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科学课程标准中要求:“小学科学课程是以培养科学素养为宗旨的科学启蒙课程。科学素养的形成是长期的,早期的科学教育对一个人科学素养的形成具有决定性作用。”因此,要求广大教师重建科学的课程观,转变教学观,更新课程的评价观。以全新的教育理念,投入到科学的教学活动中,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为他们将来从事各种社会活动,打下良好的知识与思维基础。
新课标要求我们从根本上转变过去片面的教学观点,建立以学生为主体,以探究性学习为核心的教学观点。
一、树立学生是科学学习的主体的理念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也就是在学习生活过程中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性,发挥他们的能动作用。在参与科学探究活动中,自己提出有兴趣探究的问题,设计探究解决问题的方案,通过各种途径获取有关结论和信息,主动把研究结果进行总结交流。这样,他们在学到知识的同时也掌握了科学探究的方法,提高科学探究的能力,并培养良好的科学精神,真正达到科学素养的全面提高。因此,在实际教学活动过程中我认为应把握好以下三个方面:
(1)营造出轻松和谐活泼的学习环境。首先教师要尊重和接纳所有学生的兴趣、想法、观点和解释等方面。例如我上科学三年级(上册)“寻找有生命的物体”一课时,先让学生看书再看录像,然后我说:“哪位同学能告诉我,什么样的物体才具有生命?”。出乎我意料是,他们的回答是五花八门的;自己会动的、自己能生长的、能繁殖后代的、自己会发出声音的、自己会吃东西的物体等等,对于他们的回答,我并没有批评制止,更多的是鼓励,让大家畅所欲言,大胆地发表自己的看法。
其次,教师还要成为学生的支持者、引领者和亲密伙伴,了解他们的意图、行动、解决问题的方式。例如我上科学五年级(下册)“控制小车的快慢”一课时,我先让同学们看书,燃火我提出:“同学们,你们有什么办法使小汽车走得快呢?大家先在小组上讨论,好吗?”小组上,同学们兴致高,争先恐后发言。此时我走访每个小组,聆听并点拨他们的发言。同学们跃跃欲试,纷纷发言各抒己见,针对这一问题想出了十几种办法。我又把各小组预测写在黑板上,组织同学们进行辩析,在辨析中保留大家首肯和僵持的预测,启发、引导和鼓励他们对各种预测进行认真思考,对于他们的预测不做判断,而让全班同学举手表决,对有分歧意见大家集体交流研讨,然后经实验验证,让同学们自己去自我否定错误的,自愿肯定和接受正确的。
(2)把教学目标转化为学生的需求。学生自发感兴趣的,有需求的问题,他才乐于去探究和学习,才真正具有内在动机。例如我上完科学三年级(上册)“常见材料”一课后,下课时同学们争论不休,有的说使用天然材料好,有的说使用人造材料好。争论未果后同学们一起找到我,期望给出准确答案,我并没有表态,只是说:“你们回家收集资料,明天上节‘材料使用与环保’课,到时大家就会明白的。”第二天上课时,我刚到教室,听到两大派争得脸红耳赤,谁也说不服谁。我请他们看录像:森林被滥伐,水土流失,洪水泛滥,房屋农田被淹,动物无家可归,沙尘暴…同学们看得目不转睛,我趁势引导:看到此情景你们想到了什么?同学们展开讨论,最后认识到天然材料有限,滥伐森林有很大的危害,尽可能用人造材料代替天然材料有利于生态环境,有利于人类的生存发展。接下来继续看录像:漂亮街道两侧树枝上挂满了白色垃圾,河道里倒满了垃圾,郊外垃圾场内垃圾高如山……同学们又一次被震住了。我又问:“你们有想到了什么?”同学们认识到人造材料多了有危害环境,此时我及时引导:怎样合理使用天然材料和减少人造材料的污染?经过同学们热烈讨论,得出有计划砍伐、植树,纸制品回收利用,节约森林资源,垃圾分类回收;多使用可回收或可降解塑性制品……
(3)把握好“教”与“学”的时间和空间。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应给足学生课堂上参与活动时间和空间,充足的时间是指学生有充足的动脑思考、动手操作的时间。在属于他们自己的时间里,他们可以从容的发现、提出问题;有条不紊地进行实验、研究问题;在失败中找原因,成功中总结经验;在交流中取长补短……让他们实实在在经历科学探究过程。在广阔探究空间上,让他们能充分参与探究活动,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
二、建立学生学习要以探究为核心的观点
科学课标要求“了解科学研究的过程和方法,尝试应用于科学探究活动,逐步学会科学的看问题、想问题”。因此,亲身经历以探究为主的学习活动是学习科学的主要途径,是培养学生分析、解决问题能力的途径,使学生能正确认识科学技术对人类社会的双重作用,达到与自然的和谐相处。我在实际教学工作中,主要从以下两个方面进行探究。
(1)从实现教学目标上看,科学学习的目标是培养学生的科学素质,包括科学知识、技能科学方法、科学思维方式、科学态度、情感和价值观等。这些目标不可能通过简单记忆、机械练习来达到,而必通过亲身探究和实践获得新的理解,产生新的意义。
例如我上科学四年级(上册)“溶解的快与慢”一课时,本课主要探究影响物质溶解快慢的因素。上课时,我拿着盛有少量水的杯子,不断加入少量食盐,让学生观察溶解情况,当加入食盐沉于杯底不再溶解时,我趁势问:“你们有什么办法使它继续溶解吗?” 同学们回答很多,搅拌、加热、摇动杯子的水、把食盐碾碎、加高压、使水流动、加入生石灰、往水里吹气使它溶解……针对这些问题,我让他们分小组讨论,充分讨论后,然后全班举手表决,排除毫无根据的答案,保留大家首肯和有分歧的预测。为了验证这些预测,大家集体交流研究方案,设计出研究计划表。然后我把讨论的预测结果填入计划表中。为了验证并指导学生实验,我选择其中一项预测进行演示实验,并将大家观察到的實验结果填入表中,又把预测和实验结果进行比较,从而总结出对比实验方法。然后根据学生兴趣自己组成研究小组,自选研究题目并设计实验方案,给他们一定时间,制定研究方案,准备实验材料,让他们自主独立完成。最后以小组为单位简要介绍实验过程。全班通过充分评价交流后,得出影响物质溶解快慢的因素有:物质颗粒的大小、水的温度、液体是否被搅动等这三个因素。
(2)从实现科学学习主体上看,学生是科学学习的主体,是天生的探究者。天文学家卡尔·萨根曾说过:“每个人在他们幼年的时候都是科学家,因为每个孩子都和科学家一样,对自然界的奇观满怀好奇和敬畏。”作为教师就要促使学生的这种好奇心、求知欲以及探究能力的提高和完善。例如我上科学四年级(下册)“点亮我的小灯泡”一课时,我说:“同学们,大家先自己预习,然后利用你们身边这些材料,把小灯泡点亮,你们行吗?”“行”,于是大家就开始行动起来。他们面对这些小灯泡、电线、电池时,由于好奇心,不断摆弄,这时我巡视加以点拨,他们在摆弄中偶而把小灯泡弄亮了,我趁势引导:小灯泡为什么会亮呢?你能告诉我吗?此时他们这种满足感促使他们继续探究下去,从而真正找到使小灯泡点亮的方法:在接通的线路中,经过灯丝时灯泡才会发光,甚至他们发现更多有关小灯泡发光的知识。探究是学生自身的一种需要,是满足他们求知欲的重要手段,在探究过程中可以获得成就感、兴奋感和自信心,并焕发出内在的生命活力。
探究是人生的乐趣之一,它可以给同学们带来乐趣,若他们曾经有过探究的经历,体会过参与探究的乐趣,那么在他的漫长人生道路上,就会更好地享受探究这一人生乐趣,生活中会获得更多与众不同的发现和惊喜,将为他今后社会生活带来意想不到的好处。
新课标要求我们从根本上转变过去片面的教学观点,建立以学生为主体,以探究性学习为核心的教学观点。
一、树立学生是科学学习的主体的理念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也就是在学习生活过程中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性,发挥他们的能动作用。在参与科学探究活动中,自己提出有兴趣探究的问题,设计探究解决问题的方案,通过各种途径获取有关结论和信息,主动把研究结果进行总结交流。这样,他们在学到知识的同时也掌握了科学探究的方法,提高科学探究的能力,并培养良好的科学精神,真正达到科学素养的全面提高。因此,在实际教学活动过程中我认为应把握好以下三个方面:
(1)营造出轻松和谐活泼的学习环境。首先教师要尊重和接纳所有学生的兴趣、想法、观点和解释等方面。例如我上科学三年级(上册)“寻找有生命的物体”一课时,先让学生看书再看录像,然后我说:“哪位同学能告诉我,什么样的物体才具有生命?”。出乎我意料是,他们的回答是五花八门的;自己会动的、自己能生长的、能繁殖后代的、自己会发出声音的、自己会吃东西的物体等等,对于他们的回答,我并没有批评制止,更多的是鼓励,让大家畅所欲言,大胆地发表自己的看法。
其次,教师还要成为学生的支持者、引领者和亲密伙伴,了解他们的意图、行动、解决问题的方式。例如我上科学五年级(下册)“控制小车的快慢”一课时,我先让同学们看书,燃火我提出:“同学们,你们有什么办法使小汽车走得快呢?大家先在小组上讨论,好吗?”小组上,同学们兴致高,争先恐后发言。此时我走访每个小组,聆听并点拨他们的发言。同学们跃跃欲试,纷纷发言各抒己见,针对这一问题想出了十几种办法。我又把各小组预测写在黑板上,组织同学们进行辩析,在辨析中保留大家首肯和僵持的预测,启发、引导和鼓励他们对各种预测进行认真思考,对于他们的预测不做判断,而让全班同学举手表决,对有分歧意见大家集体交流研讨,然后经实验验证,让同学们自己去自我否定错误的,自愿肯定和接受正确的。
(2)把教学目标转化为学生的需求。学生自发感兴趣的,有需求的问题,他才乐于去探究和学习,才真正具有内在动机。例如我上完科学三年级(上册)“常见材料”一课后,下课时同学们争论不休,有的说使用天然材料好,有的说使用人造材料好。争论未果后同学们一起找到我,期望给出准确答案,我并没有表态,只是说:“你们回家收集资料,明天上节‘材料使用与环保’课,到时大家就会明白的。”第二天上课时,我刚到教室,听到两大派争得脸红耳赤,谁也说不服谁。我请他们看录像:森林被滥伐,水土流失,洪水泛滥,房屋农田被淹,动物无家可归,沙尘暴…同学们看得目不转睛,我趁势引导:看到此情景你们想到了什么?同学们展开讨论,最后认识到天然材料有限,滥伐森林有很大的危害,尽可能用人造材料代替天然材料有利于生态环境,有利于人类的生存发展。接下来继续看录像:漂亮街道两侧树枝上挂满了白色垃圾,河道里倒满了垃圾,郊外垃圾场内垃圾高如山……同学们又一次被震住了。我又问:“你们有想到了什么?”同学们认识到人造材料多了有危害环境,此时我及时引导:怎样合理使用天然材料和减少人造材料的污染?经过同学们热烈讨论,得出有计划砍伐、植树,纸制品回收利用,节约森林资源,垃圾分类回收;多使用可回收或可降解塑性制品……
(3)把握好“教”与“学”的时间和空间。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应给足学生课堂上参与活动时间和空间,充足的时间是指学生有充足的动脑思考、动手操作的时间。在属于他们自己的时间里,他们可以从容的发现、提出问题;有条不紊地进行实验、研究问题;在失败中找原因,成功中总结经验;在交流中取长补短……让他们实实在在经历科学探究过程。在广阔探究空间上,让他们能充分参与探究活动,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
二、建立学生学习要以探究为核心的观点
科学课标要求“了解科学研究的过程和方法,尝试应用于科学探究活动,逐步学会科学的看问题、想问题”。因此,亲身经历以探究为主的学习活动是学习科学的主要途径,是培养学生分析、解决问题能力的途径,使学生能正确认识科学技术对人类社会的双重作用,达到与自然的和谐相处。我在实际教学工作中,主要从以下两个方面进行探究。
(1)从实现教学目标上看,科学学习的目标是培养学生的科学素质,包括科学知识、技能科学方法、科学思维方式、科学态度、情感和价值观等。这些目标不可能通过简单记忆、机械练习来达到,而必通过亲身探究和实践获得新的理解,产生新的意义。
例如我上科学四年级(上册)“溶解的快与慢”一课时,本课主要探究影响物质溶解快慢的因素。上课时,我拿着盛有少量水的杯子,不断加入少量食盐,让学生观察溶解情况,当加入食盐沉于杯底不再溶解时,我趁势问:“你们有什么办法使它继续溶解吗?” 同学们回答很多,搅拌、加热、摇动杯子的水、把食盐碾碎、加高压、使水流动、加入生石灰、往水里吹气使它溶解……针对这些问题,我让他们分小组讨论,充分讨论后,然后全班举手表决,排除毫无根据的答案,保留大家首肯和有分歧的预测。为了验证这些预测,大家集体交流研究方案,设计出研究计划表。然后我把讨论的预测结果填入计划表中。为了验证并指导学生实验,我选择其中一项预测进行演示实验,并将大家观察到的實验结果填入表中,又把预测和实验结果进行比较,从而总结出对比实验方法。然后根据学生兴趣自己组成研究小组,自选研究题目并设计实验方案,给他们一定时间,制定研究方案,准备实验材料,让他们自主独立完成。最后以小组为单位简要介绍实验过程。全班通过充分评价交流后,得出影响物质溶解快慢的因素有:物质颗粒的大小、水的温度、液体是否被搅动等这三个因素。
(2)从实现科学学习主体上看,学生是科学学习的主体,是天生的探究者。天文学家卡尔·萨根曾说过:“每个人在他们幼年的时候都是科学家,因为每个孩子都和科学家一样,对自然界的奇观满怀好奇和敬畏。”作为教师就要促使学生的这种好奇心、求知欲以及探究能力的提高和完善。例如我上科学四年级(下册)“点亮我的小灯泡”一课时,我说:“同学们,大家先自己预习,然后利用你们身边这些材料,把小灯泡点亮,你们行吗?”“行”,于是大家就开始行动起来。他们面对这些小灯泡、电线、电池时,由于好奇心,不断摆弄,这时我巡视加以点拨,他们在摆弄中偶而把小灯泡弄亮了,我趁势引导:小灯泡为什么会亮呢?你能告诉我吗?此时他们这种满足感促使他们继续探究下去,从而真正找到使小灯泡点亮的方法:在接通的线路中,经过灯丝时灯泡才会发光,甚至他们发现更多有关小灯泡发光的知识。探究是学生自身的一种需要,是满足他们求知欲的重要手段,在探究过程中可以获得成就感、兴奋感和自信心,并焕发出内在的生命活力。
探究是人生的乐趣之一,它可以给同学们带来乐趣,若他们曾经有过探究的经历,体会过参与探究的乐趣,那么在他的漫长人生道路上,就会更好地享受探究这一人生乐趣,生活中会获得更多与众不同的发现和惊喜,将为他今后社会生活带来意想不到的好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