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小学思想品德教育是对学生进行公民品德素质教育的重要渠道。思想品德课重视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方面的教育,教学目标就是为了促进学生的品德成长。采取什么样的方法在小学生中展开思想品德课的教学成为每个思想品德课老师关注的重点。结合经验列举几种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供大家参考。
关键词 教育 小学 思想品德 教学方法
小学思想品德课的教学目的就是正确引导学生从小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和形成良好的思想品德。在小学,受教育的对象是一群思想单纯感情纯洁的孩子,而思想品德课的内容则充满了理论性,对孩子们来说是十分枯燥无味的,我们作为教师,要让他们理解思想品德教育的目的和内涵,要如何克服这些难点呢?我们要就对所采用的教学方法进行创新。下面就笔者自己在教学实践中采用过的方法与大家分享。
一、情景设计法
对小学生而言,情景的感染性作用较为明显,所以在小学思想品德课的教学中,运用情景感染法效果也就更佳。在教学过程中,可根据学生的特点,教学内容的需要,选择合适的情景类型。比如,音乐烘托、生活表演、画面再现、语言描述、实物展示等。
在设计情景时,要有新意,能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能引发学生的学习激情,能达到良好的效果。可以依据相关内容的教学目标和教学大纲,融入蕴含的哲理来创设教学情景,这样使学生融入景中,如见其人,如临其境,如闻其声,容易引起情感上的共鸣,受到情绪的感染,情理交融,从而达到思想品德课的教育目的。同样,在设计情景时,可以采用多媒体设备,把教材中提到的人物的照片,或是有关的故事,其中蕴含的哲理,制作成幻灯片的形式在大屏上展示出来,这样更直观,也更富有感染力。
二、故事讲解法
小学生的天性,就是爱听生动有趣的故事。由此把要表达的哲理和道德观念融入其中,使他们在故事中受到启示,明白其中的道理。需要注意的是,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所讲述的故事必须是紧扣教学内容的,并且要结合小学生的年龄特点和理解能力,不能单单的追求趣味性和故事性,而忽视教学内容中要表达的哲理和观念。
在讲故事时,可以讲述课本里面的实例,将教学内容用故事表达出来。也可以讲述日常生活中的小故事,使教学更贴近现实,更有可信度和说服力,也就能起到好的效果。同样也可以引用典故,让他们从历史的角度来理解其中的哲理,从而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三、说理教育法
说理教育法就是通过摆事实、讲道理的方式向学生表达相应的看法和观点。说理教育就是要举出相关的证据来证明其中的道理的存在,或者是举出实例来证实相应观点的正确性。这种教法一般可分三步走:
1.谈话。在谈话的过程中,要结合要交谈对象的具体情况,从实际出发,依据学生的性格特征、年龄特点、家庭环境等具体状况来展开。这种方式不受具体的环境、时间和地点的局限,并且对个体和群体都受用,具体展开谈话的内容可以依据课堂教学内容来制定,同样也可以针对目前发生的重大事件或是学生目前要面临的某种状况来展开。
在谈话的过程中,教师要和蔼可亲,让学生从内心里感受到亲切和真诚。彼此间的地位是平等的。要以自然、真诚的态度,展开交流,让学生觉得就是朋友之间或是家人之间的交谈,能自由地随心所欲地发表自己的观点,从而触动他们的心灵,从而达到的效果。
2.讲道理。对于那些哲理性较强的理解起来比较困难的相关内容,可以采用讲解的方式来进行,经过讲解,可能学生会比较的容易接受和理解其中的观点。需要注意的是,在讲解的过程中,要注意解说方式,可以用直白的语言来表达,也可以采用小故事把相关的哲理蕴含进去,学生一听故事就明白了,同样也可以通过板报的形式来进行宣传,让大家都能明白。
3.展开讨论。展开讨论主要是针对某些学生对一些现象所持的观点和看法不同时,可以组织学生展开讨论,甚至可以辯论,摆事实讲道理,生生互动,使他们充分表达自己的看法,互相学习,共同进步。
四、榜样激励法
小孩子有较强崇拜心理,同时也拥有较强的模仿能力。在思想品德的教育过程中,我们经常会看到这种现象,每当小孩子们听到英雄伟人、模范杰出的人物事迹时,都会激动得热泪盈眶,并暗下决心,要以他们为学习的榜样,表现出学习的决心。可是没过多久,他们的就给忘记了,爱玩的天性又使他们变得懒散起来。这就是因为没有抓住紧要时机把他们的敬仰之情转化为习惯,因此我们一定要把“学模范,见行动”切实地实施到小学的思想品德教育中。
在日常的教学过程中,我们老师可以随时随地的列举出一些先进人物的英雄事迹,充分利用他们的好品德、好思想、好行为来感化学生,激励学生。他们不仅可以是英雄人物,还可以是生活中的一些给我们感动的普通人。利用榜样的力量,把敬仰之情落实到具体的行为上,将他们的精神转化为一种力量、一种坚持和一种信仰,从而激励同学们不断追求进步,勇往直前。
教师必须以发展的眼光来看待小学思想品德教育的重要性,认真地分析这门学科的特点,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找到适合的教学方法。当然,在教学过程中,单一的方法可能无法达到教育目标,可以运用多种方法,相互补充,教师要充分发挥引导作用,要不断的总结经验教训,探索新的教法,使小学思想品德课的教学更上一个新的台阶。
关键词 教育 小学 思想品德 教学方法
小学思想品德课的教学目的就是正确引导学生从小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和形成良好的思想品德。在小学,受教育的对象是一群思想单纯感情纯洁的孩子,而思想品德课的内容则充满了理论性,对孩子们来说是十分枯燥无味的,我们作为教师,要让他们理解思想品德教育的目的和内涵,要如何克服这些难点呢?我们要就对所采用的教学方法进行创新。下面就笔者自己在教学实践中采用过的方法与大家分享。
一、情景设计法
对小学生而言,情景的感染性作用较为明显,所以在小学思想品德课的教学中,运用情景感染法效果也就更佳。在教学过程中,可根据学生的特点,教学内容的需要,选择合适的情景类型。比如,音乐烘托、生活表演、画面再现、语言描述、实物展示等。
在设计情景时,要有新意,能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能引发学生的学习激情,能达到良好的效果。可以依据相关内容的教学目标和教学大纲,融入蕴含的哲理来创设教学情景,这样使学生融入景中,如见其人,如临其境,如闻其声,容易引起情感上的共鸣,受到情绪的感染,情理交融,从而达到思想品德课的教育目的。同样,在设计情景时,可以采用多媒体设备,把教材中提到的人物的照片,或是有关的故事,其中蕴含的哲理,制作成幻灯片的形式在大屏上展示出来,这样更直观,也更富有感染力。
二、故事讲解法
小学生的天性,就是爱听生动有趣的故事。由此把要表达的哲理和道德观念融入其中,使他们在故事中受到启示,明白其中的道理。需要注意的是,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所讲述的故事必须是紧扣教学内容的,并且要结合小学生的年龄特点和理解能力,不能单单的追求趣味性和故事性,而忽视教学内容中要表达的哲理和观念。
在讲故事时,可以讲述课本里面的实例,将教学内容用故事表达出来。也可以讲述日常生活中的小故事,使教学更贴近现实,更有可信度和说服力,也就能起到好的效果。同样也可以引用典故,让他们从历史的角度来理解其中的哲理,从而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三、说理教育法
说理教育法就是通过摆事实、讲道理的方式向学生表达相应的看法和观点。说理教育就是要举出相关的证据来证明其中的道理的存在,或者是举出实例来证实相应观点的正确性。这种教法一般可分三步走:
1.谈话。在谈话的过程中,要结合要交谈对象的具体情况,从实际出发,依据学生的性格特征、年龄特点、家庭环境等具体状况来展开。这种方式不受具体的环境、时间和地点的局限,并且对个体和群体都受用,具体展开谈话的内容可以依据课堂教学内容来制定,同样也可以针对目前发生的重大事件或是学生目前要面临的某种状况来展开。
在谈话的过程中,教师要和蔼可亲,让学生从内心里感受到亲切和真诚。彼此间的地位是平等的。要以自然、真诚的态度,展开交流,让学生觉得就是朋友之间或是家人之间的交谈,能自由地随心所欲地发表自己的观点,从而触动他们的心灵,从而达到的效果。
2.讲道理。对于那些哲理性较强的理解起来比较困难的相关内容,可以采用讲解的方式来进行,经过讲解,可能学生会比较的容易接受和理解其中的观点。需要注意的是,在讲解的过程中,要注意解说方式,可以用直白的语言来表达,也可以采用小故事把相关的哲理蕴含进去,学生一听故事就明白了,同样也可以通过板报的形式来进行宣传,让大家都能明白。
3.展开讨论。展开讨论主要是针对某些学生对一些现象所持的观点和看法不同时,可以组织学生展开讨论,甚至可以辯论,摆事实讲道理,生生互动,使他们充分表达自己的看法,互相学习,共同进步。
四、榜样激励法
小孩子有较强崇拜心理,同时也拥有较强的模仿能力。在思想品德的教育过程中,我们经常会看到这种现象,每当小孩子们听到英雄伟人、模范杰出的人物事迹时,都会激动得热泪盈眶,并暗下决心,要以他们为学习的榜样,表现出学习的决心。可是没过多久,他们的就给忘记了,爱玩的天性又使他们变得懒散起来。这就是因为没有抓住紧要时机把他们的敬仰之情转化为习惯,因此我们一定要把“学模范,见行动”切实地实施到小学的思想品德教育中。
在日常的教学过程中,我们老师可以随时随地的列举出一些先进人物的英雄事迹,充分利用他们的好品德、好思想、好行为来感化学生,激励学生。他们不仅可以是英雄人物,还可以是生活中的一些给我们感动的普通人。利用榜样的力量,把敬仰之情落实到具体的行为上,将他们的精神转化为一种力量、一种坚持和一种信仰,从而激励同学们不断追求进步,勇往直前。
教师必须以发展的眼光来看待小学思想品德教育的重要性,认真地分析这门学科的特点,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找到适合的教学方法。当然,在教学过程中,单一的方法可能无法达到教育目标,可以运用多种方法,相互补充,教师要充分发挥引导作用,要不断的总结经验教训,探索新的教法,使小学思想品德课的教学更上一个新的台阶。