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德育优势

来源 :今日中国教研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irug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语文课程目标指出:在语文学习过程中,培养爱国主义感情、社会主义道德品质,逐步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提高文化品位的审美情趣。因此,在小学语文教学中从小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尤为重要。“文以载道、文道统一”是语文教学的重要原则。小学语文课里的“道”的揭示与深化,与其他学科相比,有其独特的途径和方法。文与道相结合,既不是要求学生系统地学习政治观点,也不是教师满堂灌的说教,而是善于指导学生从理解语言、理解课文的内容去体会感受课文蕴含的思想感情,使学生受到潜移默化的感染和熏陶。
  一、抓住字词教学,帮助学生品“道”
  字词句段是一篇文章中最基本的组成单位,作者的思想、观点都渗透于其中。这些字句段实际上就是“文”与“道”的联系点。教师要把握好这些联系点,使文与道有机地渗透和统一。
  在上《明明上学》一文时,我让同学们讨论:当学文在路边提醒明明要迟到了时,明明这才想起上学,于是和学文一同向学校跑去。“跑”字说明什么?如果换成“走”字可能吗?经过讨论,同学们认为“跑”反映了明明听从别人的劝告,不愿意迟到,宁愿放弃喜爱的蛐蛐也不违反学校纪律。如果改成“走”字就会迟到,就不能反映出明明是个遵守纪律的好孩子。读课文,理解字词句和领会思想内容是一致的,只有抓住字词句的反复品味,才能达到思想教育的要求。
  二、加强朗读指导,帮助学生悟“道”
  小学语文教材选编的都是文质优美的文章,由于小学生限于知识经验和实际能力,对客观事物的体验是比较模糊的,难以独立、准确地把握中心,而朗读是一种艺术的再创造,它能使无声的书面语变成有声有色的口头语言。因此,加强朗读指导,就能激发感情,悟出文章“道”之所在,从而使读者引起共鸣。朗读品文,不仅能得到“句句悟其神”的效果,而且能使学生在朗读中情感得到陶冶,思想得到深化。
  三、抓住课文内容主次,帮助学生挖“道”
  “夫缀文者,情动而辞发”,是说写文章的人,因有了情感并生发辞句章法而成文章的“道”。有时一篇文章作者会抒发多种情感,在这种情况下,教师要抓住起主导作用的一方面加以突出,使学生得到较深刻的印象,做到寓教于文。
  如:《小壁虎借尾巴》通过生动有趣的语言文字和活泼明了的图画,介绍小壁虎的尾巴具有再生功能的特点和小鱼、黄牛、燕子尾巴的作用。文章主要思想教育任务是对学生进行初步的唯物主义教育,礼貌教育则居其次。教学时,教师应结合课文的语言文字重点进行思想教育,使学生受到潜移默化的教育。
  四、教学中注重内外结合,延伸“道”
  要使学生的思想品质、道德观念得到进步,光靠课堂传授是远远不够的,还得着力开发课外活动的潜力。学生在课外不仅能摄取各种信息,拓宽知识领域,训练操作技能,还能充实思想,陶冶情操,锻炼意志,学到做人的道理。
  如:《要下雨了》这篇课文,通过小燕子低飞、鱼儿跳到水面、蚂蚁搬家等现象知道要下雨了,帮助儿童认识夏季下雨前的一些自然现象。课后,让学生收集自然界中能预报天气变化的资料。他们有的知道下雨前蜻蜓会低飞、蛇会过道;有的知道“朝霞不出门,晚霞行千里”;有的知道“东虹轰隆、西虹雨”……收集到的资料,远远超过在课堂上所获取的知识。这种有的放矢、率先引导的课外活动,补充了课堂的教学内容。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是从小培养学生形成良好品德的重要途径。教师要充分发挥语文课堂教学的德育优势,全方位促进学生从小自觉养成文明礼貌、诚实谦逊的品质。
  (作者单位:561305贵州省关岭县八德乡郎妹小学)
其他文献
语文教学一直是老牛拉破车,费力不讨好。自新课程改革以来,语文教学方式方法及学生学习方式都有了一些改变,但由于我们国家的考试制度,教师的观念相对滞后,语文教学质量仍处于一个高投低产的状况。在我校推行以“导学图”为载体的课堂教学改革的过程中,我深切地感受提高语文教学效率的有效途径是“和”,也是课堂教学改革的关键核心之所在。下面,我就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谈谈我的看法:    一、“和”的重要性    1.历
期刊
“合作”是一种以情感为细节,以平等为基础,以相互尊重、交换意见为特征的交往方式。对于我来说,遇到自己喜欢做的事,就会做得更好。成人尚且如此,对于情感丰富的孩子而言,兴趣更是最好的老师。合作学习能为学生创造宽松、和谐的氛围和自主探究的机会,是培养学生学习能力和养成良好学习习惯的最佳方式。合作是为提高学习效率服务的,流于形式的合作将会使学生的“学习激情”逐渐消蚀。因此,合作必须把握好时机,要应其所需、
期刊
《新课程标准》指出:“在语文教学中,培养爱国主义精神、社会主义道德品质,逐步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提高语文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因此,语文教师应是情感教育的设计师、迁移者,教师应运用情感教育的方法,把传授知识和学生接受知识这种相互的思想交流和心灵活动融为一体,使教师、学生、作品三者情感产生共鸣,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内驱力,从而提高学生语文学习的能力。  一、更新语文教学观念,寻找读者与作
期刊
课外阅读成为小学生的习惯,不但能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而且能不断地提高小学生的语文综合素质。教师如何培养学生课外阅读习惯呢?下面谈谈我的具体做法。  一、培养阅读兴趣  培养课外阅读习惯应从低年级开始。小朋友最爱听故事,教师可抓住这一特点进行培养学生阅读兴趣的系列训练。首先教师讲故事,学生一定听得津津有味:接着教师读有趣的故事,使学生明白这些有趣的故事来自书本中;然后教师请学生读带有拼音的短小故事,
期刊
从教二十余年,经验教训参半,每每反思,常自感叹,现辑录几段,警醒自己,也备同行茶余饭后共批判。    一、建设和谐团结的领导集体    小平同志说:“一个好校长就是一所好学校”,即言校长在学校管理上的重要性。诚然,有一个作风优良、业务过硬、勤勉务实、管理科学、待人和善的校长,的确是保证学校各方面工作顺利开展的先决条件。但是,在教育分工日益繁复的今天,仅凭校长一人事必躬亲,是远远不能满足学校各方面工
期刊
初中数学新课程标准要求“通过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学习,使学生能够具有初步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所以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对学生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应引起广大数学教师的高度重视。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找到培养和发展学生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有效途径,在数学教学中愈来愈显得重要。下面,笔者就“学生创新精神的培养和创新能力的发展”谈谈个人的体会:    一、更新观念,树立数学教师的创新意识  
期刊
语文教育教学在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全日制初级中学语文教学课程标准》中明确规定:“语文训练必须重视思想政治教育。”因此,语文教学首先应教育学生学会做人,学会爱国爱民。要充分利用语文学科的思想性和感染力,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使每一个学生都能成为有才有德、德才兼备的接班人。那么,如何在语文教学中进行德育渗透呢?  首先,教师要充分挖掘教材中的德育因素。语文学科本身就具有鲜明的思
期刊
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是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而听说读写能力的培养离不开想象。因此,如何激发学生的想象力是我们语文教师必须认真探讨的问题。  一、要为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创设情境  要求学生在阅读、学习中想象书中的内容。如:在教朱自清的《春》一文时,让学生边读边闭上眼睛去想象那生机勃勃、春意盎然的春天美景,去体会春风拂面、春雨润肤、春花传香时的感受,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深入情景之中,既培养了学生的想象力,
期刊
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全面提高学生素质的重要环节。语文教师都有一个共识:作文课难上,教师难教,学生难写。究其原因,我认为有以下几点:  一、写作动机不纯  不论是老师还是学生都是为中考而写作文。教师揣测出题人的意图,学生是为作文而作文、为应试而作文,是“要我写”而不是“我要写”。因此,作文课教学是把着眼点放在作文之“文”上的。正是过于强调为“文”而作,过于强调“文”的技巧和规则,导致
期刊
语文教学的主要目的在于提高学生的听、说、读、写几个方面的能力。在语文教学中对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越来越成为语文教学的一个重点。下面,我以《羚羊木雕》这篇课文教学为例,谈谈在培养学生语文阅读能力上的初浅认识。    一、采用整体阅读方法    整体阅读是阅读训练的基本方法,所谓整体阅读是指对课文整体进行把握。了解课文的思路,理清课文的情节、脉络,分清课文的主次轻重,从而把握作者的基本态度或主要观点。所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