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信息技术不断发展,小学品德课程也随之更新教学手段。以新课标为指引,切实运用教育心理学知识,结合自身教学与赛课实例,浅探信息技术在小学品德教学中的应用。
一、利用信息技术,有效激励学生参与
(一)智能多元化,丰富活动
目前,我国多数学校为统一制式学校,品德课上,大部分学生接受着同一方式的教学,不利于学生多元智能的发展。但信息技术的普及,让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智力特点和习惯,从不同角度进行实践和阐述同一问题。比如,对于同样的“环境保护”问题,某些学生可以通过文字概念的切入点学习,某些学生则通过人际交往或逻辑的切入点学习。而这些在课堂中无法全面渗透的知识,学生可以通过互联网,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攫取需要的信息。更重要的是,在搜集资料,反复咀嚼信息的过程中,学生善用自己的智力所长,展现出专家的思考方式。这也正体现了品德课程的核心理念——“引导儿童热爱生活、学会关心、积极探究”。
(二)技术产品化,有效互动
信息技术日新月异,信息产品也层出不穷。如,在教学中以“电子白板”为例,可以明显感觉到,无论是现场批注、情境演示等操作都更简单方便,节省了大量课堂时间,增强了师生间的有效互动。另外,互联网云及微信等平台的使用,加强了教师与家长、孩子的练习,更有利于信息的反馈和整合。
二、利用信息技术,充分调动人类五感
信息技术能强化孩子对“听觉”的感知。比如,在执教《伸出爱的手》一课中,我播放了无声的《中国好声音》片段,有学生表示“在家看的时候,我看得很高兴,今天感到特别累、特别着急”。学生在无声视频的帮助下,感受到“听不见声音,不理解电视表达的意思,连看电视也没什么乐趣”。失去了听觉的刺激,鲜亮的视频画面,触发了孩子们的焦虑情绪,他们体会到:这就是听障人士的痛苦。
信息技术,能强化孩子对“视觉”的感知。《伸出爱的手》一课中,我让孩子们蒙上眼睛,开始播放各种声音,如马路上车水马龙的声音,火灾现场的声音,别人的说话声。孩子们纷纷表示:很害怕,但不知道应该怎么办。当视觉被阻隔,周围的音效,充分调动起了孩子们的听觉,他们体会到:这就是视障人士的痛苦。
此外,目前信息全球化,信息的获取途径增多,许多带有危险性的实验或现场感受,比如因违法交通规则导致的车祸等。此时教师可以借助信息技术,充分调动“五感”,让孩子们得到亲身感受。亲身的模拟体验,往往比教师在课堂上的传统说教,要有效得多,这让我们在执教品德课(如四年级上册第二单元《安全地生活》)时,更轻松有效。
三、利用信息技术,巧妙拉开观察距离
信息技术可以创设生动、形象的信息技术环境,经过特殊的处理,如图像整合、视频录制、影像剪辑等,巧妙地拉开观察距离。
执教粤教版一年级上册《叔叔阿姨辛苦了》一课时,我将学生身边常见的人、天天都在发生的事拍成图片,模糊人像,配上音乐,让孩子们“猜一猜他们是谁”。我拍下了本校保安、清洁工、教师等的日常工作画面,其中包括:保安在中午休息时间,逐一给全校课室开门(背影);保洁阿姨清扫孩子们留下的“顽垢”(侧影);音乐老师满头大汗,与孩子们载歌载舞,认真上课(背影)……当这些熟悉的人,以陌生的形式出现在PPT上,孩子们显得很兴奋,他们突然发现,这些朴实工作的“叔叔阿姨”就在我们身边,勤恳地为我们服务,默默地为我们付出。本课教学目标之一的达成——“感受社会劳动者的辛勤”,也就因势利导,自然水到渠成。让孩子们从另一个角度去观察,去思考,去体会生活,这也正凸显了“热爱生活、学会关心、积极探究”的核心理念。
四、利用信息技术,有效构建思维方式
信息技术有利于构建平面思维。讲授品德课时,我常利用网络平台,引导学生通过观看不同的活动视频,找到它们的交叉点,透过事物的现象,掌握事物的本质,进而加深对活动主题的体会和理解。比如,在讲授《家乡在哪里》一课时,我搜集并剪辑了关于深圳的短片,包括:綠色环保、交通便利、文化多元、开放、时尚、创新、有爱心等等,通过观看不同的视频,孩子们找到它们的共同点——深圳是一个丰富多元,富有人情味的城市,随着老师引导回想日常点滴,进而激发了情感共鸣——对深圳的喜爱。这与开课初,孩子们对第二故乡的无动于衷,形成较大反差。
不仅如此,信息技术也有利于构建线性思维。《家乡在哪里》一课中,我从各种途径搜集了深圳近三十年的变化图片,如渔民村、沙头角、深南大道等标志性区域的今夕对比图。虽然时光已逝,但信息技术依然为学生留下了深圳的发展足迹。他们走在深圳发展的时间纵轴线上,对于深圳的发展,他们零落的认知逐渐清晰,并连接成线。课上不少学生发出感慨,深圳的变化惊人,随后便轻易理解了“深圳速度”,领悟“开拓、创新、团结、奉献”的深圳精神。
《义务教育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基本理念中提出:“首先要注重教会学生如何学习,而不是强调知识的灌输。”品德教学中,信息技术以其多样的形式,吸引学生参与、实践、感悟,不仅推动了学生思维方式的发展,也在学习过程中培养了学生的态度和能力,不失为一项有力的教学手段。
一、利用信息技术,有效激励学生参与
(一)智能多元化,丰富活动
目前,我国多数学校为统一制式学校,品德课上,大部分学生接受着同一方式的教学,不利于学生多元智能的发展。但信息技术的普及,让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智力特点和习惯,从不同角度进行实践和阐述同一问题。比如,对于同样的“环境保护”问题,某些学生可以通过文字概念的切入点学习,某些学生则通过人际交往或逻辑的切入点学习。而这些在课堂中无法全面渗透的知识,学生可以通过互联网,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攫取需要的信息。更重要的是,在搜集资料,反复咀嚼信息的过程中,学生善用自己的智力所长,展现出专家的思考方式。这也正体现了品德课程的核心理念——“引导儿童热爱生活、学会关心、积极探究”。
(二)技术产品化,有效互动
信息技术日新月异,信息产品也层出不穷。如,在教学中以“电子白板”为例,可以明显感觉到,无论是现场批注、情境演示等操作都更简单方便,节省了大量课堂时间,增强了师生间的有效互动。另外,互联网云及微信等平台的使用,加强了教师与家长、孩子的练习,更有利于信息的反馈和整合。
二、利用信息技术,充分调动人类五感
信息技术能强化孩子对“听觉”的感知。比如,在执教《伸出爱的手》一课中,我播放了无声的《中国好声音》片段,有学生表示“在家看的时候,我看得很高兴,今天感到特别累、特别着急”。学生在无声视频的帮助下,感受到“听不见声音,不理解电视表达的意思,连看电视也没什么乐趣”。失去了听觉的刺激,鲜亮的视频画面,触发了孩子们的焦虑情绪,他们体会到:这就是听障人士的痛苦。
信息技术,能强化孩子对“视觉”的感知。《伸出爱的手》一课中,我让孩子们蒙上眼睛,开始播放各种声音,如马路上车水马龙的声音,火灾现场的声音,别人的说话声。孩子们纷纷表示:很害怕,但不知道应该怎么办。当视觉被阻隔,周围的音效,充分调动起了孩子们的听觉,他们体会到:这就是视障人士的痛苦。
此外,目前信息全球化,信息的获取途径增多,许多带有危险性的实验或现场感受,比如因违法交通规则导致的车祸等。此时教师可以借助信息技术,充分调动“五感”,让孩子们得到亲身感受。亲身的模拟体验,往往比教师在课堂上的传统说教,要有效得多,这让我们在执教品德课(如四年级上册第二单元《安全地生活》)时,更轻松有效。
三、利用信息技术,巧妙拉开观察距离
信息技术可以创设生动、形象的信息技术环境,经过特殊的处理,如图像整合、视频录制、影像剪辑等,巧妙地拉开观察距离。
执教粤教版一年级上册《叔叔阿姨辛苦了》一课时,我将学生身边常见的人、天天都在发生的事拍成图片,模糊人像,配上音乐,让孩子们“猜一猜他们是谁”。我拍下了本校保安、清洁工、教师等的日常工作画面,其中包括:保安在中午休息时间,逐一给全校课室开门(背影);保洁阿姨清扫孩子们留下的“顽垢”(侧影);音乐老师满头大汗,与孩子们载歌载舞,认真上课(背影)……当这些熟悉的人,以陌生的形式出现在PPT上,孩子们显得很兴奋,他们突然发现,这些朴实工作的“叔叔阿姨”就在我们身边,勤恳地为我们服务,默默地为我们付出。本课教学目标之一的达成——“感受社会劳动者的辛勤”,也就因势利导,自然水到渠成。让孩子们从另一个角度去观察,去思考,去体会生活,这也正凸显了“热爱生活、学会关心、积极探究”的核心理念。
四、利用信息技术,有效构建思维方式
信息技术有利于构建平面思维。讲授品德课时,我常利用网络平台,引导学生通过观看不同的活动视频,找到它们的交叉点,透过事物的现象,掌握事物的本质,进而加深对活动主题的体会和理解。比如,在讲授《家乡在哪里》一课时,我搜集并剪辑了关于深圳的短片,包括:綠色环保、交通便利、文化多元、开放、时尚、创新、有爱心等等,通过观看不同的视频,孩子们找到它们的共同点——深圳是一个丰富多元,富有人情味的城市,随着老师引导回想日常点滴,进而激发了情感共鸣——对深圳的喜爱。这与开课初,孩子们对第二故乡的无动于衷,形成较大反差。
不仅如此,信息技术也有利于构建线性思维。《家乡在哪里》一课中,我从各种途径搜集了深圳近三十年的变化图片,如渔民村、沙头角、深南大道等标志性区域的今夕对比图。虽然时光已逝,但信息技术依然为学生留下了深圳的发展足迹。他们走在深圳发展的时间纵轴线上,对于深圳的发展,他们零落的认知逐渐清晰,并连接成线。课上不少学生发出感慨,深圳的变化惊人,随后便轻易理解了“深圳速度”,领悟“开拓、创新、团结、奉献”的深圳精神。
《义务教育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基本理念中提出:“首先要注重教会学生如何学习,而不是强调知识的灌输。”品德教学中,信息技术以其多样的形式,吸引学生参与、实践、感悟,不仅推动了学生思维方式的发展,也在学习过程中培养了学生的态度和能力,不失为一项有力的教学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