息技术课堂的教学质量。同时,教师应不断创新教学方式,使学生更好地掌握信息技术知识,从而成为能独当一面的信息技术人才。
参考文献:
[1]周丹.如何打造高中信息技术课的有效教学[J].青少年日记,
2012(8).
[2]张永生.浅议高中信息技术课堂的有效教学[J].学周刊,2013(18).
(江苏省兴化市文正实验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