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当前社会竞争力越来越强,高校培养人才的模式是以高校就业率为根本而制定的,随着我国社会不断发展,当前培养高质量人才成为教学重点。如今社会就业竞争力强,在培养人才的过程中需要采用不同措施,在“四个回归”背景下,要充分贯彻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高等教育的要求,对人才培养模式进行深入改革,推进教学内容的深化发展,为提高人才质量打下良好基础。本文对“四个回归”视角下培养应用型创新人才的方法进行探讨,希望可以为教育工作者提供帮助。
关键词:“四个回归”;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
基金项目:重庆工商大学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四个回归”视角下重庆高校本科专业课程教学改革研究(基金编号:2020213)
引言:在最新的本科教育工作会议中提出“坚持教学以人为本”和“教学回归为本”两个培育人才方向,根本的目的是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教育体系,并且要让“工匠精神”融入到教学内容中,使得学生从心底接受这一教学理念,进而培养出符合社会主义经济发展需要的人才,高校在进行教学的过程中要顺应时代发展潮流,通过紧跟时代发展脚步来掌握经济发展脉络。探讨应用型人才的培养模式对时代的发展和提高社会价值具有重要意义。
一、现行课程教学方法中存在的问题
1.教学内容过于分散
如今使用的教材仍旧是为传统教学方法服务,传统教材内涉及的内容比较分散,前文内容和后文内容关联性较弱,很多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因为关联性不强的原因,时长会出现知识点脱节的问题,学生很难根据学习内容形成一个完整的知识框架,严重影响学生的学习效果。因为教学内容的分散,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难以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学生在学习的过程没有学科想象力,导致学生的学习压力大【1】。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可以形成系统性知识体系,利用学科的互相渗透性,全面提升学生不同学科成绩。
2.教师课堂教学手段单一,课堂学习氛围不强
目前教师在课堂中占据主导地位,很多高校教师的教学风格过于强势,在课堂上没有给学生发挥的机会,教师由于教龄较大的原因不愿意对已经使用的教学方法进行改良,很多学生对所学的科目失去学习兴趣。因为在课堂教学中教师的死板教学,学生没有主动探索学习的好奇心,在一定程度上压抑学生的想象能力,对学生后续的学习与生活都产生一定影响。教师讲解的知识点过于紧密,很多学生在接受新的知识点后就会忘记以学过的知识点,即便学生可课后采用自学的方式学习,还是不能完全掌握知识点,学生对学习的自信心受到打击导致学生彻底放弃学习【2】。
3.学生主动学习能力差
由于教师在课堂上过于强势,教师通常会采用大水漫灌的形式进行教学,导致学生在学习时处于被动地位,教师和学生之间没有足够的互动性,教师一个人在讲台将并不知道学生是否已经接受,采用强迫的方式向学生输出知识会让学生失去主动探索知识的主动性,学生的思想会落入死循环。师生之间长期缺少互动,会严重影响师生关系,导致课堂效率降低【3】。
二、“四个回归”视角下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措施
1.构建关联性知识点
在教育界认为,知识点之间不仅仅相互独立,还存在相互依存的关系,很多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就是没有认识到这一点,在学习的过程中会感觉到吃力,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应该引导学生将所学的知识点结合起来。除此之外,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要将教材中分散的知识点进行整合,教学的过程中要采用整体讲解的方式,强化不同知识点的关联性,让学生可以在学习的过程中形成足够清晰的知识框架,学会对知识框架进行细化,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可以形成自己的思维,使学习的难度得到降低的同时,还能提到巩固旧知识的目的【4】。
2.精选教学教材
实现顺利教学的唯一方法是对教材进行选择,如今市场上存在大量的教学教材,但是它们的质量难以得到保证。学校在选择教材的过程中要考虑到当地的实际情况,购买教材前期要采集任课教师意见,立足实际教学情况和学生的实际需求,选择教材的过程中要学会与时俱进,根据“四个回归”大背景的要求下选择教材,教材内的教学案例要是最新的科研成果,选择文科教材时要选用紧贴实事情的教材,用科学的方式选择讲课教材,通过教材的改变来提高教学效果,实现培养应用型创新人才的目的【5】。
3.改变培养方式
不同学校有不同培养人才的方法,学校的办学宗旨也是根据培养人才策略的变化进行变更。随着经济和科学技术的发展,社会上需要的人才种类不断增加,在如此的社会背景下,各类学校都要改变传统的办学策略,注重学生文化课成绩的同时还要让学生的其他方面得到发展。
结束语:
人才培养的过程应该和社会实际相结合,强化学生专业能力的同时还要提高学生的创造性,高校要提升结合社会实际需要来培养学生。将应用型人才培养方法融合到日常教学中,提升学习成绩的同时还可以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
参考文献:
[1]赵宗俊,文永霞,周通,张梦.“四个回归”视角下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J].才智,2020(28):191-192.
[2]张春芝,孟令伟,于润众,胡亚光,张丽媛,姚笛.“以本为本 四个回归”背景下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农产品加工,2020(08):115-117.
[3]湯志.推进高职教育“四个回归”的思考[J].阜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20,31(01):16-18.
关键词:“四个回归”;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
基金项目:重庆工商大学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四个回归”视角下重庆高校本科专业课程教学改革研究(基金编号:2020213)
引言:在最新的本科教育工作会议中提出“坚持教学以人为本”和“教学回归为本”两个培育人才方向,根本的目的是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教育体系,并且要让“工匠精神”融入到教学内容中,使得学生从心底接受这一教学理念,进而培养出符合社会主义经济发展需要的人才,高校在进行教学的过程中要顺应时代发展潮流,通过紧跟时代发展脚步来掌握经济发展脉络。探讨应用型人才的培养模式对时代的发展和提高社会价值具有重要意义。
一、现行课程教学方法中存在的问题
1.教学内容过于分散
如今使用的教材仍旧是为传统教学方法服务,传统教材内涉及的内容比较分散,前文内容和后文内容关联性较弱,很多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因为关联性不强的原因,时长会出现知识点脱节的问题,学生很难根据学习内容形成一个完整的知识框架,严重影响学生的学习效果。因为教学内容的分散,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难以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学生在学习的过程没有学科想象力,导致学生的学习压力大【1】。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可以形成系统性知识体系,利用学科的互相渗透性,全面提升学生不同学科成绩。
2.教师课堂教学手段单一,课堂学习氛围不强
目前教师在课堂中占据主导地位,很多高校教师的教学风格过于强势,在课堂上没有给学生发挥的机会,教师由于教龄较大的原因不愿意对已经使用的教学方法进行改良,很多学生对所学的科目失去学习兴趣。因为在课堂教学中教师的死板教学,学生没有主动探索学习的好奇心,在一定程度上压抑学生的想象能力,对学生后续的学习与生活都产生一定影响。教师讲解的知识点过于紧密,很多学生在接受新的知识点后就会忘记以学过的知识点,即便学生可课后采用自学的方式学习,还是不能完全掌握知识点,学生对学习的自信心受到打击导致学生彻底放弃学习【2】。
3.学生主动学习能力差
由于教师在课堂上过于强势,教师通常会采用大水漫灌的形式进行教学,导致学生在学习时处于被动地位,教师和学生之间没有足够的互动性,教师一个人在讲台将并不知道学生是否已经接受,采用强迫的方式向学生输出知识会让学生失去主动探索知识的主动性,学生的思想会落入死循环。师生之间长期缺少互动,会严重影响师生关系,导致课堂效率降低【3】。
二、“四个回归”视角下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措施
1.构建关联性知识点
在教育界认为,知识点之间不仅仅相互独立,还存在相互依存的关系,很多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就是没有认识到这一点,在学习的过程中会感觉到吃力,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应该引导学生将所学的知识点结合起来。除此之外,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要将教材中分散的知识点进行整合,教学的过程中要采用整体讲解的方式,强化不同知识点的关联性,让学生可以在学习的过程中形成足够清晰的知识框架,学会对知识框架进行细化,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可以形成自己的思维,使学习的难度得到降低的同时,还能提到巩固旧知识的目的【4】。
2.精选教学教材
实现顺利教学的唯一方法是对教材进行选择,如今市场上存在大量的教学教材,但是它们的质量难以得到保证。学校在选择教材的过程中要考虑到当地的实际情况,购买教材前期要采集任课教师意见,立足实际教学情况和学生的实际需求,选择教材的过程中要学会与时俱进,根据“四个回归”大背景的要求下选择教材,教材内的教学案例要是最新的科研成果,选择文科教材时要选用紧贴实事情的教材,用科学的方式选择讲课教材,通过教材的改变来提高教学效果,实现培养应用型创新人才的目的【5】。
3.改变培养方式
不同学校有不同培养人才的方法,学校的办学宗旨也是根据培养人才策略的变化进行变更。随着经济和科学技术的发展,社会上需要的人才种类不断增加,在如此的社会背景下,各类学校都要改变传统的办学策略,注重学生文化课成绩的同时还要让学生的其他方面得到发展。
结束语:
人才培养的过程应该和社会实际相结合,强化学生专业能力的同时还要提高学生的创造性,高校要提升结合社会实际需要来培养学生。将应用型人才培养方法融合到日常教学中,提升学习成绩的同时还可以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
参考文献:
[1]赵宗俊,文永霞,周通,张梦.“四个回归”视角下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J].才智,2020(28):191-192.
[2]张春芝,孟令伟,于润众,胡亚光,张丽媛,姚笛.“以本为本 四个回归”背景下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农产品加工,2020(08):115-117.
[3]湯志.推进高职教育“四个回归”的思考[J].阜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20,31(01):16-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