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膀胱癌患者行膀胱全切回肠代膀胱腹壁造口术后,改变了原有的正常排尿方式,需终生佩戴造口袋收集尿液。本文就如何做好造口患者术后住院期间护理,以及出院后的院外护理进行研究和探讨。
关键词:膀胱癌;腹壁造口;护理
【中图分类号】
R47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3763(2014)06-0220-01
膀胱癌是泌尿系统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近两年来发病率有增加趋势。约50%以上患者需行全膀胱切除回肠代膀胱腹壁造口术,即尿流改道,游离一段回肠作膀胱,输尿管吻合在这段回肠上,并于腹壁造口排出尿液[1]。术后患者改变了原有的排尿方式,在生活质量上受到很大的影响。本文就如何做好造口患者术后住院期间护理,以及出院后的院外护理进行研究和探讨,现将报道如下。
1术后护理
1.1 病情观察
1.1.1 造口观察: 术后观察造口,正常的造口一般为红色,湿润、有光泽。碰触后会有少量出血,如有大量出血或变为紫黑色,应及时告诉医生。手术当日即可佩戴造口袋,以减少渗液,促进伤口愈合。
1.1.2 引流管的观察: 术后早期要留置多条管道,包括左、右输尿管支架管,回肠膀胱管等,起引流和支架作用。要将管道固定稳妥,随时观察引流尿液的颜色及量并记录。回肠膀胱管一般在10~14 d拔除,为更好引流尿液,防止输尿管狭窄,拔除回肠膀胱管后1~2 d可拔除输尿管支架管。
1.1.3 并发症的观察
1.1.3.1 造口缺血坏死: 造口缺血坏死是术后早期最严重的并发症,造口黏膜呈暗红色、紫色或黑色,失去光泽时必须高度警惕造口缺血坏死,指导病人寻找原因,检查是否有造口受压、造口袋底板过小等因素,评估造口活力,避免或去除可能加重造口缺血坏死的因素。
1.1.3.2 造口狭窄: 可见于术后早期或晚期,表现为尿量减少,甚至无尿。原因为尿液长期刺激造成慢性炎症可导致造口狭窄,易造成代膀胱内尿液淤滞,导致尿路感染、尿路结石及肾功能损害。需定期行造口扩张,用小指戴消毒指套插入造口并通过腹壁全层,或定时插入导尿管排放尿液或留置导尿管。
1.1.3.3 造口周围皮肤刺激性皮炎: 多因为病人未完全掌握造口袋粘贴技巧,致造口袋漏尿,尿液长时间浸渍刺激皮肤引起炎症,应该正确粘贴和裁剪造口袋,破损处换药,可外涂氧化锌软膏或皮肤保护膜及粉。皮肤不平者可在底盘内环涂上防漏膏,以填补皮肤空隙,预防尿液渗漏引起刺激性皮炎。
1.1.3.4 造口回缩: 非严重的病例,可选用凸面底盘,配合腰带、防漏膏;皮肤受损者,可用护肤粉或保护膜;减轻体重,定期随访。严重的病例需要手术治疗[3]。
1.2 心理护理: 患者术后改变了正常的排尿途径,使患者心理、精神受到不同程度的创伤,表现为焦虑、紧张、恐惧、抑郁、自卑、封闭、厌世等心理状态,护理人员应针对患者不同的心理特点,巧妙地运用关怀性沟通,帮助患者克服心理障碍,使患者能以良好的心态接受造口。同时应为患者寻求支持,尤其是患者亲友的情感支持和经济支持,帮助患者树立对生活的信心。另外鼓励康复出院的患者以现身说法,介绍他们术后生活、工作、学习的情况,让其他患者亲眼看到重返社会,健康生活的实例,以坚定患者对治疗的信心。
1.3 泌尿造口护理
1.3.1 选择合适的造口袋: 术后早期选用两件式造口袋,利于观察造口的局部情况;对于经济较困难者可选用一件式造口袋,价格相对便宜。术后每隔1周更换1次两件式康乐保泌尿造口袋,观察造口底板周围皮肤有无红疹、出血、溃烂等,观察有无尿漏,尿量、尿色是否正常。一般术后三四天尿液逐渐转变为淡黄色,常伴有絮状物。如引流袋内尿量减少或无尿液引出时,可能为分泌物堵塞造口袋底端与引流袋接头处,应去除接头处的分泌物,保持引流通畅。
1.3.2 指导患者正确护理造口: 协助家属多鼓励、支持患者,引起病人学习的兴趣。教会患者及主要照顾者更换造口袋的方法:清洁造口周围的皮肤,准备好备换物品。更换时将造口袋向造口方向拉起,撕开时要用另一只手按住皮肤,动作要轻柔,避免过快、过重而损伤皮肤,用棉花蘸温水轻轻擦洗造口及周围皮肤,将皮肤彻底清洗干净后,柔软的棉布将皮肤擦干;修剪造口袋,裁剪造口袋前先度量造口的大小,最好比造口的实际尺寸大2~3mm,造口袋口过大皮肤易受尿液刺激导致损伤,过小则易导致造口血液循环障碍。注意忌用消毒药水清洗皮肤,避免刺激造口及使皮肤干燥,如果皮肤无破损,不需要涂抹任何药物。
1.4 健康教育
1.4.1 给患者提供专业化知识: 郭秀燕等[4]提出健康教育可以使患者掌握相关知识和护理造口的技巧,消除心理障碍,提高自我保健和护理能力,增强回归社会的信心,生活质量得到提高。
1.4.2 为患者制定个性化措施: 男性病人在认知功能方面强于女性病人;老年、无配偶的病人自尊自信状态及生活质量总体评价好于年轻有配偶的病人等等,这可能与病人的社交范围,自我意识以及造口对病人日常生活的影响等原因有关,因此应针对病人不同特点给予个性化的干预措施,如放尿技巧,饮食调节,皮肤护理,定期复查,有条件参加造口联谊会,实行健康教育指导,提高自理能力。
2 院外护理
2.1 自我护理: 教会患者自我护理十分重要,不仅提高患者出院后的自理能力,而且远期并发症也能得到合理预防和及时治疗,对提高生活质量起到了很大的作用。有文献[3]总结:自我护理包括保持良好心态,腹壁外集尿袋的佩戴及其维护,回肠乳头的保护,造瘘口周围皮肤的护理,造瘘口定期扩张,定期门诊随访以及警惕“肠膀胱”肿瘤的发生。患者术后佩戴腹壁外集尿袋标志着患者的初步康复,长期步入带瘘生活过程,其中自我护理贯穿始终。
2.2 通过加强社区医疗服务强化院外护理: 患者出院后的健康教育是促使患者心身康复的重要手段,但由于临床护士存在着人力、时间、经费等方面的问题,目前健康教育仅局限于住院教育,难以拓展至院外。而大部分造口患者的造口问题,如造口并发症、皮肤周围炎症等,大多在出院后才表现出来。因此,建议加强社区医疗服务资源,一方面临床护士与社区医疗服务部门开展合作,通过社区医疗服务部门组织“造口联谊会”等活动;另一方面可通过对社区医疗服务者进行有关肠造口护理知识、技巧和康复期健康教育方法的培训,从而更有效地为患者提供健康指导。
3 小结
综上所述,回肠代膀胱腹壁造口患者术后,护理人员应对患者进行造口观察和整体护理,在患者康复出院后,更应延续至院外护理教育,帮助一同学习造口相关日常生活知识,减少造口并发症,从而提高泌尿系造口患者的生活质量。
参考文献
[1] 吴在德.外科学.第5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0:766-768.
[2] 梁月娥.回肠膀胱术后并发症的观察与护理[J].海南医学,2010,21(3):149-150.
[3] 王彩萍.全膀胱切除术患者泌尿造口的观察与护理[J].职业与健康,2009,25(9):1008.
[4] 郭秀燕,郑春丽,范桂华.健康指导对造口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J].中国病案,2006,7 (2):46-48.
膀胱癌患者行膀胱全切回肠代膀胱腹壁造口术后,改变了原有的正常排尿方式,需终生佩戴造口袋收集尿液。本文就如何做好造口患者术后住院期间护理,以及出院后的院外护理进行研究和探讨。
关键词:膀胱癌;腹壁造口;护理
【中图分类号】
R47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3763(2014)06-0220-01
膀胱癌是泌尿系统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近两年来发病率有增加趋势。约50%以上患者需行全膀胱切除回肠代膀胱腹壁造口术,即尿流改道,游离一段回肠作膀胱,输尿管吻合在这段回肠上,并于腹壁造口排出尿液[1]。术后患者改变了原有的排尿方式,在生活质量上受到很大的影响。本文就如何做好造口患者术后住院期间护理,以及出院后的院外护理进行研究和探讨,现将报道如下。
1术后护理
1.1 病情观察
1.1.1 造口观察: 术后观察造口,正常的造口一般为红色,湿润、有光泽。碰触后会有少量出血,如有大量出血或变为紫黑色,应及时告诉医生。手术当日即可佩戴造口袋,以减少渗液,促进伤口愈合。
1.1.2 引流管的观察: 术后早期要留置多条管道,包括左、右输尿管支架管,回肠膀胱管等,起引流和支架作用。要将管道固定稳妥,随时观察引流尿液的颜色及量并记录。回肠膀胱管一般在10~14 d拔除,为更好引流尿液,防止输尿管狭窄,拔除回肠膀胱管后1~2 d可拔除输尿管支架管。
1.1.3 并发症的观察
1.1.3.1 造口缺血坏死: 造口缺血坏死是术后早期最严重的并发症,造口黏膜呈暗红色、紫色或黑色,失去光泽时必须高度警惕造口缺血坏死,指导病人寻找原因,检查是否有造口受压、造口袋底板过小等因素,评估造口活力,避免或去除可能加重造口缺血坏死的因素。
1.1.3.2 造口狭窄: 可见于术后早期或晚期,表现为尿量减少,甚至无尿。原因为尿液长期刺激造成慢性炎症可导致造口狭窄,易造成代膀胱内尿液淤滞,导致尿路感染、尿路结石及肾功能损害。需定期行造口扩张,用小指戴消毒指套插入造口并通过腹壁全层,或定时插入导尿管排放尿液或留置导尿管。
1.1.3.3 造口周围皮肤刺激性皮炎: 多因为病人未完全掌握造口袋粘贴技巧,致造口袋漏尿,尿液长时间浸渍刺激皮肤引起炎症,应该正确粘贴和裁剪造口袋,破损处换药,可外涂氧化锌软膏或皮肤保护膜及粉。皮肤不平者可在底盘内环涂上防漏膏,以填补皮肤空隙,预防尿液渗漏引起刺激性皮炎。
1.1.3.4 造口回缩: 非严重的病例,可选用凸面底盘,配合腰带、防漏膏;皮肤受损者,可用护肤粉或保护膜;减轻体重,定期随访。严重的病例需要手术治疗[3]。
1.2 心理护理: 患者术后改变了正常的排尿途径,使患者心理、精神受到不同程度的创伤,表现为焦虑、紧张、恐惧、抑郁、自卑、封闭、厌世等心理状态,护理人员应针对患者不同的心理特点,巧妙地运用关怀性沟通,帮助患者克服心理障碍,使患者能以良好的心态接受造口。同时应为患者寻求支持,尤其是患者亲友的情感支持和经济支持,帮助患者树立对生活的信心。另外鼓励康复出院的患者以现身说法,介绍他们术后生活、工作、学习的情况,让其他患者亲眼看到重返社会,健康生活的实例,以坚定患者对治疗的信心。
1.3 泌尿造口护理
1.3.1 选择合适的造口袋: 术后早期选用两件式造口袋,利于观察造口的局部情况;对于经济较困难者可选用一件式造口袋,价格相对便宜。术后每隔1周更换1次两件式康乐保泌尿造口袋,观察造口底板周围皮肤有无红疹、出血、溃烂等,观察有无尿漏,尿量、尿色是否正常。一般术后三四天尿液逐渐转变为淡黄色,常伴有絮状物。如引流袋内尿量减少或无尿液引出时,可能为分泌物堵塞造口袋底端与引流袋接头处,应去除接头处的分泌物,保持引流通畅。
1.3.2 指导患者正确护理造口: 协助家属多鼓励、支持患者,引起病人学习的兴趣。教会患者及主要照顾者更换造口袋的方法:清洁造口周围的皮肤,准备好备换物品。更换时将造口袋向造口方向拉起,撕开时要用另一只手按住皮肤,动作要轻柔,避免过快、过重而损伤皮肤,用棉花蘸温水轻轻擦洗造口及周围皮肤,将皮肤彻底清洗干净后,柔软的棉布将皮肤擦干;修剪造口袋,裁剪造口袋前先度量造口的大小,最好比造口的实际尺寸大2~3mm,造口袋口过大皮肤易受尿液刺激导致损伤,过小则易导致造口血液循环障碍。注意忌用消毒药水清洗皮肤,避免刺激造口及使皮肤干燥,如果皮肤无破损,不需要涂抹任何药物。
1.4 健康教育
1.4.1 给患者提供专业化知识: 郭秀燕等[4]提出健康教育可以使患者掌握相关知识和护理造口的技巧,消除心理障碍,提高自我保健和护理能力,增强回归社会的信心,生活质量得到提高。
1.4.2 为患者制定个性化措施: 男性病人在认知功能方面强于女性病人;老年、无配偶的病人自尊自信状态及生活质量总体评价好于年轻有配偶的病人等等,这可能与病人的社交范围,自我意识以及造口对病人日常生活的影响等原因有关,因此应针对病人不同特点给予个性化的干预措施,如放尿技巧,饮食调节,皮肤护理,定期复查,有条件参加造口联谊会,实行健康教育指导,提高自理能力。
2 院外护理
2.1 自我护理: 教会患者自我护理十分重要,不仅提高患者出院后的自理能力,而且远期并发症也能得到合理预防和及时治疗,对提高生活质量起到了很大的作用。有文献[3]总结:自我护理包括保持良好心态,腹壁外集尿袋的佩戴及其维护,回肠乳头的保护,造瘘口周围皮肤的护理,造瘘口定期扩张,定期门诊随访以及警惕“肠膀胱”肿瘤的发生。患者术后佩戴腹壁外集尿袋标志着患者的初步康复,长期步入带瘘生活过程,其中自我护理贯穿始终。
2.2 通过加强社区医疗服务强化院外护理: 患者出院后的健康教育是促使患者心身康复的重要手段,但由于临床护士存在着人力、时间、经费等方面的问题,目前健康教育仅局限于住院教育,难以拓展至院外。而大部分造口患者的造口问题,如造口并发症、皮肤周围炎症等,大多在出院后才表现出来。因此,建议加强社区医疗服务资源,一方面临床护士与社区医疗服务部门开展合作,通过社区医疗服务部门组织“造口联谊会”等活动;另一方面可通过对社区医疗服务者进行有关肠造口护理知识、技巧和康复期健康教育方法的培训,从而更有效地为患者提供健康指导。
3 小结
综上所述,回肠代膀胱腹壁造口患者术后,护理人员应对患者进行造口观察和整体护理,在患者康复出院后,更应延续至院外护理教育,帮助一同学习造口相关日常生活知识,减少造口并发症,从而提高泌尿系造口患者的生活质量。
参考文献
[1] 吴在德.外科学.第5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0:766-768.
[2] 梁月娥.回肠膀胱术后并发症的观察与护理[J].海南医学,2010,21(3):149-150.
[3] 王彩萍.全膀胱切除术患者泌尿造口的观察与护理[J].职业与健康,2009,25(9):1008.
[4] 郭秀燕,郑春丽,范桂华.健康指导对造口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J].中国病案,2006,7 (2):46-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