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失的餐桌和共餐的魔力

来源 :读者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hundok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餐桌正在消失


  “晚饭准备好了!”妈妈通常这样呼唤在室外玩耍的孩子,或者低头看报的丈夫。这句呼唤告诉全家人放下手中的事,为一天中最重要的时刻做好准备。一个呵护家人的母亲,一个权威的父亲,一群叽叽喳喳的孩子,围坐在热腾腾的饭菜周围,这种家庭生活的缩影在很多国家持续了很多年,如今却在悄然改变。
  人类是唯一将进食发展为仪式的物种,烹饪是维系人类关系的纽带。美国《大西洋月刊》认为,人和动物的区别并不是能否使用工具——灵长类动物用木棍汲取蜂蜜,与人类使用叉子、勺子没有本质区别。与动物不同的是,我们要坐在桌边吃饭,并且不会在看到食物的那一刻就扑上去大快朵颐。人们一起吃饭,通常等到所有人盘中都有食物才开始用餐,直到所有人都吃完,这餐饭才算结束。
  但在现代社会,家庭成员越来越多地各行其是,独自用餐,全家人在特定时间坐下来吃饭通常是为了特殊事件。随着离婚率的提高,很多单亲家庭的孩子甚至没有全家人坐在一起吃饭的体验。
  对人类来说,决定一个人身份的,并不是吃什么,而是吃饭的方式和地点。
  餐桌并非自古就有,千百年前,人类的祖先不会坐在桌边用餐。罗马皇帝靠在床上,就着两张矮几用餐;中世纪的穷苦人只能在木质饲料槽边吃饭;在非洲和印度,人们蹲着或者跪在地上用餐。到现在,世界上1/4的人口仍然不用餐桌,而是跪在垫子上吃饭。在一些国家,妇女和儿童不能与男性同桌而食,只能在厨房吃饭。
  在发达国家,餐桌销售量正在锐减。人们把食物端到电脑前,或者站在厨房吃完,甚至捧着食物缩在沙发里看电视。人们在车里狼吞虎咽,在路上边走边吃。就算坐在桌边吃饭,身边环绕的也不是人,而是电脑、电视、报纸和书籍。
  盘子的销售量也在下降,更不用说设计精美的宴客餐具了。人们对即食食物的依赖日盛,这些食物被装进一次性纸杯、托盘,或者被放在纸袋里用手捧着,无须餐具就可以吃完。既然有了用微波炉转几圈就能放在膝盖上食用的便捷食品,餐桌还有什么用?
  更值得深思的是,随着餐桌退出舞台中心,厨房的功能也在改变。一些前卫厨房被当作兼有酒吧和藏书室功能的生活空间。当越来越少的人家用厨房做饭,这个空间开始被改造成家庭的怀旧照片墙,或者高科技厨具的展览厅。最讽刺的是,越是将厨房的高级配置视为身份和地位象征的人,越不使用厨房。

共餐的魔力


  专栏作家科迪在《大西洋月刊》上分享过家人共享晚餐的“魔力”:“母亲去世后,我弟弟去新西兰留学,我最先感受到不同的是晚餐。父亲和我开始分开吃饭。我们各自和朋友在外用餐,或者对着各自的电脑啃三明治,即使共享晚餐,也是叫份外卖披萨,对着电视大嚼。有些日子,我们彼此都见不着面。在我返校的几天前,父亲对我说:‘我觉得就算只剩下我们两个,我们也应该一起吃饭。你妈妈会希望这样的。’虽然我们做的饭味道没那么好,而且也没有妈妈和弟弟在场,但和父亲坐在一起吃饭就是种特殊的感觉。”
  从用牙齿撕扯生肉、茹毛饮血的祖先,到学会种麦子和烤制面包的美索不达米亚人,人类的食物图谱越来越丰富和可靠。食物不再事关生存或是分配权,却能够确定我们的身份和地位,那些与我们同桌吃饭的人和我们有着同样的身份和联系。在18世纪的荷兰,好朋友的说法就是“食伴”。
  餐桌是全家聚集的地方,象征着团结。
  餐桌搭台,食物唱戏,而食客都是戏中的角色。相邻而坐的人不可避免地在传递餐盘的过程中目光交汇,进而彼此攀谈。共同用餐提供了对话的理由,可以回顾一天并且展望未来。事实上,交谈这件事本身比交谈的内容更加重要。比如科迪与父亲之间平庸琐碎的对话,多数是关于棒球、电视节目,有时也涉及严肃的话题,比如政治和死亡、记忆和惋惜。“一起吃饭只是小事,也不需要额外的努力,却是我一天里最快乐的时刻。”

伴随餐桌消失的家庭生活


  根据统计,1/5的美国人在车上进食;1/4的人一日三餐中至少有一顿是快餐;多数美国人每周和家人一起吃饭的日子不超过5天。
  盖洛普的调查发现,在美国,家庭晚餐越来越难以实现。只有28%的成年人表示每天都会陪孩子在家吃饭,1997年这个数字是37%。超过四成的家庭每周一同用餐4~6次。1/4的家庭每周共餐不足3次。
  独自用餐在生理上和心理上都会带来负面影响。国际学生评估项目(PISA)调查经合组织(OECD)国家15岁的学童后发现,学生平均旷课率是15%,但那些不经常和家人用餐的孩子旷课率达到30%。
  来自保加利亚的肥胖专题研究称,每周与父母共同用餐少于两次的孩子,超重的可能性比同龄人高40%。美国哥伦比亚大学的研究则发现,每周和父母共餐超过5次的孩子,对药物和酒精依赖的情况更少,他们的饮食更加健康,在学业上表现更好,与父母的关系也更加亲近。
  其中的道理很简单:不和家人一起吃饭时,很多孩子选择用廉价的快餐填饱肚子。外卖食物通常比家庭烹饪的食物含有更多的脂肪、盐分和卡路里。
  另一个原因是,独自吃饭会产生疏离感。家庭餐桌能够把人们团结在一起,共进晚餐让人们放下手中的工作,真正享受一段惬意的时光。
  在很多国家,吃饭时间是神圣的。比如在法国,即使独自用餐,也不能狼吞虎咽地敷衍了事,员工至少有一小时的午餐时间。在墨西哥,城里人会和亲友到公园或城市广场野餐。在柬埔寨,村民们铺开彩色的毯子,取出食物与亲友共享。


  爱丽丝·尤利尔在她的著作《一起吃饭》中指出,聚餐能从根本上转变人们的观念,在餐桌上,人们会对不同种族、性别和社会经济背景的人有更加平等的看法。
  很多美国家庭花在快餐上的钱已经和购买日常用品的支出一样多了。而对很多人来说,全家一起享用美食不再是中产阶级的家庭生活,而是富裕人群的特权。因为经济原因,越来越多的家庭中,父母都要外出工作,顾不上准备美食和陪伴孩子,甚至一些年轻人根本不会做饭。在超市里采购原材料、大费周章地做饭,似乎没有必要——各种各样的快餐令人目不暇接,既省时间又省钱。
  “吃饭是为了生存,而吃得聪明是一门艺术。”在17世纪,法国古典作家弗朗索瓦·德·拉罗什富科曾这样说。也许,最聪明的吃饭方式就是与人共同用餐。如果能和家人、朋友、同事共同用餐,就算吃的是外卖食品,也是有意义的。
  (山 高摘自《青年参考》2015年12月23日,勾 犇图)
其他文献
晌午经过建国门的时候,阳光刺眼。听到大概是北京站传来的整点报时的钟声,不自觉地抬了抬眼。  有一群灰白相间的鸽子,成群结队地从南边飞过来,在我头顶上徘徊。  顶着北京秋季午后并不刺眼的阳光,那些鸽子好像飞进了我的心里。  小时候我就喜欢坐在天台上,看着那些总是结伴飞来飞去的鸽子。当市区大钟楼的钟声响6下的时候,外公就会从楼下的窗户探出头来唤我的名字,叫我回家吃饭。  邻居家有一个和我年龄相仿叫小武
期刊
这是《圣经》上的故事。一位国王派人携厚礼去找巴兰,求他诅咒以色列人。巴兰是个有能耐的巫师,为人厚道,但是难免见钱眼开,于是欣然从命,骑驴上路。上帝担心巴兰会做出对以色列人不利的事情,便派天使拿一把宝刀,站在半道上阻拦巴兰的去路。巴兰兴冲冲地赶路,没看到天使,驴子看到了天使,那畜生有些害怕,掉头就跑。巴兰不知其中原委,大为恼火,抡起鞭子便打。那驴也倔,无论巴兰怎么打,死活不肯回头。驴被打急了,突然说
期刊
阳台上出现了几截短小的树枝。这是14楼,周围一片空旷,除了更高处的天空和地面上的路,看不到别的什么。我把树枝捡起,在掌心一字排开,琢磨它们究竟来自何处。一只鸟的翅膀从楼前掠过,我想起了喜鹊,一定是它们把树枝衔到这里的。几天前,两只喜鹊落在我家阳台上,叽叽喳喳地叫着,很欢快的样子。我与喜鹊隔着一层窗玻璃,屋里屋外是两个世界,我坐在玻璃窗之内,忽略了窗外发生的事情。  我开始留意窗外的喜鹊,它们在阳台
期刊
我有个朋友老林,他在某次机缘巧合下认识了一个叫小飞的男孩。  小飞来自农村,没上过大学,高中毕业后就在一个工地做小工,每个月有两千块钱的工资。小飞有个梦想:当画家!他在中学时创作的好多画都获得了国家级比赛的奖项。这是一个有才华和天赋的年轻人,可是那时的他连画笔、颜料都买不起。  老林也没上过大学,他通过自己多年的努力,把事业做得很不错。他特别希望帮助更多有才华的年轻人。老林资助过很多穷学生,这次他
期刊
我们印象中的慈禧太后,是威风八面的“老佛爷”,垂帘听政,只言片语就可以决定臣民的生死,乃至大清帝国的命运。可是,这个拥有“慈禧端佑康颐昭豫庄诚寿恭钦献崇熙太皇太后”徽号的大人物,也曾因为刚愎自用,以致邦国濒临倾圮,本人则颠沛流离,朝不保夕,饿了两天的肚子,并为之痛哭流涕。  慈禧贵为太后,居然饿肚子,还痛哭流涕,不是怪事吗?没错,的确是怪事。不过,不能怪别人,要怪只能怪她鬼迷了心窍,耍弄着义和团打
期刊
许多年前,在你们当中任何一个人都还未出生时,一个聪明的法国人说过:“倘若青年人有知识,倘若老年人有能力。”我们都知道他所说的是什么意思,那就是:当你年轻的时候,你有能力做任何事情,却不知道该干什么。可是后来,你上了年纪,经验、阅历教会了你一切,你却疲倦了,胆子也变小了。你什么都无所谓了,你只想安安静静地待着,平平安安度过余生。除非你自己受到冤屈,你是再也没有多余的能力与心气去管其他闲事了。  那么
期刊
为了探究一台改变世界历史的脑科手术,巴罗神经学研究所的研究人员花了两年时间,跑了三个大洲。他们从故纸堆里翻出了一份被湮没的病历,以及一位改变历史的医生。  “在我一生的作战中,最使我心惊胆战的,莫过于莫斯科城下之战。”回顾往事时,拿破仑留下过这样一句话。而他在莫斯科一战中的对手,则是神话人物一般的俄国将领米哈伊尔·库图佐夫元帅。这位不受沙皇待见、每每打完仗就被送去休养、最后又得被请出山的大胖子将领
期刊
大师是个热爱生活的人,享受着生活中的每一点幸福,但同时他又不怕承担巨大的风险。他敢于带领弟子们为穷苦的人说公道话,不怕因此受到权贵们的打压。  “真正聪明的人不会怕死。”他经常这样告诉弟子们。  “一个人为什么会这样轻视自己的生命?”弟子们这样问他。  “如果黎明到来了,一个人会在乎蜡烛燃到尽头吗?”大师回答。  (岁 月摘自新浪网作者的博客)
期刊
艺术之手
期刊
1841年7月21日,对时任英国驻华商务总监义律来说,是倒霉的一天。他的船遭遇台风,主桅杆断裂,同船10多个人被困在无人荒岛上,只剩一些食物、一块防水布和8瓶杜松子酒。  幸亏遇到一名中国水手,同意送他们回去,但要收费3300元。此时中英鸦片战争正打得不可开交,清廷采取金钱刺激手段:擒获义律赏洋银10万元,生擒白人士兵一名赏200元。  义律他们搭乘的民船开出没多久,便遇上官船,此时2名英国人正在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